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类试卷]国家司法考试卷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
《[司法类试卷]国家司法考试卷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司法类试卷]国家司法考试卷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国家司法考试卷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模拟试卷 4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本部分 1-50 题,每题 1 分,共 50 分。1 立法体制包括立法权限的划分及其行使以及立法机关的设置等方面的制度。下列选项中关于我国立法体制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我国实行一元性、多层次的立法体制(B)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制定法律(C)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的人民政府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D)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制定规章2 下列关于法的
2、实施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通常所说的“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中的执法指的是狭义的执法(B)一般认为,司法具有公正优先性、终极性、主动性等特点(C)守法的范围也包括遵守仲裁机构的仲裁裁决(D)我国法律监督的主体大致分为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其中国家机关包括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协、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3 下列情形中,属于狭义的法律适用的是哪一项?( )(A)某市公安局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对王某作出行政拘留 7 日的处罚决定(B)某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的以强奸罪判处李某有期徒刑 7 年的判决(C)某市工商局依法对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赵某予以处罚(D)某市委作出的关于严肃处
3、理某党员领导干部经济问题的决定4 关于法律解释,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哪一项?( )(A)正式解释也叫法定解释,有时也称有权解释,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种解释(B)体系解释是指将被解释的法律条文放在整部法律中乃至整个法律体系中,联系此法条与其他法条的相互关系来解释法律(C)文义解释实质上使法律适用者在做法律决定时严格地受制于制定法,相对于其他的法律解释具有优先性(D)客观目的解释是根据过去和目前事实上存在的任何个人的目的,对某个法律规定进行解释5 刑法第 232 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李某因邻里矛盾对邻居张某怀恨在心,
4、故意将张某杀害后自首。法院依法认定李某构成故意杀人罪,判处其有期徒刑 18 年。法律运用的推理方式属于下列哪一项?( )(A)归纳推理(B)演绎推理(C)类比推理(D)设证推理6 当谈及“理性的目的 ”所指向的对象时,拉伦茨认为:“其一关涉被规整之事物领域的结构,反言之,连立法者也不能改变的实际的既存状态,假使他要合理地立法的话,在作任何规整时,他都必须考虑及此;另一类是一些法伦理性的原则,其隐含于规整之中,只有借助这些原则才能掌握并且表达出规整与法理念间的意义关联。”这段材料所反映的是法律解释中的哪一种?( )(A)历史解释(B)体系解释(C)比较解释(D)客观目的解释7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5、的是哪一项?( )(A)法律的内部证成是指法律决定必须按照一定的推理规则从相关前提中逻辑地推导出来;法律的外部证成则是指对法律决定所信赖的前提的证成(B)法律的内部证成保证了结论是从前提中逻辑地推导出来,它对前提是否是正当的、合理的没有任何的保障(C)法律的外部证成关涉的只是从前提到结论之间推论是否是有效的,而推论的有效性或真值依赖于是否符合推理规则或规律(D)在法律适用中,内部证成和外部证成是相互关联的。外部证成是将一个新的三段论附加在论证的链条中。这个新的三段论是用来支持内部证成中的前提8 良好的法律存在是守法的条件之一。关于良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一项?( )(A)霍布斯曾说:“ 良法就
6、是为人民的利益所需而又清晰明确的法律”(B)马克思认为,法律是肯定的、明确的、普遍的规范,这既是对良法形式要件的要求,也是对法律实体内容要件的要求(C)法应该体现民主、人权、公平正义等方面的要求,这是良法在程序方面的要求(D)良法应该具备语言的明确性、法条的具体性、内容的易懂性等9 刑法规定:犯贪污罪的,个人贪污数额在 10 万元以上的,处 10 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张某贪污公款 15 万元,法院依法认定张某构成贪污罪,判处其有期徒刑 12 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法院运用的推理方式属于下列哪一项?( )(A)演绎推理(B)归纳推理(C)类比推理(D)设证推理10 下列哪一
7、个选项的表述不能成立?( )(A)立法法第 48 条规定,提出法律案应当同时提出法律草案文本及其说明(B)依照法律规定,全国人大代表 30 人以上或 1 个代表团可以提出法律议案(C)法律草案要经过全国人大的全体代表或全国人大常委会全体组成人员的过半数通过(D)立法法规定列人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法律案,一般应当经两次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后再交付表决11 关于法律解释,下列哪一个选项的表述是错误的?( )(A)西方罗马帝国汇集的学说汇纂为对罗马法的无权解释(B)历史上,学理解释曾经在不少国家成为法律渊源(C)法定解释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具有填补法律漏洞的作用(D)法律解释是法律适用活动的主要环节,
8、是实施法律的前提,也是发展法律的一个方式12 刑法规定:“ 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危害公共安全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王某因破坏公用电信设施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3 年。法院运用的推理方式属于下列哪一项?( )(A)类比法律推理(B)归纳法律推理(C)演绎法律推理(D)设证法律推理13 下列有关法律解释的说法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某交通警察在执法过程中对违章与否的解释属于行政解释(B)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公用电信设施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属于司法解释(C)刘教授在课堂上对某法律条文的解释属于学理解释(D)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宪法的解释属于立法解释二
9、、多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本部分 51-90 题,每题 2 分,共 80 分。14 细心照顾患病丈夫张某 10 年的妻子李某,因实在忍受不了脾气暴躁的张某的长期虐待,在一次张某拿着榔头追打她的过程中,从张某手里夺过榔头将其活活打死,随后投案自首。当地乡邻闻讯后联名请求司法机关对李某从轻处理。最后法院根据事实和违法情节综合考虑,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李某有期徒刑 4 年。对此案例,下列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 )(A)法的适用过程没有排除道德判断(B)法律评价和道德评价的标准并不相同(C)该案例反映出我国刑事法律并不符合中国基层社会状况,亟待完善(D)一个
10、国家的法与其道德之间是有所重合的15 关于法律与人权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哪些?( )(A)根据人权理念,可以指出立法和执法所应坚持的最低的人道主义标准和要求(B)违反了最低的人道主义标准的法律,将因为侵犯人权而丧失作为法律的效力(C)根据人权理念,可以诊断现实社会生活中法律侵权的症结,从而提出相应的法律救济的标准和途径(D)当今社会,大量国内法和国际法对人权提供了广泛的法律保护16 关于法与社会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哪些?( )(A)现代社会中法律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B)为了加强法治就必须把法律作为社会中唯一的调整规范(C)法律变迁要同社会的变迁同步(D)法律并不是独立于社会的,而
11、是社会的一部分17 下列关于法律与道德关系的表述,有哪些可以成立?( )(A)法律与道德并无必然的内在联系(B)法律的制定要受到道德的影响(C)法律必须合乎所有社会成员的道德要求(D)法律是保障道德实施的有效手段18 下列哪些选项正确表达了法律与政治的关系?( )(A)在分权型权力结构中,权力的配置和行使都必须以法律为依据(B)建设政治文明就要求依法执政,国家的管理活动必须具有法律依据(C)社会主义法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政治基础和前提(D)法治国家侧重于国家生活,政治文明涉及面较广 ,重点是人们相互间的尊重与团结19 下列选项中哪些属于西方自然法学派的观点?( )(A)法律以道德为基础,以自
12、然法(道德)评价实在法(B)法律是国家主权者的命令,是一个“封闭的逻辑体系 ”(C)只有体现道德内容的法律。才是具有法的品质的法律;否则,它就是一种不法的法律(D)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对那些“不法的法律” 、“恶法 ”有温和抵抗的权利20 下列关于人权与法律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有哪些?( )(A)人权与法的关系是纯粹的权利与法的关系(B)人权可以作为判断法律善恶的标准(C)法是人权的体现和保障(D)人权往往通过法律权利的形式具体化21 法律作为一种社会规范,产生于人类社会自身的需要,但是通过法律的施行和法律的社会作用,法律也会对社会的运行产生重要的影响,法律是社会运转的一种重要调整机制。法律对社会的调
13、整主要表现在下列哪些方面?( )(A)法律直接导源于人性需求,产生于人的本质需要,能够满足社会成员的社会化需要(B)一定的社会关系、社会规范一旦规范化、确定化、制度化后就必然落后于社会进步和社会发展,通过法律的方式实现社会关系的变革能够改变这种状况,法律能够推进社会变迁(C)法律能够通过强制力进行制裁或者补偿,解决社会矛盾,处理社会纠纷,从而解决社会冲突(D)法律本身的生成特征决定了法律是适应社会的需要而存在,因而法律能够调整社会关系,维持社会秩序22 法律和道德的关系问题是贯穿整个法理学、法哲学的问题,是法理学的核心问题。下列关于法律和道德的区别和联系正确的有哪些?( )(A)就上层建筑而言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司法 试卷 国家 考试卷 社会主义 法治 理念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