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试卷]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基础理论(防治原则)模拟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
《[医学类试卷]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基础理论(防治原则)模拟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试卷]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基础理论(防治原则)模拟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基础理论(防治原则)模拟试卷 5 及答案与解析1 正治是医治的一种常用治疗法则,又称(A)逆其证候性质,逆治(B)顺其证候性质,顺治(C)逆其证候性质,顺治(D)逆其证候性质,逆治2 “泻其阳盛。治热以寒 ”适用于(A)实热证(B)实寒证(C)虚热证(D)虚寒证3 阴中求阳适用于(A)阳偏衰(B)阴偏衰(C)阴阳两虚(D)阴阳亡失4 下列对“阴病治阳 ”的叙述正确的是(A)王冰谓“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B)这里的“阴病” 指的是阴虚(C) “治阳” 即治疗阳盛(D)以上都不正确5 痨病肺肾阴虚之咳嗽,治以滋养肺肾,属于(A)缓则治本(B)急则治标(C)标本兼治(D)未病先防6
2、 塞因塞用针对的病机是(A)真寒假热(B)真热假寒(C)真虚假实(D)真实假虚7 下列哪项是气虚不摄血的治法(A)补气为主,辅以补血(B)补气为主,佐以活血化瘀(C)养血为主,佐以益气(D)补气为主,佐以收涩止血8 外感头痛,属于风寒的治宜辛温宣散法;属于风热的,治宜辛凉宣散法,这体现了(A)因人制宜(B)因地制宜(C)因时制宜(D)治病求本9 下列哪项不属于“ 因地制宜 ”(A)“地有高下,气有温凉,高者气寒,下者气热”(B) “西北之气,散而寒之,东南之气,收而温之。所谓同病异治也 ”(C) “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岐伯对曰:地势使然也”(D)“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
3、食宜同法”10 瘀血内阻,血不循经所致的崩漏,应(A)止血(B)活血(C)补血(D)凉血11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属于(A)阴中求阳(B)阳病治阴(C)阴病治阳(D)阳中求阴11 A正治 B反治 C缓则治本 D急则治标12 “寒者热之 ”是13 “从治”又称13 A气候寒冷慎用寒药 B病多湿热,治宜苦寒C人体肌肤疏松而多汗,慎用辛温 D病多风寒,治宜辛温14 春天治疗时要注意15 东南地区治疗特点15 A缓则治本 B标本兼治 C急则治标 D防未病16 气脱大汗选药原则17 气虚自汗选药原则18 动形养生可达到(A)促进血液流畅(B)舒筋活络(C)调节情志变化(D)怡神、静神19 移情易性的
4、内容应包括(A)排遣情思(B)改变其错误认识(C)改变内心虚恋的指向性(D)改变不良情绪和生活习惯20 从治适应于(A)脾虚腹胀(B)肾虚癃闭(C)肺虚多汗(D)格阳证21 下列属于因时制宜范畴的是(A)夏季慎用温热(B)冬季慎用寒凉(C)暑邪致病应解暑化湿(D)“春不用桂枝 ”22 “因人制宜 ”主要根据人 等不同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A)饮食偏嗜(B)性别(C)体质(D)年龄23 阴阳互济调补阴阳的方法,包括(A)阳病治阴(B)阴病治阳(C)阳中求阴(D)阴中求阳24 以下何项应先治疗标证(A)食滞泄泻(B)血虚经闭(C)肝病膨胀(D)肝病吐血25 下列各项中,不符合“用寒远寒” 的是(A)
5、阳虚之人慎用寒凉药(B)寒冬季节慎用寒凉药物(C)阳虚质证慎用寒凉药物(D)寒热真假慎用寒凉药物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基础理论(防治原则)模拟试卷 5 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正治是逆其证候性质而治的一种常用治疗法则,又称逆治。逆,是指采用方药的性质与疾病的性质相反,即通过分析疾病的临床证候,辨明疾病性质的寒热虚实,然后分别采用“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等不同方法去治疗。正治法适用于疾病的征象与本质相一致的病证。由于临床上大多数疾病的征象与疾病的性质是相符的,如寒病即见寒象,热病即见热象,虚病即见虚象,实病即见实象等等,所以,正治法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种
6、治疗方法。【知识模块】 防治原则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损其有余,即实则泻之,适用于人体阴阳任何一方偏盛有余的实证。泻其阳盛,治热以寒:适用于阳盛而阴相对未虚的实热证,兼阴虚佐以滋阴。损其阴盛,治寒以热:适用于阴盛而阳相对未虚的实寒证,兼阳虚佐以扶阳。【知识模块】 防治原则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阴阳:互济之调补阴阳:(1)阴中求阳 治疗阳偏衰时,在扶阳剂中适当佐用滋阴药。(2)阳中求阴 治疗阴偏衰时,在滋阴剂中适当佐用扶阳药。(3)阴阳并补 适用于阴阳两虚证。须分清主次来治疗。(4)回阳救阴 适用于阴阳亡失者,其中亡阳者宜益气回阳固脱,亡阴者宜益气救阴固脱。【知识模块】
7、防治原则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阴病治阳:因阳虚不能制阴而致阴寒偏盛者,应补阳以制阴,即王冰所谓“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素问至真要大论注语。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称之为“阴病治阳”。这里的“阴病”指的是阳虚则阴气相对偏盛,治阳即补阳之意。【知识模块】 防治原则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缓则治本多用在病情缓和、病势迁延,暂无急重病的情况下,着眼于疾病本质的治疗。如:(1)痨病肺肾阴虚之咳嗽,应滋养肺肾以治本。(2)气虚自汗,应补气以治其本。(3)先病宿疾为本,后病新感为标。新感已愈而转治宿疾,也属缓则治本。【知识模块】 防治原则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反治是指顺从病证的外在
8、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原则,其采用的方药性质与病证中假象的性质相同,故又称为“从治”。具体含义及用法:(1)热因热用:又叫以热治热,指用热性药物来治疗具有假热征象的病证。适用于阴盛格阳的真寒假热证。(2)寒因寒用:又叫以寒治寒,指用寒性药物来治疗具有假寒征象的病证。适用于阳盛格阴的真热假寒证。(3)塞因塞用:以补开塞,指用补益药物来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的虚证,适用于因体质虚弱而出现闭塞症状的真虚假实证。(4)通因通用:以通治通,指用通利的药物来治疗具有通泻症状的实证。适用于因实邪内阻而出现通泻症状的真实假虚证。【知识模块】 防治原则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气病及血的治法包括:(1)气虚
9、致血虚补气为主,辅以补血。(2)气虚致血瘀补气为主,佐以活血化瘀。(3)气滞致血瘀行气为主,佐以活血化瘀。(4)气虚不摄血补气为主,佐以收涩止血。【知识模块】 防治原则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疾病的发生、发展,一般总是通过若干症状而显示出来的。但这些症状只是疾病的现象,还不是疾病的本质。只有充分地搜集、了解疾病的各个方面,包括症状在内的全部情况,在中医学基础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综合分析,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找出疾病的根本原因,从而确立恰当的治疗方法。比如头痛,可由外感和内伤所引起。外感头痛,属于风寒的,治宜辛温宣散法;属于风热的,治宜辛凉宣散法。【知识模块】 防治原则9 【正确答案】
10、 D【试题解析】 因地制宜是指根据不同地区的环境特点,制订治疗用药原则。【知识模块】 防治原则1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瘀血内阻,血不循经所致的崩漏,如用止血药,则瘀阻更甚而血难循其经,则出血难止,此时当活血化瘀,瘀去则血自归经而出血自止。【知识模块】 防治原则1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因阳虚不能制阴而致阴寒偏盛者,应补阳以制阴,即王冰所谓“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称之为“阴病治阳”。这里的“阴病”指的是阳虚则阴气相对偏盛,治阳即补阳之意思。若属阴阳两虚,则应阴阳双补。调整阴阳的原则包括祛其偏胜、补其偏衰、损补兼用。其中补其偏衰中有补阴、补阳法,对于阳虚之虚寒证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试卷 考研 中医 综合 基础理论 防治 原则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