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3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模拟试卷 1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标志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的事件是(A)九一八事变(B)华北事变(C)一 .二八事变(D)卢沟桥事变2 日本变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开始于(A)九一八事变(B)华北事变(C)一 .二八事变(D)卢沟桥事变3 中共中央提出在抗日的条件下与民族资产阶级重建统一战线的新政策的会议是(A)遵义会议(B)瓦窑堡会议(C)洛川会议(D)中共七大4 提出“反对华北自治 ”、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口号的运动是(A)五四运动(B)一二
2、 .九运动(C)二七罢工(D)新文化运动5 1936 年 5 月,中共中央发布放弃了反蒋抗日的口号,第一次公开把蒋介石作为联合的对象的文件是(A)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B) 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C) 中国人民对日作战的基本纲领(D)反日反蒋的初步协定6 中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标志是(A)组织抗日救国会(B)成立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C)上海、北平、南京学生罢课(D)一二.九运动7 1935 年 8 月 1 日,中国共产党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主张的文件是(A)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B) 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议(C) 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D)抗日救国十大纲领8 标志十年内
3、战的局面结束,国内和平基本实现,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的事件是(A)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的召开(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C)中共瓦窑堡会议的召开(D)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9 标志着国民党内外政策转向和平、抗日的会议是(A)国民党五全大会(B)国民党五届二中全会(C)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D)国民党六全大会10 在战略防御阶段,日本侵略者以国民党军队为主要作战对象。国民党实行的是片面抗战路线,在战略战术上采取的是(A)积极防御(B)持久战(C)运动战(D)单纯的阵地防御战11 1938 年,在国民党战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下,取得大捷的著名战役是-(A)淞沪战役(B)忻口战役(C)台儿庄战役(D)武
4、汉战役12 中华民族进入全国性抗战是在(A)九一八事变后(B)一 .二八事变后(C)华北事变后(D)卢沟桥事变后13 标志着国民党由片面抗战逐步转变为消极抗战的会议是(A)国民党五全大会(B)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C)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D)国民党六全大会14 1937 年 8 月,通过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的会议是(A)遵义会议(B)中共六届六中全会(C)瓦窑堡会议(D)洛川会议15 全国性抗战开始后,中国军队的第一次重大胜利是(A)长沙会战(B)平型关战役(C)台儿庄战役(D)淞沪会战16 毛泽东明确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这个命题是在(A)遵义会议(B)中共六届六中全会(C)瓦窑堡会议(
5、D)洛川会议17 延安整风运动最主要的任务是(A)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B)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C)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D)反对官僚主义以整顿作风18 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不可或缺的中间环节是(A)学习马列主义理论(B)深入实际(C)调查研究(D)整风运动19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从中国国情出发解决民族问题的一个创造是(A)抗日民主政权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抗日的基本政策(B)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试行民族区域自治(C)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试行民族自决(D)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20 毛泽东思想得到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的标志是(A)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形成(B)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提出(C
6、)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系统阐明(D)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概括21 毛泽东思想正式命名并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A)中共二大(B)中共七大(C)中共六届六中全会(D)中共八大22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A)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B)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C)苏联出兵中国东北(D)美国向日本投掷两颗原子弹23 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事件是(A)淞沪战役结束(B)南京沦陷(C)广州、武汉失守(D)国民政府迁都重庆24 毛泽东认为,中国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最关键阶段是(A)战略防御阶段(B)战略相持阶段(C)战略决胜阶段(D)
7、战略反攻阶段25 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第一次取得的重大胜利是(A)万家岭大捷(B)镇南关大捷(C)百团大战(D)平型关大捷26 在战略相持阶段,主要的抗日作战方式是(A)大规模会战(B)特务和暗杀行动(C)偷袭和心理战术(D)敌后游击战争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27 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几乎都是以退却、失败而结束,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观原因是(A)敌我力量对比上,日军占很大的优势(B)国民党战略指导方针上的失误(C)不敢放手发动和武装民众(D)将希望单纯寄托在政府和正规军的抵抗上28 从 1931
8、 年“ 九一八” 事变到 1935 年“华北事变”期间,中国开展的局部抗战有(A)淞沪抗战(B)长城抗战(C)察哈尔抗战(D)东北抗日游击战争29 1937 年 2 月 10 日,中共中央发表的致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电提出的几项保证是(A)停止武力推翻国民党政府的方针(B)苏维埃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C)特区实行彻底的民主制度(D)停止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30 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A)中共洛川会议通过抗日救国十大纲领(B)蒋介石发表实际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的讲话(C)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议的召开(D)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
9、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31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包括(A)广泛的民族性和复杂的阶级矛盾(B)双方有政权有军队的合作(C)没有正式固定的组织形式(D)没有协商一致的具体的共同纲领32 中国共产党实行的全面抗战的路线,即人民战争路线包括(A)实行全国人民、全国军事总动员(B)改革政治机构(C)坚持统一战线的领导权(D)在敌后而非国统区发动抗日群众33 抗战时期文化界提出的文艺创作的目标是(A)抗战(B)团结(C)科学(D)民主34 1938 年 5 月,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提出的观点有(A)批驳“速胜论 ”、“亡国论”(B)全面分析了中日战争的基本特点(C)科学预见了抗日战争所要经过的阶段(
10、D)论证了抗日战争是持久的,最后胜利属于中国35 抗战相持阶段到来后,日本对国民党的政策是(A)政治诱降为主(B)军事打击为主(C) “速战速决”(D)军事打击为辅36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并发动的著名战役有(A)平型关战役(B)台儿庄战役(C)百团大战(D)长沙战役37 中国共产党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是(A)发展进步势力(B)争取中间势力(C)孤立顽固势力(D)既联合,又斗争38 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争取中间势力需要的条件有(A)共产党要有充足的力量(B)尊重他们的利益(C)应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D)同顽固派作坚决的斗争,并能一步一步地取得胜利39 中国共产党在
11、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中提到的中间势力是指(A)民族资产阶级(B)城市小资产阶级(C)开明绅士(D)地方实力派40 抗日民主政府在工作人员分配上实行“三三制”原则,各占三分之一的人员分别是(A)蒋介石集团中的部分亲英美派(B)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C)不左不右的中间派(D)共产党员41 1939 年 10 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经验,主要是(A)统一战线(B)武装斗争(C)党的领导(D)党的建设42 延安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是(A)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B)反对官僚主义以整顿作风(C)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D)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43 延安整风运动
12、反对的主观主义的主要表现形式是(A)教条主义(B)官僚主义(C)宗派主义(D)经验主义44 抗日战争时期,游击战的战略意义包括(A)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起了决定性作用(B)在战略相持阶段,敌后游击战争成为主要的抗日作战方式(C)为人民军队进行战略反攻准备了条件(D)在战略防御阶段,使战争转入相持阶段起了关键性的作用45 中国共产党强调必须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表现在(A)共产党必须保持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B)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C)必须坚持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D)必须对国民党采取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方针46 通过 20 世纪 40 年代前期在全党开
13、展的整风运动,使全党范围内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该思想路线包括(A)群众路线(B)理论联系实际(C)实事求是(D)一切从实际出发47 抗日民主根据地建设包括(A)民主政权建设(B)军队战斗力建设(C)减租减息(D)文化建设三、分析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47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我们的学风还有些不正的地方,我们的党风还有些不正的地方,我们的文风也有些不正的地方。所谓学风有些不正,就是说有主观主义的毛病。所谓党风有些不正,就是说有宗派主义的毛病。所谓文风有些不正,就是说有党八股的毛病。这些作风不正,并不像冬天
14、刮的北风那样,满天都是。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现在已不是占统治地位的作风了,这不过是一股逆风,一股歪风,是从防空洞里跑出来的。(笑声 )但是我们党内还有这样的一种风,是不好的。我们要把产生这种歪风的洞塞死。我们全党都要来做这个塞洞工作,我们党校也要做这个工作。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这三股歪风,有它们的历史根源,现在虽然不是占全党统治地位的东西,但是它们还在经常作怪,还在袭击我们。因此,有加以抵制之必要,有加以研究分析说明之必要。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1942 年 2 月 1 日)材料 2对于中国和外国过去时代所遗留下来的丰富的文学艺术遗产和优良的文学艺术传统,我们是要继承的,但是目
15、的仍然是为了人民大众。对于过去时代的文艺形式,我们也并不拒绝利用,但这些旧形式到了我们手里,给了改造,加进了新内容,也就变成革命的为人民服务的东西了。那么,什么是人民大众呢?最广大的人民,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是工人、农民、兵士和城市小资产阶级。所以我们的文艺,第一是为工人的,这是领导革命的阶级。第二是为农民的,他们是革命中最广大最坚决的同盟军。第三是为武装起来了的工人农民即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人民武装队伍的,这是革命战争的主力。第四是为城市小资产阶级劳动群众和知识分子的,他们也是革命的同盟者,他们是能够长期地和我们合作的。这四种人。就是中华民族的最大部分,就是最广大的人民大众。毛泽东
16、: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2 年 5 月)材料 3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大力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礼赞高尚道德情操,鼓励一切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思想道德,推动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以国家发展和民族进步为念,把艺术创作融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反映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创造,奏响时代主旋律。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提倡文以载道、以文化人,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更好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
17、的作用。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承担起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放歌的历史责任。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人民是历史创造者。一切进步的文艺创作都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一切进步的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都源于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永远同人民在一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艺术之树才能常青。胡锦涛:在中国文联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2011 年 11 月 22 日)请回答:48 结合材料分析延安整风运动的内容和意义。49 结合材料分析文艺如何为人民服务。49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1942 年 1 月,日军进攻
18、缅甸,英军节节败退,英国政府正式向中国政府请求迅速派兵入缅协同英军作战。中国政府即派出 10 万远征军入缅,后又不断增兵。由于中国战场和印、滇、缅战场牵制日军达 130 万之众,使日军无法调往太平洋,大大减轻了美国的压力。摘编自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材料 21943 年 11 月,同盟国(中美英)召开三国首脑会议,讨论中国和亚洲有关重大军事、政治问题,包括联合对日作战和战后处置日本。摘编自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材料 31943 年 10 月,中、美、英、苏四国代表签署四国宣言,提出:“为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在重建法律与秩序和创立普遍安全制度以前,它们将彼此协商,必要时并将与联合国家的其他
19、成员进行协商,以便代表一个国际共同体采取共同行动。”摘编自朱贵生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史材料 4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了日本在台湾 50 年的殖民统治,使台湾回到祖国怀抱。中国参与发起成立联合国并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显著提高了中固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表明,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许多志士仁人为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进行了艰苦探索。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
20、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未能改变。日本军固主义的侵略使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生死存亡的考验使中国人民极大地觉醒起来,更加深入地思考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和实现民族振兴的正确道路。摘自胡锦涛: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请回答:50 根据材料 1、2、3,分析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51 结合材料 4,简述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51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日本奉行大陆政策,有悖于正常的国际关系准则,理不直、气不壮,需要披上一件虚伪的外衣以掩人耳目,渲染“中
21、国威胁论” 就是其主要手段。 1882 年,山县有朋提出,日本不存在欧洲国家入侵的可能性,中国才是日本的“外患” 。他在给天皇的奏折进邻邦兵备表中,编造出中国将在数年后“称霸于世界” 的神话。于是乎,“中国好战说 ”、“中日必有一战说”等论调一时间甚嚣尘上,似乎为以中国为假想敌找到了理由和依据。事实上,日本多数政要心知肚明,“中国威胁论” 不过是一种说辞和渲染,是政治家为了对内进行军事动员,对外欺骗舆论而玩弄的手腕。他们并不相信子虚鸟有的“ 中国威胁 ”。日本的大陆政策也不是建立在中国的强大之上,而恰恰相反是建立在中国的虚弱之上的。时任外务卿井上馨就曾讲得十分明白:“中国之不足惧,人人皆知,无
22、须多论。”热衷于鼓吹“ 中国威胁论”的山县有朋渲染中国威胁,不过是给日本的大陆政策蒙上一层遮羞布罢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大陆政策才是导致甲午战争的真正根源,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扩张才是甲午战争的性质所在。日本右翼势力很清楚大陆政策的历史延续性,从大陆政策到“大亚细亚主义” ,再到“大东亚共荣论 ”。无一不是军国主义为发动侵略战争所制造的理论,而且其阴魂至今不散,故而他们对此讳莫如深。而对于善良的人们来说,回顾甲午战争的历史,认清日本大陆政策的来龙去脉则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驳日本右翼对甲午战争历史的歪曲,原载人民日报2005年 8 月 9 日材料 2在荆棘丛生的道路上,中华民族艰难前行。经过辛亥革命和五
23、四新文化运动的洗礼,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中华民族开始觉醒,特别是中国共产党登上政治舞台,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正因为这种深刻变化,当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时候,才吃惊地发现,他们所面对的,已不是甲午战争时的中国,不是八国联军入侵时的中国,也不是他们逼迫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时的中国了。正如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指出的那样:“中日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日本之间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觉醒起来的中华民族,有勇气有力量同强大的日本帝国主义进行一场“ 决死的战争”。当时的一篇文章有这样的描述:“在中国广大的地域上,正展开着抵抗暴日侵略的
24、伟大民族解放战争。数百万的将士和武装民众置身炮火,视死如归;千万的难民流离道路,无所怨咒;数万万的后方人民,忍受一切痛苦,共赴国难。”中华民族的觉醒达到了空前的程度,这正是抗战精神得以产生的深刻背景和深厚源泉。人民日报特约评论员:论伟大的抗战精神,新华网 2005 年08 月 25 日请回答:52 结合材料分析甲午战争失败和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53 结合材料分析日本宣传中国威胁论的原因和危害。考研政治(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模拟试卷 1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1937 年 7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中华民族 抗日战争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