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讲 视频处理技术.ppt
《第13讲 视频处理技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3讲 视频处理技术.ppt(7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13讲 视频处理技术,动画是活动的画面,实质是一幅幅静态图像的连续播放。动画的连续播放既指时间上的连续,也指图像内容上的连续。,帧动画是由一幅幅位图组成的连续的画面,就如电影胶片或视频画面一样要分别设计每屏幕显示的画面。 造型动画是对每一个运动的物体分别进行设计,赋予每个动元一些特征,然后用这些动元构成完整的帧画面。动元的表演和行为是由制作表组成的脚本来控制。,基础知识,视频是一组活动图像,当画面快速连续地播放时,由于人眼存在 “视觉滞留效应” 而产生动感;并伴随有同步的声音。,电视信号为25帧/s的(PAL制)或30帧/s(NTSC)。 电影播放为24帧/s。为消除闪烁,电影放映过程中有一
2、个不透明的遮挡每秒遮挡24次,刷新率是48次/秒,既有效消除了闪烁,又节省了一半胶片。,基础知识,内容随时间而变化 伴音必须与画面动作同步 压缩的视频信息实时性强,承载数据量大,对计算机处理能力要求高,以模拟电信号的形式记录 依靠模拟调幅的手段在空间或通过线缆传播 使用盒式磁带录像机将视频存放在磁带上 图像随时间和频道的衰减很大,不适合网络传输,数字化的文件形式记录 通过网络传输 存放在磁盘、光盘等数字化存储器上 增加交互性,清晰度高 再现性好:多次复制不会失真,抗干扰能力强 索引方便 适合网络应用:通过网络长距离传输不会产生不良影响 便于加密处理 便于计算机编辑处理:进行创造性地编辑与合成,
3、动态交互 便于存储和交换 数据量大,需要进行加缩,广播电视: 地面、卫星电视广播 有线电视(CATV) 数字视频广播(Digital Video Broadcast) 交互式电视(ITV) 高清晰电视(HDTV),通信: 可视电话(Videophone) 视频会议(Videoconferencing) 视频点播(Video On DemandVOD) 视频数据库,个人娱乐: 录像节目 VCD DVD 电视购物 家庭摄像 游戏,电视信号及其标准,电视信号的标准称为电视的制式,目前有PAL、NTSC和SECAM三种制式,主要区别在于刷新速度、颜色编码系统、传送频率等。 不同制式的电视机只能接收和处
4、理其对应制式的电视信号。,电视信号及其标准,电信号是一维的,而视频图像是二维的,把二维的视频图像转换为一维电信号是通过光栅扫描实现的。电视摄像机的作用就是将视频图像转换为电信号。,电视信号及其标准,隔行扫描:每一帧由两次扫描完成,奇数场和偶数场。,逐行扫描:每一帧由一次扫描完成。,电视信号及其标准,Y表示光源的亮度 U和V表示色差的两个分量,红色分量和蓝色分量 优点是将亮度信号与色差信号分离。人眼对亮度的敏感大于色度,可以通过损失色度信息达到节省存储空间的目的,PAL彩色电视制式中采用YUV模型来表示彩色图像,电视信号及其标准,显示器采用RGB模型,因此需要把YUV彩色分量值转换成RGB值。
5、RGB和YUV的对应关系近似地表示为: Y=0.299R+0.587G+0.114B U=-0.169R-0.331G+0.5B V=0.500R-0.419G-0.081B,视频的数字化过程,视频数字化是将模拟视频信号经过模数转换和彩色空间变换,并经编码使其变成计算机可处理的数字信号。,视频图像既是空间的函数,也是时间的函数,所以其采样方式比静态图像的采样复杂的多。,用Y:U:V表示的数字视频的采样格式有4:1:1、4:2:2和4:4:4。ITU-R标准建议使用4:2:2结构。,视频的数字化过程,要满足奈奎斯特采样定理。 采样频率必须是行频的整数倍,这样可以保证每行有整数个取样点,同时要使得
6、每行取样点数目一样多,便于数据处理。 要满足两种扫描制式。,ITU(国际电信联盟)建议的分量编码标准的亮度采样频率为13.5MHz,色度信号为6.75MHz。,视频的数字化过程,场频:屏幕刷新频率,又称垂直扫描频率,场频越高,闪烁越不明显,规定85Hz逐行扫描为无闪烁的标准,现在有100Hz。PAL制为50Hz,NTSC制为59.94005994Hz。,行频:水平扫描频率,即电子枪每秒在屏幕上扫描过的水平线数量,行频=垂直分辨率场频。PAL制:625行50Hz/2 (隔行扫描) =15625Hz,带宽:每秒电子枪扫描过的总像素数。 带宽=水平分辨率垂直分辨率场频PAL制:亮度带宽为6MHz,色
7、度带宽为亮度的一半,视频的数字化过程,采样得到的是隔行样本点,要把隔行样本组合成逐行样本,然后进行样本点的量化,再将YUV转换到RGB色彩空间,才能得到数字视频数据。 采样是把模拟信号变成了时间上离散的脉冲信号,量化则是进行幅度上的离散化处理。 量化位数越多,层次就分得愈细,但数据量也成倍上升。 量化的过程是不可逆的,这是因为量化本身给信号带来的损伤是不可弥补的。 一般现在的视频信号均采用8比特、10比特,在信号质量要求较高的情况下采用12比特量化。,视频的数字化过程,未经压缩的数据量(采用8位量化):采样格式(Y:U:V) 数据量(MB/s)4:2:2 274:4:4 40.5,视频的数字化
8、过程,采样、量化后的信号转换成数字符号才能进行传输,这一过程称为编码。信息压缩编码就是从时间域、空间域两方面去除冗余信息,将可推知的确定信息去掉。 视频编码技术主要包括MPEG与H.26x标准,编码技术主要分成帧内编码(信源编码)和帧间编码(信道编码)。前者用于去掉图像的空间冗余信息,后者用于去除图像的时间冗余信息。,视频的数字化过程,运动图像压缩标准。主要有MPEG-1、MPEG-2、MPEG-4及正在制定的MPEG-7等标准。,MPEG-1:1992年推出,VCD基础,352288有限分辨率,面向家庭电视质量级的视频、音频压缩标准。 MPEG-2:1995年推出,针对HDTV、DVD,72
9、0576分辨率,5.1声道,面向演播级的视频音频压缩标准。MPEG-2的最大特点在于交互性,现在还没有好好利用起来。,视频的数字化过程,MPEG-4:又称DivX,1999年推出。特点: 基于内容的交互性,而MPEG-1/2则基于帧 高效的压缩比:压缩比更高,播放质量更好 通用的访问性:充分考虑各种网络(有线网络、无线网络、存储介质)的特殊性,支持对多媒体信息的通用存取。,视频的数字化过程,MPEG-4的应用: 因特网多媒体应用,如多媒体邮件等 交互式视频游戏 实时可视通信:可视电话、会议电视等 交互式存储媒体应用 移动通信条件下的多媒体应用 远程视频监控,视频的数字化过程,H.261:支持实
10、时动态图像的压缩编/解码标准,应用于可视电话和电视会议,最低传输速度是64kb/s。 H.263:面向低速信道,低于64kb/s,目的是能在现有的电话网上传输活动图像。 H.264:视讯会议系统规约标准。影像压缩技术是H.263的两倍,质量优于H.263,接近MPEG-4,对带宽要求低。,微软公司提出(Audio Video Interleave),运动图像和伴音数据是以交织的方式存储,并独立于硬件设备, 在读取视频数据流时能更有效地从存储媒介得到连续的信息。 AVI可以在任何Windows环境下工作,用户可以开发自己的AVI视频文件格式,在Windows环境下随时调用,具有扩展功能。 一般采
11、用帧内有损压缩,视频编辑软件如Adobe Premiere可以进行再编辑和处理。,扩展名为.asf和.wmv。 ASF的最大优点是体积小,适合网络传输。 WMV文件包括Windows Media音频(WMA)和Windows Media 视频(WMV)。,Apple公司推出的视频格式 ,即 Movie digital video 的文件格式,相应的视频应用软件为 Apples QuickTime for Macintosh。 Apple公司也推出了适用于PC机的视频应用软件Apples QuickTime for Windows,因此在PC机上也可以播放MOV视频文件。 MOV格式的视频文件可
12、以采用不压缩或压缩的方式,压缩视频文件,同步播放视频和音频,文件大小仅为AVI文件的六分之一。 MPEG-2压缩技术采用可变速率(VBR)技术,能够根据动态画面的复杂程度,适时改变数据传输率获得较好的编码效果,目前使用的DVD就是采用了这种技术。 MPEG压缩比高,图像和音频质量也非常好。MPEG标准包括MPEG视频、MPEG音频和MPEG系统 (视频、音频同步)三个部分,MP3音频文件就是MPEG音频的一个典型应用,而VCD、SVCD、DVD则是全面采用MPEG技术所产生出来的新型消费类电子产品。,RealNetworks公司制定的音视频压缩规范RealMedia,是Internet上的流媒
13、体技术,包括RealAudio、RealVideo及RealFlash。 流式视频格式,采用 “边传边播”的方法,即先从服务器上下载一部分视频文件,形成视频流缓冲区后实时播放,同时继续下载,为接下来的播放做好准备。这种方法避免了用户必须等待整个文件从Internet上全部下载完毕才能观看的缺点。,基于多媒体计算机的视频处理系统,在多媒体计算机系统中,视频处理一般是借助于一些相关的硬件和软件,在计算机上对输入的视频信号进行接收、采集、传输、压缩、存储、编辑、显示、回放等多种处理。 视频信号主要是指来自电视机、录/放像机、摄像机等视频设备的信号,也可以是来自影碟机的影视节目。,主要包括视频采集设备
14、、视频信号源设备、大容量存储设备、以及配置有相应视频处理软件的高性能计算机系统。 视频源设备:录像机、电视机、影碟机等; 视频采集卡:对模拟视频信号进行采集、量化和编码的设备; 高性能计算机:接收和记录编码后的数字视频数据。 大容量存储设备:存储经过编辑修改的数字视频文件。,基于多媒体计算机的视频处理系统,视频采集卡提供接口连接模拟视频设备和计算机,把模拟视频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 视频采集卡一般具有多种视频接口,可接收来自摄像机、录像机、VCD机等多种视频信号,通过视频软件可选择所需的视频源。,基于多媒体计算机的视频处理系统,基于多媒体计算机的视频处理系统,基于多媒体计算机的视频处理系统,性能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3 视频 处理 技术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