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性筋膜炎与硬皮病.ppt
《嗜酸性筋膜炎与硬皮病.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嗜酸性筋膜炎与硬皮病.ppt(4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徐 愿 2016年1月10日,嗜酸性筋膜炎与硬皮病,提纲,嗜酸性筋膜炎 硬皮病 ACL抗体,嗜酸性筋膜炎,病例特点,双手硬肿,ANA 1:320 ACL 抗体阳性,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肺CT:支气管炎 肺功能:正常,关节炎:左腕,双肘,左踝,银屑病病史,外伤史,嗜酸性 筋膜炎,前臂及下肢无硬肿 ACL阳性 无凹槽征、橘皮征等,硬皮病,类风湿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雷诺现象不明显,抗体阴性 无小关节炎,皮肤变硬 抗体阳性 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嗜酸性筋膜炎,嗜酸性筋膜炎(EF)是一种以筋膜发生弥漫性肿胀硬化为特征的少见病,临床上以四肢硬肿及血中嗜酸粒细胞增多等为主要表现 由Shulm
2、an于1984 年首先报道 发病年龄一般在30 60 岁,也有婴幼儿发病的报道 本病男性多见,男女比2:1,发病机制,遗传因素 姐弟、父子共患报道 免疫因素 组织活检有免疫球蛋白和/ 或补体沉积 感染因素 从患者血清中检出特异性抗伯氏包柔螺旋体抗体,认为伯氏包柔螺旋体与人体筋膜等组织具有相似的抗原或者抗原决定簇,发病机制,外伤因素 多数患者有过度劳累或外伤病史 过敏因素 长期哮喘后继发,嗜酸性粒细胞增高,临床表现,常突然发病 多发于四肢,也可累及躯干 “棍棒”感:受累部位触之有特征性的“棍棒”感 “凹槽”征:受累肢体上举可因皮下结缔组织硬化区内静脉变扁而成 “橘皮样”改变:皮损初为弥漫性水肿,
3、继而硬化,与下部组织紧贴,表面凹凸不平,呈桔皮样外观,临床表现,皮损局部疼痛或压痛 关节可因皮肤发硬而活动受限,甚至挛缩 雷诺现象极少见 可累及食管、肺、甲状腺、肝、脾、肾、骨髓、膀胱等多器官,继而出现淀粉样变、间质性肺炎、再生障碍性贫血、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等表现,理化检查,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多见于疾病的早期 血沉增快,高球蛋白血症 类风湿因子和抗核抗体部分患者出现阳性 骨髓象有嗜酸粒细胞增高,MRI,肌肉MRI检查被认为是诊断EF的最佳影像学手段 MRI对肌筋膜水肿、增厚均较敏感,T2加权像横断面受累肌筋膜呈高信号,T2加权像冠状面受累肌筋膜呈高信号,病理,皮下筋膜增厚和炎症,筋膜内嗜
4、酸性粒细胞浸润,胶原纤维增生硬化变性,筋膜中出现小血管炎,非特异性淋巴细胞、组织细胞、嗜酸性细胞和浆细胞浸润 逐渐出现筋膜增厚和纤维化,延伸到肌肉周围组织 晚期,关节挛缩和活动受限,筋膜水肿及肌腱滑膜增生等可引起继发神经受压,Pinal-Fernandez I, Selva-O C A, Grau J M. 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eosinophilic fasciitisJ. Autoimmun Rev, 2014, 13(4-5): 379-382.,诊断,2014年Pinal-Fernandez建议诊断标准 主要标准 对称或非对称性,弥漫(四肢、
5、躯干和腹部)或局限(四肢)的皮肤肿胀、硬结和皮肤皮下组织增厚 病变皮肤全层楔形活检提示筋膜增厚,伴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聚集,伴或不伴EOS 浸润 次要标准 外周血EOS0.5*109/L 高球蛋白血症,计数1. g/l 肌无力和/或二磷酸果糖酶升高 “沟槽征”或“橘皮样”改变 MRI: T2:筋膜高信号,除外系统性硬化,满足2条主要,或1条主要+2条次要,可诊断,EF表现,14例 皮肤 所有患者均出现局部皮肤肿胀、变硬,受累部位以前臂和下肢最为常见(各10 例,71.4),手及腕部受累9 例(64.3%),上臂受累3例(21.4%) 括皮肤色素沉着者 例(42.8%),色素脱失者 例(14.3%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酸性 筋膜 硬皮病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