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在职教育硕士(心理学)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在职教育硕士(心理学)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在职教育硕士(心理学)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在职教育硕士(心理学)模拟试卷 4 及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 1 分。以下每道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 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的是( )心理学。(A)构造主义(B)行为主义(C)认知(D)精神分析2 对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综合的、整体的直接反映称为( )。(A)思维(B)感觉(C)知觉(D)观察3 看到天上的白云,将它们想像成草原上的羊群,这属于( )想像。(A)有意(B)再造(C)创造(D)无意4 “鱼和熊掌,两者不可兼得” ,这种矛盾心态是动机冲突形式中的 ( )冲突。(A)双避(B)趋避(C)双趋(D)单趋5 解释测验结果的参照指标是( )
2、。(A)信度(B)常模(C)效度(D)标准二、名词解释每小题 2 分。6 同化7 想像8 心境9 场依存型三、简答题每小题 5 分。10 根据图示简述凯农的丘脑情绪理论。11 容易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有哪些?12 简述华生在儿童教育方面的基本观点。四、论述题每题 15 分。13 根据图示论述阿诺德关于情绪的认识评估学说。14 联系实际分析影响学生能力形成与发展的条件。在职教育硕士(心理学)模拟试卷 4 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 1 分。以下每道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心理学的不同流派所主张的观点不同。精神分析心理学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因此
3、 D 项是正确的。构造主义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意识,并把意识分为感觉和感情两个基本元素。行为主义则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外显的行为,不应该研究意识。认知心理学是将人的心理活动看作信息处理系统。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四个选项的概念。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与规律的概括的间接反映。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对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部分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综合的、整体的直接反映。观察是人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式。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把天上的白云,想像成羊群,这是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地进行的想像。它是当人们的意志
4、减弱时,在某种刺激的作用下,不由自主地想像某种事物的过程,这是一种无意想像。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动机冲突从形式上大致可分为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三类。一个人以同样强度的两个动机追求同时并存的两个目的,但又不能同时达到,像这种从两所爱者或两趋向中仅能择其一的矛盾心理状态,称为双趋冲突。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常模是指某一标准化样组在某一测验上的平均分数。常模的功用,是给测验分数提供比较的标准,从而对测验分数加以解释。从这个意义上说,常模就是解释测验结果的参照指标。信度和效度两项指标主要是衡量心理测验的好坏;标准是某年级学生在理想上应当达到的程度。二、名词解释每小题
5、2 分。6 【正确答案】 同化是指把环境因素纳入有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动作的过程。同化是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机制理论中的重要概念。皮亚杰认为,在同化过程中,虽然主体对自身的认知结构并未进行任何调整和改善,但也不能将这个过程看成是一个完全被动的过程。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主体对外界信息所做的不仅仅是感觉登记,还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调整和转换,以使其与当前的认知结构相匹配,便于被接纳。7 【正确答案】 想像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这是一种高级的复杂的认识活动。人脑不仅能形成关于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形象,或者回忆过去感知过的想像,还能想像出从未感知过的新形
6、象。人脑中新的形象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丰富的感知觉与记忆表象的基础上,通过人脑的加工改造而形成的。想像作为人所特有的心理现象,是与记忆、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想像不仅是人的科学研究、文学、艺术等创造性活动所不可缺少的,也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形象性和新颖性是想像活动的基本特点。想像是在感知的基础上,改造旧表象、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主要处理图形的信息,即以直观形式呈现在人们头脑中的表征,而不是词或者符号。想像与思维有密切联系,同属于高级的认识过程,他们产生于问题的情景,由个体的需要所推动,并能预见未来。8 【正确答案】 心境是一种使人的整个精神活动都染上某种
7、色彩的、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例如,心情愉快时,神采奕奕;悲观失望时,提不起精神。心境有三方面特点:第一,缓和而微弱;第二,持续时间较长;第三,它是一种非定向的弥散性的情绪体验,即具有感染性。心境产生的原因往往是生活中的一般事件,但最主要原因是人的主观世界,人生观、世界观、理想、信念等。心境有消极和积极之分。良好的心境有助于活动积极性的发挥,可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不良心境会使人沉闷,妨碍工作和学习,影响身心健康。9 【正确答案】 场依存型是以认识对象所处的客观场合为参照系统的性格类型。场依存型与场独立型相对,最初由美国心理学家威特金等人在知觉研究中发现,可用棒框测验、镶嵌图形测验、倾斜小屋倾斜
8、椅子测验来鉴别。场依存型的人比较容易受当时环境中的其他事物(包括知觉者本身的状况)的影响,很难离析出知觉单元;易受外界暗示,较注重他人提供的社会信息,对朋友和群体的依赖性强,喜与人交往,其行为是社会定向的。三、简答题每小题 5 分。10 【正确答案】 (1)丘脑情绪理论是美国生理学家凯农在 20 世纪 20 年代提出的。此图表明情绪发生时,关键在于大脑皮层与丘脑之间神经冲动的往返传导。情绪往往伴随着一定的身体变化,如血液循环、肌肉、呼吸、腺体分泌的变化。关于情绪的中枢机制,有人重视皮层下中枢,如丘脑、下丘脑、边缘系统、网状结构等的作用;有人则重视大脑皮层的作用。早在 20 世纪 20 年代,美
9、国生理学家凯农首先对詹姆士一朗格理论提出了如下质疑:机体的生理变化在发生上相对缓慢,不足以说明情绪迅速发生、瞬息变化的事实;同样的内脏器官活动变化可以在极不相同的情绪状态中发生,因此,根据生理变化难以分辨各种不同的情绪;切断动物内脏器官与中枢神经系统的联系的身体变化,却并不产生真正的情绪体验。根据这些事实,凯农认为,情绪并非是外周变化的必然结果。带着这些质疑,凯农提出了丘脑是情绪中枢的看法。(2)图中,感受器 (R)接受外周刺激后发生的兴奋,沿着神经通道 1 到达丘脑(Th),再通过 1 到达大脑皮层(C),引起大脑皮层兴奋,从而形成人们对外界对象的知觉。然后皮层的兴奋经过通路 3,使经常处于
10、抑制状态的丘脑中心获得释放,引起一种情绪模式(P)。丘脑的神经冲动经过通路 2 引起内脏 (V)和横纹肌(SKM)的活动,从内脏和横纹肌系统来的内部感觉回到丘脑,并经过通路 4 再回到大脑皮层,在皮层上和最初发生的知觉相结合,就使人们关于外界对象的知觉获得情绪色彩。11 【正确答案】 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任何意志的努力而自发产生的注意。容易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主要有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1)客观条件 (刺激物自身的特点)刺激物的新异性。新颖的、与众不同的事物比千篇一律的、多次重复的陈旧事物更容易引人注意。新异是指刺激物的异乎寻常的特性。例如,从小生活在南方没有看见过雪花的人偶然在北方看见漫天大
11、雪,自然容易引起他们的无意注意。刺激的强度。环境中出现的强烈的刺激也容易引起无意注意。如巨大的声响、强烈的光线、浓郁的气味等,都会使人不由自主地加以注意。刺激物的对比关系。对无意注意来说,起决定作用的往往不是刺激的绝对强度,而是刺激的相对强度,即刺激强度与周围物体强度的对比。刺激物如果在形状、大小、颜色、持续时间及活动和静止等方面的对比关系特别明显,对象与背景的差异显著就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例如“万绿丛中一点红” 、“鹤立鸡群”等。刺激物的活动与变化。活动和变化着的刺激物比相对静止的刺激物更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如夜空中的流星、一闪一灭或不停转动着的彩灯等,都容易成为无意注意对象。(2)主观条件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在职 教育 硕士 心理学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