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2013年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试卷精选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2013年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试卷精选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2013年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试卷精选及答案与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 年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试卷精选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某教材设有“ 先秦史传散文 ”专题,教师向学生推荐阅读篇目,下列适合的是 ( )。(A)逍遥游(B) 劝学(C) 触龙说赵太后(D)非攻2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了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的具体目标,下列要求不恰当的是( ) 。(A)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B)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C)注意在生活和跨学科的学习中学语文、用语文,提高语言文字应用能力(D)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的社会生活和
2、情感世界3 某教师设计了“ 感悟鲁迅,走进鲁迅 ”专题,这一专题属于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选修系列中的 ( )。(A)诗歌与散文(B)小说与戏剧(C)语言文字应用(D)文化论著研读4 学习春夜宴诸从弟桃花园序,教师举例阐释“宴饮类文学作品的悲伤情调” ,下列例句不恰当的是( ) 。(A)感生命之不永,惧凋落之无期。(石崇金谷诗序)(B)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王羲之兰亭集序)(C)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D)呜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王勃滕王阁序)5 学习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教师为引导学生学会体会意境,播放了大海和油菜花组合的
3、图片,对这一教学资源的分析,恰当的是( )。(A)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有效地促进了教学目标的达成(B)图片呈现了真实场景,妨碍学生把握诗歌意境内涵(C)再现了诗歌意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D)与作品的意境相符,有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6 学习诗歌天仙子,教师要求学生结合全词表达的感情,理解“云破月来花弄影”这一名句对这一活动分析正确的是( ) 。(A)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语言风格与创作特点(B)引领学生理解古典诗歌内容,体察作者情感(C)从不同角度和层面体察、阐发与评价本文内容或形式(D)基于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思考、领悟与阐释文本意蕴7 教师帮助学生理解“ 项伯杀人,臣活之 ”这句话,下列解
4、说正确的是 ( )。(A)“活”是一词多义,在这个句子里是“活命”的意思(B)这是判断句,应当翻译成“项伯杀了人,是我救活了他 ”(C) “活” 是名词用作动词,意思是“ 项伯杀了人,我救活了他”(D)“活之”是古代汉语中的特殊用法,可理解为“ 使他活了下来”8 国外某教材在有趣的故事一课安排了这样的学习活动:设计一个好莱坞版有趣的故事的海报,对这一设计理解不正确的是( )。(A)任务设计综合多种能力,体现了语文学习的综合性(B)任务设计与学生的生活体验联系紧密,易于激发学生的兴趣(C)要求以海报的形式呈现故事内容,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D)任务要求聚集于文本细节,体现了读写结合,以写促读
5、的原则9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一文中引用了箜篌引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和桃花扇,对这三篇作品思想情感的共同点分析正确的是( )。(A)表现出热爱祖国的炽热情感(B)传递了国破家亡的悲伤之情(C)表达了希望祖国繁荣的愿望(D)借爱情故事表现国家的兴衰10 朱光潜先生曾说“ 文字上的推敲,骨子里实在是思想情感上推敲” ,根据这一观点,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分析语言在特定语境下对作品内涵和人物内心的提示(B)着力引导学生分析语句修辞效果,掌握文章的具体手法(C)引导学生从富有个性的对生活的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D)将品味语言与体验情感、领会内涵融为一体设计学习活动11 阅读有关文本解读的教
6、学论文(节选),按照要求答题。从文本的意义上来说,教材的选编者与教材之间是一种解读的关系。早期的语文教材由于受当时社会气候的影响,政治色彩比较浓厚。如麦琪的礼物赞美了主人公善良的心地和相濡以沫的爱情,但教师却偏偏要特意强调美国下层人民生活的艰难和辛酸。也就是说,过去我们是从文学与政治、社会关系上去理解艺术形象,而不能冷静地从形式、文化、审美、逻辑的层面上进行理性探讨。虽然新教材改变了政治色彩过浓的问题,但部分教师这种政治化解读文本的心理定势还没有完全消除,从而把本应生动活泼的语文课上成了干巴巴的思想道德课使学生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对上述观点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语文学科的思想政治性不
7、能等同于语文学科的人文性(B)教材编者的解读倾向是教学简单化、机械化的根本原因(C)教师应淡化政治化解读文本的心理定势理性解读文本(D)学生失去学习兴趣的原因之一是语文思想教化色彩浓厚12 学习我有一个梦想时,教师使用了下列两个教学补充材料,阅读并按要求答题。师:这名黑人妇女,正在华盛顿职业介绍会上收集工作介绍材料。(向学生展示相关资料一)师:2004 年 10 月 17 日一名黑人妇女手持印有“马丁.路德.金” 头像的标语牌参加集会。当天,上千名美国工人在首都华盛顿的林肯纪念堂举行集会,要求增加工人就业机会。美国联邦调查局 2005 年 10 月发表报告称,2004 年美国有 9528 人成
8、为仇恨犯罪的受害者,其中 538与种族偏见有关,679是针对黑人歧视,而犯仇恨罪的人中 606是白人。据统计,黑人成为仇恨犯罪受害者的可能性是白人的 20 倍。(向学生展示相关资料二)对上述资料的使用分析不恰当的是( )。(A)用数据显示美国黑人的现实生活,暗示马丁 .路德.金的梦想仍未实现(B)引入资料能够证明我有一个梦想的观点,可作为课文的补充依据(C)教师积极开发课外教学资源,为学生掌握论说类文体特征奠定了基础(D)数据和图片让学生产生直观感受,认识到美国种族歧视现象依然严重13 阅读不自由,毋宁死教学片段,按照要求答题。教学不自由,毋宁死这篇著名的演讲词时,教师先让一位女生上台演讲。之
9、后说:“我提三点建议,第一,刚才这位同学没有很好地使用扩音器,一个成功的演讲者,采用物理手段放大自己的声音,这是获得演讲效果的重要手段,无论什么时候都应遵守。登台演讲时,你应适当调试话筒的位置,寻找声音传播的最佳方式。第二,试图脱稿但又不能做到时,应注意使脱稿与念稿不露痕迹,用眼睛的余光扫过,自然过渡。第三,要提高临场应变能力。例如出现遗忘这是初学演讲者经常遇到的问题,你所需要的是用非常流畅的语言讲下去,要知道听众手里并没有稿子,谁也不知道你把稿子忘了。”对上述教学片段分析正确的是( ) 。(A)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指导有针对性(B)教师结合自身经历帮助学生总结演讲经验(C)教师指导思路清晰
10、,与课文内容结合紧密(D)教师指导有助于学生把握演讲词的语言特点14 阅读祝福的教学随笔(节选),按照要求答题。按教材顺序,开学第一堂课就应该讲祝福,但对于这篇讲过不止一次的很熟悉的名篇,我却踌躇起来。我对学生说:“ 虽然我从假期里就开始备这篇课文,可是我还没有想清楚如何讲。” 因此,我先给学生讲文言文单元,给自己更多的时间备课。一个月过去了,临到上课,我的教学思路仍然不明晰,我当然可以设计一个“讲” 得比较精彩的教案,但我首先要着眼于学生的“ 学” ,这篇课文的参考资料浩如烟海,毫不夸张地说,仅凭我对鲁迅及这篇文章已有的理解,就可以把这篇内涵丰富,思想厚重的文章“讲” 好。但是现在我思考的不
11、是如何“讲” 好,而是如何让学生 “学”好。对上述材料所体现的教学理念分析不恰当的是( )。(A)教学设计的核心是学生的“学”(B)整合资料,梳理教学思路是备课的关键(C)教学顺序安排取决于教师备课是否充分(D)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搭建活动平台15 阅读罗密欧与朱丽叶教学实录(节选),按照要求答题。师:同学们,通过阅读与交流,我们看到了罗密欧与朱丽叶对爱情的执著与坚贞,他们为爱情而生为爱情而死。正是因为这一点,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两个名字也成了忠贞爱情的象征。其实在中外文学史上还有很多这样感人的爱情故事,你还能举个例子吗?生 1: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最后双双化蝶,很浪漫。生 2:电影泰坦尼克号
12、中男女主角的爱情故事。生 3:白蛇传中白素贞和许仙的爱情故事。生 4: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刘兰芝的爱情故事。生 5:红楼梦中宝玉和黛玉的爱情故事。师:大家的思维非常活跃,举了这么多鲜活的例子,这些爱情故事让我们体会到生活的幸福主人公坚韧执著的精神鼓舞着人们去追求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祝愿大家都拥有幸福的生活。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对上述教学实录分析正确的是( )。(A)对课文内容的拓展角度相对单一,内容浮于表面(B)引导学生拓展阅读视野,学生体验深刻,思维活跃(C)有效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其获得丰富的阅读体验(D)注重调动学生的知识积累,引导学生对文本意蕴的思考领悟二、案例分析题16 案例:师:
13、在后两联中有一个字最能体现诗人的情感基调,是哪一个字呢?生 1:悲。师:王国维说“ 一切景语皆情语 ”,那么“悲”这种情感在前两联的景物描写中是如何体现的呢?生 2:我觉得“ 猿啸哀” 中的 “哀”字最能体现全诗“悲”的基调。生 3:“猿啸“也可以,诗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呜三声泪沾裳” 中的“猿鸣” 是凄凉的形象。生 4:诗人未必写猿啸实际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宣泄。生 5:首联的“ 鸟飞回“也能体现诗人的悲伤。师:与这些诗中的鸟相比,登高中的鸟在形态上,生存状态上有什么不同?教师在多媒体屏幕上显示以下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生
14、 6:这些鸟给人安详、自在、轻松的感觉,而登高中的鸟则给人急促紧迫的感觉。师:你的鉴赏力非常强,这是一群在疾风中挣扎回旋的鸟儿,谁能用自己语言把眼前的这种景象描述一下?生 7:在旷远的天空下,呼呼的秋风吹着,一群江边的鸟,在狂风中羽毛吹乱,上下翻飞,还时不时发出凄厉的呜叫诗人此时登高远望,他在瑟瑟的秋风中陪伴着这群鸟儿,或者是鸟儿陪伴着他,这上下翻飞、挣扎回旋的鸟儿表明了诗人内心的不平静。问题:分析教师是如何引领学生感知诗歌形象的。16 案例:【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谭木匠”是全国知名的木梳品牌,它的创始人谭传华创业时把产品易虫蛀、易折断等缺点刻写在木梳上。却让消费者看到了梳
15、子天然绿色的优点,“谭木匠” 品牌成功走向市场。谭传华秉持“ 我善治木 ”的企业理念,多年来他不做股票不炒地皮,坚持做“好公司”而不是大公司。目前 “谭木匠“ 专卖店已有 2000 多家,遍布世界各大城市。要求:请根据以上材料,自定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学生作文】坚守本真一把木梳,一方小店,在我看来便是17 请找出第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和第 段中的一处病句,并分别改正。18 用讲授法帮助其他学生认识这篇作文的优点。三、教学设计题18 范晔张衡传原文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
16、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阳嘉元年,复遣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
17、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
18、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课文介绍该课文为某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四单元第三课,同单元的选文还有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李贺小传。单元说明这个单元学习古代人物传记,所选作品有史记汉书等正史中的人物传记,也有正史之外的人物小传。这些传记中的主人公,或以政绩、品德名垂青史,或以奇才异行惊世骇俗,都令后人景仰和追慕。学习这些作品,要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把握人物身上的闪光之处,体会作者对笔下人物的感情倾向;要注意这些传记作品多样的叙事写人手法,体味文章的格调与韵味。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相关规定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2013 上半年 中学 教师资格 认定 考试 高级 语文学科 知识 教学 能力 精选 答案 解析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891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