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反应时法)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反应时法)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反应时法)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反应时法)模拟试卷 1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 )最早运用反应时技术进行生理与心理指标的测量,为后来反应时方法的广泛应用做出了贡献。(A)缪勒(B)赫尔姆霍茨(C)贝塞尔(D)唐德斯2 将反应时法正式引入心理学领域的是荷兰生理学家( )。(A)赫尔姆霍茨(B)唐德斯(C)冯特(D)贝塞尔3 如在一个实验中,对红光信号灯按 A 键,对绿光信号灯按 B 键,对蓝光信号灯按 C 键,对白光信号灯按 D 键,共四个刺激和四个对应的反应,那么记录到的反应时是( ) 。(A)简单反应时(B)选择反应时(C)辨别反应时(D)复杂反应时4 序列反应时任务试图将反应时实验的逻辑应
2、用于( )心理过程的研究。(A)有意识(B)无意识(C)前意识(D)潜意识5 序列反应时任务应用哪种反应时技术推出内隐学习的发生?( )。(A)减数法(B)加因素法(C)开窗实验(D)速度一反应权衡6 反应时随着信号在视野中的方向不同而有差异,刺激出现在什么方向时反应最快,反应时最短?( )。(A)上(B)下(C)左(D)右7 练习与反应时间的关系相当密切,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多,反应时会( )。(A)一直增加(B)一直减少(C)先增加然后趋于稳定(D)先减少然后趋于稳定8 首先提出加因素法实验逻辑的是( )。(A)斯腾伯格(B)汉尼尔顿(C)霍克基(D)唐德斯9 加因素法假设,如果两个因素有交互
3、作用,那么它们是( )。(A)作用于不同加工阶段(B)作用于同一加工阶段(C)独立的(D)可以相加的10 内隐联想测验是以( ) 为指标来进行的(A)概率密度(B)反应时(C)正确率(D)信心评价11 开窗实验通过对( ) 的分析,可把每一种认知加工成分所经历的时间都比较直接地估计出来,因而它比反应时的相减法和相加因素法具有更明显的优点。(A)心理旋转(B)反应强度(C)反应频率(D)反应组织12 ( )又称记纹鼓,是早期生理心理研究中常用的仪器,当今精密的生理记录仪仍采用其工作原理。(A)单摆微差计时器(B)直尺计时器(C)时间描记器(D)希普计时器13 70 年代初,库柏(Cooper)和
4、波德(1973)用哪种反应时实验证明了心理旋转的存在?( )。(A)减数法(B)加因素法(C)开窗实验(D)内隐联想测验14 库柏(L ACooper) 和谢帕德(RNShepard)在“心理旋转” 试验中发现,每种反应都包括最基本的选择反应时即基线反应时,反应基线反应时的刺激旋转角度是( )。(A)0(B) 90(C) 180(D)27015 斯腾伯格(SSterberg)揭示短时记忆信息提取方式时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A)加法反应时法(B)减法反应时法(C)简单反应时法(D)选择反应时法16 反应时实验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反应速度和( )间的反向关系,这使得我们必须在它们之间作出权衡。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教育 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 应时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