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智慧旅游建设解决方案.doc
《景区智慧旅游建设解决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景区智慧旅游建设解决方案.doc(1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基于物联网、云计算的景区 “智慧旅游”建设解决方案 2 目录 一、 景区“智慧旅游”建设目标 . 4 1.1实现景区流程化的生产运营 . 4 1.2实现景区精细化的企业管理 . 4 1.3实现景区精准化的营销决策 . 4 1.4实现景区智能化的应急指挥 . 5 1.5实现景区人性化的游客服务 . 5 1.6实现景区网络化的生态保护 . 5 二、 景区“智慧旅游”建设思路 . 6 三、 三大基础平台建设 . 7 5.1三大基础平台构成 . 7 5.2机房环境平台 . 7 5.2.1机房环境平台建设原则 . 7 5.2.2机房环境平台建设依据 . 9 5.2.3机房环境平台建设内容 10 5
2、.3网络传输平台 27 5.3.1网络传输平台建设原则 27 5.3.2网络传输平台建设依据 29 5.3.3网络传输平台建设内容 30 5.4云计算及存储平台 39 5.4.1云计算及存储平台建设原则 39 5.4.2云计算及存储平台建设依据 40 5.4.3云计算及存储平 台建设内容 40 四、 六大应用体系建设 43 6.1 六大应用体系构成 43 6.2 生产运营体系 44 6.2.1 景区票务系统 44 6.2.2 电子商务系统 47 6.2.3酒店管理系统 50 6.2.4停车场管理系统 55 6.3 企业管理体系 58 6.3.1办公自动化系统 59 6.3.2企业邮件系统 61
3、 6.3.3 IT运维管理系统 . 62 6.3.4 考勤系统 66 6.4 营销决策体系 66 6.4.1 车牌识别系统 67 6.4.2景区客源智能分析系统 68 6.5 智能指挥体系 70 6.5.1视频监控系统 71 6.5.2无线通讯指挥系统 76 6.5.3指挥中心大屏幕系统 86 6.5.4指挥中心触控展示系统 89 3 6.6 游客服务体系 90 6.6.1旅游咨询系统 91 6.6.2户外 LED大 屏幕系统 92 6.6.3呼叫中心系统 93 6.6.4智能广播系统 94 6.6.5应急对讲系统 95 6.6.6短信平台 96 6.6.7游客智能语音导游系统 97 6.7生
4、态保护体系 . 101 6.7.1森林防火系统 . 102 6.7.2水资源保护系统 . 105 6.7.3大气资源保护系统 . 108 五、 总集成建设 . 109 六、 项目投资预算 . 111 8.1基础平台建设预算 . 111 8.2生产运营体系建设预算 . 112 8.3企业管理体系建设预算 . 112 8.4营销决策体系建设预算 . 112 8.5智能指挥体系建设预算 . 112 8.6游客服务体系建设预算 . 113 8.7生态保护体系建设预算 . 113 8.8总集成建设预算 . 113 8.9建设总预算 . 114 8.10一期建设预算 114 4 一、 景区“智慧旅游”建设
5、目标 1.1 实现景区流程化的生产运营 从电子商务、到景区票务、到景区酒店管理、停车场管理等一系列的生产运行系统通过 TCP/IP 协议和 SOA 架构实现基于服务的流程化生产运营。 1.2 实现景区精细 化的企业管理 国内所有通过 5A 景区都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进行智慧景区建设,一方面是 5A 景区的基本要求,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真正做到精细化管理,提高行业的竞争力。 应用电子化的钢性流程和制度,细化到整个景区的财务管理、公文管理、审批管理、人事管理、资源管理、项目管理、流程管理等,最大程度提高景区的管理水平同时,提升了管理效益,提升了行业的竞争力。 1.3 实现景区精准化的营销决策
6、 通过车牌识别系统、电子商务系统、票务系统、决策分析系统等多个系统数据深度挖掘,实现对景区客源的精准统计和分析,为精准营销提供决 策依据,同时为营销转化率提供考核依据。 5 1.4 实现景区智能化的应急指挥 景区分布区域广、道路复杂,各个景点资源配置各一,容易发生拥堵、事故、灾害等状况,特别是在黄金周,为了应对的各种安全隐患,通过信息化技术建设智能、高效、全面的指挥体系是提高景区自身应急处突能力的重要的保障。 1.5 实现景区人性化的游客服务 通过信息系统为游客提供全面的吃、住、行、游、购、娱信息,同时实现咨询、投诉、预订等智能化、人性化服务。 1.6 实现景区网络化的生态保护 生态环境是景区
7、乃以生存必要条件,只有对景区的、大气、水、植物、动物 等生态资源进行长期有效的保护才能让景区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条件。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对景区资源网络化的监测和预警,同时建立景区生态资源数据库。 6 二、 景区“智慧旅游”建设思路 景区“智慧旅游”建设总体思路依靠现代物联网技术、通信技术、信息处理技术、数据挖掘技术及云计算模式,实现对景区资源配置、旅游相关信息采集与处理,并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利用,基于网络传输、机房环境、云计算及存储三大基础平台支撑景区生产运营、企业管理、营销决策、智能指挥、游客服务、生态保护六大应用体系,并做好各体系之间的有机集成。同 时做到统一规划、根据系统的重要性和实
8、际投资的规模分期、分批实施。 7 三、 三大基础平台建设 5.1 三大基础平台构成 三大基础平台 三大基础平台 是景区“智慧旅游”建设的重中之重,“智慧旅游”建设是否成功首先要看三大基础平台是否建设的牢固。 三大基础平台包括机房环境平台、网络传输平台和云计算及存储平台。 5.2 机房环境平台 5.2.1 机房环境平台建设原则 机房环境平台是整个景区“智慧旅游”建设的重要部分,机房环境平台的规划必须满足当前景区“智慧旅游”建设的各项需求应用,又需要满足面向未来快速增长的发展需求,因此必 须是高质量的、灵活的、开放的。在规划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实用性和先进性 机房内基础设施都采用了最先进的技术,通
9、过使用先进8 的技术来确保其实用性。机房环境平台建设应该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和设备,满足当前的需求,兼顾未来的业务需求。 安全可靠性 对机房的布局、结构设计、设备选型、日常维护等各个方面进行可靠性的规划和建设。采用相关的技术提供较强的管理机制、控制手段和事故监控与安全保密等技术措施提高机房环境平台的安全性。 灵活性与可扩展性 机房环境平台必须具有良好的灵活性与可扩展性,能够根据风景区“智慧旅游”不断发展的 需要,扩大设备容量和提高用户的数量和质量。具备支持多种网络传输、多种物理接口的能力,提供技术升级、设备更新的灵活性。 标准化 在机房环境平台规划时,应基于国家颁布的有关标准,包括各种建筑、机房
10、设计标准,电力电气保障标准以及防雷、防火标准,坚持统一规范的原则,从而为未来的业务发展、设备增容奠定基础。 经济性 /投资保护 应以较高的性能价格比构建机房环境平台,使资金的产出投入比达到最大值。以较低的成本、较少的人员投入来维持系统运转,提供高效能与高效益。 可管理性 9 在建设机房环境平台时,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管理的任 务必定会日益繁重。所以在规划中,必须建立一套全面、完善的管理和监控系统。所选用的设备应具有智能化,可管理的功能,同时采用先进的管理监控系统,实现先进的集中管理监控,实时监控、监测整个机房环境的的运行状况,实时报警,实时事件记录,这样可以迅速确定故障,提高的运行性能、可靠性
11、,简化机房管理人员的维护工作,从而为机房中各应用系统安全、可靠的运行提供最有力的保障。 5.2.2 机房环境平台建设依据 GB50174-2008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GB/T50314-2006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50311-2007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12-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GB2887-1989计算站场地技术要求 GB9361-1988计算站场地安全技术 GB6650-1986计算机机房用活动地板的技术要求 SJ/T30003电子计算机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343-200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JGJ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技术
12、规范 GB50052-199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4-19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10 5.2.3 机房 环境平台建设内容 根据对景区的实地考察,机房环境平台按照 B、 C 两级标准来建设。 景区数据中心建设在接待中心、景区备份数据中心建设在市区、景区指挥中心建设在接待中心、这 3 个机房作为景区的核心机房按照国家 B 级机房标准进行建设。 黑山谷北门机房、黑山谷南门机房和石林机房作为景区的区域汇聚机房本着节约投资的目的,可按照国家 C 级机房标准进行建设。 数据中心机房和备份数据中心机房 数据中心机房和备份数据中心机建筑要求: 数据中心机房面积应该在 60平方米左右,可根据景区的实
13、际建筑情况考虑; 数据中心机房建筑层高应高于 4 米 低于 5 米; 数据中心机房宜建设在一个规则的长方体建筑内; 数据中心机房内需要提供可靠稳定的双路 380V电源供给,以及给排水管道; 数据中心机房建筑顶挂载荷应大于 1.2KN/M2; 数据中心机房建筑地板载荷应大于 8-10KN/M2; 数据中心机房建筑内部需要与建筑管道井相连; 数据中心机房上方应无给排水管道; 11 数据中心机房应远离产生粉尘、油烟、有害气体以及生产或贮存具有腐蚀性、易燃、易爆物品的场所; 数据中心机房四周应该具备空调外机的安装环境; 数据中心机房应避开强电磁场干扰; 数据中心机房应远离强振源和强噪 声源 数据中心机
14、房和备份数据中心机房组成区域: 数据中心分为主机房、辅助区、支持区和行政管理区等功能区组成。 主机房承载所有设备。 辅助区、支持区提供设备调试和维修的场地。 行政管理区提供值班人员的办公和监测环境。 数据中心机房和备份数据中心机房主机房: 主机房是数据中心机房的核心部分,机柜布置应满足机房管理、人员操作和安全、设备和物料运输、设备散热、安装和维护的要求。本次规划数据中心机房主机房可承载 42U标准机柜 5 台。 用于搬运设备的通道净宽不小于 1.5m。 面对面布置的机柜或机架正面之间的距离不小于1.2m; 背对背布置的机柜或机架背面之间的距离不小于12 lm; 当需要在机柜侧面维修测试时,机柜
15、与机柜、机柜与墙之间的距离不小于 1.2m。 成行排列的机柜,其长度超过 6m 时,两端应设有出口通道;当两个出口通道之间的距离超过 15m时,在两个出口通道之间还应增加出口通道;出口通道的宽度不小于 lm,局部可为 0.8m 主机房的含尘浓度,在静态条件下测试,每升空气中大于或等于 0.5 m 的尘粒数少于 18000粒。 有人值守的主机房和辅助区,在电子信息设备停机时,在主操作员位置测量的噪声值小于65dB(A)。 主机房内无线电干 扰场强,在频率为 0.1510OOMHz 时,主机房和辅助。区内的无线电干扰场强小于或者等于 126dB。 主机房和辅助区内磁场干扰环境场强不大于800A/m
16、。 在电子信息设备停机条件下,主机房地板表面垂直及水平向的振动加速度值,不大于 500mm/s2。 主机房的绝缘体的静电电位不大于 1KV。 数据中心机房和备份数据中心机房防火与疏散: 数据中心机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13 当数据中心主机房面积都大于 100 时,安全出口都必须设置两个,并且分散布置。面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且应自动关闭,并应保证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从 机房内开启。 走廊、楼梯间应畅通,并应有明显的疏散指示标志。 主机房的顶棚、壁板(包括夹芯材料)和隔断选择不燃烧体,并且不采用有机复合材料。 数据中心机房和备份数据中心机房装修 数据中心机房在装修时选用材料的燃烧性能符合国家标准
17、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GB50222的有关规定 数据中心机房的主机房内装修时,需要选用气密性好、不起尘、易清洁,符合环保要求、在温、湿度变化作用下变形小、具有表面静电耗散性能的材料。 数据中心机房内墙壁和顶棚满足使用功能要求,表面应平整、光滑、不起尘、避免眩光、减少凹凸面。 数 据中心机房内敷设架空无边防静电地板,高度400mm,活动地板下的地面和四壁装饰选用不起尘、不易积灰、易于清洁的材料。并且楼板采取14 保温防潮措施。 数据中心机房均不设置外窗。 数据中心机房的门、墙壁、顶棚、地(楼)面的构造和施工缝隙,采用密闭措施。 数据中心机房内通道的宽度及门的尺寸满足设备和材料运输要求,建筑的
18、入口至主机房应设通道,通道净宽大于 1.5m。 数据中心机房和备份数据中心机房空气调节: 数据中心机房均采用独立的两台机房精密空调系统作为冗余备份。 空调系统需要运行可靠、经济适用、节能和环保。 单台空调 制冷设备的制冷能力留有 15% 20%的余量。 空调系统机组都带有通信接口,通信协议应满足机房监控系统的要求。 空调系统的空气过滤器和加湿器便于清洗和更换,设备安装时留有相应的维修空间。 数据中心机房和备份数据中心机房供配电: 数据中心机房内的动力设备与电子信息设备的不间断电源系统由不同的回路配电。 数据中心机房的配电采用专用配电柜,专用配电箱柜位置靠近用电设备安装。 15 配电柜配备浪涌保
19、护器( SPD)电源监控和报警装置,并提供远程通信接口,并配备隔离变压器。 配电柜应具备手动或自动双路切换装置,切换市电和发电机 线路 根据我们对景区建设的了解,建议在市电输入的前段配置有源滤波装置过滤电源。 数据中心设备用电需要通过 UPS过滤后供给, UPS规划配置 1 台 20KVA 主机,后备 8 小时电池组。 在 UPS 前段应配置后备柴油发电机,发电机的容量应该包括 UPS 的基本容量、空调和制冷设备的基本容量、应急照明及关系到生命安全等需要的负荷容量。建议用户采购时增加发电机的功率,满足以上全部需求。 数据中心机房和备份数据中心机房照明: 主机房和辅助区一般照明的照度标准值按照下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景区 智慧 旅游 建设 解决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