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苏联与东欧练习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苏联与东欧练习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苏联与东欧练习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2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苏联与东欧练习试卷 2及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20小题,每小题 2分,共 4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安德罗波夫执政期间,苏联在农业体制改革方面采取了一项重要措施是 ( )。 ( A)解散集体农庄 ( B)改进计划管理 ( C)经济核算 ( D)集体承包制 2 1988年 6月,苏联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会议的主题是 ( )。 ( A)经济改革 ( B)政治改革 ( C)干部制度改革 ( D)价格体系改革 3 1990年 3月,苏 联实行总统制,戈尔巴乔夫任苏联第一任总统,苏联最高决策机构由苏共中央政治局转为 ( )。 ( A)
2、总统委员会 ( B)最高苏维埃 ( C)人代大会 ( D)苏共中央委员会 4 1988年起,苏联民族矛盾激化,民族分离运动加剧,第一次较大规模的民族冲突是 ( )。 ( A)格鲁吉亚流血事件 ( B)乌克兰冲突 ( C)爱沙尼亚流血事件 ( D)纳一卡流血冲突 5 1990年,苏联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危机,出现了和平时期第一次负增长,与 1989年相比,国民总产值下降 ( )。 ( A) 10% ( B) 2% ( C) 5% ( D) 15% 6 1991年 8月 24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职务,并建议苏共中央( )。 ( A)彻底改组 ( B)重新选举 ( C)自行解散 ( D)
3、停止工作 7 导致 “八一九 ”事件的直接原因是 ( )。 ( A)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引起人们思想混乱 ( B)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无法打开局面 ( C)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公布 ( D)苏联民族分裂运动激烈 8 苏共高级领导人为挽救苏联解体所做的最后一次政治努力是 ( )。 ( A)公 布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 ( B)签署明斯克协定 ( C)发动 “八一九 ”事件 ( D)签署阿拉木图宣言 9 “八一九 ”事件反映的矛盾是 ( )。 ( A)苏联的民族矛盾 ( B)苏共党内的矛盾 ( C)各加盟共和国之间的矛盾 ( D)苏联的阶级矛盾 10 戈尔巴乔夫 “人道、民主的社会主义 ”纲
4、领造成的直接后果是 ( )。 ( A)引起人们思想混乱 ( B)党内斗争日趋尖锐 ( C)苏联经济大滑坡 ( D)民族矛盾日趋尖锐 11 苏联国家政权发生根本变化的标志是 ( )。 ( A) “八一九 ”事件 ( B)叶利钦掌权 ( C)苏共被排挤出政权 ( D)各加盟共和国宣布独立 12 导致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是 ( )。 ( A)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 B)戈尔巴乔夫的政治体制改革 ( C)各种社会问题和民族问题 ( D)西方国家的 “和平演变 ”战略 13 标志着苏联完全解体的是 ( )。 ( A) “八一九 ”事件的发生 ( B)叶利钦上台 ( C)明斯克协定签订 ( D)阿拉木图
5、宣言签署 14 下列关于戈尔巴乔夫上台以后发生的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苏联进行政治改革 苏联进行经济改革 八一九事件 苏联解体 ( A) ( B) ( C) ( D) 15 既是苏联创始国又是独联体倡议国的是 ( )。 俄罗斯 格鲁吉亚 乌克兰 白俄罗斯 阿塞拜疆 ( A) ( B) ( C) ( D) 16 苏联解体表明了 ( )。 ( A)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 ( B) “苏联模式 ”社会主义的失败 ( C)马列主义在实 践中的失败 ( D)国际工人运动的失败 17 东欧剧变开始于 ( )。 ( A) 1988年 ( B) 1989年 ( C) 1990年 ( D) 19
6、91年 18 1989年 6月,波兰在东欧诸国中率先举行多党制议会自由选举,在第三轮选举中,参议院: 100个席位中,团结工会和统一工人党 (共产党 )获得的席位数分别是( )。 ( A) 99, 0 ( B) 88, 2 ( C) 90, 3 ( D) 95, 1 19 东欧第一个由共产党的反对派掌权的国家是 ( )。 ( A)波兰 ( B)匈牙利 ( C)阿 尔巴尼亚 ( D)罗马尼亚 20 保加利亚共产党于 1990年 4月改名为保社会党,它在政府中沦为少数派的时间是 ( )。 ( A) 1990年 12月 ( B) 1991年 1月 ( C) 1991年 2月 ( D) 1991年 3
7、月 21 1991年 6月,阿尔巴尼亚劳动党十大决定,将该党的名称改为 ( )。 ( A)社会民主党 ( B)社会党 ( C)社会民主联盟 ( D)民主社会主义党 22 1991年,南斯拉夫联邦解体,分裂为新国家的数目为 ( )。 ( A) 5个 ( B) 4个 ( C) 6个 ( D) 3个 23 在东欧剧变中最出人意料、最激烈的是 ( )。 ( A)波兰 ( B)罗马尼亚 ( C)南斯拉夫 ( D)德国 24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根本相同原因是 ( )。 ( A)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 ( B)僵化的模式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 C)民族矛盾激化和地区冲突 ( D)西方国家和平演变的影响
8、25 东欧剧变的实质是 ( )。 ( A)各国放弃了社会主义原则 ( B)执政党向反对派妥协 ( C)各国共产党丧失了政权 ( D)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26 东欧剧变的根本 原因是 ( )。 ( A)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 B)经济改革成效不同 ( C)戈尔巴乔夫的 “民主社会主义 ”改革 ( D)西方国家的 “和平演变 ” 27 导致东欧国家和苏联发生剧变的根本原因是 ( )。 ( A)西方和平演变 ( B)民族矛盾激化 ( C)美苏争霸的影响 ( D)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28 俄罗斯的私有化进程始于 ( )年。 ( A) 1990 ( B) 1992 ( C) 1993 ( D
9、) 1994 29 东欧国家的私有化方式一般有四种,其中波兰采取的主要方式是 ( ) ( A)退赔 ( B)出售 ( C)无偿分配 ( D)承租 二、名词解释 21-28小题,每小题 10分,共 80分。 30 团结工会 31 匈牙利 “十月事件 ” 32 纳吉的 “新政策 ” 33 “布拉格之春 ” 34 戴维营会谈 35 明斯克协定 36 阿拉木图宣言 三、简答题 31-34小题,每小题 30分,共 120分。 37 分析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苏联经济改革停滞不前的原因。 38 简述 20世纪 70年代苏联全球战略性攻势的形成。 39 简述戈尔巴乔夫政治 改革的后果。 40 评述戈尔巴乔夫外交
10、 “新思维 ”的实践活动及其影响。 41 试述苏联解体的原因。 42 试述苏联解体的影响。 43 试述东欧剧变的教训和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苏联与东欧练习试卷 2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20小题,每小题 2分,共 4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正确答案】 D 【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苏联与东欧 2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苏联与东欧 3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苏联与东欧 4 【正确答案】 D 【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苏联与东欧 5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
11、界大战后的苏联与东欧 6 【正确答案】 C 【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苏联与东欧 7 【正确答案】 C 【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苏联与东欧 8 【正确答案】 C 【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苏联与东欧 9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苏联与东欧 10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苏联与东欧 11 【正确答案】 C 【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苏联与东欧 12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苏联与东欧 13 【正确答案】 D 【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苏联与东欧 14 【正确答案】 D 【知识模块】 第二
12、次世界大战后的苏联与东欧 15 【正确答案】 C 【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苏联与东欧 16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苏联与东欧 17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苏联与东欧 18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苏联与东欧 19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苏联与东欧 20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苏联与东欧 21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苏联与东欧 22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苏联与东欧 23 【正确答案】 B 【知
13、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苏联与东欧 24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苏联与东欧 25 【正确答案】 D 【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苏联与东欧 26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苏联与东欧 27 【正确答案】 D 【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苏联与东欧 28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苏联与东欧 29 【正确答案】 C 【知识模块】 第二次 世界大战后的苏联与东欧 二、名词解释 21-28小题,每小题 10分,共 80分。 30 【正确答案】 1980年 9月 5日,波兰成立了以瓦文萨为首的独立自治工会,简称团结
14、工会,宣传和改革民主、福利,获得不少工人支持。 1981年 9月,团结工会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要求改变现行社会制度,建立自治共和国,实行多党制。 1989年 1月波党召开十中全会,决定实行政治多元化和工会多元化。 1989年2月,在波党的倡议下,举行了有团结工会参加的各党派圆桌会议,承认了团结工会的合法性,团结工会政治势力大增。 1990年 5月, 团结工会在地方自治体的选举中获胜。 12月,团结工会主席瓦文萨在总统选举中获胜并出仟波兰总统。至此,团结工会掌握了全部国家权力,取代波兰统一工人党成为执政组织。 【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苏联与东欧 31 【正确答案】 拉科西执政时期,匈
15、牙利大搞全盘苏化,引起人民强烈不满。1956年 10月,布达佩斯各大专院校学生要求党和政府改组党的领导机关,改革经济体制,保障言论和新闻自由,反对苏联干涉内政。以格罗为首的匈党政领导人的粗暴压制,使和平游行演变为动乱冲突。 11月,原匈牙利劳动人民党总书记卡达尔宣 布成立工农革命政府,并邀请苏联出兵,动乱平息。十月事件性质十分复杂,开始是匈牙利人民要求民主、自由,要求摆脱苏联模式的斗争,由于矛盾错综复杂,被外国势力和国内反动分子利用。 【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苏联与东欧 32 【正确答案】 斯大林逝世后,匈牙利的局势开始发生变化。拉科西被迫辞去总理职务,由纳吉主持政府工作。纳吉上任后,
16、提出了 “新经济政策 ”,主要内容有: 允许农民退出农庄,宣布农庄经大多数庄员同意可以解散。允许小私有企业合法存在,答应帮助个体农民。 调整农、轻、重比例;降低重工业发展速 度,加快发展轻工业和农业。 实行对外开放。 1955年春纳吉的 “新政策 ”改革探索由于苏联的干涉被打断了。 【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苏联与东欧 33 【正确答案】 战后捷克斯洛伐克照搬苏联模式,片面发展重工业,造成国民经济严重失调,人民生活水平难以提高,引起人民的强烈不满。 1968年 3 4月,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召开中央全会,通过了实行全面改革的行动纲领,宣布将摆脱苏联模式,按照自己的民族特点实行政治经济改革。
17、纲领的内容是:改革政治体制,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改革经济体制,实行计划指导下的市场经 济;调整对外政策,主张奉行独立的外交政策。捷克斯洛伐克 1968年的改革是一次综合经济、政治和社会方面的全面改革,并有着鲜明的摆脱苏联控制和苏联模式的束缚、争取独立自主的倾向。西方人士称之为 “布拉格之春 ”。苏联对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进行压制、干涉,并于 8月 20日纠集波、匈、保及东德的军队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主要城市和战略要地, “布拉格之春 ”夭折。 【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苏联与东欧 34 【正确答案】 赫鲁晓夫当政后,主张 “缓和 ”与西方的关系,调整了斯大林时期与美国的全面对抗战略,提出 “三
18、和 ”路 线,以对话取代对抗,使紧张对峙的东西方关系开始缓和。 1959年 9月,赫鲁晓夫应邀访美,与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举行了戴维营会谈,会谈虽然未取得实质性成果,但两国最高领导人战后的首次会晤成为缓和的一个象征,由此产生的 “戴维营精神 ”将东西方缓和推向了一个高潮。 【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苏联与东欧 35 【正确答案】 1991年 12月 7 8日,俄罗斯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三国领导人就苏联的前途问题在明斯克秘密会晤,并签署了明斯克协定。协定宣布三国组成 “独立国家联合体 ”,并称 “苏联作为国际法主体和地缘政治实体将停止存在 ”。 【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苏联与东欧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第二次世界大战 苏联 东欧 练习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