[职业资格类试卷]江西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27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江西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27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江西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27及答案与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江西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27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 60 年代到 70 年代末为( )。(A)初创时期(B)发展时期(C)成熟时期(D)完善时期2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 )。(A)出现了逻辑思维,但还直接与具体事物相联系(B)一切以自我为中心(C)能进行命题运算(D)能进行假设演绎推理3 对于同一个问题,有的人可以从不同角度出发寻求不同类型的答案,说明这个人的思维中( ) 占主导地位。(A)直觉思维(B)辐合思维(C)形象思维(D)发散思维4 卡特尔根据对智力测验结果的分析,将处理数
2、字系列、空间视觉感和图形矩阵项目时所需要的能力称为( )。(A)晶体智力(B)流体智力(C)三元智力(D)情绪智力5 造成个体认知过程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其不同的( )。(A)认知方式和认知能力(B)思维方式和智力水平(C)认知方式和智力水平(D)智力水平和认知水平6 奥苏贝尔提出的同化模式不包括( )。(A)先行组织者(B)下位学习(C)上位学习(D)组合学习7 利用图片、模型、幻灯片及教学电影电视等进行的直观教学形式称为( )。(A)言语直观(B)形象直观(C)模像直观(D)实物直观8 与讲授法相比,布鲁纳提倡的发现法更关注( )。(A)学生是否参与学习(B)学习结果(C)学习过程(D)对学习
3、过程和结果同等关注和重视9 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后,其他与该条件相类似的刺激也会诱发其条件反应,这是条件刺激的( )。(A)泛化(B)分化(C)具体化(D)一般化10 将“飞机一箱子 ”想象为 “飞机穿过箱子”,这是运用了 ( )学习知识。(A)精细加工策略(B)组织策略(C)生成性学习(D)思维力11 智力技能的形成阶段中,把学生头脑中已经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的阶段是( )。(A)原型定向(B)原型启发(C)原型操作(D)原型内化12 程序性知识的表征方式是( )。(A)问题情境(B)变式(C)产生式(D)自动化13 根据动作是否连贯,动作技
4、能可以分为( )动作技能和( )动作技能。(A)连续的不连续的(B)简单的复杂的(C)开放性的封闭性的(D)细微型的粗放型的14 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必须遵循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规律的教育家是( )。(A)斯金纳(B)科尔伯格(C)皮亚杰(D)班杜拉15 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是(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16 安德森的产生式迁移理论是( )的现代翻版。(A)关系转换说(B)经验内化说(C)共同要素说(D)形式训练说17 由苛勒所做的( ) 是支持关系转换说的经典实验。(A)“小鸡觅食 ”实验(B)黑猩猩取香蕉实验(C)白鼠迷路实验(D)小猫迷路实验18 把动机
5、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的是( )。(A)桑代克(B)斯金纳(C)奥苏贝尔(D)布鲁纳19 班杜拉认为( ) 的高低,决定着个体活动动机的水平。(A)自我价值(B)自我效能感(C)自我期待(D)自我认识20 同一个人格测试,同一批人,第一次测验与相隔一段时间之后的第二次测验的结果不一样,这说明这个人格测验的( )不高。(A)信度(B)效度(C)区分度(D)难度21 教师一句鼓励的话,一个充满信任的眼神,一个能引起共鸣的手势或表情均能使学生受到极大的鼓舞,增加无穷的勇气,从而取得显著的进步。这属于( )。(A)第一印象(B)共鸣效应(C)罗森塔尔效应(D)移情效应22 ( )一
6、般指烦躁、坐立不安、神经过敏、紧张等主观焦虑体验以及由此产生的躯体表征。(A)躯体化(B)抑郁(C)焦虑(D)恐怖二、简答题23 简述奥苏贝尔的三种同化模式。24 简述影响动作技能学习的因素。25 简述学习动机理论。三、辨析题26 有人认为海因茨不该去偷药,因为偷药就是犯罪,是会坐牢的。那么这个人处在习俗水平的遵守法规取向。27 关系转换说主张学习迁移的重点不在于觉察到手段与目的之间的关系,而在于掌握原理。四、论述题28 请谈谈专家型教师与新手型教师的区别。29 论述如何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江西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27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
7、案】 C【试题解析】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初创时期(20 世纪 20 年代以前)、发展时期(20 世纪 20 年代一 50 年代末)、成熟时期(20 世纪 60 年代一 70 年代末)、完善时期(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四个阶段。【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与教师的专业成长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处于具体运算阶段(711 岁)的儿童思维具有可逆性;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去自我中心;掌握守恒概念;具备了具体逻辑思维。故本题选 A。B 项属于前运算阶段儿童思维特点, C、D 两项属于形式运算阶段儿童思维特点。【知识模块】 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3 【正确答案】
8、 D【试题解析】 从不同角度出发寻求不同类型的答案是发散思维的特征。发散思维是创造性的核心。【知识模块】 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卡特尔根据对智力测验结果的分析,将智力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流体智力是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如对关系的认识,类比、演绎推理能力等。而晶体智力是指获得语言、数学知识的能力。题目所述处理数学系列、空间视觉感和图形矩阵项目时所需要的能力是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的能力,即流体智力。故答案选 B。【知识模块】 学生个休差异与教育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造成个体认知过程方面的差异主要原因是其不同的认知方式和认知能力。认知方式,
9、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认知能力是指人脑加工、储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即人们对事物的构成、性能与他物的关系、发展的动力、发展方向以及基本规律的把握能力。智力水平是认知能力的一种表现。【知识模块】 学生个休差异与教育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奥苏贝尔认为有意义学习的过程就是原有观念对新观念加以同化的过程。其中,原有观念和新观念之间有三种关系,即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1)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分,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2)上位学习又称总括学习,是在
10、学生掌握一个比认知结构中原有概念的概括和包容程度更高的概念或命题时产生的。(3)并列结合学习又称组合学习,是在新命题与认知结构中特有的命题,既非下位关系又非上位关系,而是一种并列的关系时产生的。故本题选 A。【知识模块】 学习与学习理论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模像直观是指通过对实际事物的模拟性形象的感知提供感性材料的直观方式,如观看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录像、电影等。【知识模块】 学习与学习理论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论强调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主要关注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的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而讲授法的主体是教师。【知识模块】 学习与学习
11、理论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条件刺激分为泛化和分化两类,泛化是对事物的相似性的反应,分化是对事物的差异的反应,题干所述是泛化的概念,是巴甫洛夫根据经典条件反射提出的概念。【知识模块】 学习与学习理论1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学习策略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认知策略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精细加工策略是指对要记忆的材料补充细节、举出例子、做出推论,或使之与其他观念形成联想,以达到长期保持的目的,主要包括记笔记和记忆术等。将“飞机一一箱子”想象为“飞机穿过箱子”,属于一种记忆术,是精细加工策略的一种。【知识模块】 广文知识的学习11 【正确答案】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江西省 教师 公开 招聘 考试 教育 理论 综合 知识 心理学 模拟 27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