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 T 1706-2013 枣树皮暗斑螟综合防治技术规程.pdf
《DB13 T 1706-2013 枣树皮暗斑螟综合防治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3 T 1706-2013 枣树皮暗斑螟综合防治技术规程.pdf(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65.020 B 16 DB13 河 北 省 地 方 标 准 DB13/T 17062013 枣树皮暗斑螟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2013- 01-21 发布 2013- 02-20 实施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DB13/ XXXXXXXXX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沧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沧州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河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献县林业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秀红、王振亮、李开森、侯军铭、韩会智、刘满光、李梦钗、郭雯、王金红、姜秀华、田焕明、王仁怀、陈健、杨静。DB13/T 17062013 1 枣树
2、皮暗斑螟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枣树皮暗斑螟综合防治技术的术语和定义、防治原则、防治方法、虫情调查。 本规程适用于枣树栽培地区皮暗斑螟的防治,在其它果树上的防治也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皮暗斑螟 (Euzophera batangensis Caradja) 又称甲口虫、嫁口虫、枷口虫,属
3、鳞翅目(Lepidoptera)螟蛾科(Pyralididae) 斑螟亚科(Phycitinae),暗斑螟属(Euzophera Zeller)。以幼虫啃食枣树等多种果树、林木嫁接口、甲口、伤口等处产生的愈伤组织。皮暗斑螟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参见附录A。 3.2 甲口 枣树开甲去除韧皮部后的伤口部分。 3.3 果树伤口愈合保护剂 具有促进伤口愈合,防止皮暗斑螟危害的胶体缓释剂。 4 防治原则 采取以涂抹果树伤口愈合保护剂为主、其它防治方法为辅的综合防治原则。 5 防治方法 5.1 人工防治 DB13/T 17062013 2 枣树越冬休眠期,人工刮剥被害处树皮和沿其蛀食部位排出的粪便,挖除其越
4、冬幼虫,并将刮除物带出枣园集中烧毁,以减少越冬虫源。 5.2 皮暗斑螟性引诱剂诱杀 成虫羽化前,将皮暗斑螟性诱捕器悬挂于枣树主枝或侧枝上,其高度以易操作为宜。孤立枣园每公顷以设置 15 个诱捕器为宜,均匀分布;集中连片枣园,相邻诱捕器间距为25m。诱芯一个月更换一次,直到成虫羽化结束。 5.3 灯光诱杀 成虫活动期间,林间悬挂黑光灯、太阳能诱虫灯、物理灭蛾器(灯)等诱杀成虫。灯的悬挂高度以略高于树高为宜,均匀分布,其密度依各种类型灯具的性能指标而定。 5.4 化学防治 5.4.1 涂刷波尔多浆 早春枣树树液开始流动时,枝干刮除翘皮后,涂刷波尔多浆(其配比为1份硫酸铜,3份生石灰,10份清水)进
5、行保护。 5.4.2 喷施组合农药 在越冬代皮暗斑螟羽化高峰期结合防治其它虫害,使用 4.5%高效氯氰菊酯(或 20%杀灭菊酯)与25灭幼脲 号混配成 800倍1000倍液进行树体全面喷雾,喷雾至树叶两面着药均匀、枝干湿润,杀灭成虫、减少成虫传播机会。 5.4.3 涂抹组合农药 枣树开甲2d3d以及枣树嫁接部位解除绑缚塑料薄膜后1d2d涂抹农药保护剂,涂抹25%灭幼脲 号 100 倍+1.8%阿维菌素50 倍混合液,或25%灭幼脲 号 100 倍+4.5%乙酰甲胺磷50 倍混合液,或25%灭幼脲 号 100 倍+10%吡虫啉50倍混合液。不同农药组合可交替使用,涂药量以涂湿甲口为宜,涂抹宽度应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13 1706-2013 枣树皮暗斑螟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1706 2013 枣树 皮暗斑螟 综合防治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