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模拟试卷215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模拟试卷215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模拟试卷215及答案与解析.doc(2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模拟试卷215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 )(A)构建社会和谐(B)全面深化改革(C)实现共同富裕(D)全面依法治国2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是( )(A)理论自信(B)制度自信(C)文化自信(D)道路自信3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发展的根本目的是( )(A)脱贫攻坚(B)增进民生福祉(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D)实现中国梦4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
2、实现“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是( )(A)打好“三大攻坚战 ”(B)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C)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D)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5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必须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必须摆在首位的是党的( )(A)思想建设(B)组织建设(C)政治建设(D)作风建设6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 )(A)国家的梦(B)民族的梦(C)人民的梦(D)中国人的梦7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深刻揭示了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主线,形象描绘了中华民族不懈奋斗的历史过程,集中展现了中国特色
3、社会主义的宏伟愿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其中,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是( )(A)国家富强(B)民族振兴(C)社会和谐(D)人民幸福8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抓住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 。应对发展环境变化、增强发展动力、把握发展主动权,更好引领新常态的根本之策是( )(A)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B)坚持创新发展(C)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D)全面深化改革9 既是中国共产党关于发展理论的重大升华,又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的是( )(A)发展才是硬道理(B)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义(C)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D)创新、协调
4、、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10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鲜明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立足于当前我国的新发展环境、新发展条件,是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厚植发展优势的重大抉择,具有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我们要深入理解、准确把握其科学内涵。其中,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 )(A)创新(B)协调(C)开放(D)共享11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鲜明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 )(A)创新(B)协调(C)开放(D)共享12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
5、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这五大发展理念中,其中,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的是( )(A)创新(B)协调(C)开放(D)共享13 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其主线是( )(A)实施乡村振兴战略(B)供给侧结构性改革(C)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D)发展实体经济14 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只有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质量,适应新需求变化,才能在更高水平上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均衡,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增长动能转换,全面提升实体经济,
6、重点是加快发展( )(A)人工智能产业(B)国有企业(C)互联网产业(D)先进制造业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5 中国梦视野宽广、内涵丰富、意蕴深远。中国梦的本质是( )(A)国家富强(B)民族振兴(C)共同富裕(D)人民幸福16 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 )(A)走中国道路(B)弘扬中国精神(C)凝聚中国力量(D)科学发展17 实现中国梦必须要有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就是( )(A)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B)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D)集体主义精神18 改革开放
7、之后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战略安排,提出“三步走”战略目标。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新的要求,作出了新的部署。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然后再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分两个阶段来安排。这两个阶段是指( )(A)第一个阶段,从 2020 年到 2035 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B)第一个阶段,从 2020 年到 2035 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
8、基础上,再奋斗15 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C)第二个阶段,从 2035 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 15 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D)第二个阶段,从 2035 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 15 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9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战略安排,提出“ 三步走”战略目标。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两个目标已提前实现。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 2020 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
9、从 2020 年到 2035 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 15 年,( )(A)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B)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C)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D)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20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 2020 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 2020 年到 2035 年。第二个阶段,从 2035 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 15 年,( )(A)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核心竞争力名列世界前茅(B)实现国家治理体
10、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C)将消除区域性整体贫困(D)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21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鲜明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立足于当前我国的新发展环境、新发展条件是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厚植发展优势的重大抉择,具有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我们要深入理解、准确把握其科学内涵。其中,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对于“ 协调 ”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协调既是发展手段又是发展目标,同时还是评价发展的标准和尺度(B)协调既要着力破解难题、补齐短板,
11、又要考虑巩固和厚植原有优势(C)协调发展不是搞平均主义,而是更注重发展机会公平、更注重资源配置均衡(D)协调发展就是要找出短板,在补齐短板上多用力,通过补齐短板挖掘发展潜力、增强发展后劲22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鲜明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其中,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其内涵主要有( )(A)全民共享(B)全面共享(C)共建共享(D)渐进共享23 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只有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质量,适应新需求变化,才能在更高水平上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均衡,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推进增长动
12、能转换,以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为重点全面提升实体经济。为此,必须要推进( )(A)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B)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C)实现由以价取胜向以质取胜的转变(D)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24 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此,必须加大人力资本培育力度,更加注重调动和保护人的积极性。因为( )(A)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B)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C)高素质人才是一定社会生产力的标志(D)高素质的企业家、工匠和劳模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振兴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25 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此,要持续推进“三去一降一
13、补 ”,优化市场供求结构。坚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继续推动钢铁、煤炭等行业化解过剩产能。下列举措属于“三去一降一补” 内容的有 ( )(A)优化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加快建立健全房地产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B)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有效控制国有企业债务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C)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切实降低企业负担(D)打好脱贫攻坚战26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要求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既是一个重大理论命题,更是一个重大实践课题。现代化经济体系,
14、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为此,要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要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还要( )(A)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B)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C)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D)建设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27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
15、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着力构建的经济体制是( )(A)市场机制有效(B)微观主体有活力(C)政府职能有转变(D)宏观调控有度28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扎实管用的政策举措和行动。当前,要积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优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空间布局,实施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坚持协调发展理念,优化区域发展格局,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人民生活水平大体相当。要( )(A)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B)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
16、(C)协调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D)推进“一带一路 ”三、分析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28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习近平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扎根本国土壤、汲取充沛养分的制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首先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信,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信心和决心。在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上,习近平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意义,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长期坚持、全面贯彻、不断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在 2012 年
17、 12 月出席纪念宪法公布施行 30 周年大会时,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理念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共同发展,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 60 周年大会讲话中,习近平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地位,如何坚持和完善,如何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等作了重要阐释。“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 ,是习近平多次在重要场合多次强调的重要内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在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是深刻
18、总结近代以后中国政治生活惨痛教训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中国社会 100 多年激越变革、激荡发展的历史结果,是中国人民翻身作主、掌握自己命运的必然选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 60 多年来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展现出蓬勃生机活力。中国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进入了新时代,在新的征程上,必须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作用,继续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牢牢把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掌握在人民手中。摘编自:中国网一中国习观材料 2习近平点题新时代协商民主人民政协焕发勃勃生机从党的十八大到党的十九大,全国政协取得的新发展、开创的新格局,无不体现着党中央在“ 协商民主” 上的战略部署。2012 年,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
19、提出“协商民主” 指出 “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2013 年 11 月,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的重要理论观点,对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作了全面的规划和部署。2014 年 9 月 21 日,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 65 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既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又发挥了各方面的积极作用:既坚持了人民主体地位,又贯彻了民主集中制的领导制度和组织原则;既坚持了人民民主的原则,又贯彻了团结和谐的要求。所
20、以说,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丰富了民主的形式、拓展了民主的渠道、加深了民主的内涵。2015 年 6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实施意见,有力推动了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建设和实践的发展。2016 年 3 月 11 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在各委员驻地举行小组和联组会议,围绕本组委员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讨论协商建言献策。会议以界别小组为单位自主提出选题或主题开展讨论,并邀请部委同志现场协商互动。当天,共有 40多个部委共 210 多名同志到会听取意见并互动协商。这种会议形式是此次全国政协会议的创新做法得到了委员们的充分肯定和部委同志的积极评价。2017 年 10 月,习
21、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砥砺奋进中,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逐渐步入新常态。走进新时代,人民政协正焕发着勃勃生机。来源:中国青年网(2018 年3 月 3 日)请回答:29 结合材料 1,怎样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是“扎根本国土壤、汲取充沛养分的制度”?30 结合材料 2,谈谈新时代如何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作用?30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他说,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
22、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来源:新华网(2017 年 10
23、 月 18日)材料 2习近平坚定文化自信 文脉赓续烛照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深刻阐明,“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文化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文艺工作、新闻舆论、网络信息、哲学社会科学等一系列重要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亲自谋划、亲自指导、全面布局,力度之大、措施之实、成效之显,前所未有,推动思想文化工作取得了历史性重大进展,开创了新的局面。”2017 年 10 月 20 日,党的十九大新闻中心举行的第二场记者招
24、待会上,十九大代表、中宣部副部长孙志军这样概括五年来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领域的成就: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更加深入人心,新闻舆论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公信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广泛弘扬,文艺创作持续繁荣、加速由“高原 ”向“高峰”迈进的步伐国家文化软实力大幅提升,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实现历史性变革作出了重要贡献。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习近平曾经在 2014 年的文艺座谈会上讲过,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薪火相传、顽强发展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华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在十九大报告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毛泽东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 概论 模拟 215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