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试卷]药剂学模拟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
《[医学类试卷]药剂学模拟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试卷]药剂学模拟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3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药剂学模拟试卷 5 及答案与解析1 口服剂型在胃肠道中吸收快慢的顺序一般认为是(A)混悬剂溶液剂胶囊剂片剂包衣片(B)胶囊剂混悬剂溶液剂片剂包衣片(C)片剂包衣片胶囊剂混悬剂溶液剂(D)溶液剂混悬剂胶囊剂片剂包衣片(E)包衣片片剂胶囊剂混悬剂溶液剂2 有关被动扩散的特征不正确的是(A)不消耗能量(B)具有部位特异性(C)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转运(D)不需要载体进行转运(E)转运速度与膜两侧的浓度成正比3 影响药物胃肠道吸收的生理因素不包括(A)胃肠液的成分(B)胃排空(C)食物(D)循环系统的转运(E)药物在胃肠道中的稳定性4 药物通过血液循环向组织转移过程中相关的因素是(A)解离度(B)血浆蛋白
2、结合(C)溶解度(D)给药途径(E)制剂类型5 制剂中药物进入体循环的相对数量和相对速度是(A)清除率(B)生物利用度(C)蛋白结合率(D)生物等效性(E)表观分布容积6 下列有关药物表观分布容积的叙述正确的是(A)表观分布容积大,表明药物在血浆中浓度小(B)表观分布容积表明药物在体内分布的实际容积(C)给药剂量与 t 时间血药浓度的比值(D)表观分布容积的单位是 Lh(E)具有生理学意义7 有关鼻黏膜给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鼻黏膜内的丰富血管和鼻黏膜的高度渗透压有利于吸收(B)可避开肝首过效应(C)吸收程度和速度不如静脉注射(D)鼻腔给药方便易行(E)多肽类药物适宜以鼻黏膜给药8 药物代谢
3、的主要器官是(A)肾脏(B)肝脏 (C)胆汁(D)皮肤(E)脑9 有关药物剂型中浸出制剂其分类方法是(A)按给药途径分类(B)按分散系统分类(C)按制法分类(D)按形态分类(E)按药物种类分类10 下列溶剂属于非极性溶剂的是(A)乙醇(B)丙二醇(C)二甲基亚砜(D)植物油(E)聚乙二醇11 下列常用于防腐剂的物质是(A)聚山梨酯(B)聚维酮(C)山梨酸(D)枸橼酸(E)吐温 8012 专供揉搽皮肤表面用的液体制剂称为(A)合剂(B)乳剂(C)搽剂(D)涂剂(E)洗剂13 关于混悬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剂量小的药物也可制成混悬剂(B)毒剧药物不应制成混悬剂(C)混悬剂用前需振摇(D)混悬剂的
4、沉降容积比值愈大愈稳定(E)混悬剂属于非均相体系14 散剂制备中,少量主药和大量辅料混合应采取的方法是(A)等量递加混合法(B)将一半辅料先加,然后加入主药研磨,再加入剩余辅料研磨(C)将辅料先加,然后加入主药研磨(D)将主药和辅料共同混合(E)均匀混合法15 对于热敏性物料的粉碎常采用的方法是(A)研钵(B)球磨机(C)冲击式粉碎机(D)流能磨(E)胶体磨16 片剂中加入过量很可能会造成片剂崩解迟缓的辅料是(A)微晶纤维素(B)聚乙二醇(C)乳糖(D)硬脂酸镁(E)滑石粉17 下列全部为片剂中常用的填充剂的是(A)淀粉,糖粉,微晶纤维素(B)淀粉,羧甲基淀粉钠,羟丙甲基纤维素(C)低取代羟丙
5、基纤维素,糖粉,糊精(D)淀粉,糖粉,交联聚维酮(E)硫酸钙,微晶纤维素,聚乙二醇18 下列为膜剂成膜材料的是(A)聚乙二醇(B)聚乙烯醇(C)聚维酮(D)微晶纤维素(E)卡波姆19 下列药物一般适宜制成胶囊剂的是(A)药物的水溶液(B)药物的粉末和颗粒(C)风化性药物(D)药物稀乙醇溶液(E)吸湿性很强的药物20 滴丸的非水溶性基质是(A)PEG6000(B)液状石蜡(C)水(D)氢化植物油(E)石油醚21 常用于 WO 型乳剂型基质乳化剂(A)三乙醇胺皂(B)羊毛脂(C)硬脂酸钙(D)吐温类(E)胆固醇22 下列不能作为凝胶基质使用的物质是(A)西黄蓍胶(B)淀粉(C)卡波姆(D)吐温类(
6、E)海藻酸钠23 下列属于栓剂油脂性基质的是(A)甘油明胶(B)可可豆脂(C)聚乙二醇类(D)聚氧乙烯单硬脂酸酯(E)Poloxamer24 供制栓剂用的固体药物,除另有规定外应全部通过(A)五号筛(B)六号筛(C)七号筛(D)八号筛(E)九号筛25 气雾剂按医疗用途分类不包括(A)呼吸道吸入(B)皮肤(C)阴道黏膜(D)空间消毒(E)泡沫26 刺激性药物适宜采用的粉碎方法是(A)干法粉碎(B)湿法粉碎(C)串研法(D)串油法(E)混合粉碎27 含脂肪油较多的药材采用的粉碎方法是(A)串研法(B)串油法(C)干法粉碎(D)湿法粉碎(E)混合粉碎28 浸膏剂每 1g 相当于原药材(A)1g(B)
7、 2g(C) 25g(D)5g(E)10g29 药用溶剂中丙二醇为(A)极性溶剂(B)非极性溶剂(C)防腐剂(D)矫昧剂(E)半极性溶剂30 关于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正确表述是(A)具有亲水基团与疏水基团(B)仅有亲水基团而无疏水基团(C)仅有疏水基团而无亲水基团(D)具有网状结构(E)具有双电层结构31 适合作润湿剂的表面活性剂的 HLB 值范围是(A)HLB 值为 13(B) HLB 值为 36(C) HLB 值为 79(D)HLB 值为 818(E)HLB 值为 151832 已知 Span-80 的 HLB 值是 43,Tween-80 的 HLB 值是 15,两者等量混合后的 HL,
8、B 值为(A)43(B) 965(C) 15(D)18(E)19333 一般来讲,表面活性剂中毒性最大的是(A)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阴离子表面活性剂(C)阳离子表面活性剂(D)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E)上述四者毒性一致34 测定油水分配系数时用得最多的有机溶剂是(A)氯仿(B)乙醇(C)正丁醇(D)正辛醇(E)石油醚35 微粒分散体系中微粒的光学性质表现在(A)丁铎尔现象(B)布朗运动(C)电泳(D)微粒的双电层结构(E)微粒的大小36 与干热灭菌有关的数值是(A)E 值(B) F 值(C) D 值(D)F 0 值(E)Z 值37 有关制剂中药物的降解易水解的药物有(A)酚类(B)酰胺类(C)
9、烯醇类(D)六碳糖(E)巴比妥类38 供试品是在接近药品的实际贮存条件 (25C2,相对湿度 60 %10)下进行的试验为(A)高温试验(B)高湿度试验(C)强光照射试验(D)加速试验(E)长期试验39 制备微囊时可作为生物可降解性合成高分子囊材的为(A)明胶(B)乙基纤维素(C)聚乳酸(D)-CD(E)枸橼酸40 下列可用于制备固体分散体的方法是(A)饱和水溶液法 (B)熔融法(C)注入法(D)复凝聚法(E)热分析法41 有关药物在体内的转运,不正确的是(A)血液循环与淋巴系统构成体循环(B)药物主要通过血液循环转运(C)某些特定物质如脂肪、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转运必须依赖淋巴系统(D)某些病
10、变使淋巴系统成为病灶时,必须使药物向淋巴系统转运(E)淋巴系统可使药物通过肝从而产生首过作用42 不涉及吸收过程的给药途径是(A)口服(B)肌内注射(C)静脉注射(D)皮下注射(E)皮内注射43 安替比林在体内的分布特征是(A)组织中药物浓度与血液中药物浓度相等(B)组织中药物浓度比血液 L 中药物浓度低(C)组织中药物浓度高于血液中药物浓度(D)组织中药物浓度与血液中药物浓度之间的关系没有规律(E)组织中药物浓度与血液中药物浓度无关44 有关药物在体内与蛋白结合叙述不正确的是(A)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是一种可逆过程(B)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有饱和现象(C)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是药物贮存的一种形式(
11、D)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在血浆中游离浓度大(E)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与生物因素有关44 A气雾剂中的抛射剂B空胶囊的主要成型材料C膜剂常用的膜材D气雾剂中的潜溶剂E防腐剂45 Freon46 聚乙烯醇46 A相变温度B渗漏率C峰浓度比Dkrafft 点EAUC47 脂质体的质量评价指标48 药物制剂的靶向性指标48 A火焰灭菌法B干热空气灭菌C流通蒸汽灭菌D热压灭菌E紫外线灭菌49 维生素 C 注射液50 葡萄糖输液51 无菌室空气 51 A羊毛脂B卡波沫 C硅酮D固体石蜡E月桂醇硫酸钠52 软膏烃类基质53 软膏的类脂类基质54 软膏水性凝胶基质54 A溶出原理B扩散原理C溶蚀与扩散相结合
12、原理D渗透泵原理E离子交换作用原理55 制成包衣片56 与高分子化合物形成盐57 片芯用不溶性聚合物包衣,用激光在包衣膜上开一个细孔57 A控释膜材料B骨架材料C压敏胶D背衬材料E药库材料TTS 的常用材料分别是58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59 聚异丁烯60 铝箔药剂学模拟试卷 5 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药物剂型对药物胃肠道吸收的影响。一般口服溶液剂不存在药物释放问题,混悬剂的吸收,其限速过程是微粒的大小,但和固体制剂相比较,仍会很快释放药物。在固体剂型中,胶囊剂较片剂释放得快,片剂有黏合力的影响。片剂和包衣片比较,片剂溶出相对较快,而包衣片则需在衣层溶解后才能
13、释放药物。一般而言,释放药物快,吸收也快。所以口服剂型在胃肠道吸收顺序为溶液剂混悬剂 胶囊剂片剂包衣片。【知识模块】 药剂学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生物膜转运方式被动扩散的特征。被动扩散是从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顺浓度梯度转运,转运速度与膜两侧的浓度成正比,扩散过程不需要载体,也不需要能量。被动扩散无部位特异性。【知识模块】 药剂学3 【正确答案】 E【试题解析】 此题重点考查影响药物胃肠道吸收的生理因素。影响药物胃肠道吸收的生理因素包括胃肠液的成分和性质、胃排空、蠕动、循环系统等,药物在胃肠道中的稳定性是影响药物胃肠道吸收的剂型因素。【知识模块】 药剂学4 【正确答案】 B
14、【试题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影响吸收的药物通过血液循环向组织转移的因素有体内循环与血管透过性、血浆和组织结合与蓄积,而解离度、溶解度、制剂类型和给药途径均不影响这一过程。【知识模块】 药剂学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生物利用度的概念。生物利用度指制剂中药物被吸收进入体循环的相对数量和相对速度。【知识模块】 药剂学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表观分布容积的概念及含义。表观分布容积是指给药剂量或体内药量与血浆药物浓度的比值,其单位为 L 或 Lkg。表观分布容积的大小可以反映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情况,数值大表明药物在血浆中浓度较小,表观分布容积不
15、代表药物在体内的真正容积,不具有生理学意义。【知识模块】 药剂学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鼻黏膜给药的优点。鼻黏膜内的丰富血管和鼻黏膜的高度渗透压有利于吸收,可避开肝首过效应、消化酶的代谢和药物在胃肠液中的降解,吸收程度和速度有时和静脉注射相当,鼻腔给药方便易行,多肽类药物适宜以鼻黏膜给药。【知识模块】 药剂学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药物代谢反应的部位。药物代谢的部位包括肝脏、消化道、肺、皮肤、脑和肾脏,其中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知识模块】 药剂学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药物剂型的分类方法。四种分别是按给药途径分类、按分散系统分
16、类、按制法分类、按形态分类。其中按制法分为浸出制剂和无菌制剂等。【知识模块】 药剂学1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液体药剂常用的溶剂。按介电常数大小液体制剂常用溶剂分为极性溶剂、半极性溶剂和非极性溶剂。极性溶剂常用的有水、甘油、二甲基亚砜等;半极性溶剂常用乙醇、丙二醇和聚乙二醇;非极性溶剂常用的有脂肪油、液状石蜡等。【知识模块】 药剂学1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液体药剂常用的防腐剂的种类。常用的防腐剂有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又称尼泊金类) 、苯甲酸和苯甲酸钠、山梨酸、苯扎溴铵(新洁尔灭)、醋酸氯己定(醋酸洗必泰) 等。【知识模块】 药剂学12 【正确答案】 C【试题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试卷 药剂学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