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古代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古代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古代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及答案与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古代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3 及答案与解析一、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1 【合纵与连横】兰州大学 2002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北京大学 2006 年中国通史真题;南京大学 2015 年中国古代史基础真题;南京大学 2018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苏州科技大学 2018 年中国通史真题;西北师范大学 2018 年历史学真题;湘潭大学2018 年中国史真题2 【远交近攻】3 【长平之战】厦门大学 2001 年专门史中国通史真题;陕西师范大学 2014 年中国史真题;湘潭大学 2014 年中国史真题4 【都江堰】陕西师范大学 2012 年历史
2、地理学复试真题5 【郑国渠】厦门大学 2000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6 【管仲改革】7 【初税亩】湖南师范大学 2005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陕西师范大学 2005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西北师范大学 2014 年历史学综合真题;河北大学 2015 年历史学基础真题;扬州大学 2015 年中国史真题;内蒙古大学 2018 年中国史真题8 【李悝变法】兰州大学 2004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山西师范大学 2017 年中国历史基础真题9 【平籴法】辽宁大学 2015 年历史学专业基础真题;辽宁大学 2018 年历史学真题10 【法经】南京师范大学 2010 年中国古代史复试真题;2013 年历史学统考真题;四
3、川大学 2013 年中国通史真题;中国人民大学 2016 年历史学综合真题;南京大学 2017 年中国古代史基础真题;云南大学 2017 年中国史基础真题;东北师范大学 2018 年历史学真题11 【吴起变法】12 【胡服骑射】华东师范大学 2001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华东师范大学 2003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13 【商鞅变法】南京大学 2011 年中国古代史复试真题;云南大学 2014 年中国史基础真题;上海大学 2014 年中国史复试真题;吉林大学 2015 年历史学基础真题;黑龙江大学 2016 年历史学基础真题;山西大学 2018 年中国历史真题14 【上计制度】南开大学 2015 年中
4、国历史真题;南开大学 2016 年中国历史真题15 【百家争鸣】厦门大学 2002 年中国通史真题;南京农业大学 2002 年中国通史真题;湖南师范大学 2005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河北大学 2014 年历史学基础真题16 【稷下学宫】华中师范大学 2014 年中国史基础真题;云南大学 2015 年中国史基础真题;湖南师范大学 2017 年中国史综合真题;北京大学 2018 年中国史真题;东北师范大学 2018 年历史学真题17 【儒家】兰州大学 2016 年历史学综合真题18 【孔子】江西师范大学 2014 年中国通史真题;苏州科技大学 2017 年中国通史真题19 【孟子】20 【苟子】2
5、1 【老子】北京师范大学 2004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22 【庄子】北京师范大学 2002 年历史学综合真题23 【内圣外王】华中师范大学 2015 年中国史基础真题24 【墨家】西北大学 2014 年中国史真题25 【墨子】天津师范大学 2014 年历史学基础真题26 【韩非】北京师范大学 2012 年中国古代史复试真题27 【兵家】28 【诗经】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古代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3 答案与解析一、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1 【正确答案】 战国中后期秦与关东六国间的外交和军事政策。关东各国为了抗拒强秦,就组成军事联盟,称为“合纵” 。秦为了
6、破坏关东的合纵,以便于它向东方发展,就用军事压力和政治离间等手段,在关东争取盟国,称为“连横” 。从事合纵运动的主要人物是洛阳人苏秦,从事连横运动的是魏人张仪。合纵政策并没有削弱秦国,秦国通过连横政策增强了实力。【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史2 【正确答案】 战国时秦相范雎提出的兼并战争的策略。公元前 266 年秦昭王用范雎为相,采纳了范雎的“远交近攻” 之策,即远交齐、楚,近攻三晋。范雎认为,如此“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 。这样既能破坏东方各国的合纵,又能巩固所攻占的土地。远交近攻之策对秦最终统一六国具有深远意义。【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史3 【正确答案】 战国后期秦赵之间的一次决定性战役。公
7、元前 260 年,秦攻韩,又与赵国争夺韩国的上党郡。秦赵两军在长平展开决战,秦将白起击破赵军主力,杀赵将赵括,大败赵军。后坑杀赵军四十万余。从此赵国一蹶不振,无力再与秦国抗衡,秦国国力大幅度超越于同时代各国,极大地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史4 【正确答案】 战国时期秦在蜀地修建的水利工程。秦在夺取巴蜀之地后,蜀郡郡守李冰在今成都以北的都江堰市境内整治岷江,分岷江为内外江,内江灌溉,外江分洪。都江堰的修建消除了岷江长期存在的水患,灌溉了大量良田,有利于蜀地农业经济的发展。【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史5 【正确答案】 战国时期秦在关中开凿的水利工程。秦国采纳韩国人郑国的建议,并
8、由郑国主持在关中渭水以北兴修大型灌溉渠,它西引泾水东注洛水,长达 300 余里。郑国渠的修建使关中成为沃野,为秦进行统一中国的战争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障。【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史6 【正确答案】 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的改革。齐桓公任用杰出的政治家管仲为相,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主要内容为:“叁其国而伍其鄙” 的行政管理改革、“作内政而寄军令 ”的军事制度改革、“相地而衰征”的税制改革。管仲进行的富国强兵改革,使齐很快强大,奠定了齐国建立霸业的基础。【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史7 【正确答案】 春秋时期鲁国实行的按田亩征税的制度。公元前 594 年,鲁国开始实行初税亩。其内容是:公田之法,十足
9、其一;今又履其余亩,复十取一。即不分公田、私田,一律按亩纳税,税率为亩产量的十分之一。史学界对初税亩中土地税的性质及税亩制本身的历史意义存在着不同看法。较为流行的说法是,初税亩表明鲁国正式宣布废除井田制,承认私田的合法性而一律取税,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史8 【正确答案】 战国前期李悝在魏国推行的变法。战国初年,魏文侯任李悝为相,进行变法。其主要内容有:废除维护贵族特权的世卿世禄制度,实行“食有劳而禄有功”的原则。推行 “尽地力之教 ”的措施,要求农民治田勤谨,增加产量。创立平籴法,规定丰年由国家以平价购进粮食,灾年则以平价出售,用“取有余而补不足”的办法平衡粮价,防止粮食
10、商人高利贷横行,以稳定小农经济。编成法经,以防止和镇压农民的反抗,保护封建私有制。李悝变法的结果使魏国在经济、政治上得以迅速发展,成为战国初年的一大强国。【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史9 【正确答案】 战国时魏国李悝变法的内容之一。平籴法规定年成好时,政府以平价购入粮食,灾年再以平价出售,用“取有余以补不足” 的办法来平衡粮食价格。目的是防止商人垄断粮价,造成“谷贱伤农,谷贵伤民” 的现象,以稳定小农经济,巩固封建的经济基础。【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史10 【正确答案】 战国时期魏国制定的法典。战国初期,李悝任魏国相,主持变法,使魏国成为当时的强国之一。李悝集春秋各国法律之大成,制成法经。法经的完整内
11、容今已不存,其片断章句散见于各种古代典籍中。据史书记载,法经共有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和具法等六篇。【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史11 【正确答案】 战国时期楚悼王任用吴起进行的政治改革。大约在公元前 389 年,楚悼王任用吴起为令尹,主持变法。主要内容是:(1)凡是封君传到第三代的就收回其爵禄。(2)精简官职,削减过高的官吏俸禄,把节省下的经费用来训练战士。(3)整顿吏治,要求官吏“ 私不害公”,禁止旧贵族以私门招引食客,以防其结党反对变法。楚国经过此次改革,政治得到整顿,军力也日益强大。公元前 381 年楚悼王死,吴起被反对派杀掉,吴起的改革措施几乎被废除。【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史12 【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历史学 专业 基础 综合 中国 古代史 历年 汇编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