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微流控分析.ppt
《第六章 微流控分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 微流控分析.ppt(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六章 微流控分析,6. 1 微全分析系统和微流控分析概述微全分析系统(micro total analysis system,TAS)或称芯片实验室(lab on a chip,LOC)是一个跨学科的新领域,是分析化学、微机电加工、计算机、电子学、材料科学、生物学及医学等多学科的交叉;它将样品的预处理(包括过滤、浓缩、衍生、样品的混合、反应)以及样品的进样、,分离和检测等常规实验室操作集中在平方厘米级的芯片上完成,实现化学与生物分析系统的整体微型化、自动化、集成化与便携化。微全分析系统体积的微型化使其分析速度加快,自动化和集成化程度提高。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提前完成,即归功于96通道微芯片电泳的
2、运用;随后发展的384通道的阵列毛细管电泳微芯片,使分析通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自从Manz和Widmer于20世纪九十年代初首次提出微型全分析系统的概念以来,该领域已经发展成为当前世界上最活跃、最前沿的科技领域之一,而其核心技术则是以微流控技术(microfluidics)为基础的微流控芯片。 6. 1. 1 微流控分析系统的特点微流控芯片是通过微加工技术将微通道、微泵、微阀、微储液器、微电极、微检测元件、窗口和连接器等功能单元,集成在平方厘米大小的芯片材料上。微流控芯片在装置上的,主要特征是其微纳流体的有效结构(包括微通道、反应室和其它某些功能部件)至少在一个维度上为微米级尺度。与宏观尺度
3、的实验装置相比,微流控芯片的微米级结构显著增大了流体环境的面积/体积比例,产生了特殊的效应,包括:层流效应,表面张力及毛细效应,快速热传导效应和扩散效应。这些特殊效应使得微流控芯片的分析性能在很多方面超过了宏观体系下的分析性能,性能改善主要表现在:,(1) 分析系统的微型化; (2) 分析系统的集成化、自动化; (3) 分析效率显著提高; (4) 试样和试剂消耗显著下降; (5) 实现高通量的分析 。微流控分析系统体积的微型化带来分析性能的 改善会降低分析成本,降低分析过程产生的废物 对环境的污染,并可以制备一次性用的分析设 备。然而,系统的微型化必然会增加芯片制作的,难度,微通道表面性质的微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六 章微流控 分析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