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黑龙江省哈三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学年黑龙江省哈三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学年黑龙江省哈三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学年黑龙江省哈三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礼记 礼运中记载: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 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 ”这种 “天下为家 ”的时代开始于( ) A新石器时代 B夏朝 C西周 D秦朝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 “天下为家 ”是指将君位传给儿子,把国家当作一家所私有,可以知道这应该是 “家天下 ”的社会,可以排除 A,而 “家天下 ”开始的时间是夏朝,故选 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中国古代早期的政治制度 夏朝政治制度 清史稿
2、载 “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 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 ” 。这主要反映了清朝 ( ) A专制皇权高度发展 B军机处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C军政事务更为紧急 D皇权与相权的矛盾空前激化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教材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对材料处理能力。军机处的设立是清朝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的标志。 B 项是错误的,军机大臣上传下达,跪奏笔录; C项从材料中看不出来; D项是错误的,明代即已废除丞相制度,不可能出现相权。所以答案:选 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清朝军机处 关于地理环境对古希腊产生的影响分析不正确的是 (
3、) A小国寡民 B商贸发达 C对外殖民 D绝对平等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历史知识识记能力。希腊位于地中海东部的巴尔干半岛,东临爱琴海,海岸线曲折,天然良港众多,海岛星罗棋布,独特的地理环境是希腊形成了小国寡民的城邦国家,各城邦商贸发达,对外进行殖民活动。 D项本身就是错误的,古希腊城 邦政治的平等是有条件的。所以答案:选 D。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地理环境对古希腊的影响 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最高权力机关是 ( ) A公民大会 B十将军委员会 C五百人议事会 D民众法庭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识记能力,比较简单。伯
4、里克利时代是雅典民主制的鼎盛时期。公民大会是名副其实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十将军委员会是最高军事机构;五百人议事会是公民大会的附属机构;民众法庭是日常司法机关。所以答案:选 A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雅典民主制的特点 “抽签选举制使富人失去了运用其财富和地位等方面影响选举的可能,为普通公民提供了在古代条件下最广泛也最平等的参政机会。 ”引文所描述的是 ( ) A中国先秦时期的军功授爵制度 B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C古代雅典民主机关的选举方式 D美国议员的选举制度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和处理能力。 “为普通公民提供了在古代条件下 ”这个关键信息可
5、以得到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可以把 D项排除。中国先秦时期的军功授爵制度是以军功来授予官职或爵位的,科举制度是以科举考试的成绩为依据来授予官职或爵位的,所以 A、 B两项不符合材料 “抽签选举制 ”的题意。故此题答案:选 C。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雅典民主制的特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古代的选官制度;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早期罗马实行习惯法,贵族享有法律解释权。公元前 5世纪中期,平民通过斗争迫使贵族同意成立由平民和贵族联合组成的 “十人委员会 ”,制定了十二铜表法。该法的制定( ) A 体现了社会各阶级的利益与要求 B标志着平
6、民取得了立法主导权 C表明贵族的法律解释权得到认可 D奠定了罗马成文法传统的基础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能力。 A、 B两项本身就是错误的,因为法律具有阶级性,罗马法在本质上维护的是奴隶主贵族利益,仅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利益,至于奴隶根本不在法律考虑范围之内;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成文法对贵族随意解释法律作出了限制,所以 C项可以排除。所以答案:选 D。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法 十二铜表法 恩 格斯说: “罗马法 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律关系。 ”下列表述符合恩格斯论断的是( ) A罗马法是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 B罗马
7、的法律是资产阶级法律 C罗马法在罗马帝国建立后开始形成 D罗马法削弱了罗马的共和制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恩格斯的论断反映了罗马法与资本主义时期法律的关系:罗马法对近代资产阶级法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B项本身是错误的,罗马法不是资产阶级法律;罗马法从共和国时期的十二铜表法就开始形成,并且罗马法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罗马的共和制,故 C、D两项是错误的。所以答案:选 A.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古代罗马的法律 罗马法的影响 13世纪初,英国国王与贵族签订大宪章,该历史事件对英国政治产生的影响在于 ( ) A结束了英国国王的统治 B形成王权受限的传统 C确立了
8、英国君主立宪制 D国王丧失了行政权力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识记能力。 13世纪的大宪章形成了限制王权的传统; 1689年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结束了国王的专制统治; 18世纪初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国王丧失了行政权力,成为 “统而不治 ”的国家元首。所以答案:选 B。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大宪章 1688年的 “光荣革命 ”备受历史学家关注,多数人认为它开创了一种制度发展的新模式,对这种新模式理解正确的是 ( ) A以法律制约国王的权力 B建立议会的集体统治 C和平方式实现政体变革 D实现资本主义的确立 答案: C 考点分析:本
9、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能力。 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用法律来制约王权,并且建立了议 会和国王的集体统治,英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的推翻詹姆斯二世的统治、防止天主教复辟的非暴力政变。这场革命未有流血,因此历史学家将其称之为 “光荣革命 ”。所以答案:选 C。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关荣革命 2003年 3月,伊拉克战争爆发,时任英国首相的布莱尔决定随美国共同出兵伊拉克。这一决议在当时遭到国内多数人反对,但是政府内阁成员却一致赞同出兵,这最能体现英国的 ( ) A两党制 B君主立宪制 C代议制 D责任
10、内阁制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材料中 “政府内阁成员却一致赞同出兵 ”体现了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这是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原则。所以答案:选 D。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责任内阁制 现任英国国王的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已经登基逾 60余年,在此期间她可以 ( ) A召集解散议会 B制定国家法律 C代表国家出访 D领导内阁政府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能力。材料中伊丽莎白二世是英国国王,在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下,国王是国家元首,但平常仅扮演仪式性的角色;议会有立法权,
11、可以制定国家法律;首相掌握行政权,领导内阁政府。所以答案:选 C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近代中国人魏源在其著作海国图志中对英国的制度作如下记述: “设有用兵和战之事,虽国王裁夺,亦必由巴厘满议允。国王行事有失,将承行之人交巴厘满议罚。 ”这里的 “巴厘满 ”最有可能是哪个机构的音译 ( ) A内阁 B首相 C议会 D最高法院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 “设有用兵和战之事,虽国王裁夺,亦必由巴厘满议允 ”可以看出英国君主立宪制下国王权力受到 “巴厘满 ”的限制,故 “巴厘满 ”应该是议会。 考点:欧美
12、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下列有关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选拔方式与主要依据对应搭配正确的是 ( ) A世卿世禄制 军功 B察举制 门第 C九品中正制 品行 D科举制 成绩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识记能力,比较简单。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的选拔方式每个时期的标准和依据是不一样的。 “世卿世禄制 ”选拔的主要依据是血缘关系;察举制选拔的主要依据是人的品行;九品中正制选拔的主要依据是人的门第高低;科举制选拔的主要依据是科举考试的成绩,所以答案:选 D, A、 B、 C三项对应搭配关系是不正确的。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中
13、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宋朝。为解决唐末五代遗留的重大问题,他急于着手 ( ) A推行新政 ,消除财政危机 B精简机构,提高行政效率 C强干弱枝,加强中央集权 D改革科举,选拔优质人才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能力。唐末五代是由于地方割据势力大于中央集权势力造成的,所以赵匡胤建立宋朝后,首要措施就是要削弱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ABD 三项是加强中央集权的具体措施,所以答案:选 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左传记载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 中的 “封建 ” 主要是
14、指 ( ) A内外服制度 B分封制度 C礼乐 制度 D郡县制度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 “封建 ”一词的理解。 “封建 ”在这段材料中是指“封邦建国 ”的意思, “封邦建国 ”就是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度。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度 西周贵族的等级制从高到低排列顺序是 ( ) A周王 卿、大夫 诸侯 士 B周王 诸侯 卿、大夫 士 C周王 士 诸侯 卿、大夫 D周王 诸侯 士 卿、大夫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西周实行的分封制度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 “周王 诸侯 卿、大夫 士 ”的等级序列,所以答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学年 黑龙江省 中高 学期 期中考试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