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82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82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82及答案与解析.doc(2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 82 及答案与解析一、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 太平天国运动,是 19 世纪中叶中国的一场大规模反清运动,是清朝后期的一次由农民起义创建的农民政权运动,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有( )(A)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B)太平天国运动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C)太平天国运动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D)鼓舞了其他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2 洋务运动,又称自强运动,是指 1861 年(咸丰十年底开始
2、)至 1894 年,清朝政府内的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的“师夷之长技以自强” 的改良运动。洋务运动虽然失败了,但是它仍然具有重大的历史作用,主要表现在( )(A)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成为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C)传播了新的知识,打开了人们的眼界(D)引起了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变化3 维新派的变法维新活动引起封建守旧派和反对改变封建政治制度的洋务派的反对,他们利用自己的地位和权力,对维新思想发动攻击。于是维新派与守旧派之间展开了一场激烈论战。维新派与守旧派之间的论战产生的影响有( )(A)进一步开阔了新型知识分子的眼界(B)开始改变社会风气(C)为维新变法运动做了思想舆
3、论上的准备(D)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4 维新运动是改良派通过光绪皇帝所进行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主要内容是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戊戌维新运动虽然失败了,但是它在中国近代史上仍然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主要表现在( )(A)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B)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革命(C)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D)戊戌维新运动移风易俗,开启社会新风的效用不可低估5 辛亥革命是指 1911 年(清宣统三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
4、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辛亥革命是我国近代史上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是因为辛亥革命( )(A)提出了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的重要原则(B)建立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C)制定了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D)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6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独立、民主、富强是社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摒弃了农民阶级的农业社会主义和皇权主义以及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君主立宪的藩篱,认真吸取了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制订出建立共和制的民主革命的纲领和方案,就是实行三民主义。三民主义
5、的局限性在于( )(A)无明确的反帝纲领(B)无民权思想(C)忽略劳动群众的作用(D)平均地权设想不切实际7 新文化运动为 20 世纪早期中国文化界中,由一群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革新运动。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的意义在于( )(A)给封建的专制主义与伦理道德以前所未有的沉重打击(B)大力宣扬了民主与科学,启发了人们的民主主义觉悟(C)为外国的各种思想流派传人中国打开了闸门(D)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8 中国共产党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适应中国近代革命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在于( )(A)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法(B)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C
6、)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D)给封建的专制主义与伦理道德以前所未有的沉重打击9 国民革命,也称国民大革命。在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顺乎世界潮流,适应时代步伐,着手对国民党进行改组,并于 1924 年 1 月在广州召开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民党改组的完成和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大革命的意义是( )(A)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B)大革命教育和锻炼了各革命阶级(C)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人民中的政治威望(D)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10 八一南昌起义,常简称南昌起义或者八一起义,国民党称南昌暴动、南昌兵变,指 1927 年 8 月 1 日,在中
7、国江西南昌,针对中国国民党的分共政策而发起的武装反抗事件。南昌起义的历史意义是( )(A)打响了武装起义的第一枪(B)体现了我党为实现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而前赴后继的革命精神(C)成为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新型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伟大开端(D)揭开了土地革命战争的序幕11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的提出( )(A)是对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斗争经验的概括总结(B)表现了毛泽东开辟新道路的首创精神(C)指明了中国革命胜利的唯一道路(D)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即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12 遵义会议是指 1935 年 1 月 15 日至 17 日,中
8、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的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对遵义会议的地位及影响,正确的评价有( )(A)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地位(B)挽救了党和红军(C)挽救了中国革命(D)成为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3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工农红军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经历了史无前例、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极其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跨越了万水千山,突破了敌军的重重封锁、包围,最后三大红军主力军胜利会师陕北。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是( )(A)粉碎了国民党“ 围剿” 红军、消灭革命力量的企图(B)为迎接中国人民抗日救亡的新高潮准备了条件(C)保存并锤炼了中国革命的
9、骨干力量(D)是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14 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实践中逐步摸索出来的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和总战略。毛泽东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意义在于( )(A)决定了党的工作重心应放在农村(B)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革命学说(C)在实践上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重大胜利(D)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典范15 为建立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民主政权规定:在未实行土改的地区,允许地主出租土地,但原则上须按照战前的原租额减少百分之二十五;承认战前的借贷关系,但年利息一般不得超过一分半,如债务人付息已超
10、过原本一倍者,停利还本,如付息已超过原本两倍者,本利停付,原借贷关系视为消灭。此政策被称为“减租减息“政策。抗日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政策的主要意义在于( )(A)提高农民的抗日积极性(B)联合地主阶级抗日(C)实行精兵简政(D)促进经济发展16 整风运动,一般又称作延安整风,是中国共产党自 1942 年 2 月开始在陕甘宁边区延安根据地所发动的一场政治和文化运动,持续了约 3 年时间。所谓的整风是指“整顿三风”,包括“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延安整风运动的历史意义是 ( )(A)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B)它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C)
11、在全党范围确立起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D)为抗日战争、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17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1946 年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或许承载着许多中华民族复兴的机遇与缺失。但若从国家法治之路发展的角度来看,1946 年前期,国内民主宪政的思潮业已形成。这一思潮是西方民主宪政思想与中华民族复兴理念相结合的产物。1946 年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后,国民党内部反对声音不断,国民党恐惧政协会议是因为政治协商会议达成的政协协议( )(A)在相当程度上有利于人民(B)它是新民主主义性质的协议(C)否定了国民党的一党专政(D)有利于冲破蒋介石的独裁统治18
12、1949 年 10 月 1 日,北京 30 万群众汇集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 )(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B)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C)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D)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19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指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对于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其中,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三大改造的重点。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 )(A)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确立(B)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我国步入了社会主义改
13、革时期(D)我国实现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20 1978 年 12 月 18 日至 22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的中心议题是讨论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此次会议的历史意义是( )(A)实现了党的工作重点的转移(B)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C)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D)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21 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赢得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B)中国的国力空前强大(C)得
14、到了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D)中国实现了巨大的民族觉醒和空前的民族团结22 解放战争时期,在国民党统治区形成了以学生运动为先导的人民民主运动,成为配合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条战线,第二条战线形成的原因是( )(A)国民党政府专制独裁,官员贪污腐败(B)国民党在军事上的失利(C)国民党顽固坚持内战的政策(D)国统区爆发严重经济危机23 1946 年 1 月 10 日,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开幕,出席会议的有国民党、共产党、民主同盟、青年党和无党派人士的代表 38 人。会议通过了宪法草案、政府组织案、国民大会案、和平建国纲领、军事问题案等五项协议。按照协议规定建立的政治体制相当于英国、法国的议会制
15、和内阁制,不是新民主主义性质的,而且国民党在政府中占着明显的优势。对政协的上述协议,共产党赞同并决心严格履行,这是因为它有利于( )(A)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和进步(B)打破国民党一党独裁的局面(C)改变国共两党军事力量对比(D)保障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24 之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是因为( )(A)社会性质的变化,由独立国家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由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变为中华民族与资本一帝国主义的矛盾(C)主要经济形式的变化,由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经济变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D)革命任务的变化,由反对本国封建势力的革命任务变为反帝反封建的双重革命任务2
16、5 从 1840 年至 1919 年的 80 年间,中国人民对外来侵略进行了英勇顽强的反抗。毛泽东指出:全世界几乎一切大中小帝国主义国家都侵略过我国,都打过我们,除了最后一次,即抗日战争,由于国内外各种原因以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告终以外,没有一次战争不是以我国失败、签订丧权辱国条约而告终。历史的反侵略战争,都是以中国失败、中国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结束的。从中国内部因素来分析,其原因是( )(A)社会制度的腐败(B)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C)经济技术的落后(D)武器装备落后26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动摇了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基础,有力地打击了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显示了农民阶级的反抗精神和战斗力量,
17、但最终失败了。太平天国失败说明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因而( )(A)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切实可行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B)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的腐败(C)无法向全国发展势力(D)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27 戊戌变法指 1898 年六月(农历戊戌年)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主义者进行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是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 年)的一项政治改革运动。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有( )(A)不敢否定封建主义(B)守旧势力过于强大(C)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D)惧怕人民群众28 1922 年 1 月,共产国际在莫斯科召开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
18、大会根据列宁的民族和殖民地革命理论,指出远东各被压迫国家人民面临的首要任务,是进行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民族民主革命。中国共产党派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并把会议的精神带回了国内。促成 1922 年 7 月中共二大提出民主革命纲领的主客观因素有( )(A)国内外时局的新变化(B)列宁与共产国际的指导和帮助(C)党开始懂得马克思主义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D)党对中国国情有了初步的认识29 南京临时政府,是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的临时性内阁,成立于民国元年(1912年)1 月 1 日,结束于同年 3 月 12 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和结束时间如此短暂的原因在于( )(A)帝国主义的阴谋破坏(B)保守、妥协
19、势力的拆台活动(C)革命党人自身的分化和蜕变(D)孙中山革命思想退化30 20 世纪早期,一群受过西方教育的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要确实改造中国,必须进行一场思想启蒙运动,在他们的带领下,中国迎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启蒙运动和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之所以会产生的原因是( )(A)辛亥革命没有解决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B)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C)中国出现宣传社会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群体(D)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31 毛泽东指出:只有这种三民主义,才是新时期的革命的三民主义,中国共产党才称之“中国今日之必须 ”,才宣布“愿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 新时期的革命的三民主义
20、”是( )(A)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B)提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C)明确提出推翻帝国主义(D)体现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32 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在中国的兴起是 1917 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 1919 年中国五四反帝爱国运动以后的事情。此时是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发展运动时期,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的特点是( )(A)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B)明确地同第二国际的社会民主主义划清界限(C)注意从中国实际出发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D)开始提出知识分子应当同劳动群众相结合的思想33 1956 年 2 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一大” 代表董必武到上海“一大
21、”会址视察,并为纪念馆题词:“作始也简,将毕也巨” 。提出,中国共产党成立后, “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其中“ 新”主要体现在( )(A)中国革命开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B)中国革命开始了社会主义革命(C)中国革命在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进行(D)中国革命开始以共产主义为远大目标34 土地革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消灭封建和半封建性的土地占有制度的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开展土地革命的实质就是( )(A)消灭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B)实现农民的土地所有制(C)没收一切土地(D)实现土地的公有制35 毛泽东指出:“ 如果不帮助农民推翻封建地主阶级,就不能组成中国革命最强大的队伍而推翻帝国主
22、义的统治。”其实质含义是( )(A)农民是中国革命最可靠的同盟军(B)农民阶级是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C)没有农民阶级参加,中国革命就不能取胜(D)农民阶级反帝反封建态度最坚决,是新的社会生产力的代表者36 胡绳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说:“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这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达到政治上成熟的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上“ 成熟”的表现是( )(A)根据中国的国情,提出了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B)找到了一条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唯一正确的道路(C)形成了独立自主地解决本国革命实际问题的领导核心(D)根据国内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正确处理国共两党之间的关系37
23、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分析中日双方存在着互相矛盾的四个基本特点有 ( )(A)日本是强国,中国是弱国(B)日本是小国,中国是大国(C)日本的侵略战争是退步的、野蛮的,中国的反侵略战争是进步的、正义的(D)日本是失道寡助的,中国是得道多助的38 洛川会议是在中国民族革命战争伟大历史转折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上制定的全面抗战路线、战略方针和各项具体政策。对日后指导中国共产党领导民众实行全面、持久的抗战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会议中,共产党主张,要实行全面抗战,必须要做到( )(A)实行全国人民的总动员(B)实行全国军事的总动员(C)给人民以充分的民主权利(D)适当改善工农大众的生活考研政治(中国近现
24、代史纲要)模拟试卷 82 答案与解析一、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太平天国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和重大的历史意义。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太平天国起义还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太平天国的领袖们拒绝承认不平等条约,严禁鸦片交易,尤其是当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向太平军举起屠刀时,他们同英法军队和由外国军官组织、指挥的“常胜军”、“常捷军”进行了英勇的斗争,给了侵略者以应得的教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中国 近现代史 纲要 模拟 82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