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根据下面图文资料判断,该建筑特征主要体现出 A多雨的气候特点 B居民的宗法意识 C迷信风水的习俗 D农耕文明的保守 答案: B 试题分析:该题考察古代建筑体现的传统思想。根据右边材料中的 “祀文王 ”可以发现 “明堂 ”的功能是祭祀之用,表达对先王的敬仰。而土楼的建筑是参照 “明堂 ”布局的,故也同样体现了宗法意识, B项正确;其他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宗法制 1972年 2月,尼克松访问中国,成为第一位访问中国的美国总统; 1972年5月,尼克松同样成为访问苏联的第一位美国总
2、统,两国元首一致表示 “尽最大努力避免军事对抗 ”。这主要说明 A中美建交推动了美苏关系正常化 B战略平衡与缓和是美国的外交目标 C 20世纪 70年代,苏联居争霸优势 D两极格局中,美国居于主导地位 答案: B 试题分析:该题考察中美关系在 70年代的变化。中美建交发生在 1979年, A项错误; C、 D两项材料中未提及,错误;材料中既提到了中美关系缓和,又同时提到了中苏之间 “尽最大努力避免军事对抗 ”,故 B项的表述最合理。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中美关系缓和 2013年 4月,亚太经合组织( APEC)在印度尼西亚泗水召开贸易部长会议,会上
3、贸易部长们同意成员经济体国间分享信息,并承诺到 2016年将关税削减到5%或以下。这说明亚太经合组织 A将建立统一的亚太区域市场体系 B把对抗欧盟作为该组织的重要任务 C将进一步推动区域内部自由贸易 D将会完全消除各国间的矛盾和冲突 答案: C 试题分析:该题考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相关认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一个论坛式、建立在成员 国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相对比较松散的区域合作组织。故A、 B两项表述错误; D项表述也不符合该组织特征,错误;根据题干中的现象,C项正确。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现实主义文学巨匠巴尔扎克曾声称:要使自己成为文
4、学事业上的拿破仑。这表明他进行文学创作的目的是 A改造法国社会 B宣传反封建思想 C学习法国文风 D支持拿破仑扩张 答案: A 试题分析:该题考察对巴尔扎克文学思想的理解。材料中的关键词是 “拿破仑 ”,结合相关史实,拿破仑的贡献主要是通过内外战 争,既维护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又将先进的生产方式传播到欧洲大陆,改变了欧洲社会,而巴尔扎克生活的法国已经是资本主义制度,故 A项正确。 考点: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文学的主要成就 巴尔扎克的现实主义文学 1956年 5月,中宣部部长陆定一发表讲话说: “我国的历史证明,如果没有对独立思考的鼓励,没有自由讨论,那么学术发展就会停滞。相反,有了自
5、由讨论,学术就能迅速发展。 ”这一讲话 A强调多研究历史以服务现实 B有利于 “双百 ”方针的全面贯彻 C方便了文学领域的统一领导 D提高了文艺工作者的社会地位 答案: B 试题分析:该题考察建国初期我国学术文化界的 “双百 ”方针。材料的时间是1956年,当时毛泽东提出了 “双百 ”方针,讲话中的 “独立思考的鼓励 ”、 “自由讨论 ”等处可以看出是对该政策的贯彻支持,故 B项正确。 考点: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方针 1922年,俄共中央提出: “集体农庄作为农村中最坚固的苏维埃细胞,在走上总的合作制轨道时可以发挥出积极的显著的作用。 ”提出这一建议的背景
6、是 A农业集体化政策全面推行 B农业的基础地位急需加强 C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 D社会主 义改造提上议事日程 答案: C 试题分析:该题考察苏俄在列宁的领导下进行的积极探索。题中的时间是 1922年,当时已经实施新经济政策了,农业状况也得到好转,但集体化并未全面推行,故 A、 B、 D三项错误;当时俄共想通过集体农庄的积极作用来巩固公有制经济在多种经济成分中的主体地位,故 C项正确。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 1919年 5月 18日,陈独秀发表文章说: “(日本)又要侵害我们的山东,这是我们国民全体的存亡问题,应该发挥民族自卫的精神,无
7、论是学界,政客,商人 ,劳工,农夫,警察,当兵的,做官的,议员,乞丐,新闻记者,都出来反对日本及亲日派才是。 ”陈独秀意在 A宣扬民主与科学思想 B明确五四运动的目标 C呼吁中国各界团结救国 D号召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答案: C 试题分析:该题考察对五四运动的认识。题中陈独秀在文章中说 “国民全体的存亡问题 ”、 “民族自卫的精神 ”,显然是站在全民族的整体角度阐述思想的,故 C项符合题意。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 五四运动 英人赫德( 183 -1911)在其中国见闻录中写道: “中国有世界最好的粮食 大米;最好的饮料 茶;最好的衣物一一棉、丝和皮毛。他们无需从别处
8、购买一文钱的东西。 ”当时赫德分析的最有可能是 A中国市场的潜力有限 B中国物产的丰富多样 C对华战争的胜率较高 D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答案: A 试题分析:该题考察中国的经济特点。通过题中 “最好的 ”、 “无需 ”、 “一文钱的东西 ”等处可以看出中国当时的经济特点还是自给自足的,故 A项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自然经济 特点 下面是西属美洲白银经欧洲流到东方的白银数量表。(单位:百万 银元)这一表格能够说明 年份 西属美洲白银产量 运抵欧洲数量 经欧洲运到东方数量 1550 3 3 2 3 1600 11 14 10 4 4 1650 10 13 8 9 6 1700 12 10
9、12 8 5 1750 18 20 18 25 12 2 1800 30 23 25 18 A西属美洲成为世界主要白银生产地 B西班牙是当时中国的第一贸易大国 C欧、美、亚三洲间的贸易不断扩大 D新航路开辟亦为中国提供了商机 答案: D 试题分析:该题通过白银的流动考察新航路开辟的影响。题中数据反映了最终流向东方的白银占总数的比例越来越小,但是总数是在不断的增加,在当时东方主要的贸易对象便是中国,所以 D项正确。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新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古罗马法中关于 “排放雨水之诉 ”规定:除非邻人之建筑物将倾等原因,邻人不应因单方利益而改
10、变雨水的自然流道。这一规定 A强调遵循自然规律 B具有环境保护意识 C通过立法防灾治灾 D注重保护私人利益 答案: D 试题分析:该题通过材料考察古罗马法的内容。题中所说的不能擅自改变雨水的流道,是为了避免影响到邻人的家庭利益,体现了罗马法注重保护私人利益,故 D项正确。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法 罗马法的内容 天下郡国利病书中说: “(徽郡)视他郡农力过倍,而所人不当其半。又田皆仰高水,故丰年甚少,大都计一岁所人,不能支什之一。中家而下,皆无田可业,徽人多商贾,盖其势然也。 ”顾炎武在此认微商兴起的原因是 A江南经济发达 B迫于生存的需要 C徼州人善于经商 D安徽物产丰富 答案
11、: B 试题分析:该题考察 学生对史料的阅读能力。题中 “丰年甚少 ”、 “无田可业 ”、“势然也 ”等处可以看出徽商兴起的原因是迫于生存的需要,故 B项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商业的发展 徽商 下面是唐朝与北宋早期的科举次数与录取进士人数的基本情况简表。北宋与唐朝录取人数出现差异的主要成因是 时代 时间(年) 科举次数(次) 录取进士总数(人) 平均每榜(人) 唐朝 290 268 7448 28 宋太祖 17 15 188 13 宋太宗 21 8 1487 186 宋真宗 25 12 1760 147 宋仁宗 41 13 4561 351 A北宋完善了科举制 B北宋增加了科举次数 C
12、北宋强化了君主专制 D国家调整了用人方针 答案: D 试题分析:该题通过考察唐代与北宋科举考试的相关不同。题中表格上反映的主要信息是北宋的科举考试在录取人数的比例上明显高于唐朝。 A、 B两项与材料不符,错误;该题找的是录取人数多的原因,而 C项是一种结果性的表述,不符题意;北宋通过增加各个职位的官员数量来分割每个官员的权力,用人方针调整导致用人数量增加,故 D项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科举制 综合题 ( 15分)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第一条 天皇是日本国的象征,是日本国民整体的象征,其地位以主权所在的全体日本国民的意志为依据。 第三条 天皇有关国事的一
13、切行为,必须有内阁的建议和承认,由内阁负其责任。 第六条 天皇根据国会的提名任命内阁总理大臣。天皇根据内阁的提名任命担任最高法院院长的法官。 第七条 天皇根据内阁的建议与承认,为国民行使下列有关国事的行为: 一、公布宪法修正案、法律、政令及条约 第九条 日本国民衷心谋求基于正义与秩序的国际和平,永远放弃以国权发动的战争、武力威胁或武力行使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 段。为达到前项目的,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 第四十一条 国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国家唯一的立法机关。 1947 年日本国宪法 (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 1947年日本宪法与日本以往宪法的不同
14、。( 6分) ( 2)材料体现了什么原则?并分析其原因。( 9分) 答案: ( 1)不同:以往宪法确定了以天皇为中心的君主立宪制度, 1947年宪法确立了以议会为中心的民主政体;前者有浓郁的军国主义色彩,后者更多体现了民主和平的特色。( 6分) ( 2)原则:三权分立、国民主权及和平主义。( 3分) 原因: “和平宪法 ”是日本总结战争教训之后向世界作出的承诺;是日本二战后国家发展的需要;是二战后美国对日本民主化改造的结果。( 6分) 试题分析:该题通过 1947年日本宪法考查日本近代以来政治的变化。 第 小题:根据宪法摘录中 “必须有内阁的建议和承认,由内阁负其责任 ”、 “日本国民衷心谋求
15、基于正义与秩序的国际和平 ”等处可以看出该宪法与以往宪法的不同是:以往宪法确定了以天皇为中心的君主立宪制度, 1947年宪法确立了以议会为中心的民主政体;前者有浓郁的军国主义色彩,后者 更多体现了民主和平的特色。 第 小题:依据宪法内容,体现了三权分立、国民主权及和平主义等原则;究其原因,联系日本在明治维新后的历程,则是日本总结战争教训之后向世界作出的承诺;是日本二战后国家发展的需要;是二战后美国对日本民主化改造的结果。 考点: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二次世界大战 战后日本的和平宪法 (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今天法国的政体属于民主共和制,它的形成可以追溯到 1789年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黑龙江省 齐齐哈尔市 高三一模文综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