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部编版语文九年级13课后课外古诗.ppt
《2018部编版语文九年级13课后课外古诗.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部编版语文九年级13课后课外古诗.ppt(4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课外古诗词,R九年级语文上册,月夜忆舍弟 杜甫,一、 杜甫其人,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河南巩义人。世称杜拾遗、杜工部。有杜工部集。有著名的“三吏”、“三别”,其诗被称为“诗史”。后世尊为“诗圣”。,“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首联提摄全篇。首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秋景:路断行人,写出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到处都呈现出一派凄凉景象。在凄凉沉寂的氛围中,写出强烈的忆弟之情。点明时间、地点,已隐含忆弟之情。戍鼓声犹在耳,接着传来孤雁哀鸣,不禁牵起诗人思弟之情。,古人常用“雁行”、“雁序”喻兄弟,孤雁失群,则使人联想到兄弟分散。况且在这荒远边地的萧瑟的秋夜,这孤雁念群的悲叫声,听来
2、更使人怆然涕下。因为漂泊流离,杜甫对雁声有着一种特殊的敏感。首联十字,可谓一字一咽,字字血泪,切不可草草看过。首二句是提摄全篇的,写出忆弟之情,又揭出忆弟之由,那就是战乱。,“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颔联点题。“露从今夜白”,既写景,也点明时令。在白露的夜晚,寒意逼人。“月是故乡明”,亦写景之语,突出了诗人对故乡的感怀。围绕题目“忆”,紧承“秋”、“月”,将江淹别赋中“明月白露”写成十个字,显示了诗人化平凡为神奇的本领。将寻常语离析倒装而用之,语峻体健,意亦深稳,遂成妙绝古今之名句。,“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上句说弟兄离散,天各一方;下句说家已不存,生死难卜。在诗人的愁思中夹杂着生离死别
3、的焦虑和不安,语气也分外沉痛。抒发了作者弟兄失散、国破家亡的痛楚之情,实际上也是对安史之乱中人民饱受忧患丧乱生活的概括。,“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这两句进一步抒发内心的忧虑之情。含蓄蕴藉,发人深省。亲人们四处逃难,平时寄书信尚且收不到,更何况战事频仍,情况就更难预料。,总结全诗,全诗层次分明,首尾照应,结构严谨。从边地的衰败景象入手,引出思乡之情;从望月写到“忆舍弟”;从“无家”的慨叹到现实细节的刻画,“寄书不达”、生死未卜,无不透露出悲凉沉郁之意。在安史之乱中,杜甫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所以能把常见的怀乡思亲的题材写得沉郁顿挫。,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写作背景,刘长卿“刚而犯上,两遭迁谪”
4、。第一次迁谪在公元758年(唐肃宗至德三年)春天,由苏州长洲县尉被贬为潘州南巴县尉;第二次在公元773年(唐代宗大历八年)至777年(大历十二年)间的一个深秋,因被诬陷,由淮西鄂岳转运留后被贬为睦州司马。本文是第二次被贬经过长沙时所作。,首联: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颔联: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颈联: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尾联: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贾谊被贬在这里三年,千百年来只留下了他的悲伤。,贾谊去后,我独自在秋草中觅迹,却只见斜日照耀下的寒林。,汉文帝虽是有道明君,恩宠尚且太薄,湘水无情流逝,纵使贾谊在这里凭吊屈原,屈原有怎么会知?,面对寂静
5、的江山,秋风吹过,草木凋落,可怜你为什么被贬到这么偏远的地方啊!,贾谊宅,贾谊,谪宦长沙,怀才不遇的感伤,总结回顾,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一篇谏书早晨上奏给皇帝,晚上就被贬官到八千里外的潮州去。,“朝奏”与“夕贬”、“九重天”与“路八千”形成鲜明对比,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诗人命运的急剧变化, 透露出作者忠而遭贬的愤怨。,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想替皇上除去有害的事,哪能因衰老就吝惜残余的生命。,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云彩横出于南山,我的家在哪里?立马蓝关,大雪阻拦,前路艰危。,这两句,一顾一瞻,顾者为长安,因云横秦岭,长安已不可见;瞻者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部编版 语文 九年级 13 课后 课外 古诗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