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陕西汉中市南郑中学高一下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年陕西汉中市南郑中学高一下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年陕西汉中市南郑中学高一下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年陕西汉中市南郑中学高一下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 ”这句话反映了 A古代妇女的地位较高 B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 C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D商品经济的发达 答案: C 试题分析: 材料内容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 “耕织结合 ”的特点,这种特点就是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主要特点,男耕女织是主要的生产方式,故答案:选择 C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天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 ”此诗赞扬的是下列哪一项事业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A铁路运输
2、 B航运 C航空 D电报通讯 答案: D 试题分析:材料中的 “鱼雁 ”即是古代的书信,所以材料反映的主要内容即是电报通讯业的发展便利了人们的通讯。故答案:选择 D项。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电报通讯业的发展 下列礼仪体现民主共和精神的是 三跪九叩 长拜作揖 鞠躬 握手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解决本题需要明确民主共和精神的基本内含,这种精神应该是与封建的等级思想相对立的,体现出平等、自由的精神 三 跪九叩、 长拜作揖等表现都是与民主共和精神不相符的,故答案:选择 B项。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社会习俗的变化 近
3、代中国由国人最早在中国境内创办的报刊是( ) A新华日报 B昭文新报 C万国公报 D新民丛报 答案: B 试题分析:解决本题需要明确各种报纸的创刊时间。新华日报创刊于 1938年 1月,昭文新报创刊于 1873年, 万国公报于 1868年 9月在上海创刊,发行人为美国传教士林乐知,不是中国人创办的,虽然最早但不符合题干要求。新民丛报由梁启超于戊戌变法流亡日本后所筹办, 1902年 2月 8日在横滨出版,故答案:选择 B项。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大众传媒的发展 报刊的发展 1520年,一位萨克森商人在里斯本买到了许多玉米回去赚了大钱,他讲 “要感谢上帝 ” ,另一位商人说:你还要感谢
4、 A西欧一些特色农业区的资本家种出了玉米 B葡萄牙商人从摩洛哥运回了玉米 C阿拉伯人从非洲运来了玉米 D葡萄牙人从美洲运来了玉米 答案: D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中的时间来分析本题的答案:。 1520年正是新航路开辟后的现象,玉米原产地是美洲,在新航路开辟前美洲与其他大洲都没有联系,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所以美洲的玉米才传到了世界各地,故答案:选择 D项。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新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的开辟的影响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商贸中心转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从大西洋沿岸转移到地中海沿岸 B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C从西欧转移到东欧
5、D从欧洲 转移到美洲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项内容与史实恰好相反,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商贸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所以 A项错误。 CD两项也都是错误项,新航路开辟后西欧从欧洲大陆的一角迅速崛起,故答案:选择 B项。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新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的开辟的影响 王觉非主编的英国近代史载: “从西至东,从北至南 机械装置遍及四方,世界获得了一种新的动力,一个时代的风气如新世界的大河汹涌奔腾,不可阻挡。 ”材料描述的现象与下列哪一个历史人物的贡献密切相关( ) A牛顿 B爱迪生 C哈格里夫斯 D瓦特 答案: D 试题分析:材料中的 “从西
6、至东,从北至南 机械装置遍及四方,世界获得了一种新的动力 ”表明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后机械生产代替手工生产的现象,故答案:选择 D项,瓦特改良蒸汽机后蒸汽动力迅速推广,成为主要动力。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 某历史著作中主要有 “火车的发明 ”、 “大清帝国的衰落 ”、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 “逐渐缩小的世界 ”等章节。此著作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 A工业文明下的世界 B晚清政府的徘徊与挣扎 C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 D东西方的隔绝与冲突 答案: A 试题分析:晚清政府的徘徊与挣扎、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东西方的隔绝与冲突
7、这三者都只是符合材料中的某个条件,所以排除 BCD三项,故答案:选择A项。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工业革命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这主要是因为它进一步扩大了世界市场中的 A商品市场 B资本市场 C技术市场 D金融市场 答案: A 试题分析: 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所以材料中内容反映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故可以排除出现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现象的BD两项。 C项为无关项。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影响 自 2008年 9月底以来,由美国金融危
8、机引发的全球股市强震,已让各国投资者对经济和股市的信心降至历史低点。不过,学者们普遍认为,虽然此次金融危机的传播途径、影响范围跟上个世纪 30年代的经济危机颇为相似,但不会引发经济大萧条。因为人类不会再犯那次大危机中所犯的错误。当时欧美资本主义国家 “所犯的错误 ”是( ) A纷纷采取国家干预措施 B都走上对外侵略的战争道路 C纷纷削减政府开支,组织救济 D以邻为壑,转嫁危机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的解决关键是材料中的 “上个世纪 30年代 ”这个词,材料内容主要反映的是一战后的经济大危机的原因,由于当时资本主义国家都奉行 “自由竞争 ”的原则,所以导致了经济大危机的出现。 A项内容是二战
9、后的现象,所以排除 A项。 B项与史实不符合,所以排除 B项。 C项不是错误,是正确的做法,所以排除 C项。故答案:选择 D项。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经济全球化 金融危机 罗斯福新政在保障劳动者权益方面对我们具有借鉴意义的措施包括( ) 2008年 1月 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更进一步保障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给工人集体与雇主谈判的权利 规定了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 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建立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制度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不是罗斯福的做法,这种做法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做法,所以排除包含第三项的内容。资本主义国家的分
10、配方式主要按资本分配。故答案:选择 C项。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的积极意义 二战后资本主义出现的新变化的核心是 ( )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B推行福利制度 C推行货币学派的理论 D新经济兴起 答案: A 试题分析: BC 两项都不是二战后资本主义出现的新变化的核心,它们是核心变化的表现,所以排除这个两项。 D项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后的现象 ,所以答案:选择 A项。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罗斯福新政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过去上海有句谚语: “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 ”。这种情形在浦东开发后得到彻底改观,浦东新区成为上海
11、新兴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浦东的崛起主要得益 A上海独特的地理优势 B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C改革开放政策 D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答案: C 试题分析:注意题干要求权的是主要得益的因素,所以通过这个关键点对照备选项分析。 B项是无关项,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政策。 D项也是无关项,浦东新区决定开发是 1990年,而 D项内容发生在 2001年。故答案:选择 C项。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对外开放格局的影响 1957-1966年是我国的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的时期,其历史阶段特征是( ) A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B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和稳定发
12、展 C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D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答案: A 试题分析: 1958年中国经济建设中出现了 “人民公社化运动 ”与 “大跃进运动 ”等现象出现,这两种运动是不符合当时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所以 B项错误。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的事件是文革,所以排除 C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是在文革之后,所以排除 D项。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 50年代至 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全面建设的十年 在下列表述中,符合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精神的是( ) A优先发展重工业,奠定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B
13、把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轻工业放 在首位 C重点抓好农业,迅速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D以商业为主,加快手工业的合作化进程 答案: A 试题分析:新中国成立的时候,中国的社会经济体系几乎是走向崩溃的,重工业几乎为零,同时国际上以美国为首的反华反社会主义的西方国家对新中国采取了敌视态度,所以优先发展重工业是必然的选择。故答案:选择 A项。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 50年代至 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一五计划 某生分析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农业税(万贯) 非农业税(万贯) 农业税:非农业税 至道末年( 997年) 2408.1 1567.3
14、 60: 40 天禧末年( 1021年) 2641.2 3874.0 40: 60 熙宁十年( 1077年) 2021.3 5117.2 28: 72 农业税的消长反映农业生产削弱的趋势 非农业税的增长反映工商业的发展 政府财政收入越来越倚仗于非农业税 重农抑商政策已不再实施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农业税在北宋的下降说明的是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商业税不断增加,所以 农业税的消长反映农业生产削弱的趋势的说法错误。北宋时期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放松,不是不再实施,所以第四项不正确,故答案:选择 C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手工业的发展、商业的发展
15、北宋赋税结构的变化 下列生产工具,按用途划分,不同于其它各项的是( ) 答案: A 试题分析: B项的筒车、 C项的翻车、风力水车都是农业生产的灌溉工具,所以这三者的用途相同, A项的水排是手工业上用来鼓风冶铁用的,故答案:选择 A项。 考点: 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生产工具的变化 坊市界限被打破,出现通晓不绝的夜市是在( ) A西汉的长安 B唐代长安 C北宋开封 D元朝大都 答案: C 试题分析: AB 两项的时期,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特点与材料的表现不符合,当时的商品经济没有发展到那样的程度。 D项的元朝有夜市,但夜市最早是出现在北宋,由于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放松,所
16、以商品经济发展非常快速。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商业的发展 夜市 明朝后期,出现 “末富居多,本富居少 ”,江南农村人口 “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而改商者,三 倍于前 ”的社会现象,这说明 A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社会贫富分化加剧 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商品经济相对发展 答案: D 试题分析: 材料核心内容是明朝后期从事商业活动的人越来越多的现象,并不是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问题,所以 A项错误。 B项为无关项,材料内容并没有相关反映。 C项为错误项,中国自然经济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所以 C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商业的发展 明朝商业发展 马克思说: “资本在它的萌芽时期,由于刚刚出世,
17、不能单靠经济关系的力量,还要依靠国家政权的帮助才能确保自己榨取足够的剩余劳动的权利。 ”明清政府的做法 A与马克思的观点基本一致 B与马克思的观点基本相反 C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与马克思的观点有本质的相似性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明清时期的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明清时期的君主专制走向顶峰,封建制度走向反动,重农抑商政策发展到顶峰,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无情的压抑,而材料内容反映的是马克思主张资本主义萌芽发展需要政府政策的 扶植,而中国的政府的政策却恰好相反,故答案:选择 B项。 考点:资本主义萌芽与 “重农抑商 ”和 “海禁 ”政策 “重农抑商 ” 政策 中国自然经济
18、开始解体的标志是 A英国扩大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B西方列强控制了中国海关 C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 D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 答案: D 试题分析:中国自然经济的特点是耕织结合,所以它解体的表现应该是耕织分离。材料中能表明耕织分离的只有 D项,正是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家庭手工业开始解体,所以它是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入侵 据统计, 1921年中国的绵纺织业中,全国纱锭的 41%集中在上海, 10%集中在武汉, 11%集中在天津,而接近棉花产地和销售地的广大内地,纱厂很少。这反映当时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陕西 汉中市 南郑 中学 一下 期期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