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二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二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二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二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镀铜铁制品镀层受损后,铁制品比受损前更容易生锈 B手机上用的锂离子电池属于二次电池 C使用催化剂可改变工业合成 NH3的反应限度 D生物质能本质上是太阳能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选项镀层会与铁形成原电池,使铁更易生锈。 B锂电池属于二次电池,可充电,放电使用。 C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能改变反应限度。 D选项生物质能是生物吸收太阳能而转化为生物质能,所以本质上是太阳能。 考点:化学常识 点评:本题需要学生联系生活学习化学,属于简单题。 某学习小组为了探究 BrO3- + 5Br
2、- + 6H+ = 3Br2 + 3H2O 反应速率( v)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在 20 进行实验,所得的数据如下表: zxxk 实验编号 相关数据 c(H+)/ mol L-1 0.008 0.008 0.004 0.008 0.004 c(BrO3-)/ mol L-1 0.001 0.001 0.001 0.002 0.002 c(Br-)/ mol L-1 0.10 0.20 0.20 0.10 0.40 v / mol L-1 s-1 2.410-8 4.810-8 1.210-8 4.810-8 v1 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若温度升高到 40 ,则反应速率增大 B实验 、 ,探究的
3、是 c(BrO3-)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若该反应速率方程为 v = k ca(BrO3-)cb(Br-)cc(H+)( k为常数),则 c = 2 D实验 中, v1 = 4.810-8 mol L-1 s-1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选项正确,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 B选项实验 、 除了c(BrO3-)的量不同以外, c(Br-)的量也不同,所以不能比较, B错误。 C选项将数据带入计算,正确。 D选项可以根据 v = k ca(BrO3-)cb(Br-)cc(H+)来计算。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点评:本题比较新颖,符合科学研究的思路,需要学生发散思维,进行分析,属于简单题。
4、利用下列反应可以将粗镍转化为纯度达 99.9%的高纯镍。 反应一: Ni(粗, s) +4CO(g) Ni(CO)4(g) H 0 反应二: Ni(CO)4(g) Ni(纯, s)+4CO(g) H 0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对于反应一,适当增大压强,有利于 Ni(CO)4的生成 B提纯过程中, CO气体可循环使用 C升高温度,反应一的反应速率减小,反应二的速率增大 D对反应二,在 180200 ,温度越高, Ni(CO)4(g)的转化率越高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反应一增大压强,向正向移动,正确。 B中一氧化碳气体可以循环利用,正确。 C中升高温度,速率增大, C错误。 D反应二中温度越高
5、,由于反应吸热,向正向移动,转化率增大。正确。 考点:化学反应平衡原理 点评:本题考查了温度,压强对反应平衡的作用,考点比较简单。 已知反应: 2SO2(g) O2(g) 2SO3(g); H 0。某温度下,将 2 mol SO2和 1 mol O2置于 10 L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平衡后, SO2的平衡转化率 ()与体系总压强 (p)的关系如图甲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图甲知, A点 SO2的平衡浓度为 0.4 mol/L B由图甲知, B点 SO2、 O2、 SO3的平衡浓度之比为 2 1 2 C达平衡后,缩小容器容积,则反应速率变化图象可以用图乙表示 D压强为 0.50 MPa时不同
6、温度下 SO2转化率与温度关系如丙图,则 T2 T1 答案: C 试题分析: A中 A点转化率为 80%,则二氧化硫剩余 0.4mol,浓度为0.04mol/L, B中 B点时,二氧化硫为 0.3mol,氧气为 0.15mol,三氧化硫为0.15mol,浓度之比为 2:1:1。 C 中缩小容器容积,则相当于加压,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应速率的变化量大于逆反应速率。 C正确。 D中,反应为放热,温度升高逆向移动,转化率减小,所以 T1T2。 考点:化学反应平衡原理 点评:本题结合图像信息进行分析,属于简单题 在 t 时,某 Ba(OH)2的 稀溶液中 c(H ) 10-a mol/L, c(OH-)
7、 10-b mol/L,已知 a b 12。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 pH c的盐酸,测得混合溶液的部分 pH如下表所示: 序号 氢氧化钡溶液的体积 /mL 盐酸的体积 /mL 溶液的 pH 22.00 0.00 8 22.00 18.00 7 22.00 22.00 6 假设溶液混合前后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则 c为 A 3 B 4 C 5 D 6 答案: B 试题分析: 中氢氧化钡的 pH值为 8,则氢氧根离子的浓度为 10-4,而题目中a b 12,所以中性时,溶液为 pH=6, 中溶液达到中性,而盐酸的体积与氢氧化钡的体积相等,则盐酸的氢离子浓度与氢氧化钡的氢氧根离子浓度相等,则 pH=4。
8、考点: pH值的计算,水的离子积 点评:本题需要选取正确的有效信息进行计算,计算难度不大,属于简单。 固体离子导体依靠离子迁移传导电流, Ag+离子可以在 RbAg4I5 晶体中迁移。下图是一种固体电池。空气中的 O2透过聚四氟乙烯膜与 AlI3反应生成 I2, Ag和I2作用形成原电池。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I2在石墨上被还原 B石墨电极为负极,银电极为正极 C Ag+从负极向正极移动 D银电极的电极反应是: Ag - e = Ag+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选项 I2在石墨上反应中化合价降低,做氧化剂,被还原。 B选项中银作负极,碘做正极。 C选项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正确。 D选项银电极
9、失电子,正确。 考点:原电池 点评:本题在一个新的原电池背景下讨论,关键在于抓住物质的变化规律,价态变化规律,来判断正负极。 COCl2(g) CO(g)+Cl2(g); H 0,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能提高COCl2转化率的是 A恒容通入惰性气体 B恒压时通入惰性气体 C增加 CO的浓度 D加催化剂 答案: B 试题分析:提高 COCl2转化率即为使平衡向正向移动, A中恒容,没有改变反应物或者生成物的浓度,不会影响平衡, B选项中恒压通入,使浓度降低,而生成物降低得更多,所以反应正移动, B正确, C选项中增加生成物的浓度,反应逆移。 D选项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 考点:化学平衡原理
10、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不难,关键是对 A、 B选项的辨别,需要抓住本质来判断。 分析能量变化示意图,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S( s,单斜) + O2( g) = SO2( g) H = +297.16 kJ mol-1 B S( s,单斜) + O2( g) = SO2( g) H = -296.83 kJ mol-1 C S( s,正交) + O2( g) = SO2( g) H = -296.83 kJ mol-1 D单斜硫比正交硫更稳定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选项, H应该为负值, B选项 H的数值错误, C选项正确, D选项由于 S( s,单斜)的能量比 S( s,正交)的能量高,
11、所以 S( s,正交)更稳定。 考点:化学反应能量的变化 点评:本题结合能量变化图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关键在于找到信息。 用惰性电极电解某溶液时,发现两极只有 H2和 O2生成,若电解前后温度变化忽略不计,则电解一段时间后,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该溶液的 pH可能增大 该溶液的 pH可能减小 该溶液的 pH可能不变 该溶液的浓度可能增大 该溶液的浓度可能不变 A B只有 C只有 D只有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可能是电解水溶液,也可能电解硫酸或者氢氧化钠溶液,所以 都有可能。 A正确。 考点:溶液的电解 点评:本题需要考虑全面,把握各种可能性,进行判断。 下列各装置中都盛有 0.1 mo
12、l L-1的 NaCl溶液,放置一定时间后,装置中的四块相同锌片,腐蚀速率由快到慢的正确顺序是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中形成了电解池,加速锌片溶解, 形成原电池,速度比 慢, 中腐蚀速率比 慢,没有形成原电池,最慢的是 ,在减缓锌片的腐蚀。 B选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金属的腐蚀,原电池,电解池 点评:本题以反应速率为考核背景,实际上在考金属的腐蚀,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高。 纯水在 25 时的氢离子浓度与 90 时的氢离子浓度的关系是 A大 于 B等于 C小于 D不能肯定 答案: C 试题分析:温度升高,促进水的电离,所以 90 时的氢离子浓度高。 考点:温度对电离的影响。
13、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电离的基本内容,学生需熟练掌握。 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A溶液中 ( KW为溶液所处温度时水的离子积常数) B pH 7的溶液 C使石蕊试液呈紫色的溶液 D等体积 0.1mol/L 硫酸与 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的溶液 答案: A 试题分析: A选项中氢离子浓度 =氢氧根离子浓度,为中性。 B选项中必须注明温度,不同温度下水的离子积不同,达中性时的 pH不同。 C选项石蕊试液有一定的检测范围,当酸碱性不够高,会使得石蕊无法检测。 D硫酸中有两个氢离子,所以混合后的溶液为酸性。 考点:水的离子积,溶液酸碱性。 点评:本题综合应用了水的电离的性质,必须抓住中性溶液
14、的判断标准。 25 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 H2O H OH-; 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 c(OH-)降低 B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 c(H )增大, KW不变 C向水中通入 HCl气体,平衡逆向移 动,溶液导电能力减弱 D将水加热, KW增大, pH不变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选项由于氨水电离,抑制水的电离,平衡逆移动,水电离出的氢氧根减少,但是由于氨水也电离出氢氧根,所以整体上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B选项正确。 C选项通入 HCl气体,溶液导电能力增强。 D选项水的离子积增大, pH在减小。 考点:水的电离,水的离子积,化学平衡 点评:本题综合了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福建省 六校高二 第三次 月考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