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课件.ppt
《伦理学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伦理学课件.ppt(46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回乡见闻 连清川 (2013-02-20 09:34:58 新浪博客),我的家乡在福建丘陵包围中的一个小山村。家乡这些年,用“山乡巨变”来形容丝毫不为过。我家的门口是一条省道,在道路两旁,俱是三四层的红砖水泥楼,基本的格局都是底层店面,高层住宿。乡邻相告,每座楼的价值,都在几百万之上。车子不是什么稀罕的事情。满大街跑的,居然有不少的卡宴和宝马。寻常人家,包括我的中学同学,也多数已经拥有了家用轿车。而在县城和各个乡村之间,都穿梭着私营的公共汽车。第三产业发达得很,镇里已经有了两个超市,还有专业的电器商城。春节并不热闹。我们小时候所切切盼望的穿新衣,吃鱼肉,在乡邻看来,早就没有意义了,天天都可以穿
2、新衣,每天都是鱼肉。所以,这早就已经不是我所生长的那个故乡了。它成长、蜕变、进化,依然是一个现代型的小城镇了。富足、繁荣、现代,这样的巨变的确是一个庞大的现代化转型的范例。从最初的贫困,到摸索,到富足,虽然这个转型有跌宕,但终于转型成功。可惜,这只是山乡巨变的一个面相而已。这个转型成功的背后,同时是巨大得令人恐惧的代价。,乡村秩序与伦理已经破坏殆尽了。这个社会中没有权威的存在,只有金钱和权力的存在。没有人认为村干部、镇干部是权威,而只是可资利用的关系。老人只是社会中飘荡的游魂,所有人的负担。每个人都渴望与政府中的人交往,以获得正常生活之外的额外利益,同时,每个人都在恐惧政府的存在,以求在自己不
3、需要的时候,不要触动自己的利益。乡村之间的温情时代自然早就已经湮灭了。我少时各个村落中,都有德高望重的类“族长”的存在,在协调公共生活方面弥足轻重。但如今这种中间力量荡然无存。村镇干部除了以权力介入富有利益的事件外,对于公共事件既无动力介入,更无权威调整。法律力量的存在,多数也与利益相关。当然,我所认识的乡人之中,几乎未有信任法庭公正者,纠纷发生的第一反应不过是寻找法院或者政府之中可以依靠的权力介入。民间的自我调解几乎等于零,多数的结果,不过是强弱对比所产生的积怨,或者最终以金钱替代了公正。我以为,我的家乡整体的社会信用已经破产了。所有关系之间,官民之间、乡民之间,乃至传统的家族之间,只剩下一
4、种关系:金钱关系。我无从考证我家乡的社会变化,是否代表着中国整体。但就我眼界所见,它至少代表了福建一省的普遍现象。,思考:,1、当前我们国家社会发展所面对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2、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角来看度,目前我国存在的最大的最根本的社会问题是什么? 3、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有哪些?,前言,一、什么是伦理学(P.5) 二、伦理学的学科地位 三、伦理学的分类(P.34) 四、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结构(P.7) 五、当前伦理学研究的热点与重点 六、伦理学专业研究生招生情况 七、参考书目,一、什么是伦理学,1、什么是伦理(P.3) 伦:人伦,关系,人与人之间的以血缘、辈分为特点的关系。 伦,辈也
5、。说文解字 理:治玉,规则,道理 伦理: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所应当遵循的规则和道理。,“五伦”、“五理” 、“五典”,五伦,即古人所谓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种人伦关系。 以忠、孝、悌、忍、善“五理”为“五伦”关系准则。 孟子滕文公上:“使契(人名)为司徒(官职),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左传:“五典”,“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一、什么是伦理学,2、伦理学的定义 伦理学是一门研究道德的起源、本质、发展变化及其社会作用的科学。(P.5) 其它定义: 伦理学是“仁学” 伦理学是道德哲学 伦理学是对善的研究 伦理学是对正当的研究,伦理学是“
6、人学”,人是怎样的人与动物的区别 人的生活是怎样的生活的本质 人的生活怎样可以更好善的生活 伦理学研究的“善”是对于人来说其正常的生活中具有可能性的、可以获得的“善”。 伦理学的研究基于实践并以实践为目的。,实践是人的生命的基本的活动,植物性的,营养、生长,生命的基础 动物性的,运动,感觉 人类的,运用理智的,自由的自觉的 人在营养、生长方面和运动、感觉方面远远低于植物、动物, 人的实践能力,运用理智的能力弥补了人先天的不足。,实践的目的性,实践是一种具有内在目的性的活动,即具有内在的好,内在的善,即具有本质性的好与善,即对于事物发展、社会进步的意义 实践的内在目的性的好与善,一定与实践者的德
7、性的善密切相关 实践的外在的目的性,即实践活动在客观世界所追求的物化的结果 学习:外在目的性文凭;内在目的性自我完善,二、伦理学的学科地位,1、伦理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 公元前四世纪,亚里士多德尼克马可伦理学 2、伦理学是一门常新的学科 新关系,新矛盾;新科技,新问题; 3、伦理学是全部科学的核心 在古希腊,全部科学被分为物理学、逻辑学和伦理学,其中伦理学是核心。 人是目的,以人为本,以人为研究对象,科学好比鸡蛋,伦理学是蛋黄。,科学好比果园,伦理学是果子。,三、伦理学的分类,目的论伦理学 幸福论伦理学 快乐主义伦理学 功利论伦理学 规范伦理学 德性伦理学 应用伦理学 理论伦理学 元伦理学,目的
8、论伦理学,目的论伦理学是最早产生的伦理学范式 认为万事万物都具有目的性,善就是人的目的 人具有的生产力:自然的生命力;精神的创造力 精神的生产力生产出来的:德、功、言 目的所追求的善超验的善,幸福论伦理学,幸福论伦理学强调人所追求的是人可以获得的最高的善 人所追求的最高的善就是幸福最好的生活 最好的生活就是思辨沉思人的生活 幸福论所追求的善经验的善,快乐主义伦理学,亚里士多德之后,幸福论衰弱,快乐主义盛行 人生最高的善:快乐(快乐就是最高的善和最大的好) 伊壁鸠鲁:人可以获得的最好的东西就是快乐 快乐主义是善肉体的无痛苦和心灵的无纷扰,功利主义伦理学,功利主义伦理学是注重在实现目的的过程中手段
9、的效用性 强调的是实现目的的中间环节的手段的效果,我们所应当关注的是对于这一效果功用的计算,德性论伦理学,最古老的伦理学,儒学是其代表 幸福论与德性论是对同一种伦理学的两种不同角度的解读,一种伦理学是幸福论伦理学,同时也可以是德性论伦理学 德性是人的最高的善,对人来说是最好,德性伦理学,德性伦理学把德性看成是主要的伦理理论,它提出伦理学的中心问题“人应当具备怎样的品格?”,“我应该是哪一种人?”它的目的在于描述在一定的文化或社会之中受到敬重的品格类型。 在古希腊,伦理学是与品格相关的,因此,伦理学被建构为德性伦理学。,德性伦理学,德性伦理学是一种以研究主体道德品质的产生发展、形成规律、塑造改变
10、,以及与主体德性相关的道德教育、道德修养等为主要内容的伦理理论。德性伦理学讨论的主要问题包括,德性的构成、德性的建构、德性的内涵,具体的德性诸如勇敢、节制、乐施、自豪、忠诚、怜悯、等等。,义务论伦理学,其与目的论伦理学相对照,包括责任论伦理学和契约论伦理学 德性的观念转向了内心的一种力量,德性是主体对于内在道德法则的尊重,是主体的内部自由 主体对于外在的道德法则的尊重是一种合于责任的行为,主体的外部自由 契约论伦理学,从自然法到社会法,规范伦理学,规范伦理学是关于义务和价值合理性问题的一种哲学研究。规范伦理学的任务,在于说明我们人本身应遵从何种道德标准,才能使我们的行为做到道德上的善。 规范伦
11、理学是中国与西方自古有之的一种传统的伦理学。,规范伦理学,在中国,自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由孔子集成一脉相传的儒家道德哲学,就是典型的规范伦理学。 在西方,自亚里斯多德以来,经过中世纪的基督教伦理学,到近、现代资产阶级道德哲学,都属于规范伦理学。 总之,凡主张有道德标准和原则的伦理学,都是规范伦理学。,应用伦理学,到20世纪70年代,伦理学家们不再把主要精力放在抽象地论证应该怎样地生活,而是直接讨论日益复杂的现实生活,试图从伦理学的角度回答人们实际生活中面临的问题,研究如何规范和引导现实生活,以使人类更好地生存。,应用伦理学主要从四个方面介入社会现实:,一是关注和研究社会生活不同领域:政治
12、伦理学、经济伦理学、宗教伦理学、科技伦理学等; 二是关注和研究人们的不同职业:教师伦理学、医生伦理学、军人伦理学等; 三是关注和研究各类不同人群:妇女伦理学、青年伦理学、老人伦理学等; 四是关注和研究当代各种重大问题:环境伦理学、生态伦理学、网络伦理学等。,理论伦理学,与规范伦理学相对立,或者被称之为纯粹理论伦理学,认为伦理学就是道德哲学,是 对于道德问题的哲学思考。(P.4) 理论伦理学不是一种独立的伦理学派,而是包含一切与规范伦理学、应用伦理学相对立的所有伦理学理论。如:元伦理学,语义伦理学,分析伦理学,等等。,元伦理学,元伦理学,又称分析伦理学,是与规范伦理学相对立的一种伦理学,是分析哲
13、学在道德问题上的应用。 最初由新实证主义者提出,并为后来各派沿用,形成了直觉主义伦理学、感情主义、语言分析学派、伦理自然主义等派别。 元伦理学侧重于分析道德语言中的逻辑,解释道德术语及判断的意义,将道德语言与道德语言所表达的内容分开,主张对任何道德信念和原则体系都要保持“中立”,并在此基础上研究问题。,元伦理学讨论的问题,1、伦理学基本概念,价值词的意义和用法,如善、恶、“正当”、“应该”,需要精确的定义,以及由这些价值词构成的伦理判断的性质、意义和作用问题。 2、伦理或价值判断的根据是什么?道德与价值推理的逻辑是什么?,元伦理学案例,“图财害命是恶的行为” “赡养扶助年迈父母是儿女的责任。”
14、 元伦理学家认为,伦理学的任务不是判断“图财害命”是不是“恶”的行为,“赡养父母”是不是儿女的“责任”,而是要讨论“恶”的意义是什么?“责任”的意义是什么?最多还可以讨论,这样的伦理判断在逻辑上是否能成立。,四、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结构(P.7),理论篇:关于道德的基本理论 道德的本质、道德的起源、道德的作用、道德的特点 规范篇:关于道德的规范体系 道德原则、道德规范、道德范畴,具体领域的道德要求 实践篇:关于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培养 道德行为、道德品质、道德教育、道德修养,五、当前伦理学研究的热点与重点,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研究 3、我
15、国公民道德状况调查和道德领域突出问题研究 4、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和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研究 5、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研究 6、我国公民道德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研究 7、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诚信问题研究 8、环境伦理与美丽中国建设研究,六、伦理学研究生招生,1、伦理学研究生招生考试科目 公共政治,公共外语 专业卷1,伦理学原理(伦理学概论) 专业卷2,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哲史或欧哲史,2、伦理学研究生招生学校,北大,人大,清华,复旦,同济,浙大,南开,南大,东大,社科院,中央党校 北师大,华师大,东北师大,河北师大,湖南师大,广西师大,华南师大,华中师大,江西师大,南京师大,
16、陕西师大,首都师大,上海师大,曲阜师大,3、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本专业领域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既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又具有分析、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从事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高级教学人员和科研人员。,4、伦理学博士研究生招生,北大,人大,清华, 复旦,同济,浙大, 南开,南大,东大, 社科院,中央党校, 华师大,湖南师大,,参考书目:基本原理部分,伦理学 罗国杰 人民出版社 伦理学是什么 何怀宏 北京大学出版社 新伦理学 王海明 北京大学出版社 伦理学的意蕴 陈少峰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伦理学方法 王海明 北京大学出版社 道德思维论 黄富峰
17、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道德心理论 曾钊新 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 道德情感论 李建华 湖南人民出版社 个体道德论 唐凯麟 中国青年出版社 西方伦理学经典命题 唐凯麟 江西人民出版社 西方伦理学名著提要 唐凯麟 江西人民出版社,参考书目:伦理思想史部分,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 朱贻庭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伦理思想史 陈瑛等 贵州人民出版社 中国伦理精神的现代建构 樊浩 江苏人民出版社 中国伦理精神的历史建构 樊浩 江苏人民出版社 中国伦理精神的现代建构 樊浩 江苏人民出版社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 朱贻庭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世纪西方伦理学 石毓彬 湖北人民出版社 20世纪中国伦理思潮问题 唐凯麟
18、湖南教育出版社,参考书目:国外伦理学研究,正义论 罗尔斯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伦理学理论与实践 帝洛 北京大学出版社 伦理学概论 弗兰克.梯利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伦理学体系 包尔生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境遇伦理学 弗莱切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德性之后 麦金泰尔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善的研究 西田几多郎 商务印书馆 尼科马克伦理学 亚里士多德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理想国 柏拉图 商务印书馆 功利主义 穆勒 商务印书馆 道德情操论 亚当.斯密 中央编译局出版社,第一章 伦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一、伦理学的研究对象 伦理学以道德作为自己研究的唯一客体。(P.5) “伦理”与“道德”在词源上是相通
19、的。 伦理学产生于“道德教化”的需要。 伦理学以研究道德而区别于其它科学。,道德,1、什么是道德(P.8) 道:规则,规律,外在的 德:品质,获得,内在的 由道而德,道的内化 由德而道,德的外化,道:规则、规范,外在,他律,德:品质、德性,内在,自律,“道”的内化 服从 同化 内化,道德定义(P.8),人类现实生活中,由经济关系所决定,用善恶标准去评价,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传统习惯来维持的一类社会现象。 主体人类,人类特有 一般本质上层建筑,由经济关系决定 特殊本质以善恶为评价标准,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传统习惯来维持,道德现象,2、什么是道德现象(P8) 现象:外部表现 道德现象:可以
20、被人们感知到的道德的外部形态。 道德活动现象 道德意识现象 道德规范现象,道德活动现象排球比赛,道德意识现象道德理论,道德规范现象,道 德 规 范 现 象,基本问题,3、伦理学的基本问题(P.12) 利益与道德的关系 道德和利益谁决定谁的问题 以此划分了伦理学理论研究的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谁先谁后的问题 以此区别不同的道德规范体系,4、道德的特殊矛盾性,道德的解决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的特殊性(P.11) 评价标准善恶 凭借力量社会舆论、内心信念 自我牺牲道德价值,1、中国伦理思想的发展2、西方伦理思想的发展3、马克思主义伦学思想的产生、发展,二、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产生和发
21、展,孔子像,孔子的伦理思想,1、折中主义的道德起源论 一方面认为自己的道德是天赋的:“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另一方面,又肯定了后天道德学习的重要:“为仁由己”、“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性相近,习相远。”,2、重义轻利的义利观,在义利问题上,孔子重义轻利,把义利问题看做是道德评价的一个重要标准 。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不义且富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并不完全排斥“利”,而是要求“见利思义”、“见得思义”。,3、“克己复礼”的道德修养论,“克己复礼”就是一方面按照礼的要求克制自己不正当的思想和言行,力求符合礼的要求,培养自己的“仁
22、心”和品质;另一方面通过自己实行仁的原则的高度自觉性,使已被废弃了的礼重新发挥作用。 “克己”:“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道德修养的极高境界“中庸”,中庸是孔子道德理论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孔子极为看重和肯定的道德境界。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关于中庸,孔子没有明确的定义,在其与弟子的对话中表达了中庸就是“无过无不及”,恰倒好处。,孔子与中庸,尾生高,以直爽、守信著称。传说他与一女子相约在桥下见面,女子没按时来,尾生高一直在约会处等候。后来,河水暴涨,尾生高不愿离开桥下,抱住桥柱子死守,终被淹死。(庄子盗跖 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xi)焉,乞诸其邻而与
23、之。” 孔子说:“谁说微生高这个人直爽呀?有人向他讨点醋,他不直言自己没有,却到他的邻居家去要了点醋给人。” 刻意去实行道德,曲意去体现善意,结果是让道德变味,使自己变态。,孔子与中庸,孔鲤的母亲去世了,孔鲤守丧。丧期过了,他还在那儿哭。 有一天孔子听到他在哭,就问,谁在哭啊? 有人告诉他,是伯鱼在哭他的母亲。 孔子把儿子叫来,告诉他:丧期已经过了,你应该回归正常生活了,你天天这么哭哭啼啼的怎么回事啊?表达孝情不能太过啊。 伯鱼听到父亲这样的话,也就不再哭了。(孔子家语曲礼子贡问) 即使对于母亲的哀悼之情也要适可而止。,4、“道之以德”的道德教育思想,孔子十分重视道德教育,认为道德教育是教育最
24、主要、最基本的内容。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行是指“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则以学文。”,5、多层次的理想人格,在理想人格问题上,孔子提出了“君子”、“仁者”、和“圣人”等多层次的范畴。 孔子讲君子,强调把“君子”当作有高尚品德的人,道德的典范,作为人们应该效法的理想人格。 “君子”总是能够以仁的道德原则来要求自己,“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君子,君子成人之美。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君子言之必可行,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伦理学 课件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