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江西赣州市六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学年江西赣州市六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学年江西赣州市六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学年江西赣州市六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图是孔子问礼于老子。下列属于道家学说的是 A兼爱、非攻、尚贤、节用 B “无为 ”、 “逍遥 ”、 “以无事取天下 ” C利用权术驾驭大臣 D制天命而用之 答案: B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春秋战国时期主要思想家的主张。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 “无为 ”“逍遥 ”的处世方法,故应选 B; A 是墨家的思想;C是法家的主张; D是荀子的唯物思想。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 发电机的发明与蒸汽机的改进主要的不同是: A有科学理论做基础 B发明者具有丰富的
2、实践经验 C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 D有较长时间的完善过程 答案: A 试题分析:发明蒸汽机的瓦特具有一定科学知识,初步将科学与技术结合起来;西门子发明发电机则是在科学理论(电磁感应理论)指导下进行的。 A项是二者本质的不同。 考点:近代科学技术 两次科技革命 改良蒸汽机 瓦特 18世纪 6070 年代、电气技术的应用 陈独秀说 :“儒者三纲之说 ,为一切道德、政治之大原 曰忠、曰孝、曰节 ,皆非推己及人之主人道德 ,而为以己属人之奴隶道德也。 ”材料反映了 A儒家思想第一次遭到严厉的批判 B 20世纪初新旧道德观念的冲突 C新文化运动弘扬传统文化的精华 D向西方学习中资产阶级的困惑 答案: B
3、试题分析:陈独秀对儒家思想的批判说明了当时新旧道德观念的冲突。儒家思想早在明清之际就遭到过批判,故 A 的说法不对;新文化运动猛烈抨击传统文化,故 C 的说法不对;新文化运动中资产阶级旗帜鲜明地宣传民主和科学思想,故 D 的说法不对。 B项正确。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孙中山国际基金会 ”章程明 确规定基金会活动的目标是建立慈善机构,帮助世界上贫困受灾民众,鼓励青年就学,成立中山奖赏金、中山大学,兴建老人院、孤儿院、游民收容所等,照顾贫困地区的同胞。这说明 A孙中山国际基金会以三民主义中的 “民族主义 ”为活动宗旨和目标 B孙中山国际基金会以三民主义中的 “民主
4、主义 ”为活动宗旨和目标 C孙中山国际基金会以三民主义中的 “民权主义 ”为活动宗旨和目标 D孙中山国际基金会以三民主义中的 “民生主义 ”为活动宗旨和目标 答案: D 试题分析:题干中 “帮助世界上贫困受灾民众,鼓励青年就学,成立中山奖赏金、中山大学,兴建老人院、孤儿院、游民收容所等,照顾贫困地区的同胞 ”这一系列信息传达的是三民主义中 “民生主义 ”的内容。故选 D。 考点: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的内涵 毛泽东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地位。以下对毛泽东著作贡献的对应连线不正确的是 A新民主主义论 描绘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
5、蓝图及前景 B论人民民主专政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C论十大关系 提出了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的理论 D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提出了坚持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的主张 答案: C 试题分析:联系史实可知, A新民主主义论 描绘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及前景; B论人民民主专政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D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提出了坚持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的主张;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的理论是在作品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提出的 ,故 C符合题意。 考点: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的形 成和发展 被称为 “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
6、会主义新道路的宣言书 ”和 “改革开放的第二次宣言 ”的分别是 A论十大关系和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B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和 “南方谈话 ” D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和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会议决议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指导思想;南方谈话是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 考点: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
7、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其发展主要体现在 A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 B强调党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C创造性地回答了新形势下党的建设问题 D回答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发展的新要求,是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发展的主要体现。故选C。 考点: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的意义 下图是 361度的标志和广告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一千多年前,我国发明的雕版印刷术、指南针和造纸术处于
8、世界领先地位 一百年前,我们一度落后的原因是中国社会制度的落后和帝国主义的侵略 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的伟大决策是我们再度起飞的关键 十三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为我们再度起飞铺平了道路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我国古代和现代的科技成就,还涉及近代中国科技落后的原因以及当今的时政热点。 不正确,指南针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名为司南,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于十四大,故排除 。因此选 B。 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 四大发明 四大发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 的决策 改革开放及其实践 针对 “地圆
9、学说 ”,清朝士大夫杨光先说: “若四大部州,万国之山河大地,是一个大圆球 球上国土之人之脚心与球下国土之人脚心相对 竞不思在下之国土人之倒悬 有识者以理推之,不觉喷饭满案矣!夫人顶天立地,未闻有横立倒立之人也 此可以见大地之非圆也。 ”之所以有这样言论,是因为他不知道 A经典力学理论 B相对论 C生物进化论 D量子论 答案: A 试题分析:物体运动三大定律、万有引力定律等都包含在经典力学理论中。材料中杨光先认为 “在下之国土人之倒悬 ”,实际上是他不了解经典力学中的万有引力定律。因此本题选 A项。 考点:近代科学技术 物理学的重大进展 经典力学 观察下列几幅图片,当时中国老百姓知道这些事件主
10、要是通过 A电视 B报纸 C电影 D互联网 答案: B 试题分析:上述图片反映的事件都出现在 20 世纪 70 年代,那时候电视不普及,互联网尚未诞生,电影远不及报纸报道新闻及时,故人们主要是通过报纸来了解时事。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大众传媒的发展 报刊、影视、互联网 1885年法国为一位伟大的文学家举行国葬。他的作品以情节的离奇和对人物性格入木三分的刻画,歌颂了人世间的美、善和光明,鞭挞了丑、恶与黑暗。这位文学家的代表作品是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近代的世界文学成就。材料是对法国浪漫主义作家雨果作品的描述,雨果的作品是巴黎圣母院; B是俄国作家列夫 托
11、尔斯泰的代表作; C是海明威的作品; D是巴尔扎克的代表作。 考点: 19世纪的世界文学艺术 文学的主要成就 浪漫主义文学 朱铭在外国美术史中说: “他们竭力回避尖锐敏感的社会政治问题,在自己身边的日常生活中追寻光和色的美,寄托自己敏锐的探索精神。 ”下列作品中体现他们这种 “追求 ”的有 自由引导人民 向日葵 拾穗者 日出 印象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中 “竭力回避尖锐敏感的社会政治问题 ”、 “追寻光和色的美 ”这些信息,可以判断出这一美术流派是印象画派。 是浪漫主义流派, 是现实主义作品 ,与此不符; 项属于印象派的作品。 考点: 19世纪的世界文学艺术 有代表性
12、的美术作品 近代绘画 吉尔伯特 罗兹曼在其主编的中国的现代化中说: “在中国国内,败给日本和拳乱的灾难性后果使统治集团认识到,继续阻止改革将是徒劳无益的。其后十年之内发动的颇具朝气的现代化运动,引进了新观念。 ”这里的所说的“新观念 ”是指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体西用 C君主立宪 D三民主义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的理解。根据 “败给日本其后十年之内发动现代化运动 ”指的是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故此题应选 C项。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 维新思想 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 “梨园 ”的引义在唐中叶就有记载,最早可见于大历二年( 7
13、67年)杜甫写就的观云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一诗: “梨园子弟散如烟,女乐余姿映寒日。 ”在这里。杜甫将 “梨园 ”作为哪项艺术的代名词 A元曲 B乐舞 C杂剧 D京剧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结合所学可知,乐舞荟萃历代歌舞所长,兼收西域众多少数民族及国外文化之精华,充分体现了盛唐王朝百国朝贺、民族交融的鼎盛景象和风土人情。元曲和杂剧盛行于元朝;京剧出现在清朝道光年间,故选 B 项。 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 古代的戏曲 乐舞 “明明是流氓地痞、靠杀人放火、打家劫舍发迹的人,只要一登皇位,就自然而然戴上这样神圣的光环(即 奉天承运 、 继天立极 ) ”。下列为
14、 “戴神圣光环 ”提供相应理论基础的历史人物是 A孔子 B董仲舒 C王阳明 D李贽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 “戴神圣光环 ”是指利用神权为皇权统治的合理性提供理论支撑。西汉时期的儒学家董仲舒适应创立新的儒学体系,他宣扬 “君权神授 ”,提出 “天人合一 ”和 “天人感应 ”学说,认为天是万物的主宰,天子受命于天,人民和诸侯都要服从天子的统治。这一理论为皇帝和皇权戴上神圣的光环。故选 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董仲舒的儒学思想(新儒学) 王阳明在一首示诸生诗中说: “尔身各各自天真,不用求人更问人。但致良知成德
15、业,漫从故纸费 精神。 ”这说明他主张 A通过学习古代典籍以增长知识 B要向外部世界探寻真知识 C人的是非善恶来自固有的本性 D探求知识要敢于向人求问 答案: C 试题分析:王阳明认为 “尔身各各自天真 ”,人的各方面都是天生的,是固有的。这反映了王阳明 “致良知 ”的思想主张,认为是非善恶是人本身固有的本性。故选 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 陆王心学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 (明清 )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 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里的 “反动 ”是指 A宋明理
16、学的统治地位丧失 B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 C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D倡导 “自由 ”“平等 ”思想 答案: C 试题分析:明清时期,程朱理学依然是统治者推崇的官方哲学, A错误;但也出现了一批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家,他们抨击君主专制,对传统儒学进行批判地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一定影响,错误; 是启蒙思想的内容;故选。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明清批判思潮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认为把人类划分为天生的主人和天生的奴隶是天经地义的,他说: “ 有些人生来就注定应该服从别人,另有些人生来就注定应该统治别人。 ”下列与之有类似主张的中国古代
17、思想派别应是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古代中西方思想的比较。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贵贱是天生注定的,这与中国古代儒家思想注重等级秩序有一定的相似性。故选 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下图所示两位思想家生活在 l7 一 l8 世纪,他们的思想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对他们思想相似的原因说法不正确的是 孟德斯鸠 王夫之 A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B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腐朽 C封建文化专制政策的残酷性 D他们代表的阶级属性相同 答案: D 试题分析:图中的两位思想家分别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和中国民主思
18、想家王夫之。 l7 一 l8 世纪的中国和法国都产生了反封建的启蒙思想, A、 B、 C分别是两国启蒙思想的经济、政治、文化因素;孟德斯鸠是资产阶级的启蒙思想家,而王夫之是地主阶级的思想家,故 D项错误。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明清批判思潮;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启蒙运动 孟德斯鸠的思想 整个 18世纪成为 “理性的时代 ”和 “批判的时代 ”。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相比,启蒙思想家的思考更侧重于 A由神和自然转向人类 B与上帝直接对话 C追求人身自由和思想自由 D批判神学统治 答案: C 试题分析:启蒙思想家不满足于对人性的尊重,还要求人本身的解放,要求建立资产阶
19、级 “理性王国 ”、按照资产阶级利益建构政治制度。 A 指的是智者学派;B是宗教改革运动; D是三者的共同点; B项正确。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的内容 皮科在其关于人的尊严的演讲中反复强调,上帝不仅创造了人和宇宙,而且还让人处于一个中央的位置,使人容易观察到世界的一切;同时,上帝在用其法则去限制其他一切生灵的本性时,却赋予人自由意志,让人按照自己的意愿来 “自由地发展和塑造自己 ”。据此判断,皮科应是 A古代希腊的哲学 家 B文艺复兴时代的思想家 C宗教改革的领导人 D启蒙运动时代的思想家 答案: B 试题分析:材料强调以人为中心、让人按照自己的意愿来 “自由地发展和塑
20、造自己 ”,这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精神的内涵,故选 B。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 “把人类拉到了与普通生物同样的层面,所有的地球生物,都与人类有了或远或近的血缘关系,彻底打破了人类自高自大,一神之下,众生之上的愚昧式自尊。 ”这段话是评价 A哥白尼天体运行论 B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C达尔文的进化论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答案: C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信息 “所有的地球生物,都与人类有了或远或近的血缘关系 ”可以判断这段话评论的是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创立了生物进化论。指出:生物是进化而来的,由低级向高级、有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现存的
21、物种有共同的原始起源,不同物种变异是 “自然选择 ”的结果。故 C项正确。 考点:近代科学技术 生物学的发展 进化论 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说: “在古希腊民主政治确立以前,古希腊人认为自己的一切都是既定的,神授的,也是最好的,以服从法律为最高职责。他 们只知道服从命令,而不问命令从何而来,命令是否正当。在智者学派以前,无一人曾想到过检验一下法律,问一问法律自称的合法权力究竟基于什么。 ”这说明智者学派所起到的社会作用是 A中断了古希腊的法制建设 B促使了古希腊人个人意识觉醒 C阻碍了古希腊的民主制度 D使得神学思想逐步受到质疑与挑战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分析理解能力。由材料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学年 江西 赣州市 六校高二 上学 期期 联考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