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教育心理学普通心理学(感觉)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教育心理学普通心理学(感觉)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教育心理学普通心理学(感觉)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教育心理学普通心理学(感觉)模拟试卷 3 及答案与解析一、简答题1 感觉分为哪几种?2 视觉的生理机制包括哪些?3 简述视觉理论。4 简述听觉理论。5 简述视觉的基本现象。6 简述听觉的基本现象。7 简述听觉的生理基础。8 简要说明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之间的关系。二、多项选择题9 以下属于内部感觉的是( )。(A)运动觉(B)平衡觉(C)嗅觉(D)肤觉10 颜色的基本特性包括( )。(A)色调(B)明度(C)亮度(D)饱和度11 视敏度一般可以分成( )。(A)最小可见敏度(B)最小间隔敏度(C)游标敏度(D)可视度12 视觉的生理机制包括( )。(A)折光机制(B)感觉机制(C)传导机制
2、(D)中枢机制13 听觉的基本特性包括( )。(A)音量(B)音调(C)音响(D)音色14 嗅觉感受性的影响因素有( )。(A)不同性质的刺激物(B)环境因素(C)机体状态(D)适应15 耳蜗是人耳的听觉器官,它分为( )。(A)鼓阶(B)鼓膜(C)中阶(D)前庭阶16 听觉理论包括( ) 。(A)频率理论(B)共鸣理论(C)行波理论(D)神经齐射理论17 视觉中的时间因素包括( )。(A)视觉掩蔽(B)闪光融合(C)后像(D)视觉适应18 视觉中的空间因素包括( )。(A)视觉对比(B)边界突出与马赫带(C)后像(D)视敏度19 下列选项中,属于感觉适应现象的有( )。(A)入芝兰之室,久而
3、不闻其香(B)刚从暗处走到亮处,两眼什么也看不到,经过几秒钟后才恢复正常(C)月明星稀(D)音乐会开始后,全场灯光熄灭(E)吃完糖再吃苹果,会觉得苹果很酸20 根据音笼实验的结果,容易混淆的声音来自( )。(A)左右两侧(B)头部正中矢状面(C)以两耳莲线中点为顶点的圆锥锥面(D)头部水平面21 感觉的属性包括( ) 。(A)它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反映(B)它是对过去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反映(C)它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D)它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22 绿叶陪衬下的红花看起来更红,这是( )。(A)同时对比现象(B)继时对比现象(C)彩色对比观象(D)感觉适应
4、现象23 下列说法中不科学的是( )。(A)痛觉反映一个人意志力强弱(B)痛觉对机体具有保护作用(C)痛觉比较容易适应(D)痛觉反映了一个人的灵敏程度24 注视打开的电灯几分钟后闭上眼睛,眼前会产生一片黑背景,黑背景中间有一电灯形状的光亮形状,这就是( )。(A)后像(B)继时对比(C)正后像(D)无彩色对比25 以下属于感觉对比现象的有( )。(A)吃完药后再吃糖觉得糖更甜(B)一样亮的灰分别放在白背景和黑背景上看起来明度不一样了(C)声音停止后,耳朵里还有这个声音的余音在萦绕(D)绿叶陪衬下的红花看起来更红26 人的颜色视觉具有色调、明度和饱和度三种特性,这些特性分别是由光波的物理特性决定
5、的。下列匹配正确的选项是( )。(A)色调一光的强度(B)明度一光的强度(C)色调一光的波长(D)饱和度一光波成分(E)明度一光波成分教育心理学普通心理学(感觉)模拟试卷 3 答案与解析一、简答题1 【正确答案】 根据刺激物的性质以及它所作用的感官的性质,可以将感觉区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外部感觉接受外部世界的刺激,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肤觉等。内部感觉接受机体内部的刺激,如运动觉、平衡觉、内脏感觉等。【知识模块】 感觉2 【正确答案】 视觉的生理机制包括折光机制、感觉机制、传导机制、中枢机制。(1)眼球。眼球由眼球壁和眼球内容物构成。眼球壁分为三层,外层为巩膜和角膜,中层为虹膜、睫状肌
6、和脉络膜,内层为视网膜和视神经内段。视网膜中有感光细胞:锥体细胞和棒体细胞。眼球内容物包括晶体、房水和玻璃体,它们都是屈光介质,这些结构加上眼球前端的角膜,组成眼睛的屈光系统。眼球外还有三对眼外肌,它们分别受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和外展神经的支配,使眼球能向不同的方向运动。(2)网膜的构造和换能作用。网膜是眼球的光敏感层,其中最外层是锥体细胞和棒体细胞,第二层含有双极细胞和其他细胞,最内层含有神经节细胞。棒体细胞和锥体细胞在形态上有明显的区别。俸体细胞长,呈棒状;锥体细胞粗短,呈锥形。棒体细胞和锥体细在网膜上的分布也不同,在网膜中央窝,只有锥体,没有棒体,这是网膜上对光最敏感的区域。离开中央窝,棒
7、体细胞急剧增加,在网膜边缘只有少量的锥体细胞。棒体细胞和锥体细胞的功能也不同,棒体细胞是夜视器官,它们在昏暗的照明条件下起作用,主要感受物体的明、暗,锥体细胞是昼视器官,在中等和强的照明条件下起作用,主要感受物体的细节和颜色。当光线作用于视觉感受器时,棒体细胞与锥体细胞中的某些化学物质的分子结构发生变化,它所释放的能量,激发感受细胞发放神经冲动,这就是视觉感受器的换能作用。(3)视觉的传导机制。传递机制由三级神经元实现:第一级为网膜双极细胞,第二极为视神经节细胞,第三极神经元的纤维从外侧膝状体发出,终止于大脑枕叶的纹状区。视觉系统的侧抑制是指相邻感受器之间能够相互抑制的现象。一个感受器细胞的信
8、息输出,不仅取决于它本身的输入,而且取决于邻近细胞对它的影响。(4)视觉的中枢机制。视觉的直接投射区为大脑枕叶的纹状区,这是实现对视觉信号初步分析的区域。视觉感受野是指网膜上的一定区域范围。当它受到刺激时,能激活视觉系统与这个区域有联系的各层神经细胞的活动。网膜上的这个区域就是这些神经细胞的感受野。视觉系统存在两条通路:一条是大细胞通路,其功能为分析运动和深度;另一条是小细胞通路,其功能为分析颜色和形状。(5)视觉的反馈性调节。视觉不仅依赖于视觉感受器的活动,而且依赖于中枢对视觉器官的反馈性调节。由感受器输入的外界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将通过传出神经调节视觉器官的活动,使视觉器宜更有效地感知外
9、部世界。【知识模块】 感觉3 【正确答案】 (1)三色说。英国科学家托马斯.杨,假定人的视网膜有三种不同的感受器,每种感受器只对光谱的一个特殊成分敏感。当它们分别受到不同波长的光刺激时,就产生不同的颜色经验。三色理论得到一些实验结果的支持,但是此理论无法解释红绿色盲。(2)对立过程理论。黑林提出了四色论,这是对立过程理论的前身。黑林认为,视网膜存在着三对视素:黑一白视素、红一绿视素、黄一蓝视素。它们在光的刺激下表现为对抗的过程,即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赫尔维奇和詹米逊发现在视觉系统的高级水平上,存在着三种对立细胞,黑白、红绿黄蓝。其中黑白细胞与明度有关,红绿和黄蓝细胞与颜色编码有关。因此可以说,
10、在视网膜上存在的三种锥体细胞,分别对不同波长的光敏感。在网膜水平上,色觉是按三色理论提供的原理产生的。而在视觉系统更高级的水平上,存在着功能对立的细胞,颜色的信息加工表现为对立的过程。【知识模块】 感觉4 【正确答案】 在人耳分析不同频率的声音方面,有不同的学说。(1)频率理论(也叫电话理论) 。这是 1886 年由物理学家罗.费尔提出来的。该理论认为,内耳的基底膜和镫骨按相同的频率运动,振动的数量与声音的原有频率相适应。如果我们听到一种频率低的声音,连接卵圆窗的镫骨每次振动次数较少,因而使基底膜的振动次数也较少。如果声音刺激的频率提高,镫骨和基底膜都将发生较快的振动。频率理论很难解释人耳对声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教育 心理学 普通 感觉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