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甘肃省永昌县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甘肃省永昌县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甘肃省永昌县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2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甘肃省永昌县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的区分原则是( ) A食品中含量的多少 B人体能否自身合成 C能否被消化酶消化 D是否易被人体吸收 答案: B 试题分析:必需氨基酸:人体内不能自身合成的,必须从食物中摄取。 非必需氨基酸:人体能自身合成的,不需要从食物中特别补充来的。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的定义。 点评: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识记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的定义及其种类。 除下列哪种因素外,都可破坏酶的分子结构,从而使酶失去活性( ) A强碱 B强酸 C高温 D低温 答案: D 试题
2、分析: 低温只是抑制酶的活性,高温,过酸,过碱都会使酶失去活性。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影响酶活的因素。 点评: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特别注意低温只是抑制酶的活性,此时增高温度酶活还可以恢复。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 酶的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都是酶; 酶能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具有专一性、高效性; 酶促反应与外界条件无关; 淀粉酶能促进淀粉水解; 酶只有在生物体内才起催化作用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物质。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部分的 RNA; 酶的特性:专一性、高效性、作用条件温和;故 正确, 错误。 酶促反应还于底物浓
3、度等外界条件有关,故 错误。 体现了酶的专一性,正确。 酶在生物体内、外,细胞内、外都可以起作用,故 错误。 综上,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酶的定义、特性。 点评: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理解酶的定义、特性。 如图是胡萝卜在不同的含氧情况下从硝酸钾溶液中吸收 K+和 NO3-的曲线。影响 A、 B两点和 B、 C两点吸收量不同的因素分别是 ( ) A载体数量、能量 B能量、载体数量 C载体数量、离子浓度 D能量、离子浓度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B两点差别在于氧浓度差,氧浓度影响呼吸,即能量不同引起的差别。 BC两点差别是不同离子需要不同的载体,所以是载体的数量差异。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的
4、是主动运输的条件。 点评: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识记主动运输条件并学会分析图像。 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 ATP,可以直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和半乳糖。这两种物质分别被吸收到血液中的方式是( ) A主动运输、主动运输 B内吞、主动运输 C主动运输、内吞 D被动运输、主动运输 答案: B 试题分析: “免疫球蛋白 ”是大分子蛋白质,通过内吞进入细胞, “半乳糖 ”是小分子单糖,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内吞和主动运输都需要消耗能量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点评: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识记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条件。 如图表示在一定范围内细胞膜外某物质浓度变化与该物质进入细胞内速度的关
5、系,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可能是协助扩散 B该物质通过膜时必需与载体蛋白结合 C该物质可能是水或甘油 D该物质只能从低浓度的一侧向高浓度的一侧移动 答案: B 试题分析: 由图可知,开始随膜外浓度的增加,物质跨膜速度增加,到达一定浓度之后,速度不再增加,这是由于膜上的载体蛋白的量有限,因此该物质进入细胞时必须与载体蛋白结合,可能方式是协助扩散(葡萄糖进入红细胞)和主动运输(离子、氨基酸、葡萄糖等)。 B正确。 A该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可能是协助扩散,还可能是主动运输。错误。 C该物质可能是水或甘油,水或者甘油是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错误。 D该物质只能从低浓度的
6、一侧向高浓度的一侧移动。协助扩散是顺浓度梯度扩散,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物质跨膜运输的条件、实例。 点评:对于 此类试题,学生应识记物质跨膜运输的条件、实例并学会用图像来表示。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中 ,证明正在发生质壁分离的是( ) A液泡由小变大,紫色变浅 B液泡由大变小,紫色变深 C液泡由大变小,紫色变浅 D液泡由小变大,紫色变深 答案: B 试题分析:质壁分离指细胞壁跟原生质层发生分离,观察的指标就是看液泡的大小及颜色。质壁分离过程液泡由大变小,紫色变深;复原过程是液泡由小变大,紫色变浅。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质壁分离的现象。 点评: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理
7、解质壁分离的过程。 将 盛有一定浓度蔗糖溶液的透析袋口扎紧后浸于蒸馏水中,下图表示透析袋中蔗糖溶液浓度与时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答案: B 试题分析:将盛有一定浓度蔗糖溶液的透析袋口扎紧后浸于蒸馏水中,这是渗透装置,其中透析袋相当于半透膜,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和蒸馏水构成膜两侧的浓度差。刚开始,浓度差较大,水分子进入大于出去,蔗糖浓度降低较快,到达一定程度后,水分子进出平衡,即渗透平衡,此时蔗糖浓度不再改变。选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渗透原理。 点评: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理解渗透作用的原理、发生的条件。 夏季高温时段,用较低温度的地下水灌溉,容易导致农作物萎蔫。其主要原因是( ) A叶片蒸腾剧烈
8、,水分散失快 B植物体温度下降,气孔关闭 C根系对矿质元素吸收减少 D根系渗透吸水下降 答案: C 试题分析:夏季高温时段,用较低温度的地下水灌溉,温度降低,根系呼吸速率降低,离子吸收减弱,影响根系吸水,而此时处于高温,蒸腾作用强,散失水份多,植物吸水小于失水,容易导致农作物萎蔫。即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温度对离子吸收的影响,以及根对离子、水吸收的关系。 点评: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理解温度对离子吸收的影响,间接影响到水份的吸收。 关于染色质或染色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和化学成分基本相同 B染色质是细胞核内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C染色质或染色体的主要成
9、分都是 DNA和蛋白质 D染色体是由染色质高度螺旋化、缩短变粗形成的 答案: A 试题分析: 染色质,指细胞内容易被碱性染料(龙胆紫溶液等)染成深色的物质。 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一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同一物质 ”指它们的主要组成成分都是 DNA和蛋白质; “不同时期 ”指细胞分裂的间期主要以染色质的形态存在,分裂期以染色体形态存在; “两种形态 ”指染色质是细长的丝状,染色体是已经高度螺旋的短杆状。 A中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形态结构不同,错误。 BC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染色质的概念,染色体和染色质的区别与联系。 点评: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识记染色体和染色质的区别与联系。 细胞作为最
10、基本的生命系统,具有系统的一般特征:有边界,有系统内各组分的分工合作,有控制中心起调控作用。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的边界是细胞壁 B细胞内各种细胞器既有分工,又有合作 C功能不同的细胞在细胞器的种类、数量上存在差异 D系统的控制中心 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答案: A 试题分析: 细胞的边界是细胞膜,细胞壁是 “死 ”的结构,起不到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不能将细胞和外界分开,即不是边界。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细胞膜的功能。 点评: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理解细胞膜的功能。 在如图所示的实验中属于自变量的是( ) A催化剂不同 B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的大小 C试管的大小 D试管
11、中的过氧化氢溶液的量 答案: A 试题分析: 生物实验过程中的变量如下: 自变量也称实验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如题中的催化剂的不同。 因变量亦称反应变量,指实验中由于自变量而引起的变化和结果。如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的大小。 无关变量也称控制变量,是指实验中除实验变量以外的影响实验现象或结果的因素或条件,和额外变量(指实验中无关变量引起的变化或结果)对应。它们对实验的因变量会产生影响或干扰。如试管的大小 ,过氧化氢溶液的量等,使用过程中要保证它们相同。 综上,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实验中变量的区别。 点评: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理解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 比 较过氧化氢在
12、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中,滴入过氧化氢酶的试管内:( ) A产生的气泡多,燃烧得不猛烈 B产生的气泡多,燃烧得猛烈 C产生的气泡少,燃烧得不猛烈 D产生的气泡少,燃烧得猛烈 答案: B 试题分析: 酶具有高效性,因此滴入过氧化氢酶的试管内产生的气泡多,燃烧得猛烈。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酶的高效性。 点评: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理解酶的特性。 下列对 ATP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远离 A的高能磷酸键容易水解 B只在光合作用中产生 C ATP和 ADP可以相互转化 D生命活动的直接供 能物质 答案: B 试题分析: ATP是细胞的直接能源物质,结构简式是 A-PPP,ATP水解是远离 A的高
13、能磷酸键发生断裂,形成 ADP和 Pi,并释放出能量。 ATP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以及细胞呼吸中产生,光合作用产生的 ATP只用于其暗反应,细胞呼吸产生的 ATP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故 ACD正确, B错。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 ATP的结构、功能、特性、产生部位。 点评: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识记 ATP的结构、功能、特性、产生部位以及ATP和 ADP相互转化中能量的来源去路。 农技员为准确把握蔬菜大棚内的 C02浓度变化情况,在大棚内安装了 C02测量器,假定 6 时 18 时分别为日出日落时间,请你预期一天内大棚中 C02,变化的最可能情况是下图中哪条曲线所示 答案: A 试题分析: 6点是日
14、出时间,日出前植物只能进行呼吸作用,所以二氧化碳浓度高 ;18点是日落时间,之前植物一直在进行光合作用,所以二氧化碳浓度低 ;所以 B错误 ,并且 0 6点,只有呼吸作用, CO2浓度不可能下降,所以 C、 D都不对。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关系。 点评: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学会分段分析光合作用和细胞呼 吸的关系。 下图是某种细菌内发生的生化反应,据此判断其新陈代谢类型是 A自养厌氧型 B异养厌氧型 C自养需氧型 D异养需氧型 答案: C 试题分析: 自养型:指的是绝大多数绿色植物和少数种类的细菌以光能或化学能为能量的来源,以环境中的二氧化碳为碳源
15、,来合成有机物,并且储存能量的过程。 异养型:不能直接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必须摄取现成的有机物来维持生活的营养方式。 由题意可知,该细菌可以利用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故为自养型生物,该过程还需要氧气,因此为自养需氧型,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新陈代谢类型的判断。 点评: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理解新陈代谢类型并学会判断。 根据光合作用的原理,下列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措施中,与该原理无关的是( ) A适时播种、套种 B施用有机肥料 C合理密植、间作 D及时松土 答案: D 试题分析: A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温度因此要适时播种,能提高光合作用。符合。 B施用有机肥料可以增强植物体内氮磷及矿物元素,促
16、进细胞分裂速度,促使叶绿体内的叶绿素合成,从而增强光合作用,提高产量 ;符合 . C合理密植、间作均能提高光合作用叶面积 , 提 高产量 .符合 . D及时松土 ,使土壤中有氧气,促进根细胞呼吸,不符合。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 点评: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理解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 叶绿体中色素的分离过程中在滤纸条上扩散速度最慢的色素及其主要吸收的光是( ) A叶绿素 a,蓝紫光 B叶绿素 a,红光和蓝紫光 C叶绿素 b,蓝紫光 D叶绿素 b,红光和蓝紫光 答案: D 试题分析: 叶绿体中色素的分离过程 滤纸条从上到下(快到慢)依次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 a,叶绿素 b,故
17、扩散速度最慢的是叶绿素 b;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色素分离结果及其吸收光。 点评: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识记色素分离过程、结果、及其注意点。 下列有关科学家的经典研究中,采取了同位素标记法的是 恩格尔曼发现光合作用的部位 梅耶指出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光能转换为化学能 鲁宾和卡门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 O2 来自水 卡尔文探明了 CO2 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是 利用好氧细菌的特性来探究的,不符合。 根据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不符合 利用氧的同位素来标记二氧化碳和水
18、的 O来探究的,符合。 利用标记 C的同位素来追踪它的转移途径。符合。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同位素标记法的使用。 点评: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熟悉经典实验的探究过程。 在细胞呼吸过程中有 CO2放出时,则可判断此过程 A是无氧呼吸 B是有氧呼吸 C不是乳酸发酵 D不是酒精发酵 答案: C 试题分析: 细胞呼吸过程中有 CO2放出,可知可能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中的酒精发酵,但是不可能是乳酸发酵,乳酸发酵只产生乳酸。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物的区别。 点评: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识记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物、场所、条件、过程等的区别。 酵母菌在有氧的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在无
19、氧的情况下进行无氧呼吸。如果它在这两种呼吸过程中产生了等量的 CO2,那么它分别在有氧和无氧情况下所消耗的葡萄糖之比为 ( ) A 1: 2 B 2: 1 C 3: 1 D 1: 3 答案: D 试题分析: 酵母菌即可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进行无氧呼吸; 有氧 呼吸反应式: C6H12O6+ 6H2O + 6O2 酶 6CO2 + 12H2O + 能量 无氧呼吸反应式: C6H12O6 酶 2CO2 + 2 酒精 + 能量 由题目可知,设有氧和无氧情况下所消耗的葡萄糖分别为 X和 Y,产生等量的CO2都为 6mol,则 有氧: C6H12O6 6O2 6CO2 无氧: C6H12O6 2CO2 2酒
20、精 1 6 1 2 X 6mol Y 6mol 可得 X=1mol Y=3mol 故比值为 1: 3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点评:对于此类试题,学生 应学会理解并应用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区别。 把新鲜蔬菜放在冰箱冷藏室中,能延长保鲜的原因是( ) A细胞呼吸减弱 B细胞呼吸加强 C光合作用减弱 D促进了物质分解 答案: A 试题分析:把新鲜蔬菜放在冰箱冷藏室中 ,温度较低,呼吸减弱,有机物消耗减少,达到保鲜的目的。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 点评: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学会分析温度对细胞呼吸的影响。 在绿色植物体内, ADP转化为 ATP时,所需能量来源于
21、( ) 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和渗透作用 C呼吸作用和渗透作用 D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答案: A 试题分析: 绿色植物中 ADP合成 ATP,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以及呼吸作用,故能量来源就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提供。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 ADP转化为 ATP时的能量来源。 点评: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理解 ADP与 ATP相互转化过程中能量的来源去路。 1分子 ADP中,含有腺苷、磷酸基和高能磷酸键的数目依次是 A 1 2 1 B 1 2 2 C 1 2 3 D 1 3 2 答案: A 试题分析: ADP的结构简式是 A-PP,A指腺苷 ,1个;磷酸基: P,2个;高能磷酸键, 1个
22、。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 ADP的结构简式。 点评: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理解 ATP转化成 ADP过程,及它们的结构。 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某生物细胞,发现有叶绿体、高尔基体、线粒体等细胞器,由此可判断该细胞可能取自( ) A水稻 B果蝇 C家兔 D大肠杆菌 答案: A 试题分析:叶绿体,主要分布在植物的叶肉细胞,该细胞中有叶绿体,说明是植物细胞,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细胞器的分布。 点评: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识记动植物特有的细胞器。 下列关于细胞器的描述正确的是( ) 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 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动植物细胞都有两个互相垂直排列的中心粒 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可选
23、用黑藻叶 所有酶、抗体、激素都在核糖体上合成 衰老细胞中的线粒体功能增强 叶绿体是所有生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含有蛋白质、磷脂、色素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酶等成分 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在其中生成的产物有丙酮酸、二氧化碳和水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正确。 动植物细胞都有两个互相垂直排列的中心粒 ,中心粒存在于动 物细胞和低等的植物细胞,故错误。 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可选用黑藻叶,黑藻叶片是单层细胞,且叶绿体大、少,可以用于叶绿体的观察。正确。 “所有酶、抗体、激素都在核糖体上合成 ”,其中酶的化学本质大部分是蛋白质和少量 RN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甘肃省 永昌县 第一 中学 高二上 学期 期中考试 生物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