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内蒙古巴市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内蒙古巴市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内蒙古巴市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内蒙古巴市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8分,每空 1分 )右图是胰腺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 1) A液为 _, B液为 _, C液为 _。三者共同构成的胰腺组织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这个液体环境称为 _。 ( 2) CO2不从毛细血管进入胰腺组织细胞的原因是 _。 ( 3)胰腺组织细胞可分泌胰酶和胰岛素,其中 _可进入血液,参与物质代谢的调节,如果该物质分泌不足,可使血液中 _浓度升高,导致_病的发生。 答案:( 8分,每空 1分)( 1)组织液 血浆 淋巴 内环境 ( 2)毛细血管内二氧化碳浓度低于胰腺组织细胞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2、( 3)胰岛素 葡萄糖 糖尿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内环境的结构示意图、气体的运输方式和糖尿病。 ( 1)胰腺组织细胞生活的 A液为组织液,毛细血管内的 B液为血浆,毛细淋巴管内的 C 液为淋巴。三者共同构成细胞外液,是胰腺组织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 2) CO2不从毛细血管进入胰腺组织 细胞的原因是二氧化碳的运输属于自由扩散,运输方向是高浓度到低浓度,不需要载体和能量;胰腺组织细胞内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浓度高。 ( 3)胰岛素属于体液调节,需要经过血液运输,参与物质代谢的调节,如果胰岛 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可使血液中葡萄糖浓度升高,导致糖尿病。 考点:内环境。 点评:本题比较综合
3、,提升了学生获取图示信息、审题能力以及实验知识,注重学生的重点知识的过关。 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 B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释放到内环境 中,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 C血液中甲状腺激素过量时会抑制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D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 答案: D 试题分析: A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 A正确。 B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释放到内环境中,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说明激素调节具有特异性; B正确。 C血液中甲状腺激素过量时会抑制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属于负反馈调节;C正确。 D内环境是
4、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细胞代谢在细胞中; D 错误。 考点:内环境。 点评:本题对内环境的考查 ,相对基础,注重学生的基本知识的过关。 下列有关细胞中基因、 DNA、染色体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每个 DNA分子上都有一个基因 B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 DNA片段 C一条染色体上只有一个 DNA分子 D基因在每个染色体上都成对存在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每个 DNA分子上都有很多个基因; A错误。 B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 DNA片段; B正确。 C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或者二个 DNA分子; C错误。 D基因在同源染色体上染色体成对存在; D错误。 考点:基因、 DNA、染色体之间的关
5、系。 点评:本题相对基础,注重学生的基本知识的过关。 蝌蚪在发育过程中尾巴逐渐消失。该过程发生了 A细胞衰老 B细胞凋亡 C细胞休眠 D细胞癌变 答案: B 试题分析: 蝌蚪在正常发育过程中尾巴逐渐消失是细胞凋亡,由体内外因素触发细胞内预存的死亡程序而导致的细胞死亡。答案:选 B。 考点:细胞凋亡。 点评:考查基本,来自课本,是基础知识考试的理想题目。学生应理解加记忆。 即将脱落的叶片,其叶柄基部部分细胞的细胞壁被降解,参与此过程的酶是 A酯酶 B淀粉酶 C核酸酶 D纤维素酶 答案: D 试题分 析: 1、植物细胞壁主要是由纤维素和果胶构成。 2、去细胞壁主要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说明酶的专一性
6、。答案:选 D。 考点:细胞壁的化学组成和酶的专一性。 点评:本题设计较为巧妙,需在理解细胞壁的知识基础上加以解答。 为达到降低呼吸速率以延长苹果贮藏期的目的,可采取的措施是 A增加氧气浓度 B提高贮藏温度 C降低 CO2浓度 D适当降低 O2浓度 答案: D 试题分析: 为达到降低呼吸速率:降低氧气,以抑制无氧呼吸;提高二氧化碳浓度 ,抑制有氧呼吸;降低贮藏温度,抑制酶的活性; D正确。 考点:细胞呼吸的影响因素。 点评:本题综合性强,突出理解、分析和推理能力的培养。 某单细胞生物无核膜结构,但可以利用 CO2合成糖类物质,该生物是 A蓝藻 B变形虫 C酵母菌 D大肠杆菌 答案: A 试题分
7、析: 某单细胞生物无核膜结构,属于原核细胞,答案:排除 B和 D;但可以利用CO2合成糖类物质,排除 B;蓝藻有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和酶;答案:选 A。 考点:细胞类型和同化作用。 点评: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分析推理能力,平时应该加强训练。 糖尿病在现代社会中的发病率较高,为了检测人体尿液中是否含有葡萄糖,可 选用的试剂是 A斐林试剂 B苏丹 III染液 C龙胆紫溶液 D碘液 答案: A 试题分析: A. 葡萄糖属于还原糖,用斐林试剂鉴定时,水浴加热诚砖红色 (沉淀 )。答案:选 A。 B. 苏丹 III染液鉴定脂肪成橘黄色。 C龙胆紫溶液使得染色体着色。 D碘液鉴定淀粉成蓝色。 考点:还原性性糖
8、的鉴定。 点评:本题设计较为巧妙,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基本概念必须扎实。 顶端优势现象的原因是 A顶端阳光充足有利于生长 B顶端蒸腾作用强,水肥多 C顶端产生生长素多促进生长 D顶端产生生长素向侧芽运输,抑制侧芽生长 答案: D 试题分析: 顶端优势:植物顶芽优先生长,侧芽受抑制的现象,因为顶芽产生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积累在侧芽,使侧芽生长受抑制。答案:选 D。 考点:顶端优势 点评:试题相对简单,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 在以下人体细胞中,能或可能找到两个 X染色体的是 精原细胞 卵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初级卵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次级卵母细胞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精原细
9、胞中有 XY;卵原细胞中有 XX;初级精母细胞虽然复制,但染色体数目没变,所以还是只有 XY;初级卵母细胞同理,有 XX;次级精母细胞可能是XX或 YY;次级卵母细胞为 XX.答案:选 D。 考点:减数分裂过程中性染色体的情况。 点评:本题考查了减数分裂染色体的变化情况,提升学生理解能力和分析与综合运用能力。 一个含 AaBbCc三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中,其染色体组合是 A、 AbC、 ABc、 ABC、 abc B、 ABc、 ABC、 aBC、 aBC、 C、 ABc、 ABc、 abC、 abC D、 ABC、 abc、 aBC、 Abc 答案: C 试题分析: 1
10、、精原细胞复制以后由于 DNA加倍,基因也会加倍,所以初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之前的间期的精原细胞基因型为 AAaaBBbbCCcc,无论如何分配,四个精子的染色体组成之和一定为 AAaaBBbbCCcc。 2、根据减数分裂规律,四个精子中,必两两相同,因为次级精母细胞分裂成精子类似于有丝分裂,尽管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不同,但任意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的两个精子一定相同。 考点:精原细胞形成精子的类型。 点评:这类题型看似麻烦,但难度不大,首先掌握扎实的基本功,然后耐心推导,一定能做出正确答 案:。 为验证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原理,某同学按下图进行了实验。其实验结果应为 A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 B胚芽鞘向左
11、弯曲生长 C胚芽鞘直立生长 D胚芽鞘不生长 答案: A 试题分析: 尖端产生的生长素,作用部位胚芽鞘尖端下面的伸长区。左侧放置了胚芽鞘片段,生长素极性向下端运输 左侧生长快,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答案:选 A。 考点:植物的产生、运输。 点评:本题设计较为巧妙,一个图形考查了生长素的相关知识,提升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下列生产措施中与植物激素无关的一组是 培育无籽西红柿 培育无籽西瓜 果树整枝修剪 带芽的枝条扦插 移栽植物时剪去部分叶片 棉花摘心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培育无籽西红柿,用生长素处理未授粉的雌蕊柱头; 培育无籽西瓜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果树整枝修剪,剪去产生生长素
12、的植物器官,促进侧枝的发育; 带芽的枝条扦插,幼芽能产生生长素,在植物体极性运输,可以促进枝条生根; 移栽植物时剪去部分叶片,减少植物蒸腾作用,增大被移栽植物的存活率。 棉花摘心,使侧芽生长素降低,打破顶端优势。 与植物激素无关的一组是 ;答案:选 D。 考点:植物激素。 点评:本题有一定的综合性,意在考查学生识记和理解能力。 在制备抗蛇毒毒素血清时,需将减毒的蛇毒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免疫反应和所用的蛇毒分别是: A特异性免疫,抗原 B特异性免疫,抗体 C非特异性免疫,抗体 D非特异性免疫,抗原 答案: A 试题分析: 特异性免疫包括获得性免疫或适应性免疫,都只针对一种病原。获得免
13、疫是经后天感染或人工预防接种 (疫苗、免疫球蛋白等 )而使机体获得抵抗感染能力。一般是在抗原刺激后才形成的 (免疫球蛋白、 免疫淋巴细胞 ),并能与该抗原起特异性反应。所以将减毒的毒素注入动物体内,减毒的蛇毒相当于抗原,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答案:选 A。 考点:特异性免疫 点评:本题比较简单,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下图是神经细胞的膜电位变化示意图。根据下图可判断,神经纤维受刺激后可产生 A神经反射 B神经递质 C静息电位 D局部电流 答案: D 试题分析: 神经元在静息时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变为内正外负,这样形成膜电位差,膜外由未兴奋到兴奋部位,膜内由兴奋部位到底
14、兴奋部位,产生局部电流;答案:选 D. 考点: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点评:考查图形来自课本,是基础知识考试的理想题目,学生应理解加记忆。 正常情况下,人体进食后血液内 A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B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C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 D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 答案: D 试题分析: 正常情况下,人体进食后, 胰岛素的分泌增多,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分解;由于反馈调节的作用,胰高血糖素降低,共同调节使得血糖浓度下降;D正确。 考点:血糖的调节。 点评: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如掌握血糖调节规律,可以很快解决此题。 下列关于
15、突触和兴奋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A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时发生的 B兴奋通过突触时由电信号转化为化学信号,再转化为电信号 C构成突触的两个神经元是有间隙的 D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突触和兴奋传递。 A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不是同时发生的,兴奋只能由突触前膜传递到突触后膜; A错误。 B兴奋通过突触时由电信号转化为化学信号,再转化为电信号; B正确。 C构成突触的两个神经元是有间隙的,叫突触间隙; C正确。 D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由于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D正确。 考点:神经调节 点评:本题比较简单,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
16、力。 下列选项中,与其它三个选项的含义都有很大差别的一项是: A细胞外液 B细胞内液 C血浆、淋巴、组织液 D血浆蛋白 答案: B 试题分析: 细胞外液构成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内环境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血浆蛋白属于内环境成分;而细胞内液存在于细胞内;答案:选 B。 考点:内环境 点评:此题容易混淆,基本知识必须扎实,易混知识必须区分清楚。 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出 100个个体,其中基因型为 AA、 Aa、 aa的个体数量分别为 24、 72、 4,那么 A、 a的频率分别是 A 24、 72 B 36、 64 C 57、 43 D 60、 40 答案: D 试题分析: 根据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
17、频率: A =AA +1/2Aa =24%+72%/2=60% a =aa +1/2Aa =72%/2+4%=40% 考点:基因频率的计算。 点评:本题对基因频率的考查,相对简单,提升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的培养。 扦插带芽的枝条容易生根成活,因为 A芽能发育成茎和叶 B芽能进行光合作用 C芽能产生生长素 D芽能供应生根所需的有机营养 答案: C 试题分析: 幼芽能产生生长素,在植物体极性运输,可以促进枝条生根;答案:选 C。 考点: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和作用。 点评:本题设计较为巧妙,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基本概念必须扎实。 右图为人体某特异性免疫反应示意图,其中 X代表的细胞是 A靶细胞
18、 B效应 T细胞 C吞噬细胞 D效应 B细胞 (浆细胞 ) 答案: B 试题分析: 病毒在宿主细胞内,陈维靶细胞,必需依靠细胞免疫,参与的细胞是效应 T细胞,使得靶细胞裂解死亡;答案:选 B。 考点:细胞免疫 点评:本题比较简单,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和理解能力。 某人接种了 “甲型 H1N1流感 ”疫苗,一段时间后体内出现了相应的抗体,产生抗体的细胞是 A吞噬细胞 B效应 T细胞 C浆细胞 D记忆细胞 答案: C 试题分析: 疫苗是减活或者灭活的病毒,进入人体后可刺激人体产生特异性的免疫,使得浆细胞(效应 B 细胞)分泌与该疫苗结合的抗体,参与体液免疫;答案:选 C。 考点:体液免疫。 点评:考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内蒙 古巴 中高 上学 期末考试 生物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