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安徽省太湖中学高三复习班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安徽省太湖中学高三复习班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安徽省太湖中学高三复习班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安徽省太湖中学高三复习班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尊儒兴学,制度教化,将教育、考试和选官三者结合 自此以后作为正式文官制度确立起来。 ”这种现象最早是在 A春秋战国 B汉朝 C隋朝 D唐朝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材料 “尊儒兴学,制度教化,将教育、考试和选官三者结合 ”、 “正式文官制度确立 ”等信息可以看出这是说的汉朝的情况,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将儒家思想作为选拔考核人才的标准,社会上兴起了学习儒学的热潮,文官制度逐渐的建立,故选 B。 A项儒家思想并未确立统治地位; CD项都是在汉朝之后。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
2、变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儒家思想在汉代的发展。 1917年 10月 24日,列宁给中央委员会写了一封: “我写这封信是在 24日晚上,情况已经万分危急。非常清楚,现在拖延起义确实等于自取灭亡。我力劝同志们相信,现在正是千钧一发的关头, 不能等待了!等待会丧失一切! ”下列对该信件的分析正确的是 A列宁希望立即举行武装起义推翻沙皇统治 B该信有利于布尔什维克党夺取并巩固政权 C客观上反映出当时中央委员会不急于起义 D列宁在中央委员会内具有绝对的领导权威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信件内容看,列宁强调的是形势危急,不能拖延起义,这反映出当时中央委员会不急于起义 ,而这与巩固政权无关,故 C项符合题
3、意,排除 B项;信件反映的是十月革命,与推翻沙皇无关,故 A项错; D项与材料信息不符。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俄国十月革命 俄国十月革命的背景。 “旧官吏把乘坐豪华马车视为莫大的荣耀,而公社委员却将豪华马车看作他们与人民群众之间的障碍。当他们乘着马车奔驰在大街小巷,穿行于黎民百姓之间的时候,只觉得浑身不白在,甚至可以说 是如坐针毡。 ”材料反映巴黎公社 A财政困难,倡导勤俭节约 B委员们具有 “公仆 ”意识 C坚决打碎旧的国家机器 D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尝试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 “公社委员却将豪华马车看作他们与人民群众之间的障碍 ” 看,公社委员不愿意搞特殊化,脱离群众;他
4、们廉洁奉公,具有 “公仆意识 ”。故选 B。A 在材料中无法体现; C项说的是政权建设; D项说的是巴黎公社的地位。 考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 巴黎公社 巴黎公社政权特点。 近代中国人在反思传统文化时,有的人 “由吸入外界新形式新规制使之具有新意义 ”,有的人 “厌恶固有文化中之若干缺陷,而从事批判与排除 ”。以此判断与这两种观点对应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 A洋务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 C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 D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答案: D 试题分析:题干第一种观点具有中西结合的特点,而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则学习了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思想,但也
5、继承了部分传统文化;第二种人的特点是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这是新文化运动中对中西文化的全盘否定与肯定的 态度,符合新文化运动的特点,故 D项正确。根据分析, ABC项均错误。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特点;思想解放的潮流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特点 某学生在网上搜到一段歌词: “锣鼓响,秧歌起,黄河唱,长城喜。腊子口上降神兵,百丈悬崖当云梯。大盘山上红旗展,势如破竹扫敌骑。陕甘军民传喜讯,征师胜利到吴起。南北兄弟手携手,扩大前进根据地。 ”此歌词反映了 A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北伐战争 B红军克服重重困难,取得长征的胜利 C八路军挺进敌后,开展游击战争 D解放军粉碎国民党
6、对西北地区的进攻 答案: B 试题分析:材料中的 “腊子口 ”“六盘山 ”“陕甘军民 ”“征师 ”“吴起 ”等关键信息,反映了红军的长征和胜利。故答案:选择 B 项。 A 项是国共合作,并未到达陕北;C项错误,抗战时期八路军深入敌后进行武装斗争; D项错误,说的是解放战争的情况。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长征。 据统计, 19021911 年,各地反抗清政府勒索压迫的所谓 “民变 ”多达 1300多次,发生地区遍布直隶、东北、山西、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江西、浙江、福建、湖南、湖北、广东、广西、云南 、四川等省。下列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清末 “新政 ”在一定程度上激起人民反
7、抗 B激烈的阶级斗争削弱了清朝的统治 C “民变 ”导致部分立宪派人士转向反清斗争 D “民变 ”为辛亥革命创造了有利条件 答案: C 试题分析: A 项正确,材料明确说明各地的 “民变 ”是由于清政府的压迫造成的,材料中的时期是清政府新政时期,清末 “新政 ”在一定程度上激起人民反抗; B项错误,阶级斗争无疑会削弱清政府的统治; C项错误,立宪派人士转向革命并非由于 “民变 ”引起,而是由于清政府的反动措施; D项正确,各地民变加剧了阶级矛盾,促使革命时机的成熟。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 维新思想 清末民变的影响。 图一、图二是反映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图片史料。下列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图一的 “
8、天命诏旨书 ”具有浓厚的反封建意识 B图二是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 “安民靖土 ”文告 C两幅图片所反映的革命运动都打击了西方列强在华势力 D与图片内容有关的两次革命都学习西方,试图建立民主制度 答案: C 试题分析:观察图,可知图一中的 “天命诏旨书 ”反映了太平天国浓厚的封建意识,其政权不具有反封建意识和民主意识;图二所示文告的发布者是湖北军政府,故排除 A、 B、 D 三项。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都具有反侵略性质,故选 C 项。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太平天国运动;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 “正是这个设计 使这个稚
9、嫩的国家在草莽中崛起,迅速成为也许你不喜欢但却不能轻视的超级大国。这样一个精巧的设计,在二百年前由一群蛮荒大陆上的 乡巴佬 创造出来,实在是令人惊叹不已。 ”材料中的 “设计 ”应理解为( ) A英国的权利法案 B德国德意志帝国宪法 C美国的 1787年宪法 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材料中 “稚嫩的国家 ”,成为 “超级大国 ”可知材料信息反映的是美国。美国 1787年宪法在权力结构中突出体现了 “制约与平衡 ”的原则,即行政、立法、司法这三项大权中的任何一项法定权力都要受到另外两项权力的制约。在权力的天平上,任何一项权力都不允许大于另外两项权力,从而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
10、现,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这部 宪法也使中央和地方之间、大州和小州之间、南方和北方之间的矛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调和,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故选 C。 ABD项都与 “二百年前由一群蛮荒大陆上的 乡巴佬 创造出来 ”不符。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1787年宪法。 “我但愿你们天天注视着宏伟的雅典,这会使你们心中逐渐充满对她的热爱。当你们为她那壮丽的景象倾倒时 你们要明白自己的职责并有履行职责的勇敢精神,直至为她慷慨地献出生命。 ”伯利克里这段演讲强调的是 A公民意识 B平民政治 C权力制约 D法律至 上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雅典的民主
11、政治。材料要求人们要心中充满对雅典的热爱,要明白自己的职责并履行自己的职责,不惜付出生命。故伯利克里强调的是公民要有公民意识,维护雅典的国家利益。故选项为 A。 BCD项材料均未体现。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史学家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 “元人所谓行中书省,即中枢政权之流动分布。其意唯恐一个中央政权不足控驭此广土众民,乃专为蒙古狭义的部族政权而设此制度。明人不能彻底涤荡,清代则有意利用。 ”以下各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元代的行省俨然是一个 “流动的中书省 ” B行省制度源于蒙古部族的地方管理制度 C明朝废行省后设布政司管理地方的行政 D行省制度有利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安徽省 太湖 中学 复习 学期 期中考试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