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126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126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126及答案与解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 126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关于被害人承诺,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甲征得家境贫寒的姜某父母的同意,将儿童姜某拐卖至富贵人家。甲的行为得到了姜某父母的有效承诺,并有利于儿童的成长,故不构成拐卖儿童罪(B)在刘某家发生火灾之际,乙独自闯入刘某的住宅搬出贵重物品。由于乙的行为事后并未得到刘某的认可,故应当成立非法侵入住宅罪(C)孙某为戒掉毒瘾,让朋友丙将其反锁在房间内一星期。孙某对放弃自己人身自由的承诺是无效的,丙的行为依然成立非法拘禁罪(D)黑社会小弟胡某因犯错,愿意按照帮规让丁砍掉自己的小手指,而丁却砍掉了胡某的大拇指。丁的行为成立故意伤害
2、罪2 乙持刀抢劫出租车司机甲,刺了甲一刀后强行抢走财物后下车逃跑。甲发动汽车追赶,在乙往前跑了 100 米处将其撞成重伤并夺回财物。关于甲的行为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防卫过当(B)紧急避险(C)正当防卫(D)事后防卫3 甲与乙因生活琐事互相斗殴,乙感到不是甲的对手而逃跑。甲紧追不舍,乙逃出500 米后被甲追上。甲用木棒朝乙劈头盖脸打来,情急之下,乙抽出随身携带的水果刀朝甲刺去,致甲重伤。乙的行为( )(A)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B)构成故意伤害罪(C)构成寻衅滋事罪(D)不构成犯罪4 甲为了抢救伤员,在过往汽车拒绝将伤员送往医院时,将汽车司机推出车外,强行拦劫过往汽车将伤员送往医
3、院。甲的行为构成( )(A)抢劫罪(B)抢夺罪(C)正当防卫(D)紧急避险5 甲和乙分别属于两股流氓团伙,一天两团伙在街头争地盘时发生打斗,打斗中甲持刀朝乙脑门劈来,乙及时抡起大棒将甲打成重伤,躲过一劫。关于乙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当防卫(B)紧急避险(C)聚众斗殴罪和过失致人重伤罪数罪并罚(D)故意伤害罪6 关于正当化事由,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对于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以外的不法侵害进行防卫,造成不法侵害人死亡的,均属防卫过当(B)由于武装叛乱、暴乱罪属于危害国家安全罪,而非危害人身安全犯罪,所以,对于武装叛乱、暴乱犯罪不可能实行特殊正当防卫(C)放火毁损自己所有
4、的财物但危害公共安全的,不属于排除犯罪的事由(D)消防队员在救火时,为了避免本人危险,而侵害他人健康的行为,属于紧急避险7 甲外出时在自己的住宅安放了防卫装置。某日晚,乙撬门侵入甲的住宅后,被防卫装置打成轻伤。甲的行为属于( )(A)故意伤害罪(B)正当防卫(C)防卫不适时(D)民事侵权行为,不构成犯罪8 关于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保护国家利益实施的防卫行为,只有当防卫人是国家工作人员时,才成立正当防卫(B)为制止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使用第三者的财物反击不法侵害人,导致该财物被毁坏的,对不法侵害人不可能成立正当防卫(C)为摆脱合法追捕而侵入他人住宅的,可认定为紧急避
5、险(D)为保护个人利益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也可通过损害公共利益的方法进行紧急避险9 甲遭乙追杀,情急之下夺过丙的摩托车骑上就跑,丙被摔骨折。甲的行为属于( )(A)正当防卫(B)紧急避险(C)抢夺罪(D)过失致人死亡罪10 甲制服不法侵害人后,为泄愤又对不法侵害人实施加害行为造成他人重伤,甲的行为属于( )(A)正当防卫(B)紧急避险(C)故意犯罪(D)自救行为11 下列情形中,构成徇私枉法罪的是( )(A)某看守所警察甲利用值班之机,徇私情故意放跑因受贿被关押的犯罪嫌疑人刘某(B)某法院法官乙在行政案件审判中故意曲解法律,偏袒原告,作出违背事实与法律的判决,情节严重(C)警察丙在对陈某
6、的抢夺行为进行侦查过程中,因接受陈某家属的吃请而隐匿陈某犯罪的证据(D)警察丁为使仇人王某被刑事追究,捏造王某犯罪的事实,向人民检察院举报,致使王某被无辜羁押 100 天二、多项选择题12 下列选项中属于刑法中的因果关系的特点的是( )(A)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B)相对性(C) 般表现为两种现象之间有着内在的、必然的、合乎规律的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D)存在一果多因、一因多果的复杂形态13 关于因果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故意伤害乙并致其重伤,乙被送到医院救治。当晚,医院发生火灾,乙被烧死。甲的伤害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B)甲在穷乡僻壤致乙受伤,走两天路程才找到一所简
7、陋的医院,乙不治身亡。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C)甲私设电网猎捕野生动物,在方圆百米外设立多处警示牌,乙钻电网触电身亡。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D)甲与乙都对丙有仇,甲见乙向丙的食物投放了 5 毫克毒物,且知道 5 毫克毒物不能致丙死亡,遂在乙不知情的情况下又添加了 5 毫克毒物,丙吃下食物后死亡。甲的投毒行为与丙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14 下列属于已满 14 周岁不满 16 周岁的人应负刑事责任的八种犯罪行为的是( )(A)故意伤害致人重伤(B)绑架(C)贩卖毒品(D)盗窃银行金库15 下列行为,已满 14 周岁不满 16 周岁的人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有( )(A)聚众“
8、打砸抢 ”致人死亡(B)携带凶器抢夺的(C)盗窃病人财物致病人无钱治病死亡(D)放鞭炮不小心酿成火灾导致一栋楼房被烧毁16 下列选项中属于对未成年人的特殊宽大处理的是( )(A)15 周岁的男学生偶尔与 13 周岁的邻家女孩发生性行为,情节轻微,未造成严重后果,不认为是犯罪(B) 17 周岁的人使用轻微暴力,强行索要其他未成年人的学习用品,未造成严重后果,一般不认为是犯罪(C) 17 周岁盗窃未遂的,可不认为是犯罪(D)15 周岁的人犯罪一般不判处无期徒刑17 下列对于精神病人的刑事责任的说法正确的是( )(A)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可以从轻处罚(B)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
9、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C)认定精神病人无刑事责任能力的标准是医学标准(D)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18 下列情形中不以单位犯罪论处的是( )(A)个人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公司实施犯罪的(B)公司设立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C)盗用单位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由实施犯罪的个人私分的(D)以分公司的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归分支机构所有的19 下列主体中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的是( )(A)省政府(B)央企子公司(C)公立大学(D)个体工商户20 下列关于犯罪目的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直接故意犯罪才具有犯罪目的(B)为报仇而杀人,
10、报仇属于犯罪目的(C)犯罪目的是拐卖妇女儿童罪的必要主观要件之一(D)刑法分则条文没有规定犯罪目的21 关于犯罪过失说法正确的有( )(A)刑法以惩罚故意犯罪为原则,以惩罚过失犯罪为例外(B)对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C)对过失行为,只有造成严重后果的才负刑事责任(D)过失犯罪的法定刑明显轻于故意犯罪22 下列选项中,属于正当化事由的有( )(A)法令行为(B)自救行为(C)被害人承诺(D)正当业务行为三、简答题23 简述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联系和区别。24 简述危害行为的特征。25 简述危害结果在刑法中的意义。26 简述刑法上的意外事件的特征。27 简述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区别。
11、四、法条分析题27 刑法第 31 条:“ 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本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试分析:28 单位犯罪的构成要件?29 如何理解“ 本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30 如何理解“ 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与“主犯和从犯”的关系?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 126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被害人承诺作为正当化事由,必须同时满足六个条件:承诺者对被侵害法益有处分权限;承诺者对承诺事项性质、意义、范围具有理解能力;承诺必须出于真实意志;必须存在
12、现实或可以推知的承诺;承诺必须在结果或行为发生之前或之时,事后承诺无效;经承诺实行的行为不得超出承诺的范围。任何人对拐卖儿童的情形,都没有处分权限,都不得承诺。A 选项错误。乙为抢救财物虽然不存在现实承诺,但存在可推知的承诺,因此不构成犯罪。B 选项错误。孙某对自己的人身自由具有处分权限,也有理解能力,并出于真实意志,所以放弃人身自由的承诺是有效的,丙不成立非法拘禁罪。C 选项错误。丁的行为超出了承诺的范围,并且砍掉大拇指是重伤行为,即使胡某承诺砍掉大拇指,也是无效的承诺。丁的行为成立故意伤害罪,D 选项正确。【知识模块】 刑法学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公共利益、
13、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对实施侵害的人所采取的合理的防卫行为。依据特别防卫权,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乙持刀抢劫严重危及人身安全,对其采取的致其重伤的防卫行为不属于防卫过当,A 选项错误。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区别之一在于对象不同:紧急避险损害的对象是第三者的合法权益,正当防卫损害的对象只能是不法侵害人。甲是针对乙的不法侵害行为,直接对乙采取反击行为,不属于紧急避险,B 选项错误。成立正当防卫需要满足五个条件:(1)有不法侵害行为发生;(2)不法侵害正在
14、进行;(3)防卫行为必须是针对不法侵害人本人;(4)防卫必须是基于保护合法权利免受不法侵害的目的;(5)正当防卫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甲完全满足正当防卫的条件,成立正当防卫,C 选项正确。不法侵害尚未结束,是指不法侵害行为或其导致的危害状态尚在继续中,防卫人可以用防卫手段予以制止。在财产犯罪中即使犯罪已经既遂,但犯罪人没有离开犯罪现场,被害人采取防卫行为仍可以挽回损失的,应视为不法侵害尚未结束,不属于事后防卫。D 选项错误。【知识模块】 刑法学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采取对不法
15、侵害人造成损害的方法,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正当防卫的目的条件是制止不法侵害行为,所以相互斗殴行为一般不能构成正当防卫,但是如果一方已经放弃斗殴而逃跑,另一方继续实施加害行为的,可以对其正当防卫。本题中,乙已经放弃斗殴行为,甲仍继续实施加害行为,并用木棒劈头盖脸打来,很可能造成他人重伤后果,因此乙正当防卫将其刺成重伤,没有超出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属于正当防卫,乙不构成犯罪。D 选项说法正确,ABC 选项说法错误。【知识模块】 刑法学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另一较小合法利益的行为。成立紧急避
16、险需要满足七个条件:(1)必须有危险发生;(2)危险正在发生,尚未消失;(3)避险行为针对的对象是第三人的合法利益;(4)为了使合法利益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5)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实施;(6)避险行为不能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危害;(7)避免本人危险的规定,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紧急避险的危险,是指现实存在的某种有可能立即对合法权益造成危害的紧迫事实状态。危险的来源主要有:(1)自然灾害;(2)动物的侵袭;(3)非法侵害行为;(4)人的生理、病理过程。本题中甲是为了抢救伤员,属于来自人的病理过程的危险,符合紧急避险的前提条件,并且其为了人的生命健康权而采取牺牲他人财产权的行
17、为并未超过必要限度,构成紧急避险,D 选项正确。【知识模块】 刑法学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在互殴的场合,因互殴双方都有侵害对方的意图,所以原则上都不能成立正当防卫。聚众斗殴,致人重伤、死亡的,转定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因此,乙的行为属于故意伤害罪。【知识模块】 刑法学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防卫过当是指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行为,虽然造成不法侵害人死亡,但如果并未超过必要限度的,即不属于防卫过当。A 选项说法错误。根据刑法第 20 条第 3 款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
18、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这并不限于侵害公民人身权利罪,对于武装叛乱、暴乱等其他犯罪,只要严重危害公民人身权利的,即可以实施特殊正当防卫。B 选项说法错误。不管财物所有人是他人还是自己,只要放火足以危害公共安全,就属于放火罪,因此 C 选项说法正确。关于避免本人危险的规定,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D 选项说法错误。【知识模块】 刑法学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甲为了本人的财产权利免受不法侵害,在自己外出时,在自己住宅内安放防卫装置没有侵害他人正当权益的危险,并且防卫装置是在乙实施了不法行为时才启动,又仅造成轻伤后果,完全符合正当防卫的构成条件。【知识模块】
19、刑法学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对实施侵害的人所采取的合理的防卫行为。为保护国家利益的防卫行为,并未要求防卫人必须是国家工作人员。A 选项错误。为制止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使用第三者的财物反击不法侵害人,防卫人对不法侵害人仍然成立正当防卫。B 选项错误。摆脱的是合法追捕,既不能实施正当防卫,也不能紧急避险,C 选项错误。若保护的个人利益大于所损害的公共利益,则可以紧急避险。D 选项说法正确。【知识模块】 刑法学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正当防卫的对象只能是不法侵害人,甲的行为对象是第三人不可能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法律硕士 专业 基础课 刑法学 模拟 126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