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辽宁省北票市桃园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学年辽宁省北票市桃园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学年辽宁省北票市桃园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学年辽宁省北票市桃园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地球的平均半径是多少千米 A 6378 ; B 6357; C 40000; D 6371; 答案: D 试题分析: 地球是一上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赤道半径 6378.140km,极半径6356.755km,平均半径约 6371千米。所以 D对。 A、 B、 C错。 考点:该题考查地球形状特点,地球半径。 陆地面积占全球面积的 A 39%; B 61%; C 71%; D 29%; 答案: D 试题分析: 这道题主要是知识点识记,地球表面有海洋陆地两部分,陆地是地球表面高出海面的部分,陆
2、地面积占地球表面面积的 29%。海洋面积占地球表面面积的71%。所以 D对。 A、 B、 C错。地球表面大部分是海洋,之所以叫地球,因为人类生活在陆地上的,最初认识到的主要是陆地部分,认为陆地面积最广。 考点:该题考查地球表面陆地、海洋的面积比例。 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 A巴拿马运河; B苏伊士运河; C白令海峡; D乌拉尔河; 答案: B 试题分析: 在大洲与大洲之间,人们把一些明显的标志物作为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是南美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 A错。苏伊士运河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 B对。白令海峡是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 C 错。乌拉尔河是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 D 错。 考点:该题考查大洲分界线
3、。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是 A亚洲; B大洋洲; C非洲; D欧洲; 答案: A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各大洲的面积大小,是识记能力的考查。各大洲面积依次是:亚洲面积 4400万平方千米,是面积最大的一洲。非洲面积约 3000万平方千米,居第二位。北美洲面积约 2400万平方 千米,是第三大洲。南美洲面积约 1800万平方千米,是第四大洲。南极洲面积 1400万平方千米,是第五大洲。欧洲面积约 1000万平方千米,是第六大洲。大洋洲面积约 900万平方千米,是面积最小的一洲。 考点:该题考查各大洲面积大小。 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是 A白令海峡; B巴拿马运河; C苏伊士运河; D黑海; 答
4、案: B 试题分析: 在大洲与大洲之间,人们把一些明显的标志物作为分界线。白令海峡是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 A错。巴拿马运河是南美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 B对。苏伊士运河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 C错。黑海是亚洲和欧洲之间的分界, D错。 考点:该题考查大洲分界线。 四大洋中,面积最大的是 A印度洋; B太平洋; C北冰洋; D大西洋; 答案: B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各大洋面积大小,是识记能力考查。各大洋面积依次是太平洋,总面积 17868万平方千米,面积最大的大洋。大西洋,面积约 9165.5万平方米,居第二位。 印度洋,总面积约为 7617.4万平方千米,居第三位。 北冰洋,约1478.8万
5、平方千米 是面积最小的大洋。 考点:该题考查四大洋面积。 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有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地壳的变动 海平面的升降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影响海陆变迁的因素主要因素是海陆变迁或海平面升降。喜马拉雅山有海洋生物化石,说明这里原来是海洋 ,海底岩层中沉积岩层受到挤压,逐渐抬升形成了山地,由海洋变成了陆地。说明地壳运动可以引起海陆变迁。海平面逐渐上升会淹没沿岸部分陆地,说明海平面上升可以使陆地变成海洋。海平面下降,原来被淹没的陆地又露出水面,说明海平面下降可以使海洋变成陆地。所以 C 对。A、 B、 D错。 考点:该题考查影响海陆变迁的因素。 有人预测红海将成为新的大洋,
6、其原因是 A当地火山和地震的活动造成的; B苏伊士运河的开凿使红海拓展; C冰川融化,地震活动造成的; D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继续张裂作用 答案: D 试题分析: 根据板块构造理论,全球岩石圈分成六大板块,红海位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之间,处于板块张裂地带,是板块的生长边界,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在红海这里的运动方向是向两侧分开的。所以有人推测红海将成为新的大洋,当然这需要漫长的时间。 D对。其它火山、地震、冰川融化、人类活动都不是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A、 B、 C错。 考点:该题考查板块构造运动。 三面临水,一面邻陆的陆地称为 A大陆; B大洲; C半岛; D岛屿; 答案: C 试题分析:
7、 本题考查一些基本概念。大陆是指 面积大于格陵兰岛的陆地,且有别于 “洲 ”,地球上最大的大陆是亚欧大陆,最小的大陆是澳大利亚大陆。 从地质上来看一个大陆除位于海平面上的陆地部分外,还包括环绕它的大陆架。大陆和周围岛屿合称大洲。岛屿是指四面环水并在高潮时高于水面的自然形成的陆地区域,面积小于格陵兰岛。半岛是三面临水,一面与大陆相邻的陆地。 C对。 A、 B、D错。 考点:该题考查大陆、大洲、岛屿、半岛的区别。 关于图幅大小相同的一组地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比例尺越大,表示范围越大; B比例尺越大,表示范围越小; C比例尺越大,表示内容越粗略; D比例尺越小,表示内容越详细; 答案: B 试题分
8、析: 比例尺是一个比值,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分母越大,分数的值越小,表示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分数值越大,表示比例尺越大。也就是说,图幅相同,比例尺越大,图上 1厘米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图上 1厘米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所以 B对。 A、 C、 D错。 考点:该题考查比例尺大小的比较。 星期天,我们要去朝阳市人民公园游玩,不知如何乘车,应选择 A中国政区图; B朝阳市交通图; C朝阳市地形图; D中国交通图; 答案: B 试题分析: 乘车就要选择交通图,查找乘车路线。中国政区图,朝阳市地形图都没有交通线路, A、 C 错。图幅相同,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内容越简单
9、,表示的范围越大。中国交通图的范围太大,不能详细表示出朝阳的交通路线。不适合市内游玩用图。所以 D错。只有 B对。 考点:该题考查地图的类型,比例尺大小与图幅大小、内容详略的关系。 甲地海拔为 8848米,乙地海拔为 -400米,则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为 A 9248米; B 8448米; C 8848米; D 400米; 答案: A 试题分析: 相对高度是指一地高出另一地的垂直距离。甲地在海平面上 8848米,乙地在海平面下 400米,所以两地的高差是 9248米, A对。 B、 C、 D错。 考点:该题考查相对高度的含义,相对高度的计算。 本初子午线是 A 0经线; B 180经线; C南北
10、半球的分界线; D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答案: A 试题分析: 子午线,就是指示南北方向的线。国际规定,在地球仪上,把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经线,做为 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 0经线以东是东经,以西是西经。各分 180度。 A对。 180经线是国际日期变更线,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 0纬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20W和 160E经线。所以 B、 C、D错。 考点:该题考查重要经线、纬线。 地球上最长的纬线是 A南北极圈; B赤道; C南北回归线; D本初子午线 答案: B 试题分析: 国际规定,在地球仪上,把与经线垂直,环绕地球一周,指示东西方向的线,叫纬线。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赤道
11、周长 40075.13km。纬线长度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所以 B对。 A、 C错。本初子午线是经线, D错。 考点:该题考查经线、纬线。 纬度的变化规律是 A从南向北逐渐增大; B从东向西逐渐增大; C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增大; D从两极向赤道逐渐增大; 答案: C 试题分析: 纬度的划分是从赤道开始,把赤道作为 0纬线,从赤道向北到北极点划分 90,北极点是北纬 90。从赤道到南极点之间划分 90,南极点是南纬 90。所以纬度的变化规律是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增大, C对。 A、 B、 D错。 考点:该题考查纬度的划分。 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五带中的 A北温带; B热带; C北寒带; D南温带; 答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学年 辽宁省 北票市 桃园 中学 年级 学期 期中考试 地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