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陕西省西安铁一中国际校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陕西省西安铁一中国际校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陕西省西安铁一中国际校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陕西省西安铁一中国际校高三 9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学者黄中业指出, “分封 ”一词源于左传,指的是周初 “封建亲戚,以屏宗周 ”。分封一词的 “分 ”字,是说受封的诸侯国是由西周中央王朝分出去的 。“封建 ”一词的 “建 ”,是说由周王室派出的受封者所建立的是国家。这说明西周分封制( ) A否认诸侯国对周王的隶属关系 B使诸侯国彻底独立于周王室 C肯定诸侯国是周王室的臣属地 D主张建立若干独立的诸侯国家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 “受封的诸侯国是由西周中央王朝分出去的 .是说由周王室派出的受封者所建立的是国家 ”说明受分封的国家实际上是由周王室控制的领属地。
2、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 日本学者宫崎市定说: “宋代实现了社会经济的跃进,都市的发达,知识的普及,与欧洲文艺复兴的现象比较,应该理解为并行和等值的发展 ”。对此观点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宋代集权政治加强是政治文明的突出成果 B宋代商品经济推动社会生活的世俗化 C宋代文化教育下移,平民化趋势鲜明 D宋代科技成就发展,体现文化繁荣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 “宋代实现了社会经济的跃进,都市的发达,知识的普及,与欧洲文艺复兴的现象比较,应该理解为并行和等值的发展 ”说明了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突出成果。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宋朝政
3、治制度的特征 钱钟书说: “在中国文化史上有几个时代是相提并论的:文学就说唐宋,绘画就说宋元,学术思想就说汉宋,都数得到宋代。 ”关于宋元绘画正确的表述是( ) A元代文人山水画表达了南方士人恢复故土的思想 B宋代文人山水画写实逼真,技艺成熟 C宋代风俗画反映了市井风情,鲜活生动 D宋元文人山水画沿革了宫廷画风写意的特点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与唐朝相比较,宋代社会似乎更多地沉浸在一种安于现状、享乐人生、迷恋奢华的自我满足的氛围中,这一时代特征尤为明显的在当时的风俗画作品中得到体现,展现给后人的多是一片太平盛世的祥和与安逸。由此,宋代风俗画反映了市井风情,鲜活生动。 考点:古代中国的
4、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古代的绘画 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说: “在古希腊民主政治确立以前,古希腊人认为自己的一切都是既定的,神授的,也是最好的,以服从法律为最高职责。他们只知道服从命令,而不问命令从何而来,命令是否正当。在智者学派以前,无一人曾想到过检验一下法律,问一问法律自称的合法权力究竟基于什么。 ”这说明智者学派所起到的社会作用是 ( ) A推动雅典城邦民主制度的发展 B推动了古希腊人的怀疑精神 C使雅典形成完备的法律体系 D推动了个人私欲的膨胀 答案: B 试题分析:注意题目问的是 “社会作用 ”,所以 CD说法排除掉。根据材料 “他们只知道服从命令,而不问命令从
5、何而来,命令是否正当。在智者学派以前,无一人曾想到过检验一下法律,问一问法律自称的合法权力究竟基于什么。 ”说明了智者学派推动了古希腊人的的怀疑精神。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智者学派 智者学派的作用 陈衡哲在西洋史中谈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曾说 “这个革命兼有宗教、政治及社会的性质 ”,并用如下图表来说明。下列图表中空缺部分应该是( ) A 马丁路德教 君主专制 贵族社会 B 清教 君主专制 贵族社会 C 加尔文教 贵族社会 君主专制 D 清教 新贵族政治 君主专制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与英国国教相对抗的是 “清教 ”,与议会政治相对抗的的是君主专制,与富足(中等)社会相对抗的
6、是 “贵族社会 ”。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说: “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能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而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 ”材料所表达的英国、美国两国政治体制的运行规则正确的是( ) A美国总统受国会牵制,内阁对国会负责 B英国国王统而不治,是仪式性角色 C英国首相是多数党领袖,内阁集体对议会负责 D美国联邦制体现了分权制衡的思想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该材料主要讨论的是,一是针对拥有行政权力的总统和首
7、相与拥有立法权的议会之间的关系,二是针对总统和首相与政府组成机构内阁之间的关系。最符合史实的是 C。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后,经过共和派和君主派的反复较量,最后以一票之差确立了共和制。据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判断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A法国众议院由普遍直接选举产生,体现了直接民主 B法国总统由参议院依绝对多数票选出 C法国参议院可直接解散众议院 D内阁由总统任命,但对议会负责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行政权力归于总统,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立法权归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
8、的两院制议会,众议院议员由成年男子直接选出,任期四年。参议院议员由间接选举产生,任期九年。参议院有权否定众议院的议案。总统任期七年可连选连任。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875年宪法 德意志帝国建立后, 1871年议会制定了德意志帝国宪法,其中带有现代民主制度特征的表现不包括( ) A帝国国会由由普遍、平等、直接、无记名的选举产生 B帝国国会为现代政党提供了讲坛 C普鲁士国王是世袭的联邦主席,享有 “德意志皇帝 ”的称号 D首相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首相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体现了封建主
9、义的色彩。帝国国会由由普遍、平等、直 接、无记名的选举产生,帝国国会为现代政党提供了讲坛等体现了民主政治的特点。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德意志帝国宪法( 1871年) 马克思就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曾指出: “问题并不在于英国是否有权利来征服印度,而在于印度被不列颠人征服是否要比被土耳其人、波斯人或俄国人征服好些。 ”马克思这一论述说明了 ( ) A印度自愿被英国征服 B英国对印度的征服客观上促进了印度的进步 C英国有权利征服印度 D印度被英国征服是历史的必然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观点,马克思并不是肯定英国对印度的征服的合理性同时英国对印
10、度的征服比土耳其、波斯或俄国对印度征服好些,主要是因为英国是资本主义国家,而土耳其、波斯或俄国仍然是个封建国家。这意味着英国在征服过程中客观上带来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早期殖民扩张的特征和影响 英国格雷斯顿曾对鸦片战争有过这样的评价 -“在人类历史中,我从未见过如此不正义并故意要使国家蒙受永久耻辱的战争。高傲飘扬在广州城头的英国国旗只是为了保护一桩 可耻的交易进行的 ”。以下表述不符合材料的是( ) A格雷斯顿认为鸦片战争是英国文明国家的耻辱 B格雷斯顿认为鸦片战争是经济利益推动的战争 C格雷斯顿认为自由贸
11、易的原则不可侵犯 D格雷斯顿认为鸦片战争是为了维护鸦片贸易的战争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 “我从来见过如此不正义并故意要使国家蒙受永久耻辱的战争。飘扬在广州城头的英国国旗只是为了保护一桩可耻的交易进行的 ”,结合所学分析,作者反对发动鸦片战争。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鸦片战争 有学者认为, “义和团运动是对维新运动的反动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义和团运动和维新变法的社会基础不同 B义和团运动不符合维新变法救亡图存的主题 C义和团运动与维新变法背后的支持力量不同 D义和团运动与维新变法的近代化方向背道而驰 答案: D
12、试题分析:结合所学,从 “对于欧美的新文化之反动 ”可以理解到,孙中山在否定义和团运动的盲目排外,认为其与近代化的大趋势背道而驰。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义和团运动 1912年 2月,南京临时政府正式公布了由沈思孚作词,沈彭年谱曲的中华民国国歌: “亚东开发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据此国歌推断不正确的是( ) A体现了中华民国的建立是 “西学东渐 ”的重要影响 B “旧邦新造 ”体现了直接由君主专制政体到民主共和政体的转型 C “飘扬五色旗 ”体现了先进的中国人
13、五族共和的理想 D此国歌发出了亚洲第一共和国积极进取融入世界的心声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 “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说明了中华民国的建立受 “西学东渐 ”的影响,同时体现了当时中国人的追求。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中华民国的成立、辛亥革命的影响 从 19世纪 90年代起,德国出现了建立巨型企业的趋势。到 20世纪初,占全国企业总数 0.9%的 3万多家大型企业占有 3/4以上的蒸汽动力和电力,其中586家巨型企业几乎占有蒸汽动力和电力总数的 1/3。上述现象说明 ( ) A军国主义政策推动了生产集中 B能
14、源革新成为生产集中的主要动力 C生产集中有利于新兴工业的发展 D生产集中根本改变了轻重工业比例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 “巨型企业 ”体现生产集中,而 “586家巨型企业几乎占有蒸汽动力和电力总数的 1/3”,可以推断生产集中促进了新兴工业,特别是电力相关工业的发展; “军国主义 ”“轻重工业比例 ”在材料信息中未能体现,排除 A、D两项;蒸汽动力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答案:为 C项。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上海市档案馆收藏了一套普通市民的家庭账本。账本记载, 1980年夫妇俩全年的收入是 2685.04元,而到 了
15、2002年,虽然两人都已退休,但全年总收入仍然达到 47658.3元,比 22年前提高 16.75倍。这一账本是上海( ) A社会生活变迁的见证 B率先跨入小康的见证 C政治体制改革的见证 D逐步走向市场经济的见证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 “1980 年夫妇俩全年的收入是 2685.04 元,而到了 2002 年,虽然两人都已退休,但全年总收入仍然达到 47658.3元,比 22年前提高 16.75倍 ”反映的时间节点的收入,实际上是对社会变迁的见证。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 化 社会变迁的见证 黄宗羲认为: “秦变封建而为郡县,以郡县得私于我也;汉建庶
16、孽 (指诸侯王国 ),以其可以藩屏于我也;宋解方镇之兵,以方镇之不利于我也。此其法何曾有一毫为天下之心哉!而亦可谓之法乎? ”对黄宗羲这一表述的正确理解应该是( ) A宣扬个人英雄史观 B抨击古代社会没有法律制度 C主张为天下人立法 D蕴含近代民主法制的基本精神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题中提到的西周时期的 “封建 ”-分封制、秦朝的郡县制、西汉的郡国并行制等措施都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统治,故 C项符合要求。 A项明显与题干无关; B项明显错误; D项错误,黄宗羲是近代前期的进步思想家,但是其思想都是维护封建统治的。 考点:明清进步思潮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明清之
17、际的儒学思想 明清批判思潮(黄宗羲的思想) “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 ”“虽是人欲,人欲中自有天理。 ”对上述朱熹关于 “天理 ”与 “人欲 ”论述的解读,正确的有 ( ) 把 “天理 ”和 “人欲 ”对立起来 “天理 ”和 “人欲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体现了朱熹对社会现实生活的关注 与作为统治思想的理学是有差别的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强调理之原在于天理,而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认为人性本来与天理一致,具有仁、义、礼、智等美德,但被后天的欲望所蒙蔽,强调 “存天理,灭人欲 ”。根据材料结合各选项, 项正确,第 项 “把 天
18、理 和 人欲 对立起来 ”不符合材料的意思。朱熹将两者结合起来,强调克制人性的重要性。因此选 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 程朱理学 明代德清禅师曰: “为学有三要,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此三者,经世、出世之学备矣,缺一则偏,缺二则隘,三者无一而称人者,则肖之而已。 ”这表明德清禅师 ( ) A提倡儒、道、佛三教合一 B认为儒、道、佛三教相互矛盾 C主张以佛教改造中国传统文化 D强调做学问要学习诸子百家典籍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 “此三者,经世、出世之学备矣,缺一则偏,缺二则隘,三者无一而称人者 ”可知其观点认为德清禅师认为
19、学习要融合儒、道、佛三教。 B不对,与作者意思完全相反 ; CD存在以偏概全的错误倾向。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思想的变化 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中出土了大量简牍,其中行书律有这样的规定:“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毕,不敢留。留者以律论之。 ”还规定 “行传书,受书,必书起及到日月夙暮。 ”此材料传达的准确信息是( ) A秦朝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增强 B秦朝通过法律保障邮驿通信制度 C秦朝时交通空前发达 D秦朝皇权至高无上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 “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毕,不敢 留。留者以律论之 .行传书,受书,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陕西省 西安 一中 国际 校高三 月考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