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物理学方法)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物理学方法)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物理学方法)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物理学方法)模拟试卷 2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阈限必须反复加以测量,因为它是一个统计值。这是因为阈限( )(A)是一个截然的分界点(B)有绝对阈限和差别阈限两种,需要加以区别(C)是刺激维上的一个逐渐的过渡区(D)反复测量可以消除偶然错误2 不肯定间距可以看做是对被试态度的一种测量,一个很自信的人会( )(A)很少作出相等判断,结果他的不肯定间距就小(B)很少作出相等判断,结果他的不肯定间距就大(C)总是作出相等判断,结果他的不肯定间距就小(D)总是作出相等判断,结果他的不肯定间距就大3 对同一个被试来说,在噪声强度不变的情况下,信号强度越大,则(
2、 )(A)噪声分布 fN(X)与信号加噪声分布 fsn(X)之间的分离程度越大,敏感性越高(B)噪声分布 fN(X)与信号加噪声分布 fsn(X)之间的分离程度越大,敏感性越低(C)噪声分布 fN(X)与信号加噪声分布 fsn(X)之间的分离程度越小,敏感性越高(D)噪声分布 fN(X)与信号加噪声分布 fsn(X)之间的分离程度越小,敏感性越低4 ROC 曲线离对角线愈远,表示( )(A)被试辨别力愈强,d的值就愈大(B)被试辨别力愈弱,d的值就愈小(C) 值愈大(D) 值愈小5 ( )实验一般不考查被试的判断标准,而只测量被试的辨别能力。(A)评价法(B)有无法(C)多重决策法(D)迫选法
3、6 ( )是将某两个刺激所引起的感觉连续体分成两等份,或者说找出某一点将感觉分成相等的距离的方法(A)二分法(B)感觉比例法(C)分段法(D)等级排列法7 某研究者想使用信号检测论方法考查新教师与老教师抓作弊学生的能力,在这里噪声是( )(A)新教师(B)老教师(C)作弊的学生(D)没有作弊的学生8 最小变化法测定绝对阈限产生的误差不包括( )(A)习惯(B)成熟(C)练习(D)疲劳9 SN 分布的平均数与 N 分布的平均数的关系是( )(A)大于(B)等于(C)小于(D)不确定10 差别阈限与标准刺激的比例称为相对差别阈限,也就是指( )(A)主观相等点(B)相等地带(C)韦伯比例(D)不肯
4、定间距11 制作心理等距量表的间接方法是( )(A)分段法(B)数量估计法(C)对偶比较法(D)差别阈限法12 在感觉阈限的测量中,能够使被试在整个实验中可以保持高水平的积极性的实验方法是( )(A)最小变化法(B)恒定次数法(C)平均差误法(D)阶梯法13 S=bIa 表示的是( )(A)韦伯定律(B)费希纳定律(C)斯蒂文斯定律(D)格拉斯曼定律14 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成( )关系(A)正比(B)反比(C)对数(D)指数二、多选题15 最小变化法产生的主要误差有( )(A)动作误差(B)习惯误差(C)时间误差(D)期望误差16 敏感性可以表现为内部噪声分布 fN(X)与信号加噪声分布
5、 fN(x)之间的分离程度( )(A)两者的分离程度越大,敏感性越高(B)两者的分离程度越大,敏感性越低(C)两者分离程度越小,敏感性越低(D)两者分离程度越小,敏感性越高17 噪声分布与信号加噪声分布的分离程度受哪些因素影响( )(A)噪声的强度(B)信号的强度(C)被试者感受性(D)被试者反应偏好18 ROC 曲线能反映出 ( )(A)信号的先定概率对报准率和虚报率的影响(B)同一观察者不同的感受性(C)信号检测标准变化时报准率与虚报率的变化(D)不同观察者的敏感性指标19 制作顺序量表的方法有( )(A)差别阈限法(B)数量估计法(C)等级排列法(D)对偶比较法20 恒定刺激法的变式有(
6、 )(A)分组法(B)单一刺激法(C)极限法(D)最小可觉差法21 一个好的心理量表应满足的假设包括( )(A)不是 a=b,就是 ab(B)如果 a=b,且 b=c,那么 a=c(C)如果 ab,bc,那么 ac(D)以上都不是22 基于感觉阈限的操作定义,费希纳设计的测量感觉阈限的方法包括( )(A)最小变化法(B)恒定刺激法(C)信号检测论(D)平均差误法23 信号检测论实验的方法有( )(A)有无法(B)评价法(C)论述法(D)比较法三、简答题24 在恒定刺激法中,什么是两类回答和三类回答?试比较它们的优缺点。25 什么是 ROC 曲线?如何根据曲线分析被试的分辨力和判断标准?26 评
7、价法中低标准下的击中率和虚报率为什么应该是累计概率?四、综合题27 针刺麻醉真的有效果吗?请结合信号检测论分析“ 针刺麻醉”说,并设计一个实验进行验证。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物理学方法)模拟试卷 2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阈限并不是一个绝对值,人的状态、注意力等都是不断变化的,我们所能听到的最小声音也在一个过渡区变动,并不是说一个刺激只要超过绝对阈限就一定能听到,因此阈限必须反复加以测量。用多次测量的结果去更好地代表阈限的这个过渡区。【知识模块】 心理物理学方法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不肯定间距也叫做相等地带,就是被试判断两个刺激大小
8、相等时的地带。自信的人喜欢作出大小的判断,因此很少作出相等判断,他的相等地带小,结果他的不肯定间距就小。【知识模块】 心理物理学方法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信号强度越大,信号与噪声的区别就越大,二者之间的分布分离就越大,被试就越容易对二者进行区分,敏感性也就越高。【知识模块】 心理物理学方法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 ROC 曲线的理解和掌握。将具有不同分辨能力的被试的实验结果画在一起,便可得到一组辨别力不同的 ROC 曲线。45对角线是代表被试的辨别力等于 O 的一条线,也可以说是击中率等于虚报率的一条线。ROC 曲线离这条线愈远,表明被试的辨别力愈强。【知识
9、模块】 心理物理学方法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迫选法的理解和掌握。迫选法是指信号与噪声连续呈现数次,然后让被试判断在哪个时阈间隔上是信号,哪个是噪声,而不是刺激一呈现就让被试判断是信号还是噪声。迫选法实验一般不考查被试的判断标准,而只测量被试的辨别能力。尽管在迫选法设计中不测量判断标准,但它所测得的辨别能力与信号检测一样,也不受判断标准的影响。通常情况下迫选法实验用正确判断的百分数表示被试的辨别力。【知识模块】 心理物理学方法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各种制作量表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感觉等距法是制作等距量表的直接方法,它是把两个刺激所引起的某感觉的连
10、续体分出主观上相等的距离来。有二分法和同时分出几个等分的方法。二分法是将某两个刺激所引起的感觉连续体分成两等份,或者说找出某一点,将感觉分成相等的距离。【知识模块】 心理物理学方法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信号检测论的理解和掌握。信号检测论呈现包括目标和噪声,目标是我们的信号,其他干扰目标的刺激为噪声。抓作弊的学生,那么作弊的学生就是我们的目标,而不作弊的学生就变成了噪声。【知识模块】 心理物理学方法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最小变化法刺激是一系列呈现的,因此最小变化法有它所特有的期望误差和习惯误差。在各种经典的心理物理法中,刺激呈现的次数都非常多,所以都有练习误
11、差或者是疲劳误差。而成熟是指个体本身的生长和成熟对因变量造成的影响,一般是在历时比较长的实验中才会有。最小变化法是一次实验完成的,不会有成熟误差。【知识模块】 心理物理学方法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心理学上的信号检测实验一般是在信号和背景不易分清的条件下进行的。对信号检测起干扰作用的所有背景都是噪声。主试呈现的刺激,有时只呈现“噪声”刺激(以 N 表示) ;有时信号刺激和噪声刺激同时呈现(以 SN 表示),让被试对信号刺激做出反应,被试每次都要判断所接收到的:仅仅是噪声背景;在噪声背景上叠加了信号。信号伴随噪声和单独出现噪声这两种情况下,分别可以在心理感受量值上形成两个分布:信号加噪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心理学 统考 专业 基础 综合 心理物理学 方法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