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中历史近代经济文明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带解析).doc
《2014年高中历史近代经济文明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高中历史近代经济文明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带解析).doc(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年高中历史近代经济文明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带解析) 选择题 “甲午战争前同时出现了三种工业化的推动和参与势力,并形成了三种资本形态。 ”材料中的 “三种势力 ”不包括 ( ) A外国资本主义 B洋务经济 C民族资本主义 D自然经济 答案: D 城南旧事是一部自传体小说,描绘了 20世纪 20年代北京城的社会风貌,曾被评选为亚洲周刊 “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 ”。下列情景可能出现在小说中的是 ( ) A主人公去教堂参加新式婚礼 B义勇军进行曲成为流行歌曲 C儿童在东交民巷胡同里玩耍 D人们通过电视观看定军山 答案: A 1909年,京华百二竹枝词曰: “报纸于今最有
2、功,能教民智渐开通。眼前报馆如林立,不见 中央 有 大同 (中央 、 大同 均为当时报纸名称 )。 ”这一描述表明 ( ) A报纸宣传成为变革根本动力 B描述者倡导报纸产业多元化 C描述者肯定报纸的教化功能 D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控制 答案: C 1872年,上海公共租界当局张贴了沪上第一张交通告示,内容包括 “凡马车及轿子必需于路上左侧行走 ”“凡小车必友左边往来,唯不许走路旁 相近之路中心行走 ”“凡马车于十字路口必得走慢 ”等等。这说明 ( ) A当时租界的交通规则由上海地方当局制定 B汽车在中国已经出现 C交通规则呈现中西合璧的特征 D近代交通文明开始在上海逐步确立 答案: D 192
3、2 1923年中国社会婚姻状况调查表 影响表中自主订婚状况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 ) A传统婚姻退出历史舞台 B新文化运动的思想洗礼 C国民大革命运动的兴起 D南京国民政府大力推动 答案: B 1912年 6月 1日大公报载: “革命巨子,多由海外归来,草冠革履,呢服羽衣,已成惯常;喜用外货,亦不足异。无如政界中人,互相效法,以为非此不能侧身新人物之列。 ”这从根本上说明了 ( ) A盲目效法成为当时报界的笑话 B辛亥革命推动了西装革履的流行 C西装革履成为革命与否的重要标志 D政治运动推动了社会生活的嬗变 答案: D 19世纪末,中国部分地区 “凡物之极贵重者,皆谓之洋。高楼曰洋楼,彩轿说曰洋
4、轿。挂灯名洋灯,火锅名洋锅。 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尚 ”( 炳烛里谈 )这一记载主要说明了 ( ) A当时西方国家对华以商品输出为主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遭受沉重打击 C中国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部分中国人的消费观念发生变化 答案: D 侨批是出国谋生的潮州人寄回家乡赡养亲属和禀报平安的一种 “银、信合封 ”的特殊信件和民间寄汇,是潮汕历史上举世罕见的文化奇观,蕴含丰富的历史信息。其中一封侨批,寄自泰国,批封所交寄的款额高达国币 2亿元,是一件极少见的巨额批款的侨批。结合所学知识判读,该侨批最有可能寄于 ( ) A 1935年 B 1938年 C 1945年 D 1948年 答案: D
5、下框材料选自民国二十二年第二期申报月刊。这阐述的 “统制经济 ”思想在当时的中国影响较大,其客观因素是 ( ) A主要国家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 B国内通货急剧膨胀,原料昂贵而产品滞销 C国民政府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展开 D 1929 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波及中国 答案: D 据统计, 1912 1913年间,北京政府颁布的有关发展实业的条例、章程、细则、法规等达 86项之多。这些法规和政策对整个经济发展的主要作用是( ) A保证民族工业长期稳定发展 B民族工业生产布局日趋平衡 C规范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秩序 D民族工业生产结构日趋合理 答案: C 史学界曾有人对 1872 1894 年
6、中国境内近代工业作了比较详细的统计分析,并绘制出下列统计图表。我们由此统计表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后发展迅速 B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实力雄厚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夹缝中艰难成长 D自然经济已经退出了中国经济舞台 答案: C “窃惟通商以来 土货日少,漏溢日多,贫弱之患,何所底止!近来各省虽间有制造等局,然所造皆系军火,于民间日用之物,尚属阙如 在我多出一分之货,即少漏一分之财,积之日久,强弱之势必有转移于无形者。 ”材料反映出洋务派发展民用工业明显的意图是 ( ) A发展生产与民求富 B培养人才积累经验 C辅助军事富国强兵 D抵制洋货夺回利权 答案: D 综合题
7、 货币是商品流通的重要媒介。货币的兴衰彰显了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汉五铢钱从汉武帝元狩五年始铸,至隋朝五铢止,一直沿用了七百多年。钱文严谨规矩, “五铢 ”二字修长秀丽,铸工精细,面背比较平整,内外郭宽窄均匀,规矩整齐。钱直径在 15 2厘米之间,重约 62 65克。 表 1 时间 政策 西汉初年 秦钱重难用,更令民铸钱。 汉文帝 更铸四铢钱,其文为 “半两 ”,令民纵得自铸钱。故吴 (吴王刘濞 ),诸侯也,以即山铸钱,富埒 (li等同 )天子,其后卒以叛逆。 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 119年 山东被水灾,民多饥乏,于是天子遣使者虚郡国仓廪以振贫民。犹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年高 历史 近代 经济 文明 近代中国 经济结构 变动 社会生活 变迁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