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安徽省黄山市高三第二次质检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安徽省黄山市高三第二次质检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安徽省黄山市高三第二次质检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安徽省黄山市高三第二次质检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图为安徽博物院馆藏文物鄂君启金节, 1957年安徽省寿县出土。自铭 “金节 ”,是战国时期楚怀王颁发给鄂君启运输货物的免税通行凭证。舟节文字规定鄂君使用船只的限额是 150艘,车节规定的运输限额是 50辆,都是自鄂出发,一年均往返一次。节文还规定载运牛、马及有关折算的办法,禁止运输铜和皮革等物资。凭此节通过各处关卡可以免税,否则必须征税。对该金节认识正确的是 是研究当时楚国的交通、商业的重要实物史料 表明当时楚国王权的集中和强化 节中文字字体后来演变为小篆,通行全国 证明当时楚国经济领先于其它各国 A B C D 答案
2、: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全面解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关于陆路交通运输的路线、运载额、运输种类和纳税情况,是研究战国时楚国交通、地理和赋税制度的重要资料;材料中 “金节 ”是战国时期楚怀王颁发给鄂君启运输货物的免税通行凭证,凭此节通过各处关卡可以免税,否则必须征税,体现了当时楚国王权的集中和强化,据此分析可知 符合题意;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小篆由大篆衍变而成,秦统一六国后 ,小篆成为 通行全国的文字, 表述不合史实, 的表述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 ,故选 A。 考点:史学理论与方法 历史方法论 历史研究、文物的论证 下图是由芝加哥大学原子科学家公报杂志设立的虚构的 “世界末日钟 ”
3、,指针距离零点的远近象征着世界距离毁灭的远近,其变化通常与核威胁相关。杂志社根据世界局势将分针拨前或拨后,以此提醒世人正视核威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核武器技术理论源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美苏核恐怖平衡维护了世界和平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会使分针拨后 新科技可能给人类带来更大的危害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及知识的迁移能力,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核武器以相对论为理论依据,利用聚变或者裂变产生的质量亏损转化为巨大能量, 符合史实;美苏核恐怖,使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之下,给世界带来不和平的因素, 说法有误;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标志着两级格局的解体,世界朝着多极化方
4、向发展,利于世界的和平,因此会使分针拨后, 符合史实;题干中核武器是新科技的一种体现,先进的科技既给人类造福,也给人类带来了灾难,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的表述符合史实,故选 D。 考点:近代科学技术 经典力学 核力量、科学技术的双重影响 下图为华君武先生所作政治讽刺漫画,对该漫画主旨理解正确的是 A美日勾结企图共同瓜分中国 B美国改变对日政策扶持日本 C美国支持日本成为政治大国 D美国削弱日本维护自己霸权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观察漫画,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漫画中是美帝国主义正在给坐在 “军国主义 ”凳子上的日本进行 “取消赔偿 ”的 “重新武装 ”,而声明中国、美国与英国三国在
5、战胜纳粹德国后一起致力于战胜日本以及履行开罗宣言等对战后对日本的处理方式决定的波茨坦公 告给扔进了垃圾桶,反映了美国改变了由原来打击日本的政策到战后独占日本,扶持日本,把日本建立成为一个反共反苏的堡垒,故选 B。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美国扶持日本 法国思想家孔多塞( 1743-1794)在献给黑人兄弟的一封信中说: “大自然给了你们与白人一样的智慧、理性和厚德。那些人到你们的岛屿上,靠你们的劳动和痛苦而发大财,却觉得自己有权利写一些诽谤性短文侮辱你们,还不允许人进行反驳。这种不公平,更促使我在一个自由的国家,为了人的自由而抱不平。 ”这段材料说明
6、A启蒙思想蕴含对殖民主义的反思 B法国的殖民扩张最为野蛮 C奴隶贸易受到广泛的批评和抨击 D黑人奴隶要求自由和平等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史料,准确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孔多塞( 1743-1794)是法国启蒙思想家, “献给黑人兄弟的一封信 ”“靠你们的劳动和痛苦而发大财,却觉得自己有权利写一些诽谤性短文侮辱你们,还不允许人进行反驳 ”“为了人的自由而抱不平 ”反映了他对奴隶处境的同情之深和责备之切,启蒙思想家自觉接受了来自殖民地的责难和挑战,承担来自殖民地的压力,表明了他们对殖民主义的反思, AD符合题意, B与题意无关, C表述不合史实,故选 A。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
7、的发展 启蒙运动 启蒙思想内涵与影响 英国宗教改革家威克里夫( 1320年 1384 年)指出: “依圣经之言, 英格兰王国是一个整体,而教士、贵族、公众都是它的成员 ”、 “王朝隶属于上帝,非此不能有繁荣 ”。这主要可以反映出宗教改革运动 A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B动摇了欧洲人对上帝的信仰 C推动了圣经在英国的传播 D使英国王权归属于教权之下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宗教改革的相关史实,准确解读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材料中引言要求英格兰王国应脱离教皇而得独立,它直接隶属于上帝,取消英国对教会、教皇的贡纳,主张维护国家的主权,实际上也是要求英格兰教会摆脱罗马教会的控制,体现了浓
8、厚的民族主义色彩, 据此分析可知宗教改革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故选 A。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 戏曲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京剧被称之为国粹剧种,黄梅戏、越剧、豫剧、昆曲等百花齐放、斗艳舞台。下列关于戏曲艺术表述正确的是 A黄梅戏牛郎织女的剧名体现了古代中国农耕社会经济的特征 B杂剧窦娥冤反映了封建制度走向衰落转型时期的社会现实 C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电影可以体会京剧唱腔艺术的魅力 D京剧样板戏一度独霸舞台主要是因其国粹魅力吸引广大观众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古代戏曲文化的准确掌握,黄梅戏牛郎织女的剧名体现了古代中国农耕社会
9、经济男耕女织的特征, A符合题意;元杂剧窦娥冤深刻地揭露了元代社会的黑暗,集中书写了窦娥的反抗和悲剧,是对黑暗势力的血泪控诉,而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由盛而衰的转型时期,排除 B;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电影是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部黑白无声影片,是无法体会京剧唱腔艺术的魅力,排除 C;京剧样板戏出现于文化大革命时期,它一度独霸舞台是当时革命斗争与巩固政权的需要, “国粹魅力吸引广大观众 ”表述不合史实,故选 A。 考点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 黄梅戏、京剧、元杂剧 下表是 1620年和 1850年江南八府一州城乡人口统计。对图表反映变化趋势解读正确的是 年代 城镇人口(
10、万人) 农村人口(万人) 1620 300 1700 1850 720 2880 A该地区的自然经济完全瓦解 B受益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工业革命推动人口结构变化 D城市经济规模不断发展扩大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以数据表格的形式旨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解答时一要注意项目,二要分析数据的变化规律。依据图表数据可以看出城市人口在不断地增加,城镇人口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城市经济的规模不断发展壮大, D符合题意;而 A的表述不合史实,因为自然经济虽然在鸦片战争后开始瓦解,但是依然占据主导地位, B依据题干中时间 “1850年 ”可以直接排除,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在十九世纪六七
11、十年代产生, C“工业革命的推动 ”表述有误,故选 D。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 兴起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陈独秀在 1920 年 12 月的新青年发表民主党与共产党一文,指出:“资本和劳动阶级未消灭以前,他两阶级的感情、利害全然不同,从哪里去找全民意?除非把全国民都化为资本家或都化为劳动者,才真有全民意这件东西存在,不然,无论在任何国家里,都只有阶级意、党派意,绝对没有全民意。 ”据此得出的准确结论是 A陈独秀主张消灭劳动阶级 B当时中国存在两党的对立 C马克思主义影响了知识界 D资本和劳动阶级难以消灭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
12、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推断、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引文反映了陈独秀反对资产阶级民主而鼓吹无产阶级民主,原因是受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影响,由 “1920年 12月 ”可知当时应该是在新文化运动的后期,马克主义传入中国,启发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使他们选择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和推进革命的思想武器,由此分析可知 C符合题意,故选 C。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及影响 “以前是旧的破坏时期;现在是新的建设时期。以前,对于敌人,是拿出铁血的精神,同他们奋斗。现在,对于 敌党,是拿出政治的见解,同他们奋斗 ”。对宋教仁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A “旧的破坏 ”借指太平
13、天国起义 B “新的建设 ”特指民族工业发展 C “铁血的精神 ”要求发动广大民众 D “政治的见解 ”意为宪政的理念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依据已学知识可知 “旧的破坏 ”指的是推清朝的封建统治, “新的建设 ”指的是推翻封建统治,建立中华民国,“铁血的精神 ”指的是推翻封建统治的精神, “要求发动广大民众 ”不合辛亥革命的史实,因此排除 ABC;题干中 “敌党 ”指的是对立或不同的党派,而用 “政治的见解 ”去斗争即实行政党政治,体现了宪政的理念,故选 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民主政治建设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国民党政府决定推行训政及地
14、方自治。为此, 1935年蒋介石致电河南省政府王安石政略研究会熊公哲, “令其对王安石遗规作一深切研究,并作庐山训练教材之一 ”。据此判断,最有可能被 “深切研究 ”的 “王安石遗规 ”是 A将兵法 B保甲法 C保马法 D均输法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王安石变法内容的准确理解与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以大致从 30年代初推行训政伊始,国民党政府颁布了保卫团办法,其后在地方推行以重建保甲制度为核心内容的地方自治,在县以下推行保甲制度,严密基层统治网,加强对国民党、国民政府和军队的控制,严密防范、镇压共产党的活动,强化对民众的统治,从而王安石变法的保甲法受到重视,因为王安石的保甲法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安徽省 黄山市 第二次 质检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