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届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高三上学期 9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西周实行宗法制的根本目的是 ( ) A广建诸侯藩国 B区分血缘亲疏 C保证法律执行 D巩固分封秩序 答案: D 试题分析: A不对,这是分封制; B不对,这是宗法制的表现而非目的; C不对,古代政治实际上是 “人治 ”; D符合题意,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的制度,西周时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的矛盾。 考点:本题考查宗法制。 点评: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的比较 分封制 宗法制 目的 武王伐纣灭商后,为了有效地统治辽阔的疆域 为了保证权力继承的规范有序,保证
2、王权的稳定 内容 (1)分封对象:将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分封到地方建立诸侯国;诸侯在封疆内对卿大夫再行分封 (2)诸侯国义务:服从周王、镇守边疆、随从作战、纳贡述职等 (3)重要诸侯国:齐、鲁、晋、燕、卫、宋等 (1)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 (2)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即嫡长子继承父亲的宗主地位,庶子进行分封,嫡长子与分封下去的众子在亲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是君臣关系 作用 (1)通过分封,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2)周朝开发了边地,扩大了统治地区 (3)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
3、强国 完善和巩固了分封制,形成了森严的等级,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瓦解 由于诸侯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随着经济发展和边疆开发,诸侯国与周王室的力量对比倒置,出现诸侯争霸局面,分封制逐渐瓦解 宗法制并没有随分封制的瓦解而瓦解,它在封建社会仍是统治者享受特权的凭证,宗法观念和宗法传统在封建社会继续传承,到今天在民间还有影响 关系 周朝的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的关系,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和纽带,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下列关于联邦政府三权分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国会拥有立法权和解释一切法律
4、及条约的权利 B参议院和众议院的议员在白宫办公 C联邦法院的大法官由总统任命,但需经参议院同意 D总统及其内阁向国会负责 答案: C 试题分析: A不对,联邦法院的大法官有解释法律及条约的权利; B不对,在白宫办公的是总统及政府官员,参议院和众议院的议员在国会大厦办公; D不对,总统对选民负责,不对议会负责,彼此制约又彼此独立。 考点:本题考查美国联邦政府三权分立。 点评:美国三权分立的原则: 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掌握立法权。 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总司令,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总统对宪法负责,有权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总统有权提名任命政府高级官员;总统有权与外国缔结条约,但须得
5、到国会的批准方可生效。 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对法律拥有最高司法解释权。 美国建国之初面临的两大问题的 ( ) A建立民主制,确保共和制 B加强中央集权,确保共和制 C实行地方分权,建立民主制 D加强中央集权,废除黑人奴隶制 答案: B 试题分析:独立之初的美国实际上是 l3 个州的松散联盟。各州之间互设关卡。造成商品流通不畅,社会动荡加剧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因此要求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促进美国的繁荣发展。 1787 年宪法确定了联邦制和共和制。A不对,这都属于民主制的问题; C不对,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更为重要; D不对,美国当时保留黑人奴隶制。 考点:本题考查美国 1787年宪法。
6、点评:美国 1787 年宪法确立联邦制赋予政府强有力的权力,有利于国家的巩固;联邦政府实行三权分立原则,权力之问制约与平衡。防止专制独裁,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下列关于法兰西共和国总统的叙述不正 确的是 ( ) A享有行政权 B不能连选连任,有任期限制 C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 D在参议院赞同下可解散众议院 答案: B 试题分析: l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行政大权由总统掌握,总统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任期七年,可连选连任。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有权任命部长等高级官员、缔结条约和实行特赦;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因此 B说法有误,符合
7、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法国共和政体。 点评: l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内容: 立法权属于议会,议会 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众议院议员由成年男子直接选出,任期四年;参议院议员由间接选举产生,任期九年每三年改选其中的三分之一。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的决议案。 总统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任期七年,可连选连任。 行政大权由总统掌握,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有权任命部长等高级官员、缔结条约和实行特赦;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下列关于法国共和体制的确立过程,最准确的是 ( ) A君主专制 君主立宪制 共和制 帝制 共和制 帝制 共和制 B君主专制 共和制
8、 帝制 共和制 C君主专制 君主立宪制 帝制 共和制 帝制 共和制 D君主立宪制 共和制 帝制 共和制 帝制 共和制 答案: A 试题分析:法国大革命前,是典型的君主专制国家。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先后出现了君主立宪派统治、第一共和国、第一帝国、第二共和国和第二帝国。普法战争后,成立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l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标志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因此 A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法国共和政体。 点评:近代法国称为 “各种政体的实验场 ”,政权频繁更迭,政体反复变换,充满曲折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十分艰难。 以下有关的表述正确的是 A英国女王有立法权 B法国总统有与议会共创建法律之权,还
9、可连选连任 C德国议会可以弹劾皇帝 D美国总统可以解散国会 答案: B 试题分析: A不对,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议会有立法权; C不对,德国代议制不完善,皇帝掌握大权,议会受皇帝的制约; D不对,美国实行三权分立,行政权和立法权彼此制约又彼此独立,因此 B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近代代议制。 点评:欧美资产阶级代议 制的比较 相关试题 2013届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高三上学期 9月月考历史试卷(带)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横岗街道深峰路 3号启航商务大厦 5楼 邮编: 518000 2004-2016 21世纪教育网 粤 ICP备 09188801号 粤教信息 (2013)2号
10、 工作时间 : AM9:00-PM6:00 服务电话 : 4006379991 国别 英国 美国 法国 德国 宪法或宪法性文件 权利法案 1787年宪法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德意志帝国宪法 立法机关 上下议院 参众两院 参众两院 帝国议会和联邦议会 行政机关 首相及其内阁 总统及其内阁 总统及其内阁 宰相及其内阁 元首 国王 总统 总统 皇帝 “德意志民族曾经号称 思想家和诗人的民族 ,也涌现出了一流的科学家和艺术家。 但是,这个伟大的民族有曾在一个狂人的操纵下进行过最骇人听闻的大屠杀。 ”后者产生的历史根源是 ( ) A德意志民族性格的双重性 B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 C传统的军国主义和专
11、制主义残余的影响 D没有形成一部真正民主的宪法 答案: C 试题分析: “这个伟大的民族有曾在一个狂人的操纵下进行过最骇人听闻的大屠杀 ”是指希特勒的法西斯统治, A不对,不能说是民族性格问题; B不对,德国在 19世纪末 20世纪初资本主义经济已经跃居欧洲前列; D不对,在希特勒之前已经有过魏玛共和国宪法。 考点:本题考查德国代议制。 点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造成了德国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保守和不彻底,是德国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策源地和 20世纪 30年代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历史根源。 南京条约的签订,对中国而言,最严重的后果是 ( ) A外国列强大批入侵 B中国开始卷入资 本主义世界市场 C封
12、建的自然经济解体 D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 答案: D 试题分析:南京条约的签订,对中国而言,最重大的影响是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鸦片战争后,正是由于中国逐渐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AB不是最严重的后果, C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历史潮流和社会进步趋势。 考点:本题考查近代列强侵华。 点评: “半殖民地 ”和 “半封建 ”都包含有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内涵。 “半殖民地半封建 ”是专有名词,注意不应出现 “半封建半殖民地 ”的字眼。 “半殖民地 ”在政治上 是指丧失了部分而不是全部的独立自主权;在经济上是指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资本主义
13、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投资场所等。“半封建 ”是指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半殖民地 ”是历史的沉沦, “半封建 ”是历史的进步。 一些西方史学家称:鸦片战争是 “通商战争 ”,认为这场战争是为了维护英国的正当贸易权利而战的。对这种观点的正确评价是 ( ) A掩盖了战争的侵略性质 B指出了战争的实质 C揭示了战争发生的主要原因 D是一种尊重历史事实的评价 答案: A 试题分析: B不对,战争的实质是英国发动的侵略战争; C不对,英国是为了满足资本主义发展对原料和市场的需求而侵略中国; D不对,这实际上是站在西方列强的角度,为侵略战争辩护。 考点:本题考查近代列强侵华。 点
14、评:鸦片战争爆发前的中国处于封建社会的末期,经济上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政治上统治腐朽,阶级矛盾激化; 军事上极端落后,军备废弛;对外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王公大臣们依然做着 “天朝上国 ”的迷梦。 而同时期的英国经济上工业革命率先完成,资本主义经济大发展 ;政治上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确立;军事上装备先进,具 有海上霸主的地位; 对外加强殖民扩张,寻找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故英国急于打开中国市场是发动侵略战争的主动因。当时在中英正当贸易中,中国处于贸易的出超地位,为了扭转贸易逆差,对中国进行鸦片走私贸易,中国以林则徐为代表的爱国大臣主张严禁鸦片,并进行了伟大的虎门销烟的爱国装具,
15、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与鸦片战争开放的通商口岸相比,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被迫开放的口岸具有的特点是 数量增多 开始深入内地 由东部延伸到西部 从东南沿海扩展至整个沿海地区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开放的口岸都分布在东南沿海。而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开放的口岸特点:多,广、深,多是指通商口岸多达 11个。广是指口岸从东南沿海扩展到整个沿海;深是指南京、汉口的开放,使侵略势力深入到长江中游、中国内地。这标志着资本主义列强侵略势力的深入,加深了中华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因此 说法不对,排除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近代列强侵华。 点评:从危害和影响来看,第二次鸦片
16、战争是鸦片战争的扩大: A开放的通商口岸和割地增多:鸦片战争开五处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第二次鸦片战争增开 11处通商 口岸,英国割我国九龙司地方一区,俄国强占我国北方 l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B中国主权遭到更多破坏:鸦片战争中国领土、领海、司法、关税等主权被破坏;第二次鸦片战争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中国内河航运权丧失,中国主权进一步遭到破坏,外国侵略势力由中国沿海深入内地。 关于天朝田亩制度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它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 B它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反映了农民土地要求,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 C它废除私有制,建立 人人不受私 的平均社会,是历史的进步
17、,因此得到农民拥护 D它最后无法实施是因为平均主义违背社会发展方向 答案: C 试题分析:天朝田亩制度性质: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进步性: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局限性:绝对平均主义思想,违背了农民小生产者的愿望,根本无法实现。因此 C叙述不正确,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天朝田亩制度。 点评: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区别。 (1)背景不同:天朝田亩制度制定时,太平天国运动正处于蓬勃发展之时;资政新篇提出时,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形势已逐渐逆转,悲壮的防御战已经开始。 (2)经济主张不同:天朝田亩制度企图在小农生产的自然经济基础上消灭私有制,实行绝对平
18、均主义;资政新篇则主张发展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 (3)群众基础不同:天朝田亩制度是广大农民平等、平均的政治、经济要求的理想化,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资政新篇在很大程度上是洪仁 根据自己在香港等地接触到的西方文化及自己了解的情况写成的,它不是农民意识的产物。 (4)作用不 同:天朝田亩制度中 “有田同耕 ”这一极富鼓动性的口号,对于渴望得到土地的广大农民具有很大的诱惑力; 资政新篇则因为没有反映农民的迫切要求,所以农民对这一纲领反应不积极。 有关资政新篇理解错误的是: ( ) A太平天国后期所颁布的 B是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资本主义方案 C主张向西方学习 D表达了农民阶级的理想与追求 答案: D 试
19、题分析:资政新篇是中国近代第一个比较完整的向西方资本主义学习的方案。书中未提及列强侵略中国,反映作者认识的模糊,但主张从事系统的内政改革,实行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制度,并初步传播发展资本主义的思想,以建立 “新天新地新世界 ”,具有一定进步意义,合乎时代潮流。但以太平天国本身的历史条件,未能实施。 D理解错误,资政新篇代表了太平天国某些领袖的认识,超越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未能引起太平天国强烈反响。 考点:本题考查资政新篇。 点评:资政新篇因缺乏必要的社会条件亦无法实施,也没有涉及农民最迫切的土地问题, 没有引起太平天国广大将士的共鸣。 德国法学家耶林格认为, “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
20、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 ”古代罗马之所以能以法律征服世界,主要是因为罗马法中蕴涵着如下观念: ( ) A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B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C人人平等,公正至上 D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答案: C 试题分析: B不对,复仇、报仇只会导致社会秩序混乱; D不对,说明法律带有等级性,不能维护公正; A 不对,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符合罗马法的原则,但更重要的是罗马法蕴含了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 与近代法治思想相符合。 考点:本题考查古罗马法。 点评:罗马法内容丰富,体系完善,是影响广泛而深远的古代法律体系。它是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一套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它不仅严格界定法律主
21、体的权利和义务,而且阐明了相关法理,为人们提供了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的法律依据。罗马法是现代欧洲大陆法系的基础,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 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的是 ( ) A十二铜表法制定 B罗马公民法的制定 C罗马万民法的形成 D查士丁尼法典的编成 答案: D 试题分析: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 BC 不对,罗马法在罗马帝国时期由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 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织编纂民法大全,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D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罗马法。 点评:罗马法分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罗马法指通行于罗马统治的整个地中海世界的法律制度。狭义的罗马法指罗马公法。从形式上可以区
22、分为成文法和习惯法;从整体结构上看包括公民法、万民法。 墨子 告子载: “诸侯朝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这段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 A春秋时期诸侯争霸 B战国 时期兼并战争 C西周初分封制 D西周末王室衰微 答案: C 试题分析:原文的大意是说诸侯王每年需朝见天子这叫 “述职 ”,一次不朝见天子,贬低其爵位;二次不朝见天子,削减其封地;三次不朝见天子,天子派军队讨伐。因此这体现了西周分封制下天子对诸侯的一种约束。 AB都反映出东周(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无力约束诸侯,与题意不符; D在材料中无从体现。 考点:本题考查分封制。 点评:西周
23、分封制下,周武王把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命令, 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 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 ( ) 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 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 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 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宗法制下,周王称为天子,王位由嫡长子继承,为大宗;其他儿子分封为诸侯,他们对天子来说是小宗,但在自己的领地内却是大宗。诸侯与卿大夫、卿大夫与士的关系,依此类推。 不对,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甘肃省 武威 第五 中学 高三上 学期 月考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