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图中 表示的是生物体内 3种有机分子的结构。其中 仅存在于植物细胞中,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存在于所有植物细胞 B 中也含有与 a类似的结构 C细胞中没有 就不能产生 D没有 时,细胞仍能合成 答案: B 下列有关大肠杆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大肠杆菌没有生物膜结构,为原核生物 B大肠杆菌中有 DNA,没有 RNA C大肠杆菌的可遗传变异主要来自于基因重组 D基因工程中大肠杆菌是常用的受体细胞,其质粒是常用的运载体 答案: D 下列关于蓝藻和水绵的比较,正确的是 A蓝藻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水绵细胞进行无
2、丝分裂 B蓝藻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水绵细胞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C蓝藻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水绵细胞有成形的细胞核 D蓝藻细胞没有核糖体,水绵细胞有核糖体 答案: C 下列藻类中属于原核生物有几项 伞藻 衣藻 硅藻 颤藻 小球藻 蓝球藻 念珠藻 褐藻 黑藻 红藻 金鱼藻 螺旋藻 A 7项 B 6项 C 5项 D 4项 答案: D 虽然蓝藻、乳酸菌和酵母菌的细胞结构及功能有很大区别,但是它们 A都能进行 DNA分子的复制 B都没有核膜和染色体 C都能通过有丝分裂增加细胞数目 D都能进行繁殖和有氧呼吸 答案: A 如图所示,判断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生物没有叶绿体,无法进行光合作用,
3、属于异养生物 B该生物无线粒体,生命活动所需能量只能通过无氧呼吸获得 C此细胞与人成熟的红细胞最明显的区别在于是否具有成形的细胞核 D蓝藻包括蓝球藻、念珠藻和颤藻等多种类型 答案: D 下列有关微生物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酵母菌有核膜和线粒体 B硝化细菌没有核膜,有线粒体 C颤藻细胞有叶绿体和核糖体 D质粒只存在于原核生物细菌中 答案: A 下图所示最可能是 A哺乳动物的精子 B原生动物 C病毒 D细菌 答案: D 下列选项中,若用圆圈表示原核生物( a)、真核生物( b)、乳酸菌( c)、硝化细菌( d)、酵母菌( e)、细菌( f),则这些概念的从属关系正确的是答案: B 细胞学说的建立过
4、程是一个科学家研究、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了耐人寻味的曲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发现细胞并创立了细胞学说 B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C德国科学家魏尔肖指出 “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 D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答案: C 下列各项组合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层次是 皮肤 血液 神经元 一株蒲公英 细胞内蛋白质等化合物 噬菌体 同一片草地上所有山羊 一片果园 一个池塘的所有生物 一片草地的所有昆虫 A B C D 答案: B 对于下列各种结构在生物中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叶绿体 染色体 核膜 核糖体 细胞壁 拟核
5、 A菠菜和发菜体内都含有 B 在绿藻体内都存在 C除 外,其它都在颤藻的体内存在 D大肠杆菌和蓝藻共有的是 答案: A “达菲 ”(又名磷酸奥司他韦),是目前人们公认的抵抗甲型 H1N1流感病毒的有效药物之一。该药具有能抑制流感病毒表面的一种蛋白质 神经胺酶的作用,从而使流感病毒不能从宿主细胞中释放出来。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达菲 ”能阻止甲型 H1N1流感病毒在人体细胞内的繁殖 B “达菲 ”能阻止甲型 H1N1流感病毒在人体细胞间的扩散 C “达菲 ”能使甲型 H1N1流感病毒丧失对人体细胞的识别能力 D “达菲 ”能使甲型 H1N1流感病毒中控制神经胺酶的基因发生突变 答案: B 用普
6、通光学显微镜观察组织时 A用 10倍物镜观察组织时镜头与玻片的距离比用 40倍物镜观察时近 B若载玻片上有 d字母,则视野中呈现 p字母 C若将玻片标本向右移动,一污点不动,则污点可能在反光镜上 D换上高倍物镜后一定要用凹面镜和放大光圈 答案: B 现有四种样品:水、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淀粉酶溶液,某学生用三氯乙酸 (一种蛋白质变性剂 )和碘液正确鉴定出这四种样品,其实验步骤和结果见下表: 样品号 1 2 3 4 第一步 加三氯乙酸 无变化 浑浊 无变化 浑浊 第二步 加碘液 不变蓝 不变蓝 变蓝 不变蓝 第三步 取 2号样品与 3号样品混合, 37 保温 10 min,加碘液变蓝;取 4号
7、样品与 3号样品混合, 37 保温 10 min,加碘液不变蓝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1水、 2淀粉酶、 3淀粉、 4蛋白质 B 1淀粉、 2蛋白质、 3淀粉酶、 4水 C 1水、 2蛋白质、 3淀粉、 4淀粉酶 D 1蛋白质、 2淀粉酶、 3淀粉、 4水 答案: C 从细胞膜上提取了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入双缩脲试剂处理后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加热,出现砖红色沉淀,该成分是 A糖脂 B磷脂 C脂蛋白 D糖蛋白 答案: D 下列关于一些辅助诊断疾病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选项 化学试剂 诊断疾病 检测原理 检测对象 A 基因探针 甲型 H1N1 流感 分子杂交
8、 血液中甲型H1N1流感病毒 B 斐林试剂 糖尿病 与还原糖的显色反应 尿液中葡萄糖 C 单克隆抗体 肺结核 与抗原基因特异性结合 肺炎双球菌 D 双缩脲试剂 肾炎 与蛋白质的显色反应 尿液中的蛋白质 答案: C 初冬霜冻之后,植物叶片中的细胞液浓度会增高以防止结冰。细胞中物质发生的变化,正确的是 淀粉分解成葡萄糖 葡萄糖合成淀粉 自由水与结合水比例增大 自由水与结合水比例减小 A B C D 答案: D 下列有关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的阐述,错误的是 A C、 H、 O、 N、 P是核糖体、 ATP、染色质、核苷酸共有的化学元素 B线粒体可在有氧条件下将丙酮酸氧化分解为 CO2和水 C乳酸
9、菌、酵母菌和艾滋病病毒都有核糖体、 DNA、 RNA D糖蛋白、抗体、限制酶、载体都是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的物质 答案: C 下列有关组成细胞的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组成生物的大量元素中, C是最基本的元素,在细胞鲜重中含量总是最多的 B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含量很低,但不可缺少,如叶绿素的组成离不开 Mg元素 C生物体 内携带氨基酸进入核糖体的有机物一定不含 S元素 D P是磷脂、蛋白质、 ATP和核糖等多种化合物的组成元素 答案: C 下列都含有氮元素的一组物质是 A脱氧核糖和脱氧核糖核酸 B胰岛素和核糖核酸 C丙酮酸和丙氨酸 D脂肪和脂肪酶 答案: B 下列化合物中所含化学元素的种类最少的是
10、 A生长激素 B纤维素 C叶绿素 D ATP 答案: B 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教授 Jason DeJong近来研究发现了一种被称为巴氏芽孢杆菌( Bacillus pasteurii)的细菌,这种细菌能使方解石(碳酸钙)沉积在沙砾周围,从而将它们胶合固定在一起。研究人员还发现如果向松散液态的沙砾中注射培养的细菌、附加营养和氧气,这些松散液态的沙砾就能转化为固态。固态的沙砾有助于稳固地球从而达到预防地震的目的。下列有关巴氏芽孢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巴氏芽孢杆菌的遗传物质是 DNA,抗药基因位于质粒上 B巴氏芽孢杆菌的基因中无内含子,只有外显子 C巴氏芽孢杆菌的异化类型为厌氧型 D巴氏芽孢
11、杆菌无核膜,也无细胞器,但能进行有氧呼吸 答案: A 在使用高倍镜观察酵母菌和大肠杆菌时 A都可以观察到细胞壁、细胞核 B都可以观察到核糖体 C若发现视野上方较暗下方较亮,应调节反光镜 D在低倍镜观察之后,直接换上高倍物镜观察不在视野中央的目标 答案: C 下列有关对生命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生命系统的每个层次都是 “系统 ”,能完整表现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 “生命系统 ”是 “细胞 ” B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本身也可算作 “系统 ”,也属于 “生命系统 ”的层次 C “生态系统 ”是生命系统的一个层次,它代表一定自然区域内相互间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所有生物 D生物个体中由功能相关的 “器
12、官 ”联合组成的 “系统 ”层次,是每种生物个体都具备 答案: A 2011年 4月的 “阴性艾滋病 ”事件引发社会各界关注,由此加重了人们的 “恐艾 ”心理。关于艾滋病病毒( HIV),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HIV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在分类在属于原核生物 B由于 HIV体内只一种细胞器,所以其营寄生生活 C获取大量 HIV的方法是将其接种在营养物质齐全的培养基上培养 D HIV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答案: D 下列关于现代生物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蛋白质工程中直接改造的对象是天然蛋白质 B动物体细胞培养所依据的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 C愈伤组织脱分化和再分化需要用一定比例的植物激素调控
13、 D生态农业能够提高物种丰富度和能量传递效率 答案: C 将特定药物与单克隆抗体相结合制成的 “生物导弹 ”,能够用于杀死人类的某些癌细胞,其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过程的原理和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原理基本相同 B经 形成的杂交瘤细胞能无限增殖并产生单一抗体 C 过程需要筛选并克隆单个杂交瘤细胞 D抗体的靶向作用使 过程具有高度特异性 答案: B 下列有关生物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应用基因诊断技术,可检测受体细胞中的目的基因是否表达 B筛选产生抗体的杂交瘤细胞需要使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 C茎尖细胞具有很强的分裂能为,离体培养时不需要脱分化即可培养成完整植株 D将牛的体细胞核移植到
14、去核卵细胞中,获得克隆牛是一种培育新物种的方式 答案: B 某研究小组为测定药物对体外培养细胞的毒性,准备对某种动物的肝肿瘤细胞(甲)和正常肝细胞(乙)进行动物细胞培养。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细胞在原代培养过程中,最终均会出现停止增殖的现象 B细胞培养应在 CO2培养箱中进行, CO2的作用是刺激细胞的呼吸 C取单个肝肿瘤细胞进行培养,获得细胞群的方法不属于克隆培养法 D在利用两种肝组织块制备肝细胞悬液时,可用胃蛋白酶处理 答案: A 将植物离体组织或细胞培养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最可能没有发生变化的有 A细胞内的遗传物质 B细胞的形态结构 C细胞内表达的基因种类 D细胞的分裂能力 答案
15、: A 某科技活动小组将二倍体番茄植株的花粉按下图所示的程序进行实验。根据图所示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A由花粉培养到植株 A,体现了植物的生殖细胞具有全能性 B植物 A一定为单倍体植株,其特点之一是高度不育 C在植株 B细胞中,每对同源染色体上的成对基因都是纯合的 D由花粉培养到植株 B,所有过程必需在无菌条件下培养 答案: D 下列与细胞工程技术相关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动物细胞培养与植物组织培养所用的培养基成分基本相同 B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可以克服常规的远缘杂交不亲和障碍 C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 原生质体融合的基本原理相同 D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理论基础是细胞的全能性 答案: A “X基因 ”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2012 学年 吉林省 长春市 十一 高高 学期 期中考试 生物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