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高二9月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高二9月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高二9月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高二 9月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区域的客观性主要表现在 ( ) A地理差异是划分的基础 B人们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C人们划分的目的不同 D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 答案: A 我国历史上形成的社会经济基础的地域差异是 A东部优于中、西部 B中部优于东、西部 C西部优于东部和中部 D三个经济地带差异不大 答案: A 划分三个经济地带依据的是 A自然条件 B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C历史背景 D产业结构 答案: B .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热量条件的差异 B水分条件的差异 C垂直高度的差异 D非地带性差异 答案: A 关
2、于我国三大自然区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大致以年 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界 B东部季风区与青藏高寒区大致以 4000米等高线为界 C青藏高寒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大致以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为界 D秦岭是划分三大自然区的一条很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答案: C 关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时期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条件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开发早期,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便利条件;黏重的土壤则使人们开垦困难 B农业大发展时期,优越的自然条件,使其成为我国粮食的主要产地 C稠密的水网,使耕地分散破碎,不利于农业机械化、规模化的推广,但由于水稻单产很高,使其商品率高,仍是我国
3、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D多水而黏重的土壤一直是限制农业发展的因素 答案: B 无论是在飞机或汽车上,还是在野外考察旅行,只要拥有手机大小的 GPS信号接收机,你就能随时知道 ( ) A自己所在地的季节 B自己所在地的天气 C自己所在地的地理坐标 D自己所在地的气候 答案: C 以下哪个不是地理信息系统具有的功能 ( ) A查询检索 B资源调查 C灾害监测 D空间定位 答案: D 长江中下游平原在开发早期农业经济落后于黄河中下游平原的原因是 ( ) A雨热同期的气候 B黏重的土壤 C单一的农作物品种 D地势平坦 答案: B 读 “我国某地地形剖面图 ”,完成问题。 【小题 1】图中山脉 为我国重要
4、的地理分界线是 ( ) A第二、三级阶梯和半湿润区、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B季风区、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和干旱区、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C内流区、外流区的分界线和暖温带、亚热带的分界线 D 800毫米年降水量线和暖温带与寒温带的分界线 【小题 2】图中 建立了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其主要粮食作物是 ( ) A水稻 B谷子 C春小麦 D冬小麦 【小题 3】制约图中 处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 A降水 B土壤 C地形 D光热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C 【小题 3】 D 【小题 1】根据经纬度和海陆位置可知,该地位于大兴安岭。所以山脉 是大兴安岭,是第二、三级阶梯和半湿润区、半干旱
5、区的分界线。选择 A项。 【小题 2】 是位于松嫩平原,粮食主要种植春小麦。选择 C项。 【小题 3】 是位于松嫩平原,纬度高,热量不足。所以制约该地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就是 D项。 受地理环境的影响,我国南北方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地域文化,比如我国北方冬季穿衣比较厚重,而南方穿衣相对较单薄。下列关于南北方的地域差异,表述错误的是( ) A饮食方面南米北面 B建筑方面南尖北平 C历史交通方面南船北马 D气象灾害方面南旱北涝 答案: D 我国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性条件是 ( ) A土地资源不足 B化肥、农药不足 C劳动力不足 D水资源不足 答案: D 地理环境对松嫩平原农业生产的影响,正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甘肃省 武威 第五 中学 月考 地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