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 T 551-2004 牛肢蹄病防治技术规程.pdf
《DB13 T 551-2004 牛肢蹄病防治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3 T 551-2004 牛肢蹄病防治技术规程.pdf(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卜 - v省地DB方标准DB 13/T551-2004牛肢蹄病防治技术规程2004-07-05发布2004-07-05实施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H 13/1551-2004前言本标准附录凡、附录B、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河北省畜牧局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继东、秦建华、李淑芳、杨淑亚、赵月兰。DH 13/C551-2004牛肢蹄病防治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牛常见肢蹄病的诊断和防治.本标准适用于奶牛(肉牛)养殖场、动物诊疗单位对牛坡蹄病的防治。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欲。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
2、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本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NY 5046无公害食品奶牛饲养兽药使用准则NY 5125无公害食品肉牛饲养饲料使用准则3术语和定义3. 1肢蹄病牛的支持器官蹄和四肢出现病理变化.主要包括蹄变形、指(趾)间资生、化脓性关节炎、腐蹄病和蹄叶炎等,以蹄变形发生率最高。3. 2蹄变形因饲养管理不当使蹄角质异常生长,蹄外形发生改变。3. 3指(趾)间贾生指(趾)间皮肤(表皮和真皮)组织的慢性增殖性疾病,主耍见指(趾)间皮肤增殖和指(趾)间肉芽肿.3. 4化脓性关
3、节炎四肢关节被细菌、病毒、支原体等病原微生物侵害,使感染关节发炎、化脓,脓汁桨于关节腔内,表现体温升高,关节肿大和跋行等特征性症状的四肢疾病。3.5腐蹄病蹄底角质层腐烂,感染化脓,而表现踱行的蹄部疾病。3. 8蹄叶炎蹄壁真皮的乳头层和血管层弥漫性无菌性炎症过程,以疼痛、蹄变形和程度不同的跋行为临床特征。4诊断4. 1蹄变形4.1.1类型蹄变形主要有长蹄、宽蹄和翻蜷蹄三种类型。4.1.2症状4.1.2.1长蹄蹄的两侧支超过了正常蹄支的长度,蹄角质向前过度伸延.使外观呈长形。4.1.2.2宽蹄蹄的两侧支长度和宽度都超过了正常蹄支范围.外观大而宽。此类蹄角质部较薄.蹄踵部较低.在DH13lIS51-
4、2004驻立和运步中,蹄的前缘负重不实.向上稍翻,不易返回。4.1.2.3翻卷蹄翻卷蹄支窄小.蹄尖部细一长而向上翻卷.呈韶卷状.靠蹄间沟处的角质增厚,蹄底负重不均。因蹄变形的影响.见附关节以下向外侧倾斜.呈“X”状。严重者,两后肢向后方伸展,病牛拱背。运步呈拖拽式。多见于后蹄的外侧支.4. 2指(趾)间赞生4. 2. 1类型主要有指(趾)间皮肤增生和指(趾)间肉芽肿两种类型.4.2.2症状4. 2. 2. 1指(趾)间皮肤增生,无继发感染、组织增生不破溃、无肉芽组织外露。4. 2. 2. 2指(趾)间肉芽肿有继发感染、指间皮肤增殖物表皮破溃、下层组织裸露。4. 2. 2. 3初期指(趾)间隙背
5、侧弯窿部皮肤发红、肿胀、轻微突起,此时无跳行表现;随病程发展.增生物逐渐增大,甚至完全填满趾(趾)间隙使两指(趾)分开而出现跳行;随后指(趾)问增生物坏死,或外力损伤而破溃感染.破溃面流出恶臭的渗出物,或形成干痴覆盖;有的形成统样增生物:当受到外力作用时,疼痛异常;泌乳牛产奶量下降.4.3化脓性关节炎4. 3. 1病因主要由细菌、病毒、支原体等病原微生物感染所致。4. 3. 2症状病牛体温升高至39.5C-40.0C,食欲减退,产奶量减少.关节及周围组织呈广泛疼痛性肿胀及水肿,疼病局部增温,运动出现中等或高度跋行.严重时.常卧地不起。以膝关节、附关节、腕关节及系关节多见。4.3.3实验室诊断在
6、关节处彻底消毒后.穿刺取滑液作细菌学和细胞学检验.可见滑液浓稠、浑浊.白细胞数高达1.0 X 100个儿一3.0 X 100个几,总固形物超过30g/L,革兰氏染色可观察到细菌.如做细菌鉴定则需进行分离培养.4. 4腐蹄病4. 4. 1本病常呈慢性过程.四蹄皆可发病.以后蹄多见;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7-9月份最多。当局部感染化脓.并向深部组织蔓延时,出现跋行后才被注意。4. 4. 2病牛站立时免负或减负体重,患蹄球关节以下屈曲,频频倒步,并见患蹄打地、踢腹.前蹄患病,见患肢向前仲出。患蹄驻立时间缩短.运步时呈明显的后方短步。4. 4. 3患蹄检查可见蹄变形,蹄底磨灭不整,在球部或蹄底出现黑色
7、小洞,有时许多小洞可融合为一个大洞或沟.内部充满灰色或黑色粘稠脓汁,有腐泉、难闻气味。4.4.4腐烂后.炎症蔓延到蹄冠、球节时,关节肿胀,皮肤增厚,失去弹性,疼痛明显,步行呈“三脚跳;当化脓后,关节处破溃流出乳酪样脓汁,病牛全身症状加重,体温升高,食欲减退.产奶量下降,卧地。消瘦。4. 5蹄叶炎4. 5. 1病因饲料中精料过多,粗饲料不足或缺乏;奶牛分娩时后肢的水肿使蹄真皮的抵抗力降低.加上持续不合理的负重是本病发生的原因:瘤胃酸中毒、霉败饲料中毒、胎衣不下、乳房水肿、乳房炎及酮病等,皆可促使本病的发生。4. 5. 2症状4. 5. 2. 1急性病例a)体温升高至40.00C -41.0C呼吸
8、侮分钟达S:次以上,心率侮分钟达100次以上:b)食欲减退。泌乳量下降.出汗,肌肉震颤。蹄冠部肿胀,蹄壁叩诊时疼ilf ;e)四蹄发病时,四肢频频交替负重,拱背站立,四肢缩于腹下,或卧地不起;d)两前肢发病时.两后肢前蹋,伸于腹下。两前肢前伸,蹄踵着地;e)两后肢发病时.头低下,两前肢后踏,两后肢稍向前伸.不愿走动,行走时步态强拘,腹部紧DH 13/C551-2004缩.喜在软地上行走,对硬地、不平地躲避,或步态困难,f)病牛喜卧,卧地后.四肢伸直呈侧卧姿势:B)蹄部角质变软.颜色呈黄色蜡样。4. 5. 2. 2慢性病例a)全身症状轻微,患蹄出现特征性异常症状;b)患指(趾)前缘弯曲,趾尖翘起
9、;e)蹄轮向后下方延伸且彼此分离;d)蹄踵高而蹄冠部倾斜度变小;e)角质蹄壁浑圆而蹄底角质凸出;f)蹄壁延长:H)系部和球节下沉;h)重型病例拱背.全身僵直。步态强拘.消瘦;i) X线检查蹄骨变位、下沉,与蹄尖壁间隔加大,骨质疏松,骨端吸收消失,;J)蹄壁角质面凹凸不平。5防治5.1预防5.1.1加强饲养.合理供应营养.5. t . 2加强圈舍及坏境卫生.牛棚、.运动场经常清扫.粪便及时运出场外,保持运动场平坦、干燥.5.1.3加强选种选配,淘汰肢蹄有严重缺陷的公牛。5. 1.4经常保持牛蹄卫生.冬天用毛刷刷蹄,夏季用清水彻底冲洗牛蹄。5.1.5建立定期修蹄制度.每年对全群进行蹄肢病普查l -
10、 2次。春、秋季节,全群统一修蹄1 “- 2次。平时应加强观察.对变形蹄应随时修正。修蹄的方法和蹄的护理方法按照附录A和附录H的规定进行。5.1.6坚持浴蹄。浴蹄方法按照附录C的规定进行.5.1.7蹄变形或蹄病严重的牛应及时修蹄.对症治疗,促进痊愈过程。5. 2治疗5. 2. 1蹄变形根据蹄变形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修正.修蹄方法按照附录A的规定进行。5.2.2指(趾)间赞生5. 2. 2. 1药物腐蚀用0.1高锰酸钾或2%来苏儿彻底消洗指(趾)间皮肤,增生部撤布硫酸铜、高锰酸钾或硫磺等.包扎.48h-72h更换药物一次,直到增生物消除.5. 2. 2. 2手术切除a)病牛横卧保定或柱栏内站立保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13 551-2004 牛肢蹄病防治技术规程 551 2004 牛肢蹄病 防治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