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力学摩擦.ppt
《理论力学摩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论力学摩擦.ppt(3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理论力学,第四章 摩擦,2,第四章 摩擦,前几章我们把接触表面都看成是绝对光滑的,忽略了物体之间的摩擦,事实上完全光滑的表面是不存在的,一般情况下都存在有摩擦。当物体的接触表面确实比较光滑,或有良好的润滑条件,以致摩擦力与物体所受其它力相比的确很小时,可以忽略。然而,在很多日常生活和工程实际问题中,摩擦成为主要因素,摩擦力不仅不能忽略,而且还应作为重点来研究。,由于摩擦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物理现象,涉及面广,本章只限于讨论工程中常用的近似理论,主要介绍滑动摩擦和滚动摩阻定律,重点研究有摩擦存在时物体的平衡问题。,3,定义:两个相接触物体,当其接触处产生相对滑动或相对滑动趋势时,其接触处产生的阻
2、碍物体相对滑动的力叫滑动摩擦力。摩擦力作用于相互接触处,其方向与相对滑动的趋势或相对滑动的方向相反,它的大小根据主动力作用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种情况,即静滑动摩擦力,最大静滑动摩擦力和动滑动摩擦力。若仅有滑动趋势而没有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力称为静滑动摩擦力;若存在相对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力称为动滑动摩擦力。,4-1 滑动摩擦,4,1. 静滑动摩擦力及最大静滑动摩擦力,如图(a)所示,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放置一重为P的物体,当水平方向无拉力时,显然有P=FN。现在该物体上作用一大小可变化的水平拉力F,如图(b)所示,当拉力F由零逐渐增加但又不很大时,物体仍能维持平衡。,5,由此可见,支承面对物体的约束力除了法
3、向约束力FN外还有一个阻碍物体沿水平面向右滑动的切向约束力Fs,此力即静滑动摩擦力,简称静摩擦力。显然有Fs=F,因此静摩擦力也是约束力,随着F的增大而增大。然而,它并不能随F的增大而无限地增大。而有一个最大值Fmax,称为最大静摩擦力,此时物体 处于平衡的临界状态。当主动力F大于Fmax时,物体将失去平衡而滑动。即,6,实验表明,上式称为库仑摩擦定律,是计算最大静摩擦力的近似公式。式中 fs 称为静摩擦因数,它是一个无量纲的量。一般由实验来确定。,2. 动滑动摩擦力,当接触处出现相对滑动时,接触物体之间仍有阻碍相对滑动的阻力,这种阻力称为动滑动摩擦力,简称动摩擦力,以Fd 表示,大小可用下式
4、计算。,式中 fd 是动摩擦因数,通常情况下,,7,4-2 摩擦角和自锁现象,1. 摩擦角,当有摩擦时,支承面对物体的约束力有法向约束力FN和切向约束力Fs,这两个力的合力称为全约束力FR。,它的作用线与接触处的公法线成一偏角j ,如图所示,当静摩擦力达最大时, j 也达到最大值jf ,称jf 为摩擦角。,8,当物块的滑动趋势方向改变时,全约束反力作用线的方位也随之改变;在临界状态下,R的作用线将画出一个以接触点A为顶点的锥面,称为摩擦锥。设物块与支承面间沿任何方向的摩擦系数都相同,即摩擦角都相等,则摩擦锥将是一个顶角为2 j f的圆锥。,9,物块平衡时,静摩擦力不一定达到最大值,可在零与最大
5、值Fmax之间变化,所以全约束反力与法线间的夹角j也在零与摩擦角jf之间变化,即,由于静摩擦力不可能超过最大值,因此全约束反力的作用线也不可能超出摩擦角以外,即全约束反力必在摩擦角之内。,N,Fmax,R,j,jf,2. 自锁现象,10,q,jf,jf,jf,R,RA,A,j,(1)如果作用于物块的全部主动力的合力R的作用线在摩擦角jf之内,则无论这个力怎样大,物块必保持静止。这种现象称为自锁现象。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主动力的合力R与法线间的夹角q jf,因此, R和全约束反力FRA必能满足二力平衡条件,且q = j jf 。,11,(2) 如果全部主动力的合力R的作用线在摩擦角j之外,则无论这
6、个力怎样小,物块一定会滑动。因为在这种情况下,q j f,而j j f,支承面的全约束反力RA和主动力的合力R不能满足二力平衡条件。应用这个道理,可以设法避免发生自锁现象。,12,利用摩擦角的概念,可用简单的试验方法测定摩擦因数。,摩擦角就是物块处于临界状态时斜面的倾角q ,即,13,斜面的自锁条件是斜面的倾角小于或等于摩擦角。斜面的自锁条件就是螺纹的自锁条件。因为螺纹可以看成为绕在一圆柱体上的斜面,螺纹升角a就是斜面的倾角。螺母相当于斜面上的滑块A,加于螺母的轴向载荷P,相当物块A的重力,要使螺纹自锁,必须使螺纹的升角a小于或等于摩擦角jm。因此螺纹的自锁条件是,14,4-3 考虑摩擦时物体
7、的平衡问题,考虑有摩擦的平衡问题时,其解法与前几章基本一样。但需指出的是,在受力分析和列平衡方程时要将摩擦力考虑在内,因而除平衡方程外,还需增加补充方程 0 Fs fs FN,因此有摩擦的平衡问题的解通常是一个范围。为了避免解不等式,往往先考虑临界状态( Fs = fs FN),求得结果后再讨论解的平衡范围。应该强调的是摩擦力的方向在临界状态下不能假设,要根据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来判断,只有摩擦力是待求未知数时,可以假设其方向 。,求解时,根据具体的问题采用解析法或几何法求解,下面举例说明,15,取物块A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列平衡方程。,解:,例题4-1,联立求解得,最大静摩擦力,所以作用在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理论 力学 摩擦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