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河南周口中英文学校高一10月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5学年河南周口中英文学校高一10月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学年河南周口中英文学校高一10月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5学年河南周口中英文学校高一 10月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单选题 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代表了一国的经济主权和政府信用。但并不意味着国家能够决定 A纸币的发行量 B纸币的购买力大小 C纸币的流通范围 D纸币的面值 答案: B 试题分析:国家有权发行纸币,可以决定纸币的发行数量、纸币的发行时间、纸币的面值,但不可以任意发行纸币,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 B符合题意,应选; A、 C、 D不符题意,不选,故答案: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纸币。 2013年 10月 1日起,我国洗衣机等五大类家电产品将启用新能效标准。但也有人预测新上市的高能效家电会因其高价
2、格遭遇 “叫好不叫座 ”的尴尬局面。导致高能效家电价格高的根本原因是 A技术要求高,价值量大 B能耗量降低,消费者竞相购买 C生产水平高,供应量少 D作为新产品,其替代商品不足 答案: A 试题分析:价值决定价格,价格的高低从根本上讲是由商品的价值量决定的,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高能效家电生产技术要求高,耗费的劳动时间长,价值量大,故其价格高, A正确;供求影响价格,但不能起决定作用,不是根本原因, BC与题意不符; D是从商品的相关商品角度的分析,也不是根本原因,与题意不符。 考点:本题考查价值决定价格。 一些本来只有少数人有能力购买的高档商品,过了一段时间后,其价格会逐渐降低
3、,成为寻常百姓都买得起的普通商品。这是由于 A随着个别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断减小 B随着个别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不断减小 C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断减小 D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不断减小 答案: C 试题分析:高档商品成为普通商品,是 因为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减少。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和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和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AB错误;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减少,价格降低,从而使得高档商品进入普通百姓家, C正确;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与商品的价值总量无关, D错误;
4、考点:本题考查商品的价值量的决定因素。 根据下图得出的合理结论有 如果高档耐用品在 N点,呈现买方市场,其替代产品需求量增加 如果生活必需品在 M点,呈现卖方市场,其互补产品需求量增加 单个交换过程看, Q点处于等价交换, M、 N点处于 涨落状态,但不能无限涨落 农副产品在 M、 N、 Q点弹性需求均不大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高档耐用品在 N点价格跌落,其需求量增大而它的替代产品需求量减少故不选 。生活必需品在 M点价格上涨。其需求量减少而它的互补产品需求量也减少故不选 。从单个交换过程看价格涨落不会背离价值太远故 选。所谓需求弹性指当产品或服务的价格有所变动时,市场对该产
5、品或服务的需求也发生明显变动的状况。农副产品作为生活必需品,价格变动往往不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量急剧减少 ,故 农副产品在 M、 N、 Q 点需求弹性均不大,正确。本题选 B项。 考点:本题考查价格变动对高档耐用品和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及需求弹性等知识点。 下面是某商场同一时期甲、乙两种商品有关情况的变化图。根据你的比较和分析,下列最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乙商品是甲商品的互补品 B乙商品是甲商品的替代品 C乙商品市场是卖方市场 D乙商品是生活必需品 答案: A 试题分析:在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同时也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可知乙商品是甲商品的互补品
6、,故本题选 A项。 考点:本题考查价格变动 对互为替代商品需求量的影响 根据价格影响需求的理论,不同商品需求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下列图示中(横轴 Q为需求量,纵轴 P为价格)能够反映价格变动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影响的是 答案: B 试题分析:一般情况下,价格上升会引起消费量的下降, 价格下降,会刺激消费量的增加。但是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消费需求量影响较大,价格降低,人们对高档耐用消费需求量会增加,反之会减少,根据图示, B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价格变动的影响 从 “蒜你狠 ”“姜你军 ”“糖高宗 ”到 “向钱葱 ”,农产品价格上涨关系着农民增收,但农产品价格剧烈波动
7、,也坑了许多农民。什么涨,种什么,到了产出的时候,价格却落到成本以下,这使得农民欲哭无泪。上述现象的成因在于 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比较低,农产品产出率不高 价格变动调节生产,上年农产品价格高导致下年供过于求 市场经济规律对农作物的生产调节总是失灵的 农产品需求弹性小,价格变化不会导致需求的大幅变化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错误,材料中主要强调了市场价值规律的作用,和我 国的农产品的劳动生产率无关; 正确,价格调节生产,这是价值规律的要求,同时农产品需求弹性小,价格变化不会导致需求的大幅变化,这样也导致农业价格的变动,选 C。 考点:本题考查价值规律的相关知识 发展是硬道理,只有经
8、济发展了,才能为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这说明要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最根本的是 A发展经济,降低消费品的价格 B发展经济,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 C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商品的价值量 D提高商品的质量,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答案: B 试题分析:影响消费的因素中最根本的还是发展经济,但降低消费品的价格不是根本举措,故排除 A。 B 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收入是提高消费的基础,发展经济提高居民收入,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故入选。 C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商品的价值,从而降低商品价格是提高居民消费水平的举措之一,但不是根本举措。 D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提高商品质
9、量,满足消费者的需要,能够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但不是根本上决定。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消费的因素 莎士比亚说: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象大地没有阳 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莎士比亚用生动的比喻说明了书籍是人类的好朋友。购买和阅读书籍属于家庭消费中的 A物质消费 B服务消费 C生活资料消费 D发展资料消费 答案: D 试题分析:消费按照消费的目的可以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购买和阅读书籍是为了提升自己的能力与素质,是为了促进个人发展而进行的消费,故属于发展资料消费, D正确; ABC与题意不符。 考点:本题考查消费的类型。 2013年
10、 8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 2.6%,其中食品价格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约 1.54个百分点。这主要是因为 2013年夏天持续的高温天气对我国食品特别是蔬菜价格的影响较大,相应增加了百姓的生活成本。这说明 商品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供求关系决定商品价格 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商品供不应求时物价上涨 价格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会增加居民的消费支出 供求关系影响商品价格,商品价格决定消费水平的高低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材料中强调了高温天气对我国食品特别是蔬菜价格的影响较大,体现了供求关系影响价格, 错误,供求关系不能决定价格,价值决定价
11、格; 正确,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上升; 正确,因为价格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选 B。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价格的因素和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带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消费结构升级与产业结构调整形成的良性互动,将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结构性推动力。居民的消费结构升级( ) 表明人们的非食品类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比重逐渐增大 意味着城乡居民的恩格尔 系数将继续减小 表明我国居民以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消费为主 表明人们生存资料的消费支出日渐萎缩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降低,恩格尔系数变小,这是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增加的结果;
12、正确; 错误,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居民不以享受资料消费为主; 与题意无关,选 A。 考点:本题考查消费结构 2013年中秋节,很多商家纷纷推出各类简装月饼。 “瘦身 ”后的月饼物美价廉,颇受消费者青睐。这表明 A攀比心理影响消费者消费 B物价变动会影响居民的购买力 C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D求实心理影响消费者消费 答案: D 试题分析:瘦了 “身 ”的月饼价廉物美,颇受消费者青睐,这表明消费者消费受求实心理的影响, D符合题意,材料中没有攀比心理, A不符合题意,物价变动会影响居民的购买力, B不符合题意, C与题目没有关系。 考点:本题考查消费心理 当前我国私家车数量剧增,其中一部分人是受到
13、了 “人家有,我也得有;我没有,创造条件也得有 ”的观念的影响。这部分人的消费行为属于 A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B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C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D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答案: C 试题分析:消费心理影响到了消费行为。 “人家有,我也得有;我没有,创造条件也得有 ”的观念是一种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是错误的,不利于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选 C。 考点:本题考查消费心理 在 2012年伦敦奥运会期间,中国游客平均每笔消费高达 203.04英镑,而对于奢侈品,中国游客的购买力更是惊人。国人大多注重的是奢侈品的品牌价值和表面效应。许多消费者虽不具备消费奢侈品的富裕条件,却在消费奢侈品,这是一种
14、 “小富即奢 ”心理。对于这些消费者,正确的消费心态应该是 克服攀比心理,坚持适度消费 避免盲目消费,坚持理性消费 坚持量入为出,减少消费 克服求异心理,坚持勤俭节约 A B C D 答案: A 试 题分析: 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强调许多消费者不具备消费奢侈品的富裕条件,却在消费奢侈品,属于盲目消费和攀比消费,应该坚持适度理性消费, 故入选。 选项观点错误,消费者应该坚持量入为出,但不是减少消费,求异心理不能一味克服,过分奇异不可取,故排除。解答本题,可运用排除法。 考点:本题考查消费心理、消费原则 随着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莫言现象 ”也引爆一场图书销售大战,其代表作蛙这本标价
15、20元的小说,卖家数次涨价,买家拍下的价格从 19元、20元、 25.65元 一路飙升, “促销价格 ”已超过书的原来标价。这反映了 A价值决定价格 B供求影响价格 C国家宏观调控影响价格 D消费需求决定价格 答案: B 试题分析: “促销价格 ”是蛙这本书的卖价,是因为商品的价格虽然是由商品的价值决定的,但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会围绕价值波动。供不应求时,商品的价格会上升,供过于求时,价格下降,本题中该书供不应求,导致价格 上涨,故 B正确; ACD与题意不符。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价格的因素。 某国 2012年货币流通次数为 5次, 2013年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待售商品总量增加 10%,商品价格
16、水平下降 4%,流通中所需货币量增加 32%。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该国 2013年的货币流通次数应为 A 6次 B 5次 C 4次 D 3次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货币流通规律的知识。流通中的货币量 =(待售商品总量 *商品价格水平) /货币流通次数,假设待售商品总量为 10,价格水平为 10,则2009年流通中的货币量 =10*10/5=20; 2010年货币流通次数 =10*( 1+10%)*10*( 1-4%) /20*( 1+32%) =4次;答案:选 C。 考点:本题考查货币的流通规律 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这就是说 正在流通的纸币必须是国家正在强
17、制使用的 国家可以任意发行纸币 纸币的实际购买力是由国家规定的 纸币的实际购买力是由它所代表的金属货币的购买力决定的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项说法错误,不能入选; 两项说法正确且与符合题 意要求,正在流通的纸币必须是国家正在强制使用的,故可以入选;纸币的实际购买力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国家不能决定,故 项说法错误。因此,答案:是 C项。 考点:本题考查纸币、纸币发行规律。 近年来,信用卡业务呈现井喷式高速增长态势,原因是信用卡具有 集存款、取款、结算、查询为一体 简化收款手续 节省交易费用 方便购物消费 增强消费安全 A B C D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学年 河南 周口 中英文 学校 10 月考 政治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