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在职教育硕士(教育学)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在职教育硕士(教育学)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在职教育硕士(教育学)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在职教育硕士(教育学)模拟试卷 2 及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 1 分。以下每道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 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是( )。(A)研究教育现象(B)解决教育问题(C)探索教育规律(D)总结教育经验2 我国的科举制度兴起( )。(A)汉朝(B)隋朝(C)唐朝(D)宋朝3 决定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的是( )。(A)政治经济制度(B)科学技术(C)文化(D)生产力4 世界各国将学前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时间是( )。(A)19 世纪末(B)一战以后(C)二战以后(D)20 世纪 80 年代5 学生已有发展水平与通过教育可以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被教育学家称为( )。(A
2、)顺序性(B)最近发展区(C)阶段水平(D)互补性6 我国法律规定:“ 学校不得使未成年入学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 明确做出此规定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B)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C)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7 活动课程的概念是针对什么课程提出来的?( )(A)广域课程(B)综合课程(C)学科课程(D)核心课程8 孔子说的“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是指在教学中应 ( )。(A)理论联系实际(B)及时巩固(C)因材施教(D)启发式教学9 发现教学、探究教学和问题教学属于( )。(A)以掌握知识为主的方法(B
3、)以训练技能为主的方法(C)以陶冶情感为主的方法(D)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10 间接的道德教育就是( )。(A)在各科教学中渗透道德影响(B)在学校集体生活中渗透道德影响(C)学校道德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D)以上三者二、名词解释每小题 3 分。11 学校德育12 外铄论13 探究式学习三、论述题每题 15 分。14 试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四、案例分析题每题 15 分。15 一位老师在进行语文课文萤火虫教学时有这样一个片断:老师问学生,萤火虫燃烧了自己,怎么啦?有的孩子回答说,萤火虫燃烧了自己它就死了;也有的孩子说,萤火虫燃烧了自己,没有怎么了,这是一种生理现象;还有一部分孩子有一些其他的
4、理解。这时,老师无法对这些理解给予肯定,因为书上不是这么说的,书上的正确答案是,萤火虫燃烧了自己,照亮了人间。所以,老师不断运用教学技巧和教学机智,想办法一步步地“启发” 孩子得到“正确”答案,要求同学们再想一想,再看一看。看什么呢? 当然是看书,看课文。最后,孩子们在老师的不断引导下,“看”出了一个“共同”的认识萤火虫燃烧了自己,照亮了人间 !试从教师的教学观、教材观以及学生观,对上述课堂教学案例进行评价分析。五、简答题16 广义教育与狭义教育有何联系与区别?17 简述教育民主化的含义及其现实意义。18 怎样理解“ 学生的发展 ”?在职教育硕士(教育学)模拟试卷 2 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每小
5、题 1 分。以下每道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教育学的研究任务就是通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探索和揭示教育规律,从而为教育实践活动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我国的科举制度兴起于隋,兴隆于明、清,到明代形成了完备的科举考试制度。科举制度的兴起使得政治、思想、教育的联系更加制度化,它对于改变魏晋南北朝时期“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严格等级制度起了积极作用,为广大的中小地主阶级子弟进官为吏开辟了道路,但也加强了对知识分子的思想和人格的限制。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提供了物质条件,并要求教育有相
6、应的发展,为物质生产提供所需的人才。如果教育的发展跟不上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社会必定要努力发展教育事业,否则,经济发展将因人才欠缺而受到影响。如果教育的发展超过了生产力的承受能力,社会将对教育进行调整,这就是生产力的发展对教育事业的发展的决定作用。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二战以前,学前教育很少被纳入到国家教育体系中,二战以后各国政府普遍加强了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很多国家将学前教育纳入到国家教育系统,并重视与小学的衔接工作。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最近发展区是由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的,儿童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另一利是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可
7、以达到的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不得使未成年学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第 16 条)。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活动课程作为一种课程类型,形成于 20 世纪初,主要代表人物为美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学家杜威,杜威反对分科教学,主张课程的内容要适合儿童的需要和接受能力,针对学科课程而提出活动课程的理论。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孔子主张在教学时必先让学生认真思考,已经思考相当时间但还想不通,然后可以去启发他;虽经思考并已有所领会,但未能以适当的言辞表达
8、出来,此时可以去开导他,教师的启发是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的。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发现教学、探究教学和问题教学都是强调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主张学生带着问题学习,主动去探索,利用已有的知识和各种资料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掌握新的知识,这几种教学方式属于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1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间接道德教育指通过其他学科的教学以及通过学生组织、社会活动、校内外的环境,对学生施加政治、思想、道德影响的措施。间接道德教育主张德育要潜移默化地进行渗透,避免直接的灌输;强调知行统一,注意行为习惯的培养。二、名词解释每小题 3 分。11 【正确答案】 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根据
9、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与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地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简而言之,学校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的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学校德育的内容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教育、革命理想与革命传统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民主、纪律与法制教育、人道主义和社会公德教育、正确人生观与科学世界观教育。学校德育的功能在于:培养学生的品德,制约其发展方向;决定学校教育的性质;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发展。12 【正确答案】 外铄论是个体发展的一种理论,与内发论相对应。其基本观点是: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
10、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其代表人物有中国的荀子,英国的洛克和美国的华生。外铄论者强调外部力量的作用,一般都注重教育的价值,对教育改造人的本性、形成社会所要求的知识、能力、态度等方面,都持有积极乐观的态度。他们关注的重点是人的学习,学习什么和怎样才能有效地学习。外铄论把个体发展看作是外界环境影响的结果,否认个体发展的内因作用。其根本错误在于否认心理反映的能动性,是一种机械主义的发展观。13 【正确答案】 探究式学习是与接受式学习相对应的一种学生认识活动方式,其基本特点是:以增进学习者的创造才能为主要任务;以解决问题为主题;学生的自主选择,教学的非指导性;对探究性
11、认识过程的关注。探究式学习主要强调以下两方面:学生通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在解决问题中 可以是教师预设的,也可以是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的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究,强调过程与方法,强调理性质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精神。通过探究式学习不仅要培养学生思维的概括性、严谨性、流畅性,而且还要培养思维的独特性、批判性。三、论述题每题 15 分。14 【正确答案】 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人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在职 教育 硕士 教育学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