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 T 708-2011 规模牛场口蹄疫监测技术规范.pdf
《DB41 T 708-2011 规模牛场口蹄疫监测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41 T 708-2011 规模牛场口蹄疫监测技术规范.pdf(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DB41 河南省 地 方 标 准 DB 41/T 708 2011 规模牛场口蹄疫监测技术规范 2011 - 12 - 20 发布 2011 - 12 - 20 实施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41/T 708 2011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南省畜牧局 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河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起草,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参加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张志凌、王功民、吴志明 、张健、闫若潜、方先珍、谢彩华。 DB41/T 708 2011 1 规模牛场口蹄疫监测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规模牛场口蹄疫监测样
2、品 的采集和保存、监测方法和方式、监测结果的处理。 本标准适用于规模牛场口蹄疫 监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8935 2003 口蹄疫诊断技术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口蹄疫防治技术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 503号 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菌( 毒 )种或者样本运输包装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一种酶联免疫技术。用于检测包被于固相板孔中的待测抗原 (或抗
3、体) 。即用酶标记抗体,并将已知的抗原或抗体吸附在固相载体表面,使抗原抗体反应在固相载体表面进行,用洗涤法将液相中的游离成分洗除,最后通过酶作用于底物后显色来判断结果。 4 样品的 采集和保存 要求 4.1 样品的 采集和保存 4.1.1 组织样品 4.1.1.1 样品的选择 用于病毒分离、鉴定的样品应选择牛未破裂的舌面或蹄部、鼻镜、乳头等部位的水疱皮和水疱液。对临床健康但怀疑带毒的牛可在扑杀后采集淋巴结、脊髓、肌肉等组织样品作为检测材料。 4.1.1.2 样品的 采集 和 保存 4.1.1.2.1 水疱 样品采集部位可用清水清洗,不 应 使用酒精、碘酒等消毒剂消毒、擦拭。 DB41/T 70
4、8 2011 2 4.1.1.2.2 未破裂 水疱 中的 水疱 液 用灭菌注射器采集不少于 1mL,装入灭菌小瓶中 , 加抗菌素(青霉素终浓度为 10 000 IUmL-1,链霉素终浓度为 10 mgmL-1) , 加盖密封并用胶带封口 , 及时 冷冻保存。 4.1.1.2.3 剪取新鲜水疱皮 3g 5g放入灭菌小瓶中 , 加 2倍体积的 50甘油 /磷酸盐缓冲液 (pH7.4), 加盖密封 并用胶带封口 , 冷冻保存。 4.1.1.2.4 在无法采集 水疱液和 水疱皮时, 应 采集淋巴结、脊髓、肌肉等组织样品 3 g 5 g 装入灭菌的小瓶内 , 加盖密封 并用胶带封口 , 冷冻保存。 4.
5、1.1.2.5 每份样品的包装瓶上均要贴上防水标签,并写明采集地点、样品编号、动物种类、时间等。 4.1.2 牛 食道 -咽部分泌物 (O-P 液 )样品 4.1.2.1 样品 的 采集 4.1.2.1.1 被检动物应 在采样前禁食 (可饮水)12h ,以免反刍胃内容物严重污染 O-P 液。 4.1.2.1.2 采样探杯在使用前经 0.2柠檬酸 或 2氢氧化钠 溶液 浸泡 5 min,再用蒸馏水 反复 冲洗 3次 以上 。每采完一头牛 ,探杯 应重复进行消毒和清洗。 4.1.2.1.3 采样时动物站立保定,将探杯随动物吞咽动作送入其食道上部 10cm 15cm处,轻轻来回移动 23 次,然后将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41 708-2011 规模牛场口蹄疫监测技术规范 708 2011 规模 口蹄疫 监测 技术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