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物理学方法)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物理学方法)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物理学方法)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2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物理学方法)模拟试卷 1 及答案与解析一、简答题1 用极限法测量阈恨时容易产生哪些误差,如何控制?2 恒定刺激法的特点是什么?3 信号检测论的基本原理是什么?4 辨别力指数 d及接受者操作性曲线分别指的是什么?5 信号检测论的应用方法有哪些?6 如何制作等距量表?二、论述题7 试比较三种传统心理物理法的优缺点。8 现有 100 克和 1:8 克外观和体积相同的重要物若干,以前者为噪音,后者为信号,采用信号检测实验的有无法,在同一先验概率下,多次测量不同被试的辨别率d和判断标准 。现在假定在同样条件下采用恒定刺激法测量这一群被试的重量辨别差别阈限 DL。请从理论上分析:
2、(1)d、DL 三者两两之间在统计学上是否存在一定关系,存在何种关系,请做出定性解释。(2)恒定刺激法和信号检测法之间有何区别? 解释并说明之。三、单项选择题9 关于感觉的差别阈限,费希纳定律对韦伯定律的发展是基于( )的假说。(A)韦伯分数是一个常数(B)每个最小可觉差主观相等(C)仅在中等刺激强度范围有效(D)不同感觉系统韦伯分数差异很大10 使用直线内插法计算阈限的方法是( )。(A)极限法(B)恒定刺激法(C)阶梯法(D)平均差误法11 在用最小变化测量阈限的实验中,当递增系列的阈限大于递减系列的阈限且差异显著时,可以判定被试存在( )。(A)练习误差(B)习惯误差(C)期望误差(D)
3、疲劳误差12 ( )实验一般不考虑被试的判断标准,而只测量被试的辨别能力。(A)评价法(B)有无法(C)多重决策法(D)迫选法13 当噪音出现的条件下,被试作出“有信号” 判断的概率,称作 ( )的条件概率。(A)击中(B)漏报 (C)虚报(D)正确拒绝14 对偶比较法中因为每一刺激都要分别和其他刺激比较,假如以 n 代表刺激的总数,那么配成对的个数是( )。(A)n(n 1)2(B) n(C) n1(D)n(n 1)15 理想的评价量表是一种制作( )的直接方法。(A)成名量表(B)顺序量表(C)等距量表(D)等比量表16 ( )是将某两个刺激所引起的感觉连续体分成两等份,或者说找出某一点,
4、将感觉分成相等的距离。(A)二分法(B)感觉比例法(C)分段法(D)等级排列法17 差别阈限法是以绝对阈限为起点,以( )为测量单位构成量表。(A)神经量子(B)尺(C)韦伯比例(D)最小可觉差(jnd)18 绝对阈限的可操作性定义是( )。(A)刚好能引起心理感受的刺激大小(B)被试报告“有一点感觉”时的刺激大小(C)有 50的实验次数能引起反应的刺激值(D)有 50的实验次数能引起差别阈限的两个刺激强度之差19 阈限必须反复加以测量,因为它是一个统计值。这是因为阈限( )。(A)是一个截然的分界点(B)有绝对阈限和差别阈限两种,需要加以区别(C)是刺激维度上的一个逐渐的过渡区(D)反复测量
5、可以消除偶然错误20 极限法与阶梯法的主要区别在于( )。(A)刺激按渐增和渐减两个系列交替进行(B)每一系列的刺激强度包括足够大的范围(C)刺激强度按递增或递减的方式连续进行(D)以间隔相等的小步变化21 有可能产生动作差误的心理物理学方法是( )。(A)最小变化法(B)阶梯法(C)恒定刺激法(D)平均差误法22 不肯定间距可以看作是对被试态度的一种测量,一个很自信的人,他会( )。(A)很少作出相等判断,结果他的不肯定间距就小(B)很少作出相等判断,结果他的不肯定间距就大(C)总是作出相等判断,结果他的不肯定间距就小(D)总是作出相等判断,结果他的不肯定间距就大23 有相等单位但没有绝对零
6、点的量表是( )。(A)等级量表(B)顺序量表(C)等距量表(D)比例量表24 某研究者想使用信号检测论方法考查新教师与老教师抓作弊学生的能力,在这里噪音是( )。(A)没有作弊的学生(B)新教师(C)旧教师(D)作弊的学生25 根据信号检测论,我们之所以感受不到信号的存在是因为( )。(A)人自身生理局限(B)被试反应不认真(C)有背景噪音向干扰(D)AB26 在“非典”严重时期,只要有发烧病人就需要隔离,此时( )。(A)严格的反应标准使 提高(B)严格的反应标准使 降低(C)宽松的反应标准使 提高(D)宽松的反应标准使 降低27 在用恒定刺激法测量重量差别阈限的实验中,标准刺激和比较刺激
7、是继时呈现的,这时需要平衡的误差是( )。(A)空间误差(B)期望误差(C)动作误差(D)时间误差28 最小变化法测定绝对阈限产生的误差不包括( )。(A)习惯误差(B)成熟误差(C)练习误差(D)疲劳误差29 在唐德斯(FC Donders)的减法反应时实验中,A 、B、C 三种反应时,分别代表简单反应时、选择反应时和辨别反应时,它们的关系为( )。(A)RTB RTARTC(B) RTC RTBRTA(C) RTC RTARTB(D)RTB RTC RTA30 认为心理量和物理量之间呈幂函数关系的心理学家是( )(A)史蒂文斯(B)费希纳(C)韦伯(D)冯特31 用极限法测定差别阈限时,在
8、每次渐增系列实验中,其阈限的下限值应取( )。(A)第一次非正到正的对应值(B)第一次非负到负的对应值(C)最后一次正到非正的对应值(D)最后一次负到非负的对应值32 在信号检测实验中,如果击中率的纵轴值为 011,虚报率的纵轴值为 033,则该实验中的 值为( )。(A)一 022(B) 022(C) 033(D)3四、多项选择题33 用平均差误法测定感觉阈限时可能产生的误差( )。(A)时间误差(B)空间误差(C)动作误差(D)习惯误差34 最小变化法产生的主要误差有( )。(A)习惯误差(B)动作误差(C)期望误差(D)时间误差35 恒定刺激法的变式有( )。(A)分组法(B)单一刺激法
9、(C)极限法(D)最小可觉差36 计算恒定刺激法实验结果的方法有( )。(A)直线内插法(B)最小二乘法(C)平均 Z 分数法(D)差别阈限法37 心理物理学中建立等级量表的主要方法有( )。(A)数量估计法(B)对偶比较法(C)等级排列法(D)差别阈限法38 感觉的直接测量方法有( )。(A)数量估计法(B)数量生产(C)调整法(D)整合法39 一个好的心理量表应满足以下几个假设( )。(A)不是 ab,就是 ab(B)如果 ab,且 bc,那么 ac(C)如果 ab,bc ,那么 ac(D)以上都不是40 噪音分布与信号加噪音分布的分离程度受( )因素的影响。(A)噪音的强度(B)信号的强
10、度(C)被试者感受性(D)被试者反应偏好41 人类被试在确定判断信号的标准时,受到( )因素的影响。(A)判定结果的奖惩(B)先验概率(C)动机(D)经验42 ROC 曲线能反映出 ( )。(A)同一观察者不同敏感性指标(B)信号检测标准变化时报准率与虚报率的变化(C)不同观察者的敏感性指标(D)信号的先定概率对报准率和虚报率的影响43 信号检测论的实验方法包括( )。(A)减半法(B)有无法(C)评价法(D)迫选法44 敏感性可以表现为内部噪音分布 fN(X)与信号加噪音分布 fSN(X)之间的分离程度,( )。(A)两者的分离程度越大,敏感性越低(B)两者的分离程度越小,敏感性越低(C)两
11、者的分离程度越小,敏感性越高(D)两者的分离程度越大,敏感性越高45 人类的感知系统好比是一个信号觉察器。我们把各种刺激看作是信号,噪音则是( )。(A)感觉器官(B)刺激的随机物理变化(C)感官信息处理中的随机变化(D)中枢神经46 可以被看作是信号检测论中的噪音的有( )。(A)“非典”时期普通的发烧病人(B)随着亮点信号出现时的照度均匀的背景(C)军事雷达习扫描到的普通船只(D)汽车鸣笛的声音47 采用最小变亿法测定绝对感觉阈限时,容易产生的误差有( )。(A)习惯误差(B)疲劳误差(C)练习误差(D)空间误差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物理学方法)模拟试卷 1 答案与解析一、简答题1 【
12、正确答案】 (1)用极限法求绝对阈限经常会产生一些误差。极限法测定绝对阈限产生的误差主要有四种:习惯误差、期望误差、练习误差、疲劳误差。这四种误差恰好组成两对:习惯误差和期望误差相对,练习误差和疲劳误差相对。习惯误差是指由于被试在长序列中有继续作同一种判断的倾向所引起的误差。如在下降序列中被试继续说“ 有 ”或“是”,在上升序列中继续说 “无“或“否”。由于习惯误差的存在,在递增系列中,阈值就会偏高;而在递减系列中,阈值就会偏低。期望误差是指由于被试在长的序列中给予相反判断(期望转折点的尽快到来)的倾向所导致的误差。由于期望误差的存在,在递增系列中,阈值就会偏低;而在递减系列中,阈值就会偏高。
13、为了让习惯误差和期望误差尽可能相互抵消,可交替使用递增序列和递减序列,并且要使递增和递减序列数量一致。练习误差是指由于实验的多次重复,被试逐渐熟悉了实验情境,对实验产生了兴趣和学习效果,而导致反应速度加快和准确性逐步提高的一种系统误差。与此相反,由于实验多次重复,随着实验进程而发展的疲倦或厌烦情绪的影响,而导致被试反应速度减慢和准确性逐步降低的一种系统误差,称之为疲劳误差。随着时间的进程,练习可能使阈限降低,而疲劳可能使阈限升高。为了平衡练习和疲劳的影响,要求极限法的递增和递减系列按照 ABBA 法安排,交替进行。具体做法是:如以“”代表递增,以 “”代表递减,并以四次为一轮,就可以按照 “”
14、或“”排列。这样即使整个实验过程中存在练习效应或疲劳效应,也会平均作用在递增或递减系列上,不致于产生额外的干扰。【知识模块】 心理物理学方法2 【正确答案】 恒定刺激法的特点是根据出现次数来定阈限,即以次数的整个分布求阈限。具体做法为:主试从预备实验中选出少数刺激,一般 57 个,这几个刺激值在整个过程中是固定不变的;选定的每种刺激要向被试呈现多次,一般每种刺激呈现 50200 次;呈现刺激的次序事先经随机安排,不让被试知道。测绝对阈限时无需标准值,如测差别阈限或等值则需要包括一个标准值;恒定刺激法在统计结果时必须求出各个刺激变量引起某种反应(有、无或大、小)的次数。实验之前选定的刺激的最大强
15、度被感觉到的可能性应不低于 95,所选刺激的最小强度被感觉到的可能性应不高于 5。选定呈现刺激的范围后,再在这个范围内取距离相等的刺激,每种刺激强度呈现不得少于 50 次。恒定刺激法和极限法在实验实施过程上没有大的差异,恒定刺激法要求较大量的实验次数,但是每次实验只用很短的时间,因此要比极限法节省时间,而且测得的阈限也更加准确。两者的不同还体现在阈限值的计算上。【知识模块】 心理物理学方法3 【正确答案】 统计决断理论是信号检测理论的数学基础。统计学的主要工具是概率论。心理学信号检测实验一般是在信号和背景不易分清的条件下进行的。对信号检测起干扰作用的背景叫噪音。一般的心理物理的辨别实验,其中包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教育 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 心理物理学 方法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