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doc
《2011-2012学年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学年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2012学年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 选择题 图为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完成 1 3题。 【小题 1】图中所示区域主要的地形类型是 ( )。 A平原 B丘陵 C高原 D山脉 【小题 2】图中所示地区的自然条件可重点发展的经济作物是 ( )。 A天然橡胶 B棉花 C茶叶 D甜菜 【小题 3】与松嫩平原相比,该地区发展种植业的优势条件是 ( )。 A热量丰富 B土壤肥沃 C地形平坦 D人少地多 答案:【小题 1】 B 【小题 2】 C 【小题 3】 A 该图是我国不同产业地理集中程度变化趋势统计图 (基尼系数数值越高,表明地理集中程度或专业化程度越高 ),读
2、图回答 29 30题。 【小题 1】 20世纪 80年代以来,分布从较为分散到显著集中的产业是 ( )。 A电子制造业 B服装制造业 C食品加工业 D黑色金属冶炼业 【小题 2】服装制造业分布趋势的变化,直接引起了我国 ( )。 A北煤南运 B南水北调 C西气东输 D人口迁移 答案:【小题 1】 B 【小题 1】 D 该图所示省区是我国著名的能源基地,读图完成 27 28题。 【小题 1】该省作为能源基地,其经济发展的关键是 ( )。 A加强原煤的生产和输出 B优化产业结构,延长煤炭的产业链 C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D禁止乱砍滥伐,保护植被 【小题 2】该省生态环境问题严重的根源是 ( )。 A煤
3、炭的露天开采 B矿区道路的铺设及丢弃大量土石 C井矿巷道的建设 D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答案:【小题 1】 B 【小题 1】 D 该图是不同国家产业变化过程的示意图,读图回答 25 26题 【小题 1】 类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 A市场 B劳动力 C技术 D交通 【小题 2】由图可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I类国家工业发展早,科技水平高 、 类国家往往处于不利地位 、 类国家产业升级速度取决于工类国家 市场是产业升级的动力 A B C D 答案:【小题 1】 B 【小题 2】 A 【小题 1】图示 国产业已经升级为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成为 国的主导产业。 产业技术含量低,应
4、该劳动密集型工业,所以影响其转移的主要因素是劳动力。所以本题选择 B选项。 【小题 2】根据分析, 类国家为发达国家,技术水平高,在国际贸易中占有利地位,产业转移有可能加重 、 两国的环境污染。经济因素是产业升级的主要动力。所以本题选择 A选项。 我国西部地区可开发的水能资源约占全国的 72,已探明的煤炭保有储量约占全国的 39,该图是我国西电东送示意图,读图完成 23 24题。 【小题 1】西电东送是把西部的水电和坑口电站的火电输往东部,图中坑口电站主要分布 ( )。 A b B d C C D a 【小题 2】水能资源得到梯级开发的有 ( )。 A a、 b B a、 C C a、 e D
5、 b、 e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D 【小题 1】本题考查能源的跨区域调配。坑口电站是指在煤炭开采的资源地建立火电站进行发电。图中 a处为山西大同附近,煤炭资源丰富,适合建立坑口电站。所以本题选择 D选项。 【小题 2】本题考查我国水能资源的开发。我国在长江上游建立了大型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实现一级开发。而黄河与珠江实行的是梯级开发。所以本题选择 D选项。 图示平原区域今后农业发展的方向应该是 ( )。 A尽快开发未垦荒地,扩大粮食播种面积 B大规模退耕还湿地,停止粮食生产,建立自然保护区 C全面退耕还渔,变种植业主导产业为水产业主导产业 D推进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和生态
6、化方向发展,建设绿色食品基地 答案: D 本题考查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循环经济以环境无害化技术为手段,以提高生态效益为核心,以环境友好方式利用经济资源和环境资源,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循环经济在农业中主要表现为生态农业。生态农业将农业生产和生态平衡纳入协调一致的轨道。它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形成经济上和生态上的良性发展。所以本题选择 D选项。 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条件,适合发展不同的农业。该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 图,读图回答 19 21题。 【小题 1】 M平原最适合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 A季风水田农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大牧场放牧业 D混合农业 【小题 2】 M区域发展商
7、品粮生产不利的自然条件是 ( )。 A热量条件 B土壤条件 C降水条件 D光照条件 【小题 3】 P地具有的重要的生态环境效益是 ( )。 净化空气 美化环境 调节气候 涵养水源 调节径流 蓄 洪防旱 降解污染 保护生物多 样性 A B C D 答案:【小题 1】 B 【小题 1】 A 【小题 1】 C 【小题 1】根据经纬度可以判断, M为我国的三江平原,地广人稀,适合发展商品谷物农业。 【小题 1】三江平原纬度高,热量不足,是制约商品粮生产的不利条件。 【小题 1】 P地为沼泽,属于湿地,在调节气候、蓄洪防洪、促淤造陆、降解污染等方面具有特别的功能,向人类提供粮食、肉类、水产、药材、能源、
8、水源、工业原料等,还是鹤类等大型水禽的栖息地。 该图是东北地区中部和西部的草业一畜牧业加工业耦合发展模式图,读图完成 17 18题。 【小题 1】东北地区这种农业生产模式的优点是 ( )。 有效保护了西部草原的生态环境 促使中部产粮区粮食就地转化 密切了中西部的协作关系 形成有机联系的产业链条,充分发挥了地区优势 A B C D 【小题 2】东北地区牧业发展重点是 ( )。 A退耕还草,强化人工草地建设,发展草业经济和集约化草食性畜牧业 B继续加大粮食种植,提供大量饲料,发展饲养业 C发展以屠宰为主的原料型生产 D围绕本地区城市消费需要,发展乳畜业生产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9、A 【小题 1】本题考查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东北地区这种农业生产模式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结合,有利于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体优点包括:有效保护了西部草原的生态环境,促使中部产粮区粮食就地转化,密切了中西部的协作关系,形成有机联系的产业链条,充分发挥了地区优势。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小题 2】根据图中叙述,东北牧业应该注重退耕还草,建立人工草场,发展畜牧业。所以本题选择 A选项。 欧洲西部有许多河流和运河构成的内河运输网。青藏高原是我国许多大江大河的源头。 据此完成 l5 16题。 【小题 1】欧洲西部航运发达,其优越的自 然条件是 ( )。 水能丰富 河网密集 地形平坦 货运量大 A
10、B C D 【小题 2】青藏地区内河运输不够发达,主要原因是 ( )。 A青藏地区有发达的铁路运输 B区内无大江大河 C区内资源贫乏,政府不重视 D河流流速快,不利于通航 答案:【小题 1】 C 【小题 1】 D 现代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对自然演化过程和社会经济发展过程的捕捉、监测、描述、表达的能力迅速提高,为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同时也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据此回答 4 5题。 【小题 1】关于全球定位系统在交通运输中的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车辆跟踪 B合理分配车辆 C降低能耗 D提高运营成本 【小题 2】国家气象局每天为电视新闻提供的卫星云图主要使用了 ( )。
11、 遥感技术 地理信息技术 数字导航技术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A 【小题 1】全球定位系统在交通运输中的作用可以进行车辆跟踪,合理分配车辆,降低能耗。所以本题选择 D选项。 【小题 2】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的领域主要表现为: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可对农作物进行估产、有助于防灾减灾);全球定位系统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主要用于位置方面的定位和导航);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用于城市的信息管理与服务、交通道路管理、环境管理以及城市规划、防灾减灾等)。所以本题选择 A 选项。 长江中下游平原誉称 “鱼米之乡 ”,但汉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2012 学年 福建省 厦门 第一 中学 第二 学期 期中考试 地理 试卷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