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工程硕士(GCT)语文模拟试卷180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工程硕士(GCT)语文模拟试卷180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工程硕士(GCT)语文模拟试卷180及答案与解析.doc(2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工程硕士(GCT )语文模拟试卷 180 及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5 题,每小题 2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和词,字形、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赔 偿( 归还) 延宕(拖延) 消(除去)声匿迹 舐(舔 )犊情深(B) 睿(有远见)智 濒(接近)临 桀骜( 倔强) 不驯 否(贬斥 )极泰来(C) 勘(校订)误 缀(停止)学 匪( 不是) 夷所思 蛊惑(迷惑 )人心(D)遐 (远) 想 瞩(注视) 目 戮力(合力)同心 进退维谷( 比喻困境 )2 每句都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这儿是威尼斯最华妙壮严的地方,那精巧的结构和艳而雅的颜色,令人
2、有惝恍迷离之感。由于气侯恶劣,环境荒凉,土地贫瘠,人民过着悲惨的生活。云海的波涛像镀上了一层黄金,又好似点燃起一堆烈火,烧成灰尽。写申请报告,内容应扼要,文字要简炼,切不可夸张宣染,尤要避免溢美不实之词。我国幅园辽阔,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特产,因此,各地制订经济发展计划,要因地治宜,扬长避短。你即然看过科教片保护青蛙 ,就一定会为青蛙动做的敏捷、准确、优美而赞叹不已。(A)(B) (C) (D)3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百年校庆时,国内各地和海外的许多校友回到母校,一时 胜友如云,一片欢腾景象。(B)这个学期,学校评比了一批优秀教师、优秀学生,召开了表彰大会,真正做到了激浊
3、扬清 。(C)这幅杰作只有寥寥几笔,每一笔都很简单而平常,可是,却能深深地吸引人,有种余音绕梁 的艺术力量。(D)有的中学生 夙兴夜寐 沉迷于电子游戏而不能自拔,结果荒废了学业。4 下列句子不会产生歧义的是:(A)小王回到宿舍,发现老朱和他的战友在谈心。(B)一边站着一个孩子,看来年纪还很小。(C)远离了家乡和亲人,我实在孤独啊!(D)在我的老师这篇作文里,我写了许多李老师的事迹。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在一篇报道里,赵小东说,拥有同样的阳光、空气、水以及一切有益的东西,未必都能长成参天大树。(B)据欧洲媒体报道,美国已经拒绝了伊拉克提出的可以让美国中央情报局派员参与伊拉克大规模
4、杀伤性武器核查工作。(C)将于 2010 年在上海举办的世界博览会属于综合性博览会,每五年举办一次,每次会期 6 个月。(D)我们坚信,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奔小康这个宏伟蓝图,经过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一定会实现。6 下列四句正确的修辞是:(虽寥寥十四字),对方生与垂死之力量,爱憎分明,将团结与斗争之精神,表现具足。哈里希岛上的姐姐为弟弟点在窗前的长夜孤灯,虽然不曾唤回航海远去的弟弟,可是不少捕鱼归来的邻人都得到了它的帮助。这就是他给我们留下来的作品,崇高而又扎实的作品,金刚岩层堆积起来的雄伟的纪念碑。百姓是一遇到莫名其妙的战争,稍富的迁进租界,妇孺则避入教堂里去了,因为那些地方都比较的“
5、稳”,暂不至于想做奴隶而不得。(A)对偶象征比喻双关(B) 对仗象征比喻双关(C) 对偶比喻象征双关(D)对仗比喻象征双关7 请将下面三句词,按人生三种境界排列,选出合理的一项: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A)(B) (C) (D)8 下列作品、作家、国别(或时代)对应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傲慢与偏见斯威夫特英国琵琶记 白朴元末明初(B) 十日谈薄伽丘意大利关汉卿田汉中国现代(C) 西风颂雪莱英国春鸟闻一多中国现代(D)少年维特之烦恼歌德德国桃花扇 孔尚任明代9 下列文学常识叙述有误的一项是:(A)唐
6、代文人创作的文白短篇小说被称为唐代传奇,唐代传奇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典小说的成熟。(B)我国的白话小说始于唐代,但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的白话小说,则是宋代的“话本” 说书人讲述故事的底本。(C)冯梦龙编订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总称“三言” ,保存了不少唐代传奇和宋、元话本。(D)明清时代,我国古代小说发展到了高峰,产生了一大批伟大不朽的名著,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红楼梦等。10 下列小说或散文作品,依据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内容和揭示的思想主旨,分类正确的一组是:孔乙己荷塘月色 药范进中举 阿 Q 正传 夜(A) /(B) /(C) /(D)/11 法律渊源实质上是按照
7、一定的标准对法进行的分类,根据法律渊源的含义,我们可以把法律分为:(A)宪法、民法、刑法、诉讼法等(B)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C)宪法、民法、刑法、商法等(D)宪法、法律、行政法、条例等12 课外校外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其实施范围是:(A)在课程计划(教学计划)之中(B)在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之中(C)在学校之外(D)在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之外13 染色体增加的原因是:(A)DNA 的复制(B)染色单体的分离(C)染色单体的分裂(D)染色单体的增加14 商品生产者的生产经营活动要盈利取决于:(A)其产品必须符合社会需要(B)其个别劳动生产率必须高于社
8、会劳动生产率(C)其个别劳动时间必须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D)其商品价格必须高于社会平均价格15 在山西某煤矿区,有游人被邀请到井下参观。在矿灯照耀下,看见夹在页岩地层中的巨厚煤层乌黑发亮,仔细辨认还能看出苏铁、银杏等植物粗大的树干。该地质时代地壳运动的特点是:(A)出现了喜马拉雅造山运动(B)环太平洋地壳运动剧烈(C)火山活动频繁,地壳变质很深(D)地壳运动剧烈,许多地方反复上升、下沉二、填空题(15 题,每小题 2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6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读者在阅读文章时,他们最为_的,往往是作者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当他们
9、的亲身_与作者的思想、感情发生_时,就可能_对生活的思考和分析。(A)关注 体验 碰撞 诱发(B)关心 经历 碰撞 导致(C)关注 体验 冲突 导致(D)关心 经历 冲突 诱发17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_像笼着的轻纱的梦。哈里希岛上的姐姐为着弟弟在窗前的长夜孤灯,_不曾唤回那个航海远去的弟弟,_不少捕鱼归来的邻人都得到了它的帮助。那一点灯光居然鼓舞一个出门求死的人多活了这么多年,_使他到现在还活得健壮。(A)还 尽管 而且 虽然(B)又 即使 但是 同时(C)就 如果 那么 然而(D)又 虽然 可是 而且18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话中标序号处的
10、标点,恰当的一组是:“画人画鬼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这是郭沫若为蒲松龄纪念馆聊斋堂写的对联。“ 画人画鬼”,指聊斋志异的题材内容( )它借狐鬼故事来达到“刺贪刺虐” 的目的;“高人一等”,是评价蒲松龄在文学史上的贡献;“ 入骨三分 ”,则概括了他在创作上的成就。今天这节课要学习他的名篇( )促织( ) ,让我们来看看这个评价是否恰当( )(A),。(B),; ?(C)。; “”。(D)。,“”?19 填入下句横线处的语句,恰当的一项是仙人掌啊,_你果真是有情有爱、有血有肉的生灵吗? 可是,你又为何脉脉含情不语呢? 我在你的身旁,久久凝望着,思忖着(A)你果真是带着绿色的梦,在遥远的
11、海涯安家吗 ?(B)你果真是带着绿色的梦,在遥远的海涯安家了。(C)你难道不是带着绿色的梦,在遥远的海涯安家吗?(D)你难道是带着绿色的梦,在遥远的海涯安家吗 ?20 学习古诗,不仅是为了学习欣赏,古人许多文质兼美的诗句,仍然活在我们今天的语言里。唐代诗人杜甫登高一诗中的名句“_,_” ,今人常用来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之意。(A)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B)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C)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D)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21 莎士比亚名剧_描写了丹麦王子对谋杀他父亲、骗娶他母亲并篡夺了王位的叔父进行复仇的故事。(A)第十二夜
12、(B) 李尔王(C) 奥赛罗(D)哈姆雷特22 下列这首唐诗的顺序已打乱,请选出诗中的颈联和颔联。出师未捷身先死映阶碧草自春色两朝开济老臣心锦官城外柏森森隔叶黄鹂空好音丞相祠堂何处寻三顾频烦天下计长使英雄泪满襟以上诗句中颔联为_句和_句;颈联为_句和_句。(A) , (B) ,(C) ,(D) , 23 _年,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等 12 个国家的代表,在_集会,签订了_,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A)1949 华盛顿 北大西洋公约(B) 1949 布鲁塞尔 北大西洋公约(C) 1952 巴黎 北大西洋公约(D)1949 伦敦 北大西洋公约24 巴斯德说:“ 在观察的领域中,机遇只偏爱那种
13、有准备的头脑。” 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_。(A)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B)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起作用(C)认识来源于有准备的头脑(D)在认识过程中机遇具有重要作用25 根据我国法律,_属于直系血亲。(A)养父母与养子女关系(B)叔侄关系(C)同父异母的兄弟关系(D)亲家关系26 病菌能使身体衰弱的人致病,而对体魄健壮的人却无可奈何;西方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可以使意志薄弱者迷失方向,失去人格,而对意志坚强的人却无能为力。这说明_。(A)外因对事物变化发展的作用,是无足轻重的,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因(B)外因对事物的变化发展,有时起作用,有时不起作用(C)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D)
14、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必要条件,它决定着事物变化发展的方向27 公民购买债券、银行储蓄、参加商业保险的共同点是_。(A)都以获利为主要目的(B)都是支援国家经济建设(C)个人投资,利国利己(D)都是风险投资行为28 地壳厚度的_和硅铝层的_分布状态,是地壳结构的主要特点。(A)均匀 连续(B)不均 不连续(C)均匀 放射式(D)不均 连续29 内生矿床一般由_活动形成,外生矿床一般由_作用形成,变质矿床是由作用形成的。(A)地幔 地壳张裂(B)岩浆 地壳张裂(C)岩浆 沉积变质(D)地幔 地壳变质30 滥伐森林,必然破坏自然界的_,滥垦草原会造成土地_。(A)生态平衡 沙漠化(B)食物链平衡 沙
15、漠化(C)生态平衡 干涸和退化(D)食物链平衡 干涸和退化三、阅读理解题(20 小题,每小题 2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30 鲁迅笔下的阿 Q,对于自己进监牢并不烦恼,而以为 “惟有圈而不圆,却是他行状上的一个污点 ”。不仅如此,鲁迅用一百多字详尽描写“ 阿 Q 立志要画得圆”却未能如愿的过程,其用心又是什么? 鲁迅在 阿 Q 正传中并没有解答的问题却在杂文中显示了解答的钥匙。鲁迅认为,圆滑是中国国民性的特征之一,大团圆是中国小说戏曲的重要特征,甚至自然景观的欣赏也有“十景病” 的圆满心理。鲁迅认为,中国的历史只有两个时代:“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和“暂时做
16、稳了奴隶的时代” ,“ 这一种循环,也就是 先儒之所谓 一治一乱 也就是原地不动地画圆圈”。阿 Q 所画的圆圈,不是一个普通的圆圈,而是中国文化的象征符号。阿 Q 的精神胜利法,就是国民希求圆满的象征。阿 Q 的地位一降再降,面对种种不幸,心理上仍能够圆满,精神上仍能够胜利,就典型而近乎夸张地突现了国民希求圆满的心态。阿 Q 的“ 革命” 是传统的画圆圈式的“革命”的翻版。阿 Q 式的革命即使成功了,也不过是另换了一个皇帝甚至暴君,“在自己的瓦砾中修补老例”。因此,不能简单地在阿 Q 革命与辛亥革命之间画上等号。具有团圆心理的国民,只能演出一场圆圈式的革命,结尾也应该是大团圆才对,所以鲁迅为小
17、说的最后一章命题为“大团圆” 。当然,它没有重复传统小说和戏曲的大团圆,而是以具有象征意味的反语技巧,来打破大团圆。阿 Q 所希望画圆的圆圈,将阿 Q 送上了杀头示众的路。鲁迅对封建传统文化的控诉是最令人惊心动魄的,在小说中只有狂人日记中的古旧传统“吃人” ,可以与之相比。31 第一段“其用心 ”所指的,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鲁迅详尽描写阿 Q 画圆圈,是为了突出表现圆圈是中国文化的象征符号。(B)鲁迅详尽描写阿 Q 画圆圈,正是要写出他的精神胜利法已使他走上了死路。(C)阿 Q 努力把圆圈画得圆满,正是在追求心理上的圆满。(D)阿 Q 努力把圆圈画得圆满,正是为了表现希求圆满的国民心态。3
18、2 第二段“却在杂文中显示了解答的钥匙” 这句中的 “钥匙”所指的一项是:(A)阿 Q 式的革命(B)阿 Q 的精神胜利法(C)鲁迅的杂文(D)中国文化的象征符号33 下面列举的历史变革,不属于“原地不动地画圆圈” 的一项是:(A)秦末农民起义汉政权建立(B)汉末军阀割据三国鼎立(C)元末农民起义朱元璋当皇帝(D)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中华民国成立34 第五段“在自己的瓦砾中修补老例” 在文中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阿 Q 的革命即使成功,他的政治、经济地位也不会改变。(B)阿 Q 的革命如果成功,他的政治、经济地位就能够改变。(C)阿 Q 的革命即使成功,也只是推翻一个皇帝,另立一个新
19、皇帝。(D)阿 Q 的革命即使成功,也只是破坏一个旧世界而不能建设一个新世界。35 以下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阿 Q 画的圆是中国文化中大团圆的象征符号。(B)阿 Q 本人是中国国民的一个典型代表。(C)阿 Q 的“革命” 象征着辛亥革命,是圆圈式的“ 革命”。(D)鲁迅借阿 Q 画圆对封建传统文化进行了极力批判。35 什么是星云? 过去人们往往把天空中一切云雾状的天体都说成是星云。其实,离我们非常遥远的位于银河系以外的云雾状天体,并不是星云,而是与银河系类似的庞大的恒星系统。根据它们的外貌,人们有时也称其为河外星云,即银河系以外的星云。不过,实际上还是应当如实地把它们称为河外星系。
20、河外星系的发现使我们知道,在天文学史上早期所发现的“星云” 中,只有一部分是真正的星云。星云不但应当看起来是云雾状的,而且应当是真正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云雾状物质。这样的星云广泛地存在于银河系和河外星系之中。而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只局限于银河系的星云,即所谓银河星云。它的类型不同。形状不一,大小不等。其中有一种叫弥漫星云,具有不规则的形状,一般没有明确的边界。我们的太阳系就是在弥漫星云中形成的。但是,直接形成太阳系的,并不是整个的弥漫星云,而是由弥漫星云分解而成的星云块,即所谓球状体。形成太阳系的那个球状体,我们称它为太阳星云。36 文中“人们也称其为河外星云” 的“其”字指代的是:(A)银河系以
21、外的云雾状天体(B)庞大的恒星系统(C)银河系以外的星云(D)河外星系37 下列说法中的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过去把天空中一切云雾状的天体都说成是星云,现在只把真正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云雾状天体称做星云。(B)过去把天空中一切云雾状的天体都说成是星云,其实离我们非常遥远的银河系以外并没有星云,那只是些恒星,只因为距离遥远,看起来呈云雾状罢了。(C)天文学史上早期发现的星云,其实并不是星云,而是与银河系类似的庞大的恒星系统。(D)弥漫星云是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具有不规则的形状,一般没有明确的边界,外貌呈云雾状的物质。38 将下列概念按其范围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太阳星云太阳系天文学史上早期发
22、现的星云弥漫星云银河星云星云(A)(B) (C) (D)39 根据文章,下列“ 星云 ”的定义中,哪个是正确的 ?(A)星云是在银河系中广泛存在的,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云雾状物质。(B)星云是在银河系和河外星系中广泛存在的,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云雾状物质。(C)星云是在银河系和河外星系中广泛存在的,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球状物质。(D)星云是在银河系中广泛存在的,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球状物质。40 根据文意,直接形成太阳系的是:(A)银河星云(B)太阳星云(C)弥漫星云(D)星云块40 身为一半的江南人,第一次看见莲,却在植物园的小莲池畔。那是十月中旬,夏末秋初,已凉未寒,迷迷蒙蒙的雨丝,沾湿了满地的香
23、红,但不曾淋熄荧荧的烛焰,那景象,豪艳之中别有一派凄清。那天独冲烟雨,原要去破庙中寻访画家刘国松,画家不在,画在,我迷失在画中,到现在还没有回来。没有找到画家,找到了画,该是一种意外的发现。从那时起,一个绰约的意象,出现在我的诗中。在那以前,我当然早见过莲,但睁开的只是睫瓣,不是心瓣,而莲,当然也未曾向我展开她的灵魂。在那以前,我是纳息塞斯,心中供的是一朵水仙,水中映的也是一朵水仙。那年十月,那朵自恋死了,心田空廓者久之,演成数重沙草,万顷江田。那天,苍茫告退,嘉祥滋生,水中的倒影是水上的华美和冷隽。对于一位诗人,发现了个新意象,等于伽利略的天文望远镜中,泛起一闪尚待命名的光辉。一位诗人,一生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工程硕士 GCT 语文 模拟 180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