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第二次世界大战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第二次世界大战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第二次世界大战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二次世界大战练习试卷 1及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20小题,每小题 2分,共 4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1935年 10月 3日凌晨,意大利军队未经宣战就兵分三路侵入 ( )。 ( A)埃及 ( B)埃塞俄比亚 ( C)希腊 ( D)西班牙 2 1935年 8月 31日,面对意大利对埃寨俄比亚的侵略,美国国会通过了 ( ),规定对交战国实行武器禁运。 ( A)孤立法 ( B)中立法 ( C)禁运法 ( D)外交法 3 在二战爆发前夕,英法推行 ( ),纵容意大利吞并了埃塞俄比亚。 ( A)绥靖政策 ( B)国联政策 ( C)禁运政策 ( D
2、)孤立政策 4 1936年 11月 1日,墨索里尼在米兰宣布德意双方结成了 ( )。 ( A)友好互助同盟 ( B)互不侵犯条约 ( C)仲裁条约 ( D)罗马 柏林轴心 5 1937年 11月 6日,墨索里尼宣布参加了德日的 ( ),三国正式结成法西斯侵略集团。 ( A)法西斯同盟 ( B)反共产国际协定 ( C)两国同盟 ( D)罗马一柏林轴心 6 1936年 7月, ( )内战爆发,德 意出兵进行干涉,支持佛朗哥叛军。 ( A)西班牙 ( B)古巴 ( C)希腊 ( D)埃塞俄比亚 7 七七事变爆发后, ( )给中国以巨大的支援,双方签订了 ( ),在政治上给中国以重大支持。 ( A)英
3、国互不侵犯条约 ( B)苏联互不侵犯条约 ( C)美国友好互助协定 ( D)法国友好互助协定 8 1936年,德奥双方通过 ( ),德国基本上控制了奥地利的内政和外交。 ( A)柏林 奥地利轴心 ( B)柏林 维也纳轴心 ( C)德奥同盟 ( D)德奥协定 9 1938年,英、法、德、意在德国召开会议讨论对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的问题,这次会议被称为 ( ),它把英法的绥靖政策推到了顶峰,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 A)四国同盟会议 ( B)干涉捷克会议 ( C)苏台德会议 ( D)慕尼黑会议 10 1939年 8月 23日,苏德双方签了 ( )和秘密附属议定书,划定了双方在东欧的势力范围。这一
4、条约使德国得以进攻波兰,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于爆发。 ( A)德波友好同盟条约 ( B)苏德友好同盟条约 ( C)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 D)德波互不侵犯条约 11 1939年,德国入侵 ( ),英法两国先后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 ( A)埃塞俄比亚 ( B)西班牙 ( C)捷克斯洛伐克 ( D)波兰 12 1939 1940年间,苏联建立了一条自波罗的海到黑海的阻抗德军向东挺进的壁障 ( )。 ( A)西方战线 ( B)东方战线 ( C)阻德战线 ( D)苏联战线 13 1939年 5、 6月间,英国政府不顾德军的轰炸将 33万联军撤到英国,这些部队成为日后反攻的基干,这就是著名的
5、 ( )。 ( A)敦刻尔克大撤退 ( B)不 列颠之战 ( C)不列颠大撤退 ( D)敦刻尔克之战 14 1937年 11月,德、意、日通过 ( ),三国轴心正式形成; 1940年 9月,三国签署 ( ),正式结成军事同盟。 ( A)反共产国际协定;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 ( B)德意日三国轴心条约;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 ( C)德意日三国轴心条约;反共产国际协定 ( D)反共产国际协定;德意日三国轴心条约 15 ( )是德国陆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到的第一次沉重打击,它标志着德国闪击战的破产。 ( A)敦刻尔 克战役 ( B)珍珠港战役 ( C)莫斯科之战 ( D)诺曼底登陆 二、名词解释 21
6、-28小题,每小题 10分,共 80分。 16 绥靖政策 17 慕尼黑会议 18 苏芬战争 19 静坐战 20 敦刻尔克大撤退 21 不列颠之战 22 莫斯科保卫战 23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24 库尔斯克战役 25 太平洋战争 26 偷袭珍珠港 27 中途岛战役 28 阿拉曼战役 三、史料分析题 29-30小题,每小题 30分,共 60分。 29 下面是毛泽东关于第二次世 界大战的两段著名的论述,结合相关内容回答问题。 毛泽东说过: “像希特勒这样的法西斯国家的政治生命和军事生命,从它出生的那一天起,就是建立在进攻上面的,进攻一完结,它的生命也就完结了。 ” “ 斯大林格勒一役,是他的灭亡的决
7、定点 ”。 请结合二战的相关历史事实,对毛泽东的这两个观点进行论证。 四、简答题 31-34小题,每小题 30分,共 120分。 30 二战爆发前夕,英法对法西斯侵略实行绥靖政策的原因、表现。 31 二战前后,苏联对法西斯侵略行为的态度。 32 二战前后,美国对法 西斯侵略行为的态度。 33 简述苏联建立 “东方战线 ”的过程及其影响。 34 列举二战全面爆发、扩大、进一步扩大及达到最大规模的标志性事件。 35 苏德战争初期,苏联失利的原因是什么 ? 第二次世界大战练习试卷 1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20小题,每小题 2分,共 4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
8、求的。 1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 2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 3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 第二次世界大战 4 【正确答案】 D 【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 5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 6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 7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 8 【正确答案】 D 【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 9 【正确答案】 D 【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 10 【正确答案】 C 【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 11 【正确答案】 D 【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 界大战 12 【正确
9、答案】 B 【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 13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 14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 15 【正确答案】 C 【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名词解释 21-28小题,每小题 10分,共 80分。 16 【正确答案】 绥靖政策是国际关系中的一种对侵略者妥协让步,以牺牲别国人民的利益去满足侵略者的欲望和谋求自身的安全、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的外交政策。这一政策最积极的推行者就是英、法、美 三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它们对德意日法西斯集团的扩张就采取了这种政策。其中, 1938年由英法一手操作的出卖捷克主权的慕尼黑协定是绥靖政策的顶峰之
10、作。绥靖政策使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遭受重大挫折,膨胀了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野心,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灾难。绥靖政策的恶劣影响给全世界留下了深刻教训。 【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 17 【正确答案】 二战前夕,英、法、德、意首脑在捷克代表不在场的情况下召开的一场割让捷克土地的会议。 1938年 9月,张伯伦、达拉第、墨索里尼和希特 勒在德国的慕尼黑举行会议,在捷克代表缺席的情况下签署了关于捷克斯洛伐克割让苏台德领土给德国的协定,规定:苏台德区以及捷克南部与奥地利接壤的地区割让给德国,捷克应在 10月 1日至 10日间从上述领土撤退完毕;上述地区的任何设备都不得损害,无偿
11、交给德国。慕尼黑协定不仅大大增强了德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而且提高了希特勒在国内的威望,巩固了他的统治地位。慕尼黑会议把英法的绥靖政策推到了顶峰,英法的退让膨胀了法西斯的野心,加速了世界大战的爆发。 【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 18 【正确答案】 二战爆发后 ,苏联致力丁巩同西部边防,建立一条东方战线。1939年,苏联建议靠近列宁格勒地区的芬兰边界向北推移 20 30公里,苏联以卡累利阿东部两倍于此的领土作为交换,要求以每年 800万芬兰马克租借芬兰的汉科半岛 30年。芬兰政府表示坚守中立立场,拒绝了苏联的建议。 11月 30日,苏芬战争爆发。经过 3个多月的激战,芬兰战败求和。 1940年
12、3月 12日,两国签订和约,靠近列宁格勒地区的苏芬国界向北移动 150公里,芬兰将苏芬边界中部的一块领土割让给苏联,苏联共获得 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此外,芬兰以 30年为期将汉科半岛及其附近岛屿租 给苏联作为海军基地。苏联用军事行动和武力威胁扩大疆界的大国沙文主义行为,损害了自己在世界上的形象。所谓的 “东方战线 ”并没有起到预期的作用。 【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 19 【正确答案】 二战爆发前夕,英法与波兰订有盟约,保证波兰的独立。德波战争爆发后,英法政府对德宣战,但两国实际上是宣而不战,未认真援助波兰。从1939年 9月到 1940年 5月,英法联军与德军隔壕相峙,却没有采取过重大军事
13、行动。驻法英军到 1939年 12月才阵亡 1人。这种战争史上的奇怪现象被叫做 “静坐战 ”。这是英法绥靖政策的产物,结 果使德国法西斯占领波兰,顺利反戈西进。 【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 20 【正确答案】 二战中,德军侵占波兰后,希特勒就制订了进攻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的计划。 1940年,德军突人北法平原,直逼英吉利海峡,将近 40万英、法、比联军被围困在敦刻尔克海岸地区,希特勒唯恐孤军深入几次下令暂停前进。英国政府利用这段暂停时间,在从 5月 26日到 6月 4日的 9天内,不顾德军轰炸和追击,全力以赴组织渡海营救,终于将包括 22万英军在内的 33多万联军撤到了英国。这些撤到英
14、国的部队成为日后反攻的基干。这就是著名的敦 刻尔克大撤退。 【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 21 【正确答案】 希特勒在打败法国后,武力入侵英国,争夺制空权的空战成为双方作战的土要特点。德方意识到短期内不易赢得制空权,转而对伦敦等城市不分昼夜狂轰滥炸,企图逼英就范。空战时断时续最终不了了之,这就是不列颠之战。在此战役中英国死伤约 86000人,被炸毁的建筑物超过 100万栋。但是英国人民坚韧不屈,在生死存亡的搏斗中赢得了第一个回合,使希特勒的侵略计划第一次未能得逞,为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谱写了光荣的一页。 【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 战 22 【正确答案】 1941年 6月 22日,德国
15、在西线获胜后,发动了对苏联的突然袭击,占领了大片苏联国土,进抵莫斯科城下。在苏联人民的顽强抵抗下,法西斯攻势受阻。冬季到来后,大部分德军没有御寒装备,不得不转入防御而又立足未稳,苏军抓住战机大局反攻,战场主动权易手。莫斯科之战是德国陆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到的第一次沉重打击,它标志着德国闪击战的破产,也促进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 23 【正确答案】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德战场上最为重要的一场战役。经过 200多天 的艰苦努力,苏联取得了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不仅是苏德战场根本转折的开始,而且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也产生了决定性影响,是第
16、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关键性战役。 【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 24 【正确答案】 二战期间德军经历了莫斯科之战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失败后,于 1943年 7月发动了第三次夏季攻势。从南北夹击在库尔斯克突出部的苏联两个方面军,企图再次夺回战场主动权。苏军经过 50天浴血奋战,歼灭德军 12万。德军损失惨重,库尔斯克战役标志苏德战场转折的完成,从此,苏军完全掌握了战 略主动权,并展开全线反攻。 【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 25 【正确答案】 太平洋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以美国为首的同盟国反对日本军国主义的战争。战争首先由日本发动,也是以日本的彻底失败而告结束。 1941年12月 7日,日本偷袭美军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第二次世界大战 练习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