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辽宁省营口市中考模拟(一)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年辽宁省营口市中考模拟(一)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辽宁省营口市中考模拟(一)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年辽宁省营口市中考模拟(一)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一次家庭探究活动中,小明把一个正在发光的灯泡放到 U形磁体中间,惊讶的发现了灯丝在晃动。关于这种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灯丝晃动是一种电磁感应现象 B灯丝晃动是内能转化成了机械能 C灯丝晃动是受到磁体的吸引作用 D灯丝晃动是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答案: D 试题分析:有电流通过的灯丝置于磁场中晃动,体现了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综上分析故选 D 考点:电磁感应;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能量转化的现象 点评:通过灯丝的晃动,联系到受力,进而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而运动联系起来是解决此题的
2、思路 下列事例中,属于紫外线应用的是 A夜视仪 B遥控器 C验钞机 D全自动感应水龙头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夜视仪是利用红外线的热作用强来工作的不符合题意 B、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可以进行遥控来工作的不符合题意 C、验钞机是利用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来工作的符合题意 D、全自动感应水龙头是通过接收人体辐射的红外线来进行控制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考点:紫外线 点评:掌握红外线和紫外线的作用和应用,两者放在一起对比记忆记忆效果比较好 扩散现象 A只发生在气体之间 B只发生在液体之间 C只发生在固体之间 D可以发生在任何物体之间 答案: D 试题分析:扩散现象是指物质从一个物体运动到另一个
3、物体内的现象,这说明分子在运动且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同时分子之间也存在间隙,所以扩散现象可以发生在气体、液体、固体之间,任何物体之间都会发生扩散现象 故选 D 考点:扩散现象 点评:由于固体分子之间的间距比较小,所以固体之间的扩散现象不像液体和气体那么明显,或者说能达到肉眼可见的程度需要的时间比较长,所以在生活中并不很常见 如图所示的是某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过程中温度 时间图像。该物态变化过程可能是 A水的凝固过程 B海波的凝固过程 C玻璃的凝固过程 D蜡的凝固过程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图知:温度随时间的增加而降低,所以是凝固过程; 在温度变化过程中,有
4、一条平行于横轴(时间)的线段,说明在此段时间内温度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此时间的温度值即为该物体的凝固点,而只有晶体才有凝固点, 由图可知,此晶体的凝固点大约为 48 由此可知,该物态变化过程可能是海波的凝固过程 故选 B 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 时间图象 点评:( 1)此题不但要根据图象判断出是熔化还是凝固现象,还要了解海波是晶体有凝固点而蜡是非晶体没有凝固点 ( 2)在凝固过程中,要注意,当物体的温度达到凝固点时,虽然此过程仍然是放热过程,但是温度不会发生变化 研究发现,同一物体在地 球的不同纬度所受的重力不同,物体越靠近赤道,所受重力越小;越靠近地球两极,所受重力越大。一艘军舰从我国青岛港出
5、发,前往位于赤道附近的亚丁湾执行护航任务,若海水密度及舰艇质量不变,比较两地,则该舰艇 A在亚丁湾所受浮力较小 B在亚丁湾所受浮力较大 C在两处所受浮力相等 D在亚丁湾所排开海水的重力较大 答案: A 试题分析: 舰艇漂浮, 舰艇受到的浮力 , 由题知,舰艇从我国青岛港前往位于赤道附近的亚丁湾,自重减小, 在此过程中,舰艇受到的浮力变小,故 A正确、 BC错; 漂浮时浮力等于重,根据阿基 米德原理,浮力等于排开液体的重,因为重力与质量成正比,船的质量等于排开水的质量,在亚丁湾 g变小,所以重变小,故D错误; 故选 A 考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阿基米德原理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阿基米德原
6、理和物体的浮沉条件的掌握和运用,将二者联合使用是解决漂浮问题的关键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放大的像。要使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调节的方法是 A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 B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 C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 D蜡烛不动,透镜远离蜡烛移动,光屏不发生移动 答案: AD 试题分析:如图,物距小于像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要使光屏上呈现倒立、缩小的实像,要增大物距,同时减小像距,所以在凸透镜不动时,蜡烛远离凸透镜,同时光屏靠近凸透镜 A正确,
7、B错误; 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物距更小,成的像更大,或到物距小于等于焦距时不成像,故 C错误; 因为光路是可逆的,所以物距和像距颠倒后,像的大小也正好反过来,所以蜡烛不动, 透镜远离蜡烛移动,光屏不发生移动,可以实现物距和像距的转换,使光屏上成缩小的实像, D正确。 故选 AD 考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点评:根据物距和像距的关系可以判断凸透镜成像情况;根据物距和焦距,根据像距和焦距,都可以判断凸透镜成像情况 篮球是大家喜爱的运动,有关篮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抛出去的球,上升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B拍球时手感到疼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球出手后,继续运动,是由于球具有惯性 D飞行中的球
8、会落向地面是受到了重力的作用 答案: BCD 试题分析: A、人抛出去的球,上升时速度越来越慢,因此受非平衡力作用不符合题意 B、拍球时手给球一个力,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球又给手一个等大的力,所以手感到疼符合题意 C、球出手后,由于惯性继续运动符合题意 D、飞行中的球会落向地面是由于球受到重力作用符合题意 故选 BCD 考点:力作用的相互性;惯性;重力的方向 点评:( 1)掌握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 2)掌握物体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 3)不考虑空气阻力,在空中飞行的物体只受到重力作用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闭合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三个电表的示数
9、变化情况是 A A的示数变小, V1的示数不变,小灯泡的功率变小 B A的示数变大, V1的示数变大, V2的示数变小 C A的示数变小, V1的示数不变, V2的示数变大 D A的示数变大, V1的示数变小,小灯泡的电流变小 答案: AC 试题分析:从图可知,灯泡和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 V1测量的是电源电压, 所以电压表 V1的示数保持不变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其连入电路中的电阻 P 滑 变大,而灯泡的电阻不变 , 由公式 可知,电路中的电流 I变小; 由公式 UL=IRL可知,灯泡两端的电压 UL变小,根据 ,灯的功率变小; 因此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 变大, 所以电流表的示数变
10、小,电压表 V2的示数变大 故选 AC。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滑动变阻器的使用;电功率大小的判断 点评: 本题考查了滑动变阻器对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的影响,以及串联电路中电阻和电压的特点,并结合欧姆定律来判断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的变化 解决此类问题首先要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再判断出电压表、电流表测的是哪段电路的电压和电流,结合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位置,分析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化对整个电路的影响 在你学过的简单机械里既可以省力又可费力的机械是 A杠杆 B定滑轮 C动滑轮 D滑轮组 答案: A 试题分析: A、因为杠杆有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所以杠杆可省力也可费力; B、定
11、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也不省力也不费力; C、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是阻力臂两倍的杠杆,所以能省力; D、滑轮组由多股绳子承担物重,所以可以省力 故选 A 考点:杠杆的分类及特征;简单机械的特征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杠杆的分类和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但费距离; 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费力但省距离; 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既不省距离也不省力 实验题 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探究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平面镜 M平放在平板上,白色硬纸板竖立在镜面上,硬纸板是由 E、 F两块粘接起来的,其中 F可绕接缝 ON转动。 探究过程中,你认为最为困难也最为关键的是什么? 硬纸
12、板 F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答案: 观察与记录反射光线与入射 光线的位置。( 2 分) 呈现反射光线;验证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分)注:不答 “呈现反射光线 ”的不扣分 试题分析:( 1)在探究过程中,比较困难的是观察与记录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位置 ( 2)硬纸板 F的主要作用是: 呈现反射光线, 验证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考点:光的反射定律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探究反射定律中有关问题的了解与掌握,要求在实验过程中要认真观察、认真思考,提高自己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小明同学利用洗手间的肥皂及海绵探究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探究 过程如图所示。
13、 分析比较甲、乙两图中的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是什么? 图乙和图丙探究的问题是什么? 小明将肥皂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丁所示,由实验现象,他经过分析、论证得到的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分析评估他的实验结论。 答案: 压力相同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面积越小作用效果越明显。( 2分) 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关系。( 2分) 小明得出的结论是错误的。( 2 分)小明同时改变了受力面积和压力的大小,没有控制压力大小不变。( 2分) 试题分析:( 1)甲、乙两图压力相等,受力面积不财,所以得到的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
14、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 2)图乙和图丙受力面积相同,压力不同,所以探究: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关系; ( 3)小明得出的结论是错误的;小明同时改变了受力面积和压力的大小,没有控制压力大小不变,不能探究压力作用效果跟受力面积的关系 考点: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点评:掌握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压力作用效果跟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学习了光学知识后, 爱动脑筋的小桐和小朵想自己探究小孔成像现象。如图所示 ,她们给三个空罐的底部中央分别打上一个圆孔和一个方孔,再用两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分别将小孔对着烛焰和灯丝,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通过
15、小孔所成的像。 ( 1)通过实验,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在塑料膜上成的都是 (选填 “正立 ”或 “倒立 ”)的实像,说明小孔成像的原理是 。 ( 2)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就是 通过树叶间的小孔在地面上所成的实像。 答案:( 1)倒立 光的直线传播( 2)太阳 试题分析:( 1)观察几次成像可知:所成的像是倒立的,说明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沿直 线传播 ( 2)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就是太阳通过树叶间的小孔在地面上所成的实像。 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小孔成像。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小孔成像的特点,是一道基础题;认真审题,仔细观察,从题干中得到有用的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水和食用
16、油的吸热本领。 写出调整实验器材的方法步骤。 依据小明的探究方案,实验探究过程中,除了选用相同规格的烧杯和酒精灯,还需要控制不变的量有哪些? 实验探究记录数据如下表。 加热时间 t/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水的温度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食用油的温度 / 30 32.5 35 37.5 40 42.5 47 47.5 50 52.5 55 在这些数据中,哪一个最可能是由于测量或者记录的疏忽而产生了错误,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答案: 调整下面铁夹,使石棉网处于适当的高度;调整上面铁夹,使温度计处于适当的
17、高度;( 2分) 水与食用油的质量和初始温度相同。( 2分) 第 6min食用油的温度记录错误。( 2分)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加热时间相同时,食用油升高的温度比水高。分析比较水在第 5min、 10min和食用油在第2min、 4min的数据可知,升高相同的温度,水需要加热的时间比食用油的长,进而得出水的吸热本领比食用油大。( 2分,只答水的吸热本领比食用油大同样得分) 试题分析:( 1)应选调整下面铁夹,使石棉网处于适当的高度;再调整上面铁夹,使温度计处于适当的高度; ( 2)运用控制变量法,除了选用相同规格的烧杯和酒精灯,还需要控制不变的量有:水与食用油的质量和初始温度相同 ( 3)分析表
18、中数据可以看出,食用油每分 钟温度升高 2.5 ,所以第 6min食用油的温度记录错误,应该是 45 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加热时间相同时,食用油升高的温度比水高分析比较水在第 5min、 10min 和食用油在第 2min、 4min 的数据可知,升高相同的温度,水需要加热的时间比食用油的长,进而得出水的吸热本领比食用油大 考点:比热容的概念;热量的计算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比较物质吸热能力的方法,是一道热学的基础题比较常见的为探究性实验,要求我们应注重探究实验的过程,运用控制变量法分析问题 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器材, “测定 2.5V小灯泡的功率 ”。 以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验电路补画完整
19、,并使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阻值最大。 小明正确连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小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的示数为 3V。请指出故障的原因。 排除故障后,小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小灯泡两端达到额定电压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多少? 答案: 如图所示( 2分) 小灯泡断路( 2分) 0.6W( 2分) 试题分析:( 1)将电流表、滑动变阻器串连接在电路中,电压表并联在灯泡两端,并且滑动变阻器按照 “一上一下 ”的原则接线,同时要使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大,接线柱需要选择左上右下或右上右下;如图所示: ( 2)闭合开关,小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说明电路为断路,由于电压表有示数,
20、说明小灯泡断路; ( 3)电流表的量程为 0 0.6A,分度值为 0.02A,则电流表示数为 0.24A, 则灯泡的额定功率: 考点:探究用电器的电功率实验 点评:本题考查了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和连接、电流表的读数、额定功率的计算、电路故障的判断等,涉及的知 识点较多,但内容较简单;平时学习时要注意多总结,多积累 在 “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的实验中,小辰选用的小灯泡上标有 “2.5V 0.3A”的字样。如图所示,是他连接的电路。 实验次数 U/V I/A R/ 1 2.5 0.30 8.3 2 2.0 0.28 7.1 3 1.5 0.26 5.8 ( 1)小辰实验采用的测量方法是 。 ( 2
21、)小辰在闭合开关前,应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 端,以保护电路。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还有一个作用是 。 ( 3)闭合开关,小辰调节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 2.5V,从该电压开始逐次降低,这样操作的好处是 。 ( 4)小辰在实验中记录的数据如表格所示,分析比较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灯丝中的电流随 的变化而变化。在电流变化的过程中,灯丝的电阻也在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答案:( 1)伏安法 ( 2) A(或左) 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多测几组数据(只要答出其中任何一点即可得分,只说出多次测量没答出测量目的不得分) ( 3)防止电灯被烧坏(或减小灯丝电阻受温度的影响、保护电灯) ( 4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辽宁省 营口市 中考 模拟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