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 5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 )认为学习是通过有目的的、主动的了解及顿悟,从而建立起一种完形而实现的。(A)联结主义学派(B)认知主义学派(C)人本主义学派(D)建构主义学派2 在学生的认知方式中,沉思型的认知方式的特点是( )。(A)反应快,精确性差(B)反应快,精确性高(C)反应慢,精确性高(D)反应慢,精确性差3 ( )是个人对自己的社会属性的意识,包括个人对自己在各种关系中角色、地位、权利、义务等的意识。(A)现实自我(B)社会自我(C)理想自我(D)心理自我4 布鲁纳认为,学习包括( )三个过程。获得分析转化评价 思考(
2、A)(B) (C) (D)5 学习“圆的直径是它半径的两倍” 是( )。(A)概念学习(B)符号学习(C)命题学习(D)下位学习6 提出“先行组织者 ”概念的是 ( )。(A)布鲁纳(B)班杜拉(C)奥苏贝尔(D)加涅7 学习者通过观察其他人实施这种行为后所得到的结果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指向,这是一种( ) 。(A)替代强化(B)直接强化(C)自我强化(D)负强化8 李华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总能很快想到各种各样的答案或者提出各种疑问,这表示他的思维的( ) 比较高。(A)变通性(B)独创性(C)流畅性(D)逻辑性9 一个学生以语词的声音表象、动觉表象为支柱而进行的心智活动,主要属于智力技能形成的(
3、 ) 。(A)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B)有声的外部言语阶段 (C)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D)内部言语阶段10 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目前较公认的是以( )的基本特征来代表创造性。(A)聚合思维(B)发散思维(C)直观动作思维(D)具体形象思维11 根据动机的意义,可将学习动机分为( )和( )。(A)内部动机、外部动机(B)普遍型学习动机、特殊型学习动机(C)合理动机、不合理动机(D)主导性动机、辅助性动机12 在学习较复杂的内容时,动机水平( )时最有利于学习。(A)较低(B)中等(C)较高(D)以上都不对二、多项选择题13 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主要
4、有( )。(A)连续性与阶段性(B)定向性与顺序性(C)不平衡性(D)差异性14 按照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成年前各阶段面临的发展任务有( )。(A)自主感对羞愧感(B)勤奋感对自卑感(C)亲密感对孤独感(D)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5 以下属于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的是( )。(A)态度定势(B)道德认知(C)家庭教养方式(D)社会风气16 根据学习策略涵盖的成分,麦基奇等人把学习策略分为( )。(A)复述策略(B)认知策略(C)资源管理策略(D)元认知策略17 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分类,知识学习可以分为( )。(A)符号学习(B)概念学习(C)命题学习(D)并列结合学
5、习18 布鲁巴奇认为,教学反思的方法有( )。-(A)反思日记(B)行动研究(C)详细描述(D)交流讨论三、填空题19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中,主动感对内疚感阶段的发展任务是_。四、判断题20 教师通过分析学生近期的作业,来了解其是否掌握了所学的知识。这种研究方法是作品分析法。( )(A)正确(B)错误21 程序教学实际上是学习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在教学上的应用。( )(A)正确(B)错误22 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当个体通过他人的经验产生了学习,那么就可以说他是在进行顿悟学习。( )(A)正确(B)错误23 在知识的提取阶段,个体应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使所学知识产生广泛迁移。(
6、 )(A)正确(B)错误24 学习动机的激发是指使潜在的学习动机转化为学习的行动。( )(A)正确(B)错误25 一般来说,中等强度的动机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A)正确(B)错误26 知识的实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 )(A)正确(B)错误27 教育测量与评价能使学生和家长更了解学习者的学习情况,利于学校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鉴别。这是教学测量与评价的反馈功能。( )(A)正确(B)错误28 一般来说,为提高新教师和教学经验欠缺的年轻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宜进行组织化观摩。( )(A)正确(B)错误五、简答题29 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作用。30 简述态度与品德
7、形成的一般过程。六、论述题31 论述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七、教育写作题32 由新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会经历一段艰难甚至痛苦的过程,在这一转折时期,教师可能出现各种问题,其中包括职业倦怠。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那么可能会导致教师情绪低落、缺乏意义感、跳槽等问题。请以“教师职业倦怠对策 ”为话题写作,题目自拟,体裁不限 (诗歌除外)。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 5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早期的认知学习研究以格式塔学派为代表,提出了完形一顿悟说。完形一顿悟说的主要观点有:(1)学习在于形成一种完形的组织,并非各部分间的联结
8、。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地构建完形的过程;(2)学习的过程就是顿悟的过程,并以此来反对桑代克的联结一试误说。故本题应选 B。【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概述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沉思型的学生总是把问题考虑周全之后,再做反应,他们看重的是解决问题的质量,而不是速度。因此,沉思型的认知方式的特点是反应慢,但精确性高。【知识模块】 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社会自我是个人对自己的社会属性的意识,包括个人对自己在各种关系中角色、地位、权利、义务等的意识,到少年期发展成熟。它是个人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并在其中扮演各种社会角色过程中逐渐产生的。【知识
9、模块】 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布鲁纳认为,学习过程包括新知识的获得、知识的转化、知识的评价三个过程,这三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新认知结构的过程。【知识模块】 学习与学习理论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命题学习指学习由若干概念组成的句子的复合意义,即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圆的直径是它半径的两倍”表述了概念之间的关系,所以本题选C。【知识模块】 学习与学习理论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由美国教育心理学
10、家奥苏贝尔提出。【知识模块】 学习与学习理论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替代强化,由班杜拉提出,指学习者通过观察其他人实施这种行为后所得到的结果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指向。【知识模块】 学习与学习理论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思维的流畅性是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在规定的时间内产生不同观念的数量的多少。该特征代表心智灵活、思路通达的程度。对同一问题所想到的可能答案越多者,其流畅性越高。题干当中的李华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总能很快想到更多的答案,提出各种疑问,表明他思维的流畅性较高。【知识模块】 学习心理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加里培林把智力技能的形成划分为:(1)活动的定向阶段,这
11、是活动的准备阶段,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预先熟悉活动任务,了解活动对象,构建关于认知活动本身和活动结果的表象,以便完成对它们的定向;(2)物质活动与物质化活动阶段,即以借助实物、模像或图表等为支柱进行智力活动的阶段;(3)有声的外部言语阶段,即不直接依赖实物而借助有声言语进行智力活动的阶段;(4)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即以词的声音表象、动觉表象为支柱而进行智力活动的阶段;(5)内部言语阶段,即智力活动简约化、自动化,似乎不需要意识的参与而进行的阶段,这是智力技能形成的最终阶段。故,本题应选 C。【知识模块】 学习心理1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
12、,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三个主要特征。目前较公认的是以发散思维的基本特征来代表创造性。【知识模块】 学习心理1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根据学习动机的内外维度,可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根据学习动机行为对象的广泛性,可分为普遍型学习动机和特殊型学习动机;根据学习动机在活动中的地位和所起作用的大小,可分为主导性动机和辅助性动机;根据动机的意义,可分为合理动机和不合理动机。【知识模块】 学习心理1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根据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任务较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较高;任务难度中等,最佳动机激起水平也适中;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越低。
13、【知识模块】 学习心理二、多项选择题13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定向性与顺序性、连续性与阶段性、不平衡性和差异性。定向性与顺序性是指在正常条件下,个体心理的发展总是遵循一定的模式,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不可逆,也不可逾越。连续性与阶段性是指个体的心理发展是一个逐渐由低级向高级前进的过程,高级的心理是在低级的心理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的,而且又萌发着下一阶段的新特征,表现出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另一方面,心理发展又是逐渐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随着新质的出现,心理发展也就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表现为心理发展的阶段性。不平衡性是指学生心理的发展可
14、以因进行的速度、到达的时间和最终到达的高度而表现出多样的发展模式。差异性是指个体的心理发展虽然总要经历一些共同的发展阶段,但是发展起止时间有早晚、发展速度有快慢、最终水平和优势领域也不相同。【知识模块】 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14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按照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成年早期面临的发展任务是亲密感对孤独感,排除 C;其他选项均是 1 8 周岁前的发展任务。【知识模块】 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15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影响态度和品德学习的条件有多种,具体包括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同伴群体、态度定势、道德认知水平等几种。【知识模块】 学习心理16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教师 公开 招聘 考试 教育 理论 综合 知识 心理学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