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模拟试卷59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模拟试卷59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模拟试卷59及答案与解析.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历史学基础模拟试卷 59 及答案与解析一、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1 亚历山大大帝2 修昔底德3 罗马民法大全4 古兰经5 根特协定6 柴鲁尔二、简答题31-34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120 分。7 简述明治维新的内容和影响。8 论述晚清时期我国学者对西北地史的研究。三、论述题9 分析诸子争鸣出现的原因、各家思想以及代表人物。10 论述世家门阀的盛衰。11 试分析北宋中期的形势,论述王安石变法的必要性和局限性。12 评析清朝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强化。历史学基础模拟试卷 59 答案与解析一、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1 【正
2、确答案】 古代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帝国的创立者。公元前 336 年其父腓力二世被刺后继王位。公元前 334 年,马其顿王亚历山大率军东征,占领埃及,建立亚历山大里亚城;在高加米拉之战中击败波斯军队,灭波斯帝国;之后进攻印度,无功而返。通过东征,亚历山大建立起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庞大帝国。2 【正确答案】 古希腊史学家。约公元前 460 年生于雅典贵族家庭。公元前 424年被推选为雅典的“ 十将军 ”之一。公元前 424 年因指挥不利,获罪流放 20 年。公元前 404 年返回雅典。以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传世,该书记叙了伯罗奔尼撒战争的背景、原因和经过,止于公元前 411 年,共 8 卷。3 【
3、正确答案】 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下令编纂的一部汇编式法典。又称查士丁尼法典,是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律的总称。查士丁尼于 528 年下令编纂,由法学家特里波尼安主持。法典的基本宗旨是巩固帝位、突出君权,宣扬皇帝意志,承认阶级差别,保护私有财产。这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成文法典,奠定了后世西方大陆法系的基石,对欧洲各国法律产生了巨大影响。4 【正确答案】 伊斯兰教经典。古兰经规定了伊斯兰教的基本信仰、教法、教义和作为穆斯林必须恪守的道德规范。其内容包括:穆罕默德在传教过程中同阿拉伯半岛的多神教和犹太教进行斗争的记述;以信仰一神安拉、反对多神崇拜为中心的宗教信条。古兰经不仅是宗
4、教经典,也是阿拉伯国家关于政治、经济、司法、军事和法律制度的经典。5 【正确答案】 1576 年尼德兰南北各省代表在根特签订的和解协定。1576 年 9 月,南方的布鲁塞尔爆发了市民起义,推翻了西班牙在尼德兰的最高统治机关。南方各地纷纷响应。1576 年 11 月,南北各省代表求同存异,签订了根特协定,规定废除镇压新教徒的法令,所有外国军队撤出尼德兰,南北联合反对西班牙,荷兰、泽兰省默许加尔文教的合法地位,南方仍信仰天主教。6 【正确答案】 埃及独立运动领袖。1882 年参加过阿拉比领导的埃及抗英独立斗争,失败后被捕监禁。1906 年起历任教育部长、司法部长、立法会议副议长。并参与组织华夫脱党
5、。1918 年、1920 年两次率代表团去伦敦谈判,要求完全独立,又两次被捕、流放。1923 年华夫脱党在第一次国会选举中获胜,柴鲁尔出任总理。在与英国谈判英军撤退和苏伊士运河等问题时,拒绝接受丧权辱国条件,同年 11月辞职。1926 年当选为下院议长,1927 年逝世。二、简答题31-34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120 分。7 【正确答案】 1868 年 4 月,睦仁天皇宣布了新政府的政治纲领五条誓文。誓文表现了新政府改革封建旧制度和积极向西方学习的决心。该年 9 月,定年号为明治,开始实施改革:(一)内容第一,改革旧制度。(1)奉还版籍与废藩置县。1871 年,宣布“废藩置县” ,废
6、除藩制,把全国划分为 3 府 72 县,由中央政府任免知事。(2)改革身份制度与取消武士特权。明治政府废除了公卿之称,改为华族,一般武士改为士族。1872 年,正式确定皇族、华族、士族和平民的身份制,农、工、商和贱民一律称为平民,并宣布“四民平等 ”,允许居住、迁徙、择业、婚姻等自由。(3)改革土地制度与实施新地税。1872 年明令解除幕府禁止土地买卖的禁令,并在全国丈量土地,发给土地的实际所有者以土地执照,确认其土地所有权。接着,明治政府在 1873 年发布“地税改革法令” ,规定按照政府确定的地价每年征收 3的地税和 15的附加税。第二,学习西方的三大政策。(1)殖产兴业。1870 年 1
7、2 月成立工部省,作为全面负责推行殖产兴业政策的领导机关。工部省首先接管了幕府和各藩经营的矿山和工厂,创办了官营企业,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并且兴建铁路。1873 年11 月又成立内务省,与工部省配合,共同推行殖产兴业政策。内务省利用国家资金,创办了千住呢绒厂、新町纺纱厂和爱知纺纱厂等近代化的“模范工厂” 。(2)文明开化。教育改革在文明开化运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明治政府建立文部省,颁布教育改革文件学制,建立了近代学校体系,并努力在全民范围内普及初等教育。明治政府还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如“改历”“易服”“剪发”等,倡导西方人的生活方式。(3)富国强兵。在军队建设方面主要是取消旧的军
8、制及建立新的军制。军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便是模仿西方,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的常备军。1872 年颁布征兵诏书和 1873 年颁布征兵令,标志着建设新军的开始。(二)影响明治维新取得的积极成果主要是:(1)它实现了社会形态的更替,使日本社会由落后的封建历史发展阶段过渡到资本主义的阶段,并在这个基础上使日本仅用半个世纪的时间就发展成为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2)它为日本摆脱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创造了条件,使日本成为亚洲唯一能够继续保持民族独立的国家。因此,明治维新基本上完成了民主和民族革命的任务,扭转了日本民族的历史命运,是日本历史上具有重大进步意义的事件。但是,明治维新也有其消极的一面。这首先表现在,日
9、本虽然经历了一次深刻的社会变革,但在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中仍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如天皇制、半封建的地主土地所有制等。因此,作为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它又是不彻底的。其次,正是由于上述原因,日本虽然通过明治维新顺利地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但却迅速地走上了侵略和压迫其他民族的道路,成为一个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8 【正确答案】 (一) 背景与研究特点1 9 世纪以后,西北边疆危机的浮现使西北地区日益为世人所关注,一些进步学者试图通过西北史地的研究,来辨明形势,求得安边对策。其研究特点是:(1)他们的史地研究都寓有强烈的经世致用精神。他们对西北舆地、水道变迁、城垣兴废、民情风俗、兵额财赋的实地考察或
10、考证,无不是为了解决当时各种急迫的边政问题,如国防、边疆行政体制、农田水利、民族关系等。(2)他们不仅都精于朴学,善于运用乾嘉以来考据学的有关成果以及考证、校勘、训诂等方法,从文献上考索史地,还十分注重实地勘察。由此形成了一套朴实严谨的治学方法。(二)代表人物与著作(1)祁韵士据其亲履西北考察所得,参以史乘,别为西域释地和西陲要略,考古证今,述新疆山川地理、城池沿革及天山南北两路山水、屯田、训练、牧养和少数民族源流风俗。(2)徐松曾遍历新疆各城,记其道路曲折,复证之占史方略及案牍有关记载,撰有新疆赋西域水道记等有关西北史地著作多种。(3)龚自珍的西域置行省议,针对西北边政的不安现状,首先提出了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历史学 基础 模拟 59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