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三10月段考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三10月段考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三10月段考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三 10月段考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这一观点应当属于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答案: C 试题分析:题目中的材料大意为:人民之所以遭受饥荒,是因为统治者征收的赋税过多,故人民才陷入饥饿之中;人民之所以难于统治,是因为统治者喜欢有所作为,故人民才难以统治。由此可见,该学派倡导 “无为而治 ”。这应为道家学派的观点。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道家思想 中国科学院任定成教授认为科学理论的发展是一种累积式的发展,即既不抛弃旧理论,并将其归化入更全面
2、的理论当中。下列史实符合任教授观点的是 A神创论与进化论 B相对论与量子论 C经典力学与相对论 D经典力学与量子论 答案: C 试题分析:相对论认为时间和空间都与物质的运动有关,打破了经典力学绝对时间和空间的理论。但相对论并非全盘否定经典力学,而是对其的继承与发展。故本题应选 C项。进化论完全否定了神创论,与题目中的信息 “不抛弃旧理论 ”不符,故排除 A项;量子论是有关光学、电磁学和热学等方面的理论,和相对论及经典力学无关,与题目中的信息 “归化入更全面的理论当中 ”不符,故排除B、 D两项。 考点:现代科学技术 相对论和量子论 相对论与经典力学的关系 古代希腊对人性的探索由 “人是万物的尺
3、度 ”,发展到 “美德即知识 ”,体现了 A进一步强调人的价值 B赞美人的智慧与力量 C判断是非善恶的依据发生了根本变化 D由强调感性到强调理性 答案: D 试题分析:智者运动与苏格拉底均强调人的价值,故排除 A项; B项出现于文艺复兴时期,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符; C项中 “根本变化 ”的表述过于绝对,故排除;苏格拉底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主张,提出 “美德即知识 ”,强调人类的理性。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智者运动与苏格拉底 与中国的戊戌变法相比较,日本的明治维新能够取得成功的一个显著背景是 A受西方资本主义的影响 B自上而下实行经济改革 C封建经济比较薄弱 D农民阶级全面支持改革
4、答案: C 试题分析: A、 B两项为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的相同点,故与设问不符;全面支持明治维新的为中下级武士,故 D项的表述错误。戊戌变法之所以失败,其原因之一为中国的封建势力比日 本的封建势力强大得多,中国的封建经济具有特殊的稳定性,对社会变革的阻力比较大。故本题应选 C项。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 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 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的主要意义在于 A确立了英国君主立宪政体 B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力取代了专制王权 C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规范 D国王 “统而不治 ”,成为名义上的国家元首 答案: B 试题分析: “社会发展 ”在政治上的表现为:由人治
5、到法治。故只有 B项的表述与题意相符。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权利法案的影响 “当时内地对香港的宣传是黑社会横行,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然而令蔡珠祥(引者注:一位曾经的 “逃港 ”者)惊讶的是,这里的生活水平比内地高许多,香港居民还用上了洗衣机和电视机。 ”文中的 “当时 ”最有可能是指上个世纪 A四十年代 B五十年代 C六七十年代 D八九十年代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题目中的信息 “内地对香港的宣传是黑社会横行,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香港)的生活水平比内地高许多 ”可知当时内地由于 “左 ”倾错误的泛滥,在意识形态上对推行资本主义制度的香港存 有误解,
6、且内地经济发展严重倒退。结合所学这最有可能发生于 “文革 ”时期。故排除 A、 B、 D三项。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 50年代至 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文化大革命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1950年 12月美国商务部下令禁止美国飞机、船只装卸前往社会主义国家的战略物资,并针对中国,特别把香港、澳门也列入禁令适用地区。 1954年 12月 “美台共同防御条约 ”出台,规定美国 “维持并发展 ”台湾的武装力量。面对这一形势,新中国的外交努力包括 取缔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 中苏双方签订友好同盟互 助条约 贯彻执行 “一边倒 ”的外交政策 确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外交准则
7、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第 项即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实行于 1949年 10月;第 项签订于 1950年 2月,均与题目中的时间 “1950年 12月 1954 年 12月 ”不符。为打破帝国主义对新中国的孤立与封锁,新中国自建国起至 20世纪 50年代中后期,在外交上奉行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的 “一边倒 ”政策;为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新中国于 1953年 12月,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以此作为外交准则。故 两项的表述与题意相符。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一边倒 ”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
8、说: “孙中山先生之所以伟大,不但因为他领导了伟大的辛亥革命,而且因为他能够 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 。 ”这里 “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 ”主要表现在 A提出三民主义 B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提出三大政策 D领导护法运动 答案: C 试题分析:辛亥革命后,孙中山为捍卫民主共和制度,先后开展了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等,均以失败而告终。这使得孙中山逐渐认识到革命的力量在广大人民群众中。 1924年初,在国民党一大上,孙中山确立了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的三大政策,并对三民主义做出适应时代潮流的新解释。 考点: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的影响
9、 下图是老师在讲解某一重大历史事件时采用的知识框架图。依据图示,该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辛亥革命 C义和团运动 D五四运动 答案: A 试题分析:鸦片战争后, 由于西方列强侵略的加强,民族矛盾不断激化;此时,清王朝的统治日益腐朽,阶级矛盾也日渐尖锐,再加之两广地区自然灾害频繁,最终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辛亥革命由资产阶级发动,五四运动中起主导作用的先后为青年学生和工人阶级,均与知识框架中的 “农民阶级 ”不符,故排除 B、 D两项。义和团运动是民族矛盾空前激化的产物,故与知识框架中的 “阶级矛盾 ”“自然灾害 ”无关,排除 C项。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
10、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 1901年清政府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以近代 化的视角认识该事件,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外交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提升 B体现了外交体制的近代化 C便于列强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 D表明清政府放弃闭关政策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近代化的视角看,外务部的设立顺应了当时中外关系发展的需要,是清政府政治机构近代化的重要表现。故本题应选 B项;近代中国的外交一直为屈辱外交,故 A 项中 “地位提升 ”的表述错误; C、 D 两项分别为天津条约和南京条约签订后的影响,而题目中的事件发生于辛丑条约签订后。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
11、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辛丑条约的影响 近代某条约规定, “1200万为军费赔偿, 600万为所销鸦片之赔款, 300万为偿还行商拖欠英商之债款 ”。批准该条约的皇帝是 A康熙帝 B道光帝 C咸丰帝 D光绪帝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题目中白银的总数目 “2100万 ”及关键词语 “鸦片 ”“英商 ”可知这应为南京条约中 “赔款 2100万银元 ”的条款。南京条约签订于 1842年,此时清王朝的皇帝为道光帝。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南京条 约的内容 王国维认为: “商人无嫡庶之制,故不能有宗法。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商代没有实行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四川省 成都 中高 10 段考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